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原文翻譯及賞析

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原文翻譯及賞析

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

  納蘭性德〔清代〕

  鳳髻拋殘秋草生,高梧溼月冷無聲。當時七夕記深盟。

  信得羽衣傳鈿合,悔教羅襪葬傾城。人間空唱雨淋鈴。

  譯文:

  鳳髻散亂,枯黃的秋草到處生長。天上的月亮給人溼潤的感覺,好像哭過一般,冰冷沒有聲息。當年每逢七夕之夜,我們都在月下互訴著山盟海誓。而今,只剩我一個人伴著寒月哭泣。原來相信仙人可以傳遞亡妻的信物,但後悔的是她的遺物都與她一同埋葬了。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悵痛了,憑弔美好的曾經。

  註釋: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於若耶溪而得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此調有平仄兩體。全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

  鳳髻(jì)拋殘:謂鳳髻散亂。比喻為愛妻逝去,掩埋了。鳳髻:古代女子的一種髮型。

  唐宇文氏《妝臺記》載:“周文王於髻上加珠翠翹花,傅之鉛粉,其髻高名曰鳳髻。”此處借指亡妻。

  溼月:溼潤之月。形容月亮給人以溼潤的感覺。

  羽衣:原指鳥羽毛所織之衣,後代指道士或神仙所著之衣,此處借指神仙。

  鈿(diàn)合:鑲有金、銀、玉、貝等之首飾合。古代常以之作為表示愛情的信物。

  白居易《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羅襪:絲羅織成之襪。此處代指亡妻的遺物。傾城,美女之代稱,語出《漢書·外戚傳上·李夫人》。這裡代指亡妻。

  雨淋鈴:即雨霖鈴。唐教坊曲名。據唐鄭處誨《唐明皇雜錄補遺》

  雲:“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屬霖雨涉旬,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採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這裡是說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悵痛了。

  賞析:

  這是一首悼亡之作。詞中借唐明皇與楊貴妃之典故,將其對亡妻綿綿無盡的懷念與深邃哀思流暢地表達出來了。

  首句“鳳髻拋殘秋草生”言妻子逝世。“鳳髻”指古代女子的一種髮型。唐宇文氏《妝臺記》載:“周文王於髻上加珠翠翹花,傅之鉛粉,其髻高名曰鳳髻。”“鳳髻拋殘”,是說愛妻已悽然逝去,掩埋入土,她的墳頭,秋草已生,不甚蕭瑟。“高梧溼月冷無聲”句描繪了一幅無限淒涼的月景。妻子去後,作者神思煢煢,而梧桐依舊,寒月皎皎,溼潤欲淚,四處陰冷,一片闃寂。臨此寞寞落落之景,作者不禁想起七夕時的深盟。據陳鴻《長恨歌傳》雲:天寶十載,唐玄宗與楊玉環在驪山避暑,適逢七月七日之夕。玉環獨與玄宗“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願世世為夫婦。”“當時七夕記深盟”句即用玄宗楊妃之事來自比,言自己和妻子也曾像李楊一般發出“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的旦旦信誓。

  下片盡言悼亡之情。“信得”兩句亦用李楊典故以自指。據陳鴻《長恨歌傳》,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復歸長安,對楊貴妃思懷沉痛不已,遂命道士尋覓,後道士訪得玉環,玉環則“指碧衣取金鈿合,各析其半,授使者(指道士)。曰:‘為謝太上皇,謹獻是物,尋舊好也。’”此處作者的意思是說,來相通道士可以傳遞亡妻的信物,但後悔的是她的遺物都與她一同埋葬了,因此就不能如玄宗一般,“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此言一出,即謂兩人之間已完全陰陽相隔,不能再幽情相傳,一腔心曲,再也無法共敘。於是只能“人間空唱雨淋鈴”。 “人間空唱雨淋鈴”,作者用此語,意謂亡妻已逝,滾滾紅塵,茫茫人間,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悵痛了。一句“人間空唱雨淋鈴”,悲惻悽絕,哀傷愴”,唱出了納蘭字字泣血的心聲,如寡婦夜哭,纏綿幽咽,不能終聽。

  全詞婉麗悽清,沒有矯揉造作的成分,真摯深切令人讀罷不禁黯然神傷。

  作者介紹: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原文翻譯及賞析2

  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生

  鳳髻拋殘秋草生。高梧溼月冷無聲。當時七夕記深盟。

  信得羽衣傳鈿合,悔教羅襪葬傾城。人間空唱雨淋鈴。

  翻譯/譯文

  撫摸不到她的青絲一縷。枯黃的秋草,就是她小小寂寞的墳,就是你遙遙的天涯。梧桐有多高,月亮有多遠,你有多麼沉默。還記得麼,當她的長髮綴滿了春光,你就聞聞上面的花香。當她的臉龐映著夜的`芬芳,你就吻吻上面的月光。你說,送給愛一片落葉,不要問為什麼。只知道,在七夕的誓言裡,它曾??那麼鮮綠,那麼爛漫過。而今。花自飄零水自流。你用夕陽葬下她的芳魂,用淚流成河的喉,再唱一千遍,那首古老的歌。

  註釋

  ①鳳髻拋殘:謂鳳髻散亂。比喻為愛妻逝去,掩埋了。鳳髻,古代女子的一種髮型。唐宇文氏《妝臺記》載:“周文王於髻上加珠翠翹花,傅之鉛粉,其髻高名曰鳳髻。”此處借指亡妻。

  ②溼月:溼潤之月。形容月亮給人以溼潤的感覺。

  ③信得二句:意謂原來相信仙人可以傳遞亡妻的信物,但後悔的是她的遺物都與她一同埋葬了。 羽衣,原指鳥羽毛所織之衣,後代指道士或神仙所著之衣,此處借指神仙。鈿合,鑲有金、銀、玉、貝等之首飾合。古代常以之作為表示愛情的信物。白居易《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羅襪,絲羅織成之襪。此處代指亡妻的遺物。傾城,美女之代稱,語出《漢書·外戚傳上·李夫人》。這裡代指亡妻。

  ④雨淋鈴:即雨霖鈴。唐教坊曲名。據唐鄭處誨《唐明皇雜錄補遺》雲:“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屬霖雨涉旬,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採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這裡是說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悵痛了。

  賞析/鑑賞

  這是一首低徊纏綿,哀惋悽切的悼亡之作。詞中借唐明皇與楊貴妃之典故,深情地表達了對亡妻綿綿無盡的懷念與哀思。

  首句“鳳髻拋殘秋草生”言妻子逝世。“鳳髻”指古代女子的一種髮型。唐宇文氏《妝臺記》載:“周文王於髻上加珠翠翹花,傅之鉛粉,其髻高名曰鳳髻。”“鳳髻拋殘”,是說愛妻已悽然逝去,掩埋入土,她的墳頭,秋草已生,不甚蕭瑟。“高梧溼月冷無聲”句描繪了一幅無限淒涼的月景。妻子去後,作者神思煢煢,而梧桐依舊,寒月皎皎,溼潤欲淚,四處陰冷,一片闃寂。臨此寞寞落落之景,作者不禁想起七夕時的深盟。據陳鴻《長恨歌傳》雲:天寶十載,唐玄宗與楊玉環在驪山避暑,適逢七月七日之夕。玉環獨與玄宗“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願世世為夫婦。”“當時七夕記深盟”句即用玄宗楊妃之事來自比,言自己和妻子也曾像李楊一般發出“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的旦旦信誓。

  下片盡言悼亡之情。“信得”兩句亦用李楊典故以自指。據陳鴻《長恨歌傳》,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復歸長安,對楊貴妃思懷沉痛不已,遂命道士尋覓,後道士訪得玉環,玉環則“指碧衣取金鈿合,各析其半,授使者(指道士)。曰:‘為謝太上皇,謹獻是物,尋舊好也。’”此處作者的意思是說,來相通道士可以傳遞亡妻的信物,但後悔的是她的遺物都與她一同埋葬了,因此就不能如玄宗一般,“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此言一出,即謂兩人之間已完全陰陽相隔,不能再幽情相傳,一腔心曲,再也無法共敘。於是只能“人間空唱雨淋鈴”。“雨淋鈴”,即雨霖鈴,唐教坊曲名。據唐鄭處誨《唐明皇雜錄補遺》雲:“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屬霖雨涉旬,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採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作者用此語,意謂亡妻已逝,滾滾紅塵,茫茫人間,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悵痛了。一句“人間空唱雨淋鈴”,悲惻悽絕,哀傷愴”,唱出了納蘭字字泣血的心聲,如寡婦夜哭,纏綿幽咽,不能終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