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其不備的典故

攻其不備的典故

  攻其不備

  【拼音】gōng qí bù bèi

  【詞義】趁敵人還沒有防備時進攻。 其:代詞,指敵人。

  【出處】《孫子·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成語典故】西元一九六年,孫策派水軍攻打錢塘江南岸的固陵,屢攻不下。他的.部下孫靜向他獻計:「王朗在固陵防守很堅固,不宜正面死攻。離這裡幾十裡的查瀆有條路,可以迂迴包抄固陵。你給我一支兵隊,我從查瀆那邊圍攻,給他來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肯定能取勝!」孫策一聽有理,就派兵給他,依計而行。同時,下令軍隊弄來數百個大缸,盛滿水,給人以準備長期作戰的感覺。到了夜晚,還命令軍隊多點燈讓敵方以為孫策的主力還在原地。當孫靜的部隊突然出現在固陵附近的高遷屯時,王朗大吃一驚,趕忙派周昕率隊迎戰。然而周昕不是孫策的對手,很快戰敗。周昕一死,不久,固陵也就陷落,會稽一帶便被孫策佔領了。在對方毫無心理、物質種種的準備狀態下,給予迅速的攻擊,為戰略的一種。生活中唯有時時刻刻保有高度的警覺心,才能面對突發的事故。

  【例句】兩架戰鬥機從相反方向進入空城後,趙團長充分利用白雲、陽光隱蔽自己,爭取先發現敵機;以便攻其不備,先發制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