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紅樓夢讀後感優秀範文3篇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優秀範文3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紅樓夢讀後感優秀範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優秀範文3篇1

  翻閱四大名著,不清楚是什麼原因,這其中,只有《紅樓夢》令我情有獨鍾。

  可能是《紅樓夢》不像《三國演義》裡那樣野性,充滿著刀光劍影;不像《水滸傳》裡那樣爾虞我詐;不像《西遊記》裡那樣充滿童話色彩的情節。而《紅樓夢》所上演的是一出唯美的人間悲劇。

  書中所塑造的林黛玉這一形象,讓人不禁產生讚歎其才情,哀憐其悲情的態度。林黛玉自覺淒涼,寄人籬下,於是自幼便養成了一種孤芳自賞的性格。然而這時因為她不肯輕易信任於他人,她將自己所有的內心感受都寄託於詩詞之中,為自己營造了一中屬於自己的安寧境界。就這樣,出現了黛玉的醒時幽怨同誰訴,蓑草寒煙無限情,有了那首千古絕唱的葬花吟。"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道盡心中無限悵惘。

  但這花招繡帶,柳拂香風的悽美最終還是難逃香魂離天的結局,難以被當時社會的世俗之風所接納。在書中所建立的女兒國之中產生了許多這樣的悲劇。她們的悲劇成為了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也是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人生悲劇。

  再看看作者曹雪芹吧,生活在康熙年間的他從曾祖父曹璽起,三代四人世襲江寧織造六十年,成了烜赫一時的貴族世家。後來卻因清宮內部鬥爭激烈,其父被株連,家產被抄,家道日漸衰微。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萬分貧困。《紅樓夢》一書就寫與他淒涼困苦的晚年。當他寫這本書是,已是貧困到了極點,妻子孩兒也得跟著他苦捱。

  曹氏家族由興轉衰,更是一出悲劇。曹雪芹的生平經歷也著實令人心酸,走進曹雪芹,走進他的悽美世界。讀《紅樓夢》,讓我們仔細品味這部空前悲劇。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優秀範文3篇2

  《紅樓夢》著成時為18世紀中期的乾隆時代。前八十回由我們熟悉的.曹雪芹所著,後四十回由高鶚續寫。初時《紅樓夢》命名為《石頭記》並以手抄的形式流傳。自乾隆年間關於紅樓夢的續也都紛紛出籠,並出現了“紅學”。

  《紅樓夢》以貴族名門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從富貴鼎盛到家族走向衰落、死亡。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史湘雲、迎春、探春和惜春。一些人為主人公的男男女女之間的真實情感和充滿著悲歡離合的一本歷史故事書。

  在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便是那“湘雲備設螃蟹宴,黛玉魁奪菊花詩”。這一章回主要寫了大家一起開了一個“海棠社”。作者從正面描寫了薛寶釵、李紈、賈寶玉、惜春等一些人的才華,但是取他人主要為了襯托林黛玉的冰雪聰明,順便為後面的一些故事埋下伏筆。

  直到寶玉失玉時,此書拉開了賈府走向敗亡的帷幕:寶玉賞花時丟了玉,袁妃染恙去世,王子騰死亡等等最終以致賈府衰落。

  透過寶玉黛玉愛情悲劇的描寫,表現了人生理想的滅亡,具有很強的批判意義。但此書最終以朝廷腐敗為主題——葫蘆僧亂斷葫蘆案,呆霸王強奪薄命女。這一章以透過鮮明的人物形象和逼真的場景向我們揭露了當時的腐朽和黑暗,這和現在的腐敗很像,但我們應該杜絕這種腐敗,應該做一名“乾淨”人。

關於紅樓夢讀後感優秀範文3篇3

  讀完《紅樓夢》,合上書,書中個個人物浮現在我腦海中:聰明靈秀的賈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豁達穩重的薛寶釵……可最吸引我的是一個平凡、勤學苦練的香菱。

  書中,《呆香菱苦心學吟詩》特別吸引我。香菱請黛玉教她作詩,於是黛玉就拿了一些書給香菱看,香菱拿來認真地讀起來,把黛玉所劃的都背了,又細細思索了一番,並說:“書裡有好多詩我都非常喜歡,我一定要學會作詩才行,你再拿些書給我看吧。”黛玉聽了,又拿了幾本書讓香菱讀,還給她出了個題目,讓她試試自己寫一首。

  這時寶玉、探春他們都來了,大家一起談笑。但香菱一心寫詩,也不理大家,一個人坐在旁邊思考,連吃飯也顧不上了。大家見她寫得辛苦,都叫他不要再想了,先歇一下,香菱卻不肯,一個人坐在山石上發呆。這天晚上一直到很晚她都沒睡著,剛睡著突然喊:“有了,有了!”就把夢裡的詩寫了出來,大家都覺得她作得好極了。

  讀著香菱的故事,我不禁想到了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可香菱卻一心讀詩,學作詩,讓自己變得滿腹詩經、才華橫溢。大家都非常喜歡她,敬佩她,我也被她的才華和精神所吸引。怪不得爸爸媽媽和老師都說:“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

  記得有一次,在期末複習期間,我沉迷於網路遊戲,在一些該複習的時間上用來玩遊戲,所以成績直線下降,結果期末考得很不理想,被爸爸批評了一頓,之後,我就再也沒碰過遊戲了。

  香菱的故事告訴我:“女子有才便是德”。長大後,我一定要做一個像香菱一樣有才的女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