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紀念館

黃庭堅紀念館

  導語:為了紀念著名的宋代文學家黃庭堅而建立的紀念館在哪裡呢?黃庭堅的紀念館有著怎樣的特色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黃庭堅的紀念館,歡迎閱讀!

  黃庭堅的紀念館

  基本概況

  水縣黃庭堅紀念館坐落於縣城南山崖上,危崖兀立河畔,四周古木參天、鳥語花香,這兒為黃庭堅少時讀書遊憩之地,素有“七百里修江第一山”之美譽。南山崖相傳為黃庭堅的棲遊讀書處。現在還存留著他的“佛”、“釣磯”等摩崖石刻及手植薜荔崖等遺蹟,還有他的法書碑刻100多通。1959年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紀念館內的臨江一側,依次建起了溪山自在樓、九曲迴廊、山谷祠、澄秋閣、順濟亭、一翠亭等造型各異的仿古建築,另有石門、藏龍洞、釣磯、摩崖題“佛”等名跡。山谷祠內,塑有一尊黃庭堅的全身塑像,山谷老人昂首而立,雙目炯炯,直視前方,似在構思美文佳句,又像在憂心人間疾苦。

  紀念館修建

  2006年,修水縣斥資3000萬元,實施黃庭堅紀念館改、擴建工程,使紀念館佔地由原來的9畝擴大到現在的45畝,並復建濂溪書院、興建松風閣、八賢紀念館、大型書法廊等建築。

  館藏文物

  館藏文物427件,標本1萬多件。其中黃庭堅撰文並書寫的《王純中墓誌銘》及《宋故徐純中墓誌銘》均為宋墓出土,所作行楷在傳世黃庭堅書法作品中少見。

  陳列有黃庭堅各個時期、各種風格書法作品,主要有《松風閣》詩、《經伏波神祠》、《贈邱十四》、《墨竹賦》、《茶宴賦》等100餘通。同時館址南山崖儲存了大量歷代名人題刻石刻。

  分“雙井神童”、“才華初展”、“勤政恤民”、“蘇黃唱和”、“滿川風雨”、“詩開西江”、“翰墨千古”七個板塊,詳細介紹了黃庭堅的生平、史蹟、成就及影響。

  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系統全面地介紹了修水從原始社會到清末民國的歷史,展示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江南著名文化——山背文化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標本,商周時期的陶器標本,春秋戰國時期的甬鍾、陶甗,秦漢時期的陶罐、銅弩機,唐宋明清各種瓷器等其他珍貴文物。

  收藏了大批珍貴歷史文物,主要有:黃庭堅撰並書的“王文叔墓誌銘”和“徐純中墓誌銘”、立體浮雕山水畫田黃古印、朱耷(八大山人)《魚雀圖》、陳寶箴《家信》、陳三立書法立軸、陳師曾絹本畫《梅》和《蘭》,及宋明清各類扇面書畫和大量錢幣、瓷器等珍貴文物。

  該館基本陳列是《黃庭堅生平陳列》和《修水縣歷史文物陳列》。該館還舉辦地方名人書畫陳列等專題陳列。已出版《黃庭堅的傳說》一書。

  2006年7月江西修水縣發現兩座古墓葬,其中出土的.一方墓誌銘碑經當地文物部門考證,系宋代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撰文並書寫,具有較高的文物研究價值。據修水縣黃庭堅紀念館館長介紹,修水縣溪口鎮溪口村村民日前在建房時發現了兩座古墓葬,墓葬中發現一方青石質墓誌銘碑。墓誌銘碑高59釐米、寬40釐米,碑文字跡清晰可辨。除標題橫排隸書外,正文均為豎排小楷書,共16行321字。伴隨出土的還有影青瓜菱形執壺1件、鐵壺1件和三腳鐵爐1件。

  這是修水縣第三次發現黃庭堅撰寫的墓誌銘碑。據專家介紹,墓誌銘敘事清楚,黃氏世系準確無誤,碑文字型清勁穩重。這方珍貴的墓誌銘碑已由修水縣黃庭堅紀念館收藏保護。

  黃庭堅的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詩人,書法家。修水縣人。其父黃庶(字亞父)慶曆二年(1042)進士,仕不得志,遂刻意於文詞,作詩學杜甫,有《伐檀集》傳世。舅父李常(字公擇)也是一位詩人兼藏書家。使黃庭堅從小生長在文學空氣濃厚的書香家庭。

  黃庭堅自幼聰穎異常,五歲能背誦五經,七歲寫過一首《牧童詩》:“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因此黃庶非常喜愛這個孩子。舅父有時亦來黃家,隨便從書架上取書一本查問庭堅,他能對答如流。李常為之驚奇,稱他有“一日千里之功。”

  嘉佑三年(1058年),其父黃庶在康州(今廣東省德慶縣)任上逝世。由於家境不太富裕,黃庭堅才十五歲,遂跟著舅父李常到淮南遊學。嘉佑六年,他在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認識詩人孫覺(字莘老)。孫覺推崇杜甫,認為杜甫的《北征》詩勝過韓愈的《南山》詩。而另一詩人王平甫卻認為《南山》詩比《北征》詩好,兩人反覆爭論,都不能說服對方,時值庭堅在座,兩位老人徵求他的意見,他說:“若論工巧,《北征》不及《南山》。若書一代之事,以與《國風》、《雅》、《頌》相為表裡,則《北征》不可無,而《南山》雖不作,未害也。“(範溫《潛溪詩眼》)當時庭堅僅十七歲,而他一席之言,使兩位前輩心服口服,結束一場爭論。從此,孫覺非常讚美這位聰穎少年,後來就把自已的女兒蘭溪許配給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