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中醫藥方劑名稱翻譯的問題
《紅樓夢》中中醫藥方劑名稱翻譯的問題
《紅樓夢》中藥方劑來源於客觀現實社會歷史和現實中的真實方劑,治療病症的方劑也可經受現代科學考證,準確翻譯好這些方劑名稱,需要翻譯者同時具備豐富的中醫學知識,還要了解其中的專業術語和翻譯規範。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是一名精通中醫學的文學家,作者豐富的醫學知識給《紅樓夢》增添了精彩的一筆,多個人物生病治療的專業化描述或表現了豪門地位之高,或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或借方劑喻人體現某人的性情。具有一定醫學知識的人不難發現《紅樓夢》中針對各種病情所開的方劑並不是隨意創造,這些方劑不僅存在於現實生活之中,而且細細考證不難發現這些都是治療這些病情的對症之藥。
《紅樓夢》中共有方劑20多個,如人參養榮丸,氣血雙補的八珍丸,補陰的左歸丸,補陽的右歸九,滋養安神的天王補心丹,祛暑解表的香薷飲,用於療瘡發背的梅花點舌丹,調和肝脾的黑退遙散,還有六味地黃九,活絡丹(現通稱為小活絡丹),涼性開竅的至寶丹,溫性開竅的紫金錠,十香還魂丹,延年神驗萬全丹,歸肺固金湯,八珍益母丸,調經養榮丸,催生保命丹,黎洞丸,祛邪守靈丹及開竅通神散。
譯者若想把書中出現的這些中藥方劑翻譯好、翻譯準確,不僅需要翻譯者豐富的醫學知識,同時還要掌握某一特定領域的專門詞彙和翻譯規則。中醫語言受到了許多學科的影響,如古代哲學、心理學、天文學、氣象學、邏輯學、養生學及文化宗教等的影響,中醫方劑中有許多形象或者抽象的概念及許多隱喻。這些現象非常重要,不能忽視,因為其可以最大限度地再現其原文資訊和內心感受。
本文就《紅樓夢》中出現的20多箇中藥方劑的翻譯,對照楊憲益翻譯版本和David Hawkes的翻譯版本中各種方劑的翻譯例項來討論這些方劑的翻譯方法。
1.方劑中藥成分和劑型翻譯的分析
現實生活中我們見到一些譯名,使用通俗易懂的名稱,要麼是一些名稱本來的含義已經發生了變化,或者採用合名法,卻失去了其本來的含義。例如,“糖精”裡沒有糖,“腳踏車”不是能夠自己行走的,而是需要人用腳踏。但這些名稱已經被人們廣泛所接受。
中醫方劑命名有時也採用這些手法,用生活中最能貼切直覺感受到的詞通俗來形容,這些方劑名稱讀來親切容易理解。如:香薷飲中的“飲”形容在服用這種藥劑時的藥劑狀態,名稱的內容跟藥劑本身有點差異;紫金澱中的錠,就如生活中的紫色的金塊;香雪潤津丹中的“香雪”其實並非含有香氣的雪,而用來形象形容有白雪一般形態的有香氣的白梅花。
例如:“心裡一煩惱,方才吃的香薷飲解暑湯便承受不住,“哇”的一聲都吐了出來。”
“Suddenly there was a horrible retching noise and up came the tisane of elsholtzia leaves she had taken only a short while before.”(by David Hawkes)
方劑“香薷飲”(又名香薷散或者物香薷飲),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香薷、厚朴、扁豆三味藥組成,為粗末,水煎服。《中藥學》藥學專業教材將香薷描述為:“夏秋季莖葉茂盛,果實成熟時採割,除去雜質,曬乾,切斷,生用,煎服,3―9克為宜,用於發表,量不宜過大,且不宜久煎,用於利水消腫,量宜稍大,且須濃煎。”
參照上文的定義,香薷這種中藥植物不是僅僅取其葉子“elsholtzia leaves”,可見香薷是取除雜質以外的整科植物。香薷飲是由香薷、厚朴、扁豆三味藥研磨成的一種粉末。藥的形態是比較粗的粉末狀,只有用水煎了來服用。“飲”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液體性質的、可以喝的藥。其命名是以主要藥劑成分+方劑型別的構成格式。所以方劑型別應該是powder翻譯成drink不夠準確。
《漢英雙解中醫大辭典》(原一詳等主編,1997)將其翻譯為Elsholtzia powder。“香薷”直接使用其學名,“飲”體現出其真正型別,翻譯應該為powder而不是drink。
楊憲益的翻譯是“So distraught that she threw up the herbal medicine she had just taken.Zijuan hastily brought her a handkerchief which soon was completely soaked through.”“香薷飲解暑湯”被簡化為herbal medicine(草藥)。
例2:“紫金錠“(也稱為太乙紫金丹,玉樞丹),為暗棕色至褐色的長方形或棍狀的塊體,既然是塊狀,那麼就不該是丸。
楊的翻譯是purple-gold pill,Hawkes翻譯為pastiles,意思為“錠片,錠劑”,《朗文高階英漢雙解辭典》對pastille的解釋是“a small round sweet,sometimes containing medicine for a sore throat(一種小而圓的糖衣有時內含治療喉嚨痛的藥物)”,藥學中專業術語的troche比較合適,troche的含義為澱劑、糖澱、片劑。原一詳辭典中的翻譯為“Zijin Troche”。
例3:“香雪潤津丹”,該方劑是民間一種有保健作用的傳統零食,夏天服用可以解暑、清火、開胃。其中“香雪”是一味常見的中藥――白梅花。由於梅花在早春盛開時猶如雪花般潔白,又清香襲人,故名“香雪”,在很多詩詞作品中也以此代稱。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白梅花入肺、肝經,可以清香開胃,散鬱化瘀,生津助氣,尤其能止夏季暑熱心煩、頭昏頭痛。《紅樓夢》中還多次提到白梅花的應用,例如薛寶釵所服冷香丸中,也使用了“白梅花十二兩研末”。由此推測“香雪潤津丹”的製作方法,應是將白梅花陰乾後,加入其他多味清心解暑、健脾化痰的中藥以及甘涼和脾的香料調和製成小藥丸。
楊憲益的翻譯是“a peppermint pastille”意思是“一種薄荷澱劑”,香雪被誤譯為薄荷,譯者可能考慮到了其清火的功效。潤津的功能翻譯省略了。中藥方劑的翻譯主要藥物成分+主要功效+藥物型別的這類結構形式的方劑名稱時,一般會參考拉丁語藥物方劑翻譯的格式用“主要藥物成分+藥物型別+for+主要功效”的格式。Hawkes的'翻譯是Fragrant Snow Quencher,回譯成“有香味的雪製成的冷卻劑”。
香雪的理解沒有反映這種古漢語對白梅花隱喻化的形象描述。不妨參照藥物方劑格式嘗試翻譯成Plum-blossom Pills for Moistening the Stomach。
2.方劑藥物組成中量詞翻譯的分析
中醫是一種人文醫學,來源於傳統的人文文化,承載著濃厚的哲學、文學等文化因素。中醫經典著作都是用古文寫成,其中滲透著古代的哲學思想,抽象表達而不容易理解。中醫方劑部分名稱同樣體現出古文的部分特徵,表達方式精簡扼要,意蘊濃重深厚,富有文學特色。在現代人看來很難從直覺上準確理解其本來意義。中醫方劑量詞是其中一個典型的體現。
《紅樓夢》中醫方劑名稱中有一類方劑命名以“藥物數量+主要藥物或功效+方劑型別”的形式命名。如“四神散”、“十香返魂丹”、“八珍益母丸”等。四神、十香、八珍在現代意義上很容易被誤解。如,“四神”,譯者很容易理解成情緒之類的含義,或者聖神等;“十香”會被誤解為十種香氣;“八珍”容易被理解為八種珍寶。
例1:“四神散”,楊直譯為“Four-Spirit Powder”,回譯為“四種精神的散”,譯文字面意思理解有悖原文的本來含義。那麼“四神散“的指的是什麼藥呢?明《奇效良方》記載指出它是由雄黃、雌黃、硫磺、白礬四種藥物研為末的一種藥物。四神是用來形容這四種藥物的效果的奇妙,指的是四種神奇的藥物。
原一詳辭典譯為“Powder for Four Miraculous Drugs”,意為“由四種神奇藥物組成的粉末”,Hawkes翻譯為“a Course of Four Prodigies”,course的醫學術語含義是“療程”,而在一般情況下可以表示一道菜的量詞“道”,prodigy的意思是“奇蹟,奇物”,術語上看不太正確,但結構上比較接近,可見Hawkes的理解是正確的,也是花費了心思的。
同樣,“十香返魂丹”楊直譯成“Ten-Spices Restorative Pills,spice的含義為“香料,調味品”,restorative的含義是“促進健康恢復的,滋補精力的”,可以回譯為“十種香料構成的恢復健康的藥丸”,事實上,十香指的是十種香的藥材:公丁香,木香,乳香,藿香,蘇合,降香,海沉香,安息香,麝香,香附等,此外該方劑還包括其他一些藥材。如,訶子肉,殭蠶,天麻,玉金,萎仁,磺石,甘草,建蓮心,檀香,硃砂,琥珀,京牛黃,冰片,大赤金箔等。原一詳辭典上將“返魂”翻譯為revivification,主要是精神的恢復,該藥物的功用是“芳香開竅,化痰安神”。Hawkes則直譯為“Ten Fragrances Revivifying Pills”。不妨參照方劑拉丁語格式規範翻譯為Revivification Pills of Ten Fragrant Drugs。
“八珍益母丸”在楊的翻譯中為“Eight-treasure-leonurus pills”,“八珍”的含義為除了主要藥物益母草以外的八種珍貴的藥物,即黨參,白朮(炒),茯苓,甘草,當歸,白芍(酒炒),川芎,熟地黃等。Hawkes的翻譯是“Eight Gem Motherwort Pills”,“珍”直接翻譯成gem或者treasure,顧名思義,回譯為八種珍寶和益母製成的藥丸,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實際生活中的財寶。
跟上文相似的不妨可翻譯成“Leonurus Pills with Eight Precious Ingredients”,回譯為用“八種珍貴成分加益母草製成的藥丸”基本上達到表達原文的含義,且簡潔清晰。還有一個問題是益母草的英語對應名詞,因為其學名是Leonurus artemisia S.Y.Hu,所以採用這種標準的名稱。
3.中藥方劑譯名格式的分析
目前方劑翻譯格式的主要問題是譯名格式是否符合國際通用標準――拉丁語藥品命名法。《紅樓夢》方劑的翻譯也不例外,在譯名格式上應該遵循拉丁藥品命名法。上文已經借用這種翻譯規範,解釋了一些方劑名稱的翻譯。方劑的命名不僅僅注意名稱的區別,方劑的命名要表達立方人的思想內涵,翻譯時一定要注意其內涵。英語語法和拉丁語有所不同,但是格式上可以比照,即,劑型(名詞主格)+原料藥(名詞屬格)。當說明藥劑的性質、用途的時候,用介詞短語,拉丁語中注射用水翻譯為Aqua pro Injection,比照其結構可以幫助我們翻譯。應該把劑型放在前面,成分、用途放在後面。如“複方大黃散”可以翻譯成“Drink of Red Sage”,“泰山磐石散”翻譯為“Powder for Preventing Miscarriage”,“八珍丸”在原一詳辭典上被翻譯成“Bolus of Eight Ingredients”。
《紅樓夢》中有一種藥物名稱,如活絡丹、催生保命丹、祛邪守靈丹、開竅通神散、調經養榮丸、療妒湯、延年神驗萬全丹等。其結構組成是方劑的中心功用+方劑型別。方劑的中心功用分為兩種,在上文提到過有關香雪潤津丹及梅花點舌丹、人參養榮丸等,這些是一種藥物+功用+方劑型別的命名方式,還有一種方劑的命名是完全的功用+方劑型別的方式。前一種方劑格式翻譯在上文已作相應說明。下文主要討論後者在《紅樓夢》中的翻譯。
例1:“活絡丹”,在楊的翻譯中是“tonic for the blood”,回譯為“滋養血的藥物”,活絡丹其功效是疏通血管,使血液流通的路徑通暢。Hawkes的翻譯是“blood renewing elixir pills”,elixir的含義是鍊金藥,長生不老藥。
原一詳辭典中的翻譯是“Dan of Removing Obstruction in Channels”,意為消除血管中障礙的丹,消除血管中障礙達到通經活絡的效果。字典中譯名的格式比較遵從拉丁語翻譯的格式。
例2:“祛邪守靈丹”,楊翻譯成“all sorts of rare medicine-pills to dispel evil influences”。首先並不是各種各樣的方劑,而是一種用來驅除邪氣保持心神安定的藥丸。Hawkes則省略了這個翻譯。參照原一詳辭典中“祛邪扶正”的翻譯“eliminating pathogenic factors and supporting health energy”。那麼該方劑可以翻譯為pills for eliminating pathogenic factors and stabilizing mind。
例3:“開竅通神散”,先看看一個“開竅藥”的翻譯方法,原一詳辭典中翻譯開竅藥為“drugs for inducing resuscitation”,為中醫術語。該方劑以開竅通神為主要功效,功能通關開竅,啟閉養神。開竅通神實際就是開竅的具體闡述,那麼該方劑可以借用此翻譯譯成powders for inducing resuscitation。楊的翻譯是“powders to clear the mind”(用來清醒頭腦的散),意義較為接近,但是to clear the mind語言與醫學術語有一定的差距。Hawkes的翻譯顯得較長,不太符合方劑翻譯的常規:“various nostrums-pills and powders”“She had heard recommended as sovereign specifics in cases of mental disorder.(她聽說過別人推薦的用於治療精神紊亂的各種極好的具體的藥丸和粉末,用時用鼻孔吸。)”nostrum-pills指用鼻孔吸的藥丸,顯然不是這種藥物的使用實際情況,mental disorder誇張了病情的嚴重性,幾乎等同於治療精神病的藥物。
例4:“調經養榮丸”,是一劑用來調節女性經期規律達到美容效果的一種藥物。楊的翻譯是“the fortifying pills”,其意思是強身健體的藥丸,原方劑的內容得到簡化概括。Hawkes筆下該藥物的名稱是“a course of pills designed to regularize her periods and make some new blood”,具體揭示了原方劑的內容,“用來調節經期和新造血的一道藥丸”。但是譯文顯得有些繁縟,違背了醫學方劑翻譯的簡潔性原則,醫學中養榮並只是單單造血而是透過使經期達到規律性而實現滋養容貌的目的,但意義基本上描述了原文的含義。“調經”在醫學術語中的翻譯是menstrual regulation,“養榮”則是tonics,所以原文可以嘗試翻譯成pills for tonics and menstrual regulation。
4.中醫方劑中傳統文化的翻譯的分析
中醫方劑的某些命名是醫學理論與社會文化結合的命名方法。這些命名有深刻的歷史淵源,在歷史的長河中或被約定俗成或受到某種思想學說等影響,可以來源於儒家學說、道家學說,或者佛教。這些命名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因素。同時,這些命名中用這些詞來形容藥物特徵,使用這些描述令這些特徵顯得尤其特出,甚至有些誇張,這可能與中國古代中國文人的審美特徵有關,喜歡把一些事物美化。正如,收藏大家馬未都先生所描述:“中國文人審美甚至已經嚴重到了一種病態的審美。”在翻譯中能夠重現這些美是翻譯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所以翻譯要尊重和保持語言特色和風格。
如,“金剛丸”、“菩薩散”、“天王補心丹”等。佛教認為人只要潛心精進修行,便可以煉成金剛不壞之身,中醫就有了金剛丸,形容吃了這種藥後身體的健康狀態。菩薩是善和至高無上,救世人出苦海的神靈,中醫就有菩薩散。天王補心丹說明了這種藥物的藥效,是天王用來補心的丹,足見其功效。
“天王補心丹”,楊直譯為“heavenly-king-fortifying-the-heart pills”,霍克斯翻譯為“The Deva-king Cardiac Elixir Pills”。Deva-king指提婆王。從前,印度有一個大國叉屍羅國,國王叫提婆王。提婆王膝下有十個王子,各自統領一個小國。善住王子統領的國家最小,但國力穩固,百姓生活富裕。鄰國有一個惡王叫做羅目侯,十分眼讒善住國的富庶,於是派兵侵略。善住國王雖然盡力抵抗,怎奈寡不敵眾,丟失了國土。他只好向父王的得叉屍羅國逃去。
漢語裡的天王應該是佛教中的四大護法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俗稱“四大金剛”。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淨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不妨翻譯為Four Heavenly Guardians,或者Four Devarajas,可見翻譯為Dava-king與原文的文化含義有一定差異。
5.結語
《紅樓夢》中中藥方劑名稱的翻譯沒有從一個專業中醫英語的角度翻譯,同時理解了方劑的表面含義而忽略了表面文字背景下的社會生活環境、文化、歷史等深層的含義,也忽略了古漢語的文字含義的演變,許多方劑的隱含意義沒有得到再現。正如,人體穴位的國際翻譯標準一樣,中醫方劑翻譯的標準也是一個逐漸標準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