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獸”可信嗎?
“河中石獸”可信嗎?
導語:《閱微草堂筆記》是以筆記形式寫成的志怪小說,以記述狐鬼故事、奇特見聞為主。但你相信“河中石獸”嗎?以下是由應屆畢業生網為您整理的“河中石獸”真假,歡迎閱讀!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河兵說,應該到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遊“跑”呢?老河兵認為“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流水根本不可能像沖走木片一樣,將沉重的石頭沖走。恰恰相反,“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這產生的坎穴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達到石塊底面的一半,石頭必然向前倒入坎穴中。如是反覆,則逆流而上,直達數里之外。
以學識淵博而著稱的紀曉嵐在文末感嘆道:“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然則,河底的石頭怎麼運動老河兵能在水下觀察嗎?顯然老河兵也是推測,是臆斷。
筆者的“感覺”(根據臆斷)是這個故事並不真實。石獸的形狀不規則,迎水的一面形成洄流的機率有多大?按河兵的邏輯推斷:石獸也最多向上游方向滾幾圈,等石獸下沉到一定深度,埋沒於泥沙中,或者迎水面積太小,使反激的水流不足以“齧沙為坎穴”,石獸還能再動嗎?要知道,滾動一次,高度得下降一截。而石獸下降,河床相對抬高,慢慢會形不成洄流。十幾裡的河床要維持不斷向下翻滾並仍有充分的迎水面?機率很低!
有了這些懷疑,我上網搜驗證的依據,結果有這樣一則資料:尋找沉在河中的石獸,究竟應在上游還是下游?不久前發生在雲南西雙版納的一回事,圓滿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這回事的情節幾乎與紀昀所記一模一樣,即西雙版納有一條河中有兩塊大石,它們有一半露在水面。十多年前,有一塊石頭被人炸碎,另一塊也隨之失蹤,大家都不知道這塊未炸碎的石頭到哪裡去了。十多年後,有人在離原地十多里的上游,發現了那塊失蹤了的石頭,經核對,它確實是本來位於十多里外的下游那一塊。它是怎麼“遊”上來的呢?原來炸另一塊石頭時,這塊石頭的基礎也被震壞,它喪失了屹立不動的根基,正如紀昀所說的水沖走石邊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時間中,它逐漸地向上遊翻滾了十多里路。它向上“遊”時經過之處,留下了一道明顯的溝,令人信服地說明,紀昀所記,確非虛言。這一有趣的自然現象,1980年4月的報紙作過詳細的報道。這故事不僅教育我們如何思考問題,對從事水中打撈也有實際指導意義。
這則現代版的“河中石獸”,出處是由學林出版社1985年出版,作家吳德鋒的《博物記趣》。從書名“臆斷”,此事到底是“紀實”還是“記趣”,難有定斷。再有,“它向上‘遊’時經過之處,留下了一道明顯的.溝”,也不知此溝有多深多長?十多年還“明顯”,而且還是在有一定流速的河中,這也是奇事一件呀!
實驗是探究真相的最好手段。有位教師製作了教具,模擬河水衝激河沙,想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石頭怎樣一點一點地往上游“走”的情景。這位老師來到操場的沙坑旁,找來了一塊有點像石獸的磚頭,放在沙子上,用手模擬水衝激,掏空磚頭底部的沙子,想看到磚頭翻倒在沙坑裡的情景。這時,不可思議的情況出現了:沙子掏到磚頭底部一半的時候,它不是往前翻倒在沙坑裡,而是斜斜地滑了下去,再掏空磚頭底部的沙子,磚頭還是向下滑,越滑越深,一點也沒有老河兵所說的石頭往前倒在坑穴裡的意思。
這個“實驗”出乎意料的結果引人思索。石頭為什麼不會翻倒在沙坑裡,而是滑落下去?仔細一想,恍然大悟,石頭要翻倒在沙坑裡,需要有一個從後面往前的推力,可是實際情況是,這樣一個從後往前的推力是不存在的,所以,石頭不可能往前翻倒在沙坑裡,只會向下滑動,更深地陷入沙子裡。
實驗用的“石頭”是方的,如果是圓球形的,或者是圓柱形的,會不會出現老河兵說的情形呢?圓柱形的石頭是會滾動的,但是,按上面所說的方法去試驗,隨著水流把石頭底下的沙子沖走,石頭朝前滾動的同時,也往下滾動,這樣石頭越滾越前,越滾越深,等到石頭的一半陷入沙中的時候,就再也不可能出現水沖走石頭底部的沙子,石頭再向前滾動的情況了。如果是個圓球形的石頭落到水裡,那就根本不可能出現水流衝激石頭底部的情況,水流衝到石頭上,因為石頭是圓球形的,所以水都從石頭的兩旁流走,不會出現流水反激回去的現象。
當然,這則“實驗”有太多漏洞,得出的結論也不能讓人信服。
河中石獸到底會不會向上遊跑,很難定論。我們還是“姑妄聽之”(注:《河中石獸》載於《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六《姑妄聽之》)吧!紀先生把此文列入《姑妄聽之》中,實為明言“當不得真”的,大可一笑了之。但做為中學課本,以並不確切之事為論據,教授學子思考方法,恐難免誤人子弟之嫌;如能展開討論,再請物理老師也來講講,倒是一個活躍思維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