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師說》的藝術價值

韓愈《師說》的藝術價值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以《師說》作為宣言,振聾發聵地提出“尊師重道”的教育觀,其蘊含的文學價值、思想價值、美學價值,已成為藝術瑰寶流傳後世。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韓愈《師說》的藝術價值,歡迎閱讀與收藏。

  韓愈《師說》的藝術價值

  文學價值

  韓愈是歷史上繼司馬遷之後又一位偉大的文學家,素有“百代文宗”的雅號,其散文恢宏大氣,汪洋恣肆縱橫開闊,揮灑自如,時而如高山流水洋洋灑灑,時而如涓涓細流,循循善誘。《師說》格局嚴整,層次分明,立意高遠,氣勢雄渾,語言練達,論辯有力,充分體現了散文美的藝術價值。

  1、格局嚴整,層次分明

  全文共分四段。第一段首句以“古之學者必有師”開篇,強調古之聖賢皆出於從師學習而有所得,即“親師友,習禮儀”。由聖賢親師行為推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即“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為教師的職責確立了明確的目標。接下來從解惑的角度提出從師的標準即“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第一段為師者下定義,確定從師的標準,明確教師的職責和作用。

  第二段針砭時弊,以一聲長嘆“嗟乎”起筆,指出當時社會不良的求學風氣。接下來運用正反對比從三個方面論證師道之不傳的嚴重社會危害。韓愈先是用古代的聖人和今天的眾人作對比:接下來用愛自己的孩子,選擇優秀的教師跟隨老師學習和自己學習卻以從師為恥進行對比;最後以民間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以向老師學習提高醫術、技法和士大夫之族向老師學習,教師地位低則蒙羞,教師官位高則有阿諛奉迎之嫌作對比。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聖人愈學習愈具有聖賢之得,而愚人愈不學習愈愚鈍無知。在這一段韓愈還著重強調了傳其道解其惑的真正意義,解惑、傳道是授業的宗旨,即透過授業的過程,解除學生知識理解、人生態度上的困惑,最終使學生“悟道”“學道”,達到對儒家道統的內化與踐行。第二段透過正反對比抨擊不良的社會從師風氣,揭示錯誤的從師態度。

  第三段循序漸進舉聖人孔子為例,提出“聖人無常師”,進一步論證“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教育主張。這裡韓愈提出了“師弟子平等”的師生觀。韓愈認為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老師不過是比學生年長,先於學生學習和領悟知識,在某個領域具有專長而已。師生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生透過學習,隨著知識含量的增長是有可能超過老師的,甚至在某個領域可以做師長指導老師,因此師生關係是相對的。同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師生關係還可以轉化,教師要虛心地向學生學習,共同進步。第三段由聖人謙虛從師的事蹟,提出道在師在,以有道者為師的主張。

  第四段交代了寫作本文的緣由,因李蟠好古文,不拘於時能行古道,因此由感而發,故作《師說》以闡明自己“尊師重道”教學主張,總結全文主旨,點明主題。

  2、立意高遠,氣勢雄渾

  《師說》作為韓愈的一篇政論文是有感於時世而發,雖篇幅短小僅600百餘字卻擲地有聲,文章一出便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的反響,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直指士大夫貴族階層恥師弊端,其深遠的立意,雄渾的氣勢,堪稱“千古絕唱”。

  《師說》開篇立意高遠,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站在歷史角度追古撫今,高屋建瓴地概括出師者定義: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明確指出了傳道、授業、解惑三者間的關係。韓愈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因此,《師說》中強調的“道”,指的是儒家的道統思想,即儒道。儒道強調的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宗旨的道德觀。做為一個師者,“傳道”是其根本職責所在,而傳道的途徑則是透過“授業”的過程得以實現。“授業”的具體內容是對《詩》《書》《禮》《易》《春秋》等儒學教材的講授。在儒學教材學習的過程中體現師者價值的就是“解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這裡“解惑”既解學習之惑,又解人生疑惑,韓愈賦予解惑更廣泛的意義,並不是狹隘的僅限於書本知識的解惑。韓愈認為這三項是教師的基本任務,三者既是緊密相聯的,又體現出以傳道為本、以授業、解惑為輔的順序。行文至此韓愈以三組對比,縱橫開合,針對時下“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從師弊端進行遣責。氣勢雄渾,不容置疑。緊扣“古今”“長幼”“貴踐”“大小”等進行諷諭式對比,評擊了“今愚”者的恥師行徑。一唱三嘆,整飭莊重,感情色彩濃烈。反面論證之後,正面舉出古之聖賢孔子從師典範,以孔子的`身教言傳,倡導平等的師生觀,氣勢如虹,令人心悅誠服。最後一節由李蟠求學,引出為文目的“尊師重教,復興儒道”。至此,讀者心中豁然開朗。通篇情理融合,浩然正氣貫穿始終,作品充滿藝術感染力。

  3、語言練達,論辯有力

  《師說》文筆運用自如,語言精巧煉達,論辯雄渾有力。作品整體構思虛實結合,既有鋪陳,又有想象,既有例項,又有描模,運用對比的方法,反覆論證,情感逐層遞進,言辭愈來愈激烈,將論辯推向高潮。“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等皆成為千古名句。《師說》在句式上,突破六朝以來的駢偶之風,採用排偶句與散句的交錯運用,這樣既體現出排偶句的整飭,又發揮出散句靈活性的待點,二者奇偶互現,節奏嚴密,韻律合諧,增強了文章的氣勢美,同時也開創了新一代的文體風格。《師說》中摹擬問答形式,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等句式的巧妙運用與承轉,增強了作品的論辯力度和諷刺效果。

  二、思想價值

  韓愈針對時世教育中出現的種種流弊以《師說》為宣言挺身而出,提出尊師重道,重振儒學,體現了一代教育家、政治家非凡的洞察力和開放的視野。他提出了“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文學理論創作思想及“不平則鳴”的政治主張,這些光輝思想超越時代為後人所繼承和發揚,至今仍然閃爍出智慧的光芒。

  1、文以載道

  文以載道,是千百年來中國文人為文學的一個標準,明確提出這個觀點的是周敦頤,周敦頤把文章比喻成車,文章做為傳播的載體就像車一樣承載的是道德。寫文做人都是一個道理。文章不是單純的語言意義上的華美,也不僅限於形式上的技巧,更不是言之無物內容空洞的刻意雕琢,文章應有思想性,對社會具有促進作用。

  《師說》是一篇體現韓愈“文以載道”文學主張的作品,在文章中韓愈觀點鮮明,立論深刻,針砭時弊,傳播主張。文章中將道作為擇師的標準,即道在師在。從宏觀歷史背景和文章內容來理解,狹義的“道”指儒家思想或學習儒家學說不可缺少的某一方面的專攻和特定之道;廣義的“道”則指的是一切規律,既含有天道也指人道,又含有“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2、不平則鳴

  韓愈在《送孟東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則鳴”的觀點,他認為萬物本無聲,但在不能保持其本身性狀,即受到外物壓力時,如:草木受到風的侵擾,水受到石頭的阻礙,鍾磐受到敲擊時都會發出聲響。人對於環境也是一樣,在情勢不得已的時候,就會歌詠或哭泣。他認為社會上有不合理的現象,作者便要把它訴諸筆墨,只有發自肺腑不平則鳴的作品才能感人,作者對現實的不平情緒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師說》正是一篇“不平則鳴”的典範之作。作者懷著對士大夫之族“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恥師者行徑的鄙視,不顧流俗,奮然提出“尊師重道”的教育主張。“愈以是得狂名。”從時代背景上看韓愈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教育家,一位胸懷天下的政治家,一位“道濟天下”的儒者,其“不平則鳴”的批判精神具有歷史進步意義。

  三、美學價值

  韓愈文學主張上提出作家的“養氣論”,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他認為文章是作家品德的反映。“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文章抒發的是作者個人的感情,應樹立起文章的個性品質,作家應對真、善、美有著崇高的追求,對假、惡、醜要有勇氣向黑暗勢力進行抨擊。《師說》正是從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出發,以作品藝術語言為載體,在社會範圍內進行師道、倫理方面美、醜、崇高等審美範疇探究,以“尊師重道”為美,以“恥於從師”為醜,樹立崇高的社會風尚,形成人人樂學、好學,謙和、禮讓的崇高意識,從而恢復大唐昔日風采,重振禮儀之邦的國風。

  1、人格美

  韓愈一生個性耿直,從小就胸懷大志心繫天下,7歲讀書,13歲能文,究心古訓,關心政治,步入仕途後更是為民請命,興教育、驅鱷魚、撫叛亂、減免徭役賦稅,指斥朝政,雖多次被貶,但仍矢志不渝。《師說》中韓愈不畏流俗,不懼嘲弄,其抗顏而為師的凜然正氣貫穿全篇,體現著作品人格美的力量。

  2、境界美

  韓愈以政治家開闊的視野,教育家寬廣的胸懷,敏銳的社會洞察力打破了固有的教育、教學體制、師生關係的限制,即打破了師法或家法的保守體制的束縛,把師和弟子的關係合理化平等化了,這些思想把師的神秘性、權威性、封建性大大地減輕了,因此這些思想具有積極的歷史進步意義。《師說》一出更是鼓舞了大批的青年後學,鼓勵了大量像李蟠一樣“能行古道”的青年人學習,正是由於李蟠的“不拘於時,學於餘”激發了韓愈實踐古文運動的思想,促成了觸動韓愈針對現實發表議論,倡行見解的行為。《師說》中體現出的解放精神,具有進步的人民性,這和我們今天教學中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有著不謀而合的共同主張。《師說》作為韓愈古文運動的教育經典給宋以後千餘年的作家、學者、教育工作者以無盡的滋養,其功至偉不可磨滅,作品體現著深遠的境界美。

  韓愈在隋唐儒學教育及學術思想的發展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新唐書?韓愈傳贊》:“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雲。”《師說》在文學領域及思想體系上取得的藝術成就成為中華民族千年的瑰寶,其閃爍的藝術價值對後世文學、教育學、政治等諸多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號昌黎,是中國中唐時期最偉大的文學家,同時也是中國教育思想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由於他積極參與政治改革,他的政治主張與政策主張影響深遠,又被公認為是成功的政治家。在文學史上他是古文運動的精神領袖和思想領袖,被冠之“唐宋八大家之首”,與另一位古文運動領袖柳宗元並稱“韓柳”,在中國文學歷史上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美名。在劉勰《文心雕龍》的理論基礎上,繼承儒家為文傳統,開創性地倡導“文以載道”和“文道結合”的主張,嚴厲批判六朝以來的駢偶之風,影響深遠。宋朝大文學家蘇軾贊其“文起八代之衰”。著作豐富,存世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韓愈所處的中唐時期,經過安史之亂的戰火洗禮,社會面臨著眾多複雜的矛盾,盛唐人勤奮好學的人生態度、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和良好的社會風尚日漸消退。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對中唐仍有影響,其中貴族子弟只重“家法”而輕“師道”,憑藉著門第的尊貴,不用刻苦學習同樣可以獲得官位。因此,社會上出現了“輕師”的現象,甚至對於好學者,不是積極鼓勵,而是聚在一起嗤笑,這種“恥於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師說》寫於貞元十八年,面對時世,韓愈以《師說》為宣言提出“尊師重道”的教學主張。柳宗元曾這樣評價他:“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師說》不僅是一篇觀點鮮明、論證有力的政論文章,也是一篇有很高藝術價值的文學作品,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與韓愈的教育思想一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拓展閱讀

  師說

  (唐)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詞句註釋

  1.學者:求學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交給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人。所以,用來……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傳授。業,泛指古代經、史、諸子之學及古文寫作。惑,疑難問題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識和道理。 知,懂得。

  4.其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當於“於”,與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聞:聽見,引申為知道,懂得。

  7.從而師之: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師,意動用法,以……為師。從師,跟從老師學習。

  8.吾師道也: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師,用做動詞。

  9.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哪裡去考慮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庸,發語詞,難道。知,瞭解、知道。之,取獨。

  10.是故:因此,所以。

  11.無:無論、不分。

  1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意思說哪裡有道存在,哪裡就有我的老師存在。

  13.師道:從師的傳統。即上文所說的“古之學者必有師”。

  14.出人:超出於眾人之上。

  15.猶且:尚且。

  16.眾人:普通人,一般人。

  17.下:不如,名作動。

  18.恥學於師:以向老師學習為恥。恥,以……為恥

  19.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發。

  20.於其身:對於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真是)糊塗啊!

  22.彼童子之師:那些教小孩子的(啟蒙)老師。

  23.授之書而習其句讀(dòu):教給他書,(幫助他)學習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習,使……學習。其,指書。句讀,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頓處。文辭意盡處為句,語意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逗)。古代書籍上沒有標點,老師教學童讀書時要進行句讀(逗)的教學。

  24.句讀之不知:不知斷句風逗。與下文“惑之不解”結構相同。之,提賓標誌。

  25.或師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讀之不知”這樣的小事)從師,有的(指“惑之不解”這樣的大事)不從師。不,通“否”。

  26.小學而大遺:學了小的(指“句讀之不知”)卻丟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遺,丟棄,放棄。

  27.巫醫:古時巫、醫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禱為職業的人。

  28.百工:各種手藝。

  29.相師:拜別人為師。

  30.族:類。

  31.曰師曰弟子云者:說起老師、弟子的時候。

  32.年相若:年歲相近。

  33.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羞恥,以高官為師就近乎諂媚。足,可,夠得上。盛,高大。諛,諂媚。

  34.復:恢復。

  35.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36.不齒:不屑與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37.乃:竟,竟然。

  38.其可怪也歟:難道值得奇怪嗎。其,難道,表反問。歟,語氣詞,表感嘆。

  39.聖人無常師: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常,固定的。

  40.郯(tán)子:春秋時郯國(今山東省郯城縣境)的國君,相傳孔子曾向他請教官職。

  41.萇(cháng)弘:東周敬王時候的大夫,相傳孔子曾向他請教古樂。

  42.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名襄,相傳孔子曾向他學琴。

  43.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時楚國人,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相傳孔子曾向他學習周禮。聃是老子的字。

  44.之徒:這類。

  45.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論語·述而》原話:“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6.不必:不一定。

  47.術業有專攻:在業務上各有自己的專門研究。攻,學習、研究。

  48.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韓愈的弟子,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進士。

  49.六藝經傳(zhuàn)皆通習之:六藝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的學習了。六藝,指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樂》已失傳,此為古說。經,兩漢及其以前的散文。傳,古稱解釋經文的著作為傳。通,普遍。

  50.不拘於時:指不受當時以求師為恥的不良風氣的束縛。時,時俗,指當時士大夫中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於,被。

  51.餘嘉其能行古道:讚許他能遵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嘉:讚許,嘉獎。

  52.貽:贈送,贈予。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就始終不能解開。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出生在我之後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拜他為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因此,無論高低貴賤,無論年長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也難了!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他,焉為代詞);現在的一般人,他們才智不及聖人也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由於這個原因吧? 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於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兒童的老師,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的停頓,並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句子停頓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願問老師;小的方面學習了大的卻丟了[2]。我沒有看到他的明達。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們。問他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當做老師,就足以感到恥辱;把官大的人當做老師,就被認為近於諂媚。”哎!求師的風尚難以恢復由此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這真是奇怪啊!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歲,喜歡古文,六藝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沒有被時代的風氣所影響,向我學習。我讚賞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寫《師說》送給他。

  賞析

  《師說》是韓愈的一篇著名論文。據方成珪《昌黎先生詩文年譜》考證,此文作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這一年,韓愈35歲,任國子監四門博士,這是一個“從七品”的學官,職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壇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導的“古文運動”也已經開展,他是這個運動公認的領袖。這篇文章是針對門第觀念影響下“恥學於師”的壞風氣寫的。門第觀念源於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後,形成了以士族為代表的門閥制度,重門第之分,嚴士庶之別,士族的子弟,憑高貴的門第可以做官,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教師,他們尊“家法”而鄙從師。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廢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為區分門第的標準。這對擇師也有很大的影響,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就普遍存在著從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韓愈反對這種錯誤的觀念,提出以“道”為師,“道”在即師在,這是有進步意義的。與韓愈同時代的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以看出《師說》的寫作背景和韓愈的鬥爭精神。

  全文分4段。

  第1段,提出中心論題,並以教師的職能作用總論從師的重要性和擇師的標準。開篇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說明古人重視師道,又針對現實,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語氣極為肯定。然後指出師的職能作用是“傳道受業解惑”,從正面申述中心論點。接著緊扣“解惑”二字,從不從師的危害說明從師的重要,從反面申述中心論點。最後緊扣“傳道”二字,闡明道之有無是擇師的唯一標準,一反時俗,將貴賤長少排出標準之外,為下文針砭時弊張本。

  第2段,批判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這一段用對比的方法分三層論述。第一層,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和“今之眾人”恥學於師相對比,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聖愚分野的關鍵所在;第二層,以為子擇師而自己不從師作對比,指出“小學而大遺”的謬誤;第三層,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作對比,批判當時社會上輕視師道的風氣。

  第3段,以孔子為例,指出古代聖人重視師道的事蹟,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這一段開頭先提出“聖人無常師”的論斷,與第1段“古之學者必有師”呼應,並且往前推進一步,由“學者”推進到“聖人”,由“必有師”推進到“無常師”。舉孔子為例加以論述,因為孔子在人們心目中是至聖先師,舉孔子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強說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結論,這個結論顯然是正確的。這種以能者為師的觀點就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

  第4段,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能行古道”,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不拘於時”的“時”指“恥學於師”“惑而不從師”的社會風氣。“古道”指“從師而問”,以“聞道”在先者為師的優良學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