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天的古詩有哪一些
描寫春天的古詩有哪一些
春天,又稱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個季節,時間範圍指立春至立夏期間,所包含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描寫春天的古詩有哪一些,我們來看看。
描寫春天的古詩有哪一些1
1、詩作《絕句》
唐代著名詩人·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詩作《錢塘湖春行》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3、詩作《春曉》
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詩作《詠柳》
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5、詩作《春夜喜雨》
唐代著名詩人·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6、詩作《清明》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7、詩作《晚春》
唐代著名詩人·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8、詩作《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代著名詩人·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9、詩作《絕句》
唐代著名詩人·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10、詩作《江畔獨步尋花》
唐代著名詩人·杜甫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1、詩作《憶江南》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12、詩作《大林寺桃花》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13、詩作《初春小雨》
唐代著名詩人·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4、詩作《春雪》
唐代著名詩人·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15、詩作《鳥鳴澗》
唐代著名詩人·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描寫春天的古詩有哪一些2
鳥鳴澗(王維)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古詩介紹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
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字數詩行
古體詩的字數和詩行:
古體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數分類。
四字一句的`稱四言古詩,簡稱四古;五字一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七古。
四言詩,遠在《詩經》時代就已被人們採用了。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寫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體詩仍以五言、七言為代表。
五言古詩,是古體詩的正統,寫的人很多。
七言古詩,不是古體詩的主流,這是它起源較晚的緣故。所以,七言股風頗受七言近體詩的影響。
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都是字數整齊的古體詩。另有一類雜言古詩,詩行裡的字數長短相雜,參差不齊。
古詩分類
中國古代詩歌體式繁多,在古詩的分類和叫法上也眾說紛紜。
尤其是對於樂府、古風、歌行體三類詩,更易混淆。因為,從形式上看,樂府體與古風都是五言體,七言古詩與歌行體都是七言體,很難區分。但是,從古代以來,人們比較一致地承認它們在表達內容、手法、風格特色的區別,對它們有約定俗成的稱呼。
人教版八年級(下)在《詩五首》的"研討與練習"第二題中說:"《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都是'歌行體'詩,形式自由,語言流利,格調奔放。
請從句式、敘事、抒情等方面說說這兩首詩的異同。
"又九年級(上)知識短文《怎樣讀書》中說:"杜甫的《石壕吏》格律較寬,叫古風……"
這裡的叫法,不符合習慣。人們習慣上把杜甫的《茅屋》一詩叫做"七言古體詩",而把岑參的《白雪歌》叫做"七言歌行體",編者也明顯看到了兩詩的"異",所以出了這樣的問題。
而杜甫的《三吏》《三別》雖然在形式上與"古風"同為五言,但習慣上人們把《石壕吏》叫做"新樂府",而不叫"古風"。
為了說清這個問題,需要對中國古代詩歌體式作一簡要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