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冬天最愛:錫夫人

黃庭堅冬天最愛:錫夫人

  導語:錫夫人是古代的一種冬天取暖的工具,也是詩人黃庭堅在冬天裡的最愛。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錫夫人,歡迎閱讀!

  湯婆子,不是人,而是一種器物。以人喻物,這大概就是傳統文化的魅力了。如竹夫人也是器物,不是人。

  《紅樓夢》中有段為寶玉暖被子場景:“終究暖和不成,我又想起來,湯婆子還沒拿來呢。” 湯婆子,究竟是啥?去古玩城的地攤上轉轉,就能見到,圓圓的形狀,高度七八釐米,直徑約20釐米,上面一個嘴,是用來灌水,嘴上有帽,用以密封。這類東西,仿品極多,和鎮尺、墨盒的情形有點相似。往往在古玩城轉上半天,也看不到有人問津。

  其實,湯婆子就是個“熱寶”。灌入熱水,自然溫暖。古人沒暖氣,燒煤、燒柴,取暖效率終究不高,屋熱床冷,被子溼氣難除,自然難以安眠。有了湯婆子,就方便多了,放入被窩,暖意自來。

  不過,西方人的辦法似乎要笨拙一些。《加勒比海盜》中有個鏡頭,天冷了,總督府的僕人在為小姐準備床鋪時,則用熨斗,取炭放入熨斗,來回推拉,被窩就暖了。雖然也方便,但不如湯婆子安全。一不留神,難免燒了被窩。

  睡覺有湯婆子,外出則有手爐。相對湯婆子,手爐做工就非常精緻。國人好面子,手爐經常在人前晃悠,自然要精工細作。手爐多是長方形的,有黃銅,有白銅,寬寬的提手,拿著非常舒服。

  冬季取暖,還有一種暖硯,這不是給人取暖。暖硯是為寫字提供方便的。天冷,滴水成冰,硯臺更冰,墨很容易就凍上。暖硯由此而來,其造型往往呈長方形,高七八釐米,或注入熱水,或放入木炭,冰消墨開,書生便洋洋灑灑寫開來。

  小時候,有一年天氣極冷,鋼筆都凍住了,手攏在袖子裡,尚可取暖,腳卻冰涼,幾個同學,將抬水的木槓取來,踩上,來回滾動,形如擀氈,時間不長,腿腳也暖和了。然槓少人多,有人腳踩棗核,也是一法。古人遇到這種情況就用暖盆。我們沒有,只能是窮人有窮辦法。

  看網文,經常有人寫丫鬟暖被窩之類的段子。大部分人還是離不了湯婆子,黃庭堅寫道:“千金買腳婆,夜夜睡天明。”如黃庭堅這樣的名人都離不了湯婆子,可見它的作用,要不它怎麼還有個名字叫錫夫人?

  知識擴充套件:《千古才情萬古對》之黃庭堅鬥對傳佳話

  人們大都知道三國諸葛孔明先生東吳舌戰群儒的故事,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北宋黃山谷魯直先生也曾在江州舌戰群儒的經歷。說起這段故事,還得從頭細細道來。

  北宋著名詩人和書法家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人們也叫他黃山谷,分寧( 今江西修水) 人。在北宋文壇上,居“蘇門四學士”之首,後更與蘇東坡齊名,世稱“蘇黃”。蘇軾非常稱讚黃庭堅的品行和詩文,說他“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他開創的“江西詩派”,在宋代影響很大。他還擅長書法,善行書和草書,取法顏真卿、懷素等書法名家,用筆縱橫奇倔,自成一格,與蘇軾、米芾、蔡襄齊名,世稱“宋四家”。

  黃庭堅自幼縱覽六藝,博學多聞,是個多才多藝的奇童,少年時便享有盛名。7 歲那年,他寫了一首《牧童詩》: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黃庭堅的舅父名叫李常,知識淵博,能詩善文。有一天,李常來到黃庭堅家,見黃庭堅這聰明的外甥正伏案攻讀,便想試一試外甥的才學。進書房時,李常見院內有一棵桑樹,便發揮豐富的想象與聯想,以桑、蠶、繭、絲、錦緞之間的關係為題,吟頂真上聯道:

  桑養蠶,蠶結繭,繭抽絲,絲織錦繡。

  見舅父又來考試,黃庭堅非常高興。因為他知道這樣可以促進自己更刻苦地學習,增長才智和知識。由於心情愉快,黃庭堅的才思益發敏捷。他從手中握的那管毛筆得到啟發,立即答對出下聯:

  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筆,筆寫文章。

  類似的`對聯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多。一傳為明代“兩腳書櫃”丘( 字瓊山)在廣州潘員外家教書,向潘家愛女求婚時對潘夫人出句。一傳為清代神童才子李調元對老師出句。聯為:狼生毫,毫扎筆,筆寫出錦繡文章傳天下;蠶作繭,繭抽絲,絲織就綾羅綢緞暖人間。另一說稱從前四川北部安樂鎮秀才李林求婚時對岳母出句。其岳母的出句為:田栽桑,桑養蠶,蠶作繭,繭繅絲,絲織成綾羅綢緞。李林對為:山長草,草藏兔,兔生毛,毛制筆,筆寫出錦繡文章。又傳為吳文應客人出句對下聯。聯作:蠶作繭,繭抽絲,織就綾羅綢緞;兔生毫,毫作筆,寫成錦繡文章。

  李常見外甥小小年紀便能對出這樣難度較大的聯句,高興的心情自不必說,從此對黃庭堅更加器重、愛護,著意精心栽培,使之進步更快。幾年後,黃庭堅果然脫穎而出,更負盛名。

  有一次,他來到當時江西的繁華勝地江州府(今江西九江市)。江州一些自以為才學不凡的文人早聽說黃庭堅有“神童”之稱,如今來到自己的地面上,很不服氣,便設下圈套,約黃庭堅遊覽江州名勝,實際上是想借機出他的醜。當他們來到江州煙水亭上時,正好有個香客在吸水煙。有個當地文人借題發揮,吟上聯道:

  煙水亭,吸水煙,煙從水起。

  並請黃庭堅對下聯。黃庭堅不知是“計”,聯想到剛剛遊覽過的“浪井”,靈機一動,脫口對出下聯:

  風浪井,搏浪風,風自浪興。

  眾人聽了,齊聲叫好:“不說浪自風起,反說風自浪興,足見浪井之奇。妙絕,妙絕!”

  當他們一路遊覽,走到一座名叫“思賢橋”的橋頭時,黃庭堅說:“適才承蒙諸位抬舉,現在我也出一比上聯,助各位雅興。”隨口吟上聯道:

  思賢橋,橋上思賢,德高刺史名留世。

  眾人萬萬沒有料到黃庭堅反客為主,倒過來將了他們一“軍”,猝不及防,一時竟無人能對。黃庭堅見他們都不言語,笑道:“我這裡已有了下聯,請各位指教:

  琵琶亭,亭下琵琶,多情司馬淚沾襟。

  眾人聽罷,更是齊聲叫好。其實黃庭堅此句話中還有話,他把江州文人們比作多情的白居易(按:白居易於唐元和十年遭貶謫此地為九江郡司馬,所作《琵琶行》篇中有“江州司馬青衫溼”句),因為對不出下聯,便嘲諷他們“淚沾襟”。只是這些榆木腦袋文人,一時間只顧一味叫好,尚未回過味來。

  黃庭堅和眾人走走停停,不覺來到“小喬梳妝樓”下。有個文人對黃庭堅拱拱手說:“數年前,本地有位書生新婚,洞房花燭之夜,新娘以此梳妝樓為題,出了一比上聯,要新婚的丈夫對出下聯,可惜這書生一直未能對出,後來竟鬱郁而逝。多年來也無人能對,請先生指教。”說完,複誦出句道:

  梳妝樓頭,痴眼依依,痴情依依,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戀。

  黃庭堅可是絕頂聰明,他聽這位儒生此時此地重述此聯,弦外有音,話外有意,心想,這幫儒生竟將我比作痴女獻媚,真是可笑,一定要對一比絕妙下聯,回敬他們。當他抬頭看見前面廟堂森森,香菸繚繞的延支山時,觸景生情,頓時舒心開眉道:“那位書生心胸也太狹窄了,我來對出半聯,讓他九泉之下瞑目。”說著,吟對下聯:

  延支山上,落木蕭蕭,落花蕭蕭,無緣省識春風,春難留。

  眾人這才發覺,黃庭堅以春風自比,而把他們這幫儒生喻為被鬥敗了的落葉殘花,文辭優雅,語意雙關,不顯痕跡。字裡行間也回答了上聯所問的“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戀”的原因。眾儒生這才個個讚佩,人人折服。方知黃庭堅的“神童”之名真實無虛。

  民間另有一說稱這段故事是黃庭堅青年時所對。

  後來,黃庭堅拜當時的大文豪蘇東坡為師之後,才學更是突飛猛進。

  一天,黃庭堅和蘇東坡在徐州城南湖邊一棵松樹下一邊飲酒,一邊下圍棋。棋正下到要緊處,不料一顆松子被風吹落,正好掉在二人的棋盤上。蘇軾手拈松子,道:“我有一比上聯,如你在三著棋內不能對出下聯,當罰酒三杯。”

  黃庭堅望著蘇軾那飄飛的長髯,笑道:“先生有此雅興,我當奉陪。若對不出,甘願受罰。”

  蘇軾笑吟道: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黃庭堅舉一枚棋子在手,抬頭看見湖邊柳絲下,有人垂釣,心中已得下聯,卻故作難色。蘇軾信以為真,笑盈盈地斟了一杯酒,要罰黃庭堅。黃庭堅卻以手按住蘇軾持酒杯的手臂,對道: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傳明太祖朱元璋與其開國元勳劉伯溫下圍棋時,亦曾妙對此聯。

  其實,這一景緻蘇軾在出上聯時已收入眼底,湊足了一副絕妙的對聯,卻故意要試試黃庭堅。及至黃庭堅吟對出下聯,才覺竟與自己所想不謀而合,一字不差。

  日落西山後,蘇軾才與黃庭堅攜棋歸家。只見晚霞燦爛,暮靄沉金,水天一色,分外壯觀,漁歌唱和,悠揚悅耳。黃庭堅一時聯興大發,停步不前,扭頭對蘇軾說:“昔日曹子建七步成詩,名傳千古。我倆今日七步一聯,何如?”“若不能對,當罰後退七步。”蘇軾也文思泉湧,非常高興地答應了。黃庭堅怕蘇軾耍刁,便上前挽住蘇軾的一隻胳臂,吟出句道:

  晚霞映水,漁人爭唱滿江紅。

  不但繪景,還在聯尾恰如天成般嵌入一詞牌名《滿江紅》。

  黃庭堅出了出句,便用力拖蘇軾向前邁步,想罰蘇軾後退七步。

  蘇軾知道黃庭堅有意耍刁,立即蹲下身子,任憑小個子的黃庭堅無論如何用力也難拖動。突然,蘇軾猛一下鬆了手,黃庭堅因用力過猛,閃跌一邊。蘇軾大笑著脫口對道:

  朔雪飛空,農夫齊唱普天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