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 韓愈
山石 韓愈
韓愈的山石按時間順序,記敘了遊山寺之所遇,所見,所聞,所思。記敘時由黃昏而深夜至天明,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前後照應,耐人尋味。
《山石》
作者:韓愈
山石犖确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靰。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山石》【註解】
(1)山石:這是取詩的首句開頭三字為 題,乃舊詩標題的常見用法,它與詩的內容無關。
(2)犖确(luòquè洛卻):指山石險峻不平的樣子。行徑:行下次的路徑。微:狹窄。
(3)蝙蝠:哺 乳動物,夜間在空中飛翔,捕食蚊、蛾等。這是寫山寺黃昏的景象並點明到寺的時間。
(4)升堂:進入寺中廳堂。階:廳堂前的臺階。新雨:剛下過的雨。
(5) 梔子:常綠灌水,夏季開白花,香氣濃郁。這兩句說,進入廳堂後坐在臺階上,這剛下過的一場雨水該有多麼充足;那吸飽了雨水的芭蕉葉子更加碩大,而挺立枝頭 的梔子花苞也顯得特別肥壯。詩人熱情地讚美了這山野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
(6)佛畫:畫的佛畫像。
(7)稀:依稀,模糊,看不清楚。一作“稀少”解。所見 稀:即少見的好畫。這兩句說,和尚告訴我說,古壁上面的佛像很好,並拿來燈火觀看,尚能依稀可見。
(8)置:供。羹(gēng耕):菜湯。這裡是泛指菜 蔬。
(9)疏糲(lì歷):糙米飯。這裡是指簡單的飯食。飽我飢:給我充飢。
(10)百蟲絕:一切蟲鳴聲都沒有了。
(11)清月:清朗的月光。出嶺:指清 月從山嶺那邊升上來。夜深月出,說明這是下弦月。扉(fei非):門。光入扉:指月光穿過門戶,照時室內。
(12)無道路:指因晨霧迷茫,不辨道路,隨意 步行的意思。
(13)出入高下:指進進出出於高高低低的山谷徑路意思。霏:氛霧。窮煙霏:空盡雲霧,即走遍了雲遮霧繞的山徑。
(14)山紅澗:即山花紅 豔、澗水清碧。紛:繁盛。爛漫:光彩四射的樣子。
(15)櫪(lì歷):同“櫟”,落葉喬木。木圍:形容樹幹非常粗大。兩手合抱一週稱一圍。
(16)當 流:對著流水。赤足踏澗石:是說對著流水就打起赤腳,踏著澗中石頭淌水而過。
(17)風生衣:本是風吹衣動,而詩人卻感覺風象是從衣中發出的,所以說“風 生衣”。
(18)人生如此;指上面所說的山中賞心樂事。
(19)局束:拘束,不自由的意思。鞿(jī基):馬的韁繩。這裡作動詞用,即牢籠、控制的意思。
(20)吾黨二三子:指和自己志趣相合的幾個朋友。
(21)安得:怎能。不更歸:不再回去了,表示對官場的厭棄。
《山石》【韻譯】
山石崢嶸險峭,山路狹窄象羊腸,蝙蝠穿飛的黃昏,來到這座廟堂。
登上廟堂坐檯階,剛下透雨一場,經雨芭蕉枝粗葉大,山梔更肥壯。
僧人告訴我說,古壁佛畫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為我鋪好床蓆,又準備米飯菜湯,飯菜雖粗糙,卻夠填飽我的飢腸。
夜深清靜好睡覺,百蟲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頭,清輝瀉入門窗。
天明我獨自離去,無法辨清路向,出入霧靄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蹌。
山花鮮紅澗水碧綠,光澤又豔繁,時見松櫟粗大十圍,鬱郁又蒼蒼。
遇到澗流當道,光著腳板踏石淌,水聲激激風飄飄,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應自得其樂,何必受到約束,宛若被套上馬韁?
唉呀,我那幾個情投意合的夥伴,怎麼能到年老,還不再返回故鄉?
《山石》【翻譯】
魏晉南北朝,是文學發展傾向於輕浮靡麗的時期,尤其是齊、梁、陳三朝一百年間,詩文都只講文字之美,而內容空虛,思想庸俗。詩則盛行宮體,文則堆砌駢語。經過初唐的沈佺期、宋之問,盛唐的王維、孟郊、李白、杜甫,詩的風氣總算糾正過來了,但文體卻還以駢語為主。開元、天寶以後,張說、賈至、李華、獨孤及、元結等人,曾有志於改變文風,寫作醇樸通暢的新散文,但只是個人的努力,而沒有成為風氣。到韓愈出來,猛力攻擊近體文的陳言濫調,主張寫散文要學習“三代兩漢之書”,要學習孟子、荀子、司馬遷、揚雄的文章。除了他自己的實踐以外,他的學生李翱,皇甫湜等人也跟著寫作新散文。他們的口號雖是復古,其成就卻是在繼承先秦、兩漢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新的文體,掃蕩了六朝以來浮靡駢儷的文風。因此,在文學史上,韓愈的地位,首先是一位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但是,在詩的領域中,韓愈也是一位唐詩的大家。他的作詩,也實踐了他對散文的理論:文字要排除陳言濫調,排除隱晦詰曲。思想內容要“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先有情感,然後作詩,不要無病呻吟。這也就是劉勰所謂要“為情造文”,而不是“為文造情”(見《文心雕龍·情采》)。他把詩的語言和散文的語言統一起來,散文裡用的詞藻,也可以用在詩裡。又把散文的語法結構和詩的語法結構統一起來,詩的句法並不需要改變散文的句法。這樣,他的三百八十首詩就呈現了一種新的面目:因為不避免散文詞語,他的詩裡出現了許多人以為生澀、怪僻的詞語;因為引進了散文的句法、篇法,他的詩就象是一篇押韻的散文。守舊的人不承認他的詩是詩,說他是“以文為詩”,但無論如何他給唐詩開創了一個新的流派。
韓愈的詩,影響了一些同時的詩人,如孟郊、賈島、盧仝、劉叉、李賀等。這些人又各自有發展和變化,創造了各人獨特的風格。但是,在韓愈死後不久,他的影響就消失了,晚唐、五代的詩文,都起了回潮。直到宋代,才有穆修、歐陽修等人起來重振古文運動,而以黃庭堅為首的江西詩派,顯然也是韓愈詩派的繼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