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賞析

紅樓夢詩詞賞析

  導語:《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地位之高自不待言,其中詩詞曲賦更是猶如鑲嵌在碧海青天裡的珍珠和明星,閃耀出奇異的光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裡面的詩詞到底有何魅力吧!

  題《金陵十二釵》一絕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詩詞鑑賞】

  這首五言絕句,也寫在第一回裡。書中說,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從青埂峰下經過,把那塊頑石上的文字從頭至尾抄錄回來,以《石頭記》的書名在世上流傳。後來曹雪芹在悼紅軒裡把這部書“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整理成長篇章回體小說,並把書名改為《金陵十二釵》,並題寫了這首詩。當然這都是作者用的煙雲模糊法,其實作者就是曹雪芹。這首小詩語言雖然通俗淺近,感慨卻頗為深遠。

  《紅樓夢》今天已成為飲譽世界的名著了。可是在二百多年前作者寫書的那個時代,小說被看做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無聊的東西,正統的知識分子是不屑為之的。從封建階級的正統觀念來看,作者寫石頭“幻形入世”是荒唐的,寫大觀園內小兒女之間你你我我、思恩怨怨的情愛也是荒唐的,揭露那些詩禮蓉纓之族、鐘鳴鼎食之家內部的腐朽墮落,則更是荒唐、無有意義的。所以作者解嘲似地“承認”是“滿紙荒唐言”。然而作者自己深深懂得他絕不是為了給世人消愁破悶兒來寫這部書的,而是把自己一生“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經歷,加以藝術的概括和提煉。塑造了眾多型別的人物,來表明他對人生社會的認識,寄託他難以言喻的感慨,既是讚歌,又是悲歌和輓歌。

  和作者關係最密切的“脂硯齋”(名姓已無可考)在書上寫下這樣批語:“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甲戌本第一回)可見作者是以淚和墨寫下這部書的。作者擔心他這部嘔心瀝血之作不被後人理解,預料到有人會嘲笑他愚痴。果然不出作者所料,二百多年來人們對<紅樓夢>及其作者的議論真是五花八門,讚歎其博學多才者有之,欣賞其生花妙筆者有之,豔羨書中描寫的歌舞繁華者有之,以寶玉或箋玉自命者有之,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更有甚者,一些封建道學家認為這部書是“誘為不軌”、“棄禮滅義”,是“淫書”,主張燒燬禁絕;並且有人編出故事詛咒作者斷子絕孫,死後得了“冥報”等等。魯迅先生說《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賈雨村對月寓懷口號一絕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詩詞鑑賞】

  此詩出現在第一回中。中秋夜,甄士隱把賈雨村從葫蘆廟請到家裡飲酒,“當時街坊上家家策管,戶戶絃歌,當頭一輪明月飛彩凝輝,二人愈添豪興,酒到杯乾”。賈雨村乘著酒意,狂興不禁,吟出這首詩。

  賈雨村脫口而出就是一首像樣的詩。詩的前兩句平乎,並無特色;後兩句卻透 出氣象不凡,抱負不淺。他一旦有出頭之日,就要使“人間萬姓仰頭看”,你看這個落魄的窮書生名利之心多重,多熱切,野心多大,又多麼厚顏無恥!這在當時的社會是確有人在的。甄士隱此時還看不透他的品質,只是愛他的才華,所以極口稱讚:“吾每謂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見,不日可接履於雲霓之上矣。可賀!可賀!”在甄士隱資助下,雨村進京赴考,果然十分得意,“會了進士,選入外班”,任了知府,平步青雲了。

  賈雨村對月口占五言律

  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

  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

  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詩詞鑑賞】

  這首詩出現在第一回中。甄士隱家隔壁的葫蘆廟裡寄居著一個貧困落魄的書生賈雨村。此人相貌魁偉,氣度不凡,很得甄士隱的賞識。一日在甄家書房裡,偶然瞥見甄家的丫鬃嬌杏在院內掐花。這個嬌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賈雨村,就回頭多看了他兩眼,賈雨村便以為嬌杏看中了自己,狂喜不禁,回到廟裡就害起了單相思。這首詩便是他中秋夜對月隨口吟出的抒懷之作。

  賈雨村在《紅樓夢》中不是個無足輕重的角色。他賴甄士隱的慷慨資助赴京應舉,名登金榜,穿戴著猩袍烏紗,得意洋洋地回來當了知府。不久因“貪酷之弊”,被政敵搞掉,又變成平民,做了林黛玉的蒙師。後來又靠走賈政的“後門”,起復做官,由於善於鑽營,在官場中爬上得高位置。脂硯齋的批語說他是王莽、曹操一類人物,可能在賈家敗落時,他還要有一番恩將仇報、落井下石的表演,可惜曹雪芹的書只給我們留下八十回,高鶚續作的後四十回又沒完全體現作者原意,我們無法知道其具體情節了。從書的前幾回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此人野心勃勃,城府極深,喜怒不形於色,心狠手辣,敢作敢為,可說是個亂世之奸雄。

  在吟上面這首詩時,他還是個旅居僧房,向和尚討粥吃的窮措大,所以看見個長得周正一點的丫鬟也使他動心,一廂情願地想入非非。這首詩準確地反映了一個窮秀才嚮慕女色及榮華富貴的心理。詩寫得挺像樣,說明賈雨村很有才學。

  護官符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詩詞鑑賞】

  這幾句俗諺口碑出現在第四回中。賈雨村靠賈家的關係,復職補授應天府知府,一上任就遇上薛蟠為爭買英蓮(香菱)而打死小鄉宦之子馮淵的'案件。雨村不知底細,立刻就要拿人判案。手下的門子葫蘆僧使眼色制止他,並呈上這份“護官符”,提醒他:金陵城這四大家族“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俱有照應的”,薛蟠就是“豐年好大雪”的薛家的公子,不可莽撞。俗諺口碑就是流傳在民間的順口溜。稱之為“護官符”,是說巴結這四家官僚貴族就能保住官;得罪了他們不僅要丟官,連腦袋也保不住。

  《紅樓夢》在展開描寫以賈家為中心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之前,先拿出一張“護官符”給讀者看,讓人們對他們的權勢和富貴先有個籠統的認識。因為是老百姓的口頭創作,當然要極度誇張。它流露出的情緒,不是對他們的富貴和權勢的豔羨,而是對他們官官相護、橫行不法的咒罵。第一回書裡,作者宣告此書“毫不干涉時事”,“亦非傷時罵世”,並不是真話。你看圍繞著“護官符”的前後情節,把當時官僚政治的腐敗黑暗整個託了出來,恰是要干涉時事、傷時罵世!馮淵是個小鄉宦的兒子,薛蟠為了爭買一個丫頭,將其活活打死,竟然沒事人一般進京走了。把人命官司視為兒戲,“自以為花上幾個臭錢,沒有不了的”。果然,馮家的僕人告了一年狀,競沒有一個為官的為其做主。老謀深算的賈雨村當然也知道箇中利害,連欺帶壓,胡亂判決了此案,保全了薛蟠,向賈家送了個“整人情”,寫了封 “令甥之事已完,不必多慮”的信,就算完事。

  《紅樓夢》是寫四大家族(主要是賈家)興衰、榮枯的過程。而他們的衰敗,首先是從子孫不肖、腐敗墮落開始的。在這裡,首先拉出薛蟠示眾。他生在“書香繼世之家”,是個孤種,由於“溺愛縱容,遂至老大無成”,終日鬥雞走馬,遊山玩水,會酒觀花,聚賭嫖娟,什麼缺德的事他全乾得出來。等作者的筆觸轉到榮寧二府時,什麼賈赦、賈珍、賈璉、賈瑞、賈薔、賈蓉、賈芹……等等,全都出來了。他們像一群貪婪的蛀蟲,拼命啃噬祖宗給他們留下的家業。在他們權勢還盛時,誰也不能奈他們何;可是到了他們惡貫滿盈時,窺伺著他們的“報應”就紛至沓來了。


 更多《紅樓夢》文章推薦閱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