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巖的微笑的益智故事

老君巖的微笑的益智故事

  泉州清源山,山不高而時見雲霧繚繞,橫柯上蔽,疏條交映。雖不窺谷忘返,但也望峰息心,俗世皆在天外,萬慮不上胸襟。但當我下山站在老君巖前,心靈的迷霧卻縹緲起來。

  老君巖位於清源山南麓,是現存最大的老子造像,被稱為“老子天下第一”。像高5.63米,寬8.01米,厚6.85米,席地面積55平方米。本是一塊天然岩石,據說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後不知所蹤,閩南人說他就在這裡羽化登仙,所以就略施雕琢而成“老君巖”。石像頭戴風帽,額紋清晰,兩眼平視,鼻樑高突,又大耳垂肩,蒼髯飛動,臉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憑几,背屏青山,巍然端坐,更顯空山幽谷,離絕塵世。逼真生動地表現了老人慈祥、安樂的神態,因而成了一種健康長壽的象徵。

  當我轉向石像的側面時,看見其眼角的皺紋輕蹙,其眼神望向前方,眼皮有些低垂,那表情分明是憂傷的。正面含笑,側面憂愁,這也是老君巖一個謎。

  我想起“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近日,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尼克?瑟比博士運用這個“情緒識別軟體”對蒙娜麗莎的微笑進行了分解。分析結果表明,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帶有83%的喜悅,9%的厭煩,6%的恐懼和2%的憤怒。

  人的內心世界是複雜的,微笑不會是單純的,難能可貴的是蒙娜麗莎克服其他不良的情緒,露出了美麗的微笑,感染了許多人。同樣,老子的歡樂不是沒有雜質的,重要的是要讓憂愁沉澱下來,讓喜悅浮現在臉上。老子的智慧就體現在他在憂愁之中發現了歡樂,因此他臉上的笑容是慈祥的、坦然的。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我們經常忘了風雨為樹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養分,忘了在憂愁的風雨中和風雨後都有歡樂的太陽。歡樂的真諦就是讓眼神穿透憂愁的雲翳,看見喜悅的陽光。也不需“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英雄淚!”笑容是烘乾淚水最好的'巾袖。

  泉州民間有俗語“摸著老君鼻,活到一百二”,於是常有人攀爬到石像上,觸控老君鼻。其實他們只須站在造像的側面,諦視老君巖笑容後面憂愁的表情,就會有自己的人生感悟。

  在清源山彌陀巖,大師舍利塔邊的山壁上刻著弘一法師圓寂前的遺墨:“悲欣交集。”以前我很不明白超脫的大師為什麼還提到人生的悲慼,現在終於明白“悲欣交集”這四個字概括了人生所有的滋味。弘一法師有一首偈語:“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人生的超脫並不是沒有痛苦,而是從痛苦中提煉出歡樂。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人生是長亭連短亭,在奔波的行程中讓我們領略芳草的青翠吧。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哪怕路途再坎坷,有笛聲也可以解除心頭的寂寞,或者自己搦一笛管,將胸中的丘壑吹出。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零落就讓它零落吧,好在天涯地角還有一輪陪我們踽踽獨行的明月。

  “一觚殘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喝乾這杯酒吧,用它來抵禦夢的寒冷。歡樂無多,畢竟還有餘歡,還有天心月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