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舞足蹈”學古詩有感
“手舞足蹈”學古詩有感
現在正是春的季節,在我們身邊開始越來越多地聞到春的氣息,那柔柔的春風,那點點的新綠,那啾啾的小燕子的'呢喃……這番情境最好不過用詩歌來描述了。
恰好教材安排了古詩的內容,而且正當時節,內容都是關於春天的。詩寫得很美,箇中的意味也只有誦讀者才能領會,實在不能讓孩子們錯過了這種享受的滋味。鑑於此,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自己誦讀。詩有兩首,第一首是《春曉》,第二首是《村居》,一首五言,一首七言。教室裡開始響起朗朗的書聲,但並不如我想象的那般,可能是因為不懂詩意,也可能是有些字還不是很熟,聽起來真正讀出味來的並不多。“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忽然,一聲很有韻味的聲音在我耳際響起,我循聲望去,原來是黃琦婕正搖頭晃腦地在誦讀,邊讀,還邊做著動作。搖搖手讀“不覺曉”,讀到“聞啼鳥”,又做聽的姿勢。直覺告訴我,她不但會朗誦這首詩,而且還知道詩的意思。
細細一想,如果每句詩都用動作做出來,不但詩的意思自然明瞭,詩不也很快就記住了嗎?而且記得準,記得牢。趕緊請她上臺表演、推廣。其他學生立刻模仿起來,興奮地依據自己的理解做起了動作,教室彷彿成了梨園的晨練,誦讀的聲音也一下響了起來。幾遍下來,盡十有八九的學生能流利地背誦了,而且是韻味十足。我想,這大概就是得益於剛才的那番“手舞足蹈”吧!
詩是最美的語言,怎樣讓孩子更快更好地記誦更多的古詩,增強他們的人文素養,陶冶他們的情操呢?我想,大家不妨嘗試嘗試“手舞足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