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女春曙曲》的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靜女春曙曲》的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靜女春曙曲》的古詩原文意思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靜女春曙曲》
年代:唐
作者:李賀
嫩蝶憐芳抱新蕊,泣露枝枝滴夭淚。
粉窗香咽頹曉雲,錦堆花密藏春睡。
戀屏孔雀搖金尾,鶯舌分明呼婢子。
冰洞寒龍半匣水,一雙商鸞逐煙起。
宋神宗趙頊,英宗長子,諡號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英宗趙曙長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國公;後又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受封淮陽郡王;治平元年(1064)進封潁王。治平三年立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為神宗,時年20歲。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後,由於對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滿,且他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即位後命王安石推行變法,以期振興北宋王朝,史稱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由於改革操之過急,不得其法,最終失敗收場,不過神宗還是維持新法將近二十年。
譯文
初生蛺蝶戀著新開的花蕊
枝上露珠是上天滴的眼淚
薰香將熄,曉霧瀰漫粉窗
她仍在錦繡堆裡沉湎春睡
破圖上的孔雀在搖動金尾
窗外的鶯歌似乎催促小婢
承漏的銅龍壺貯水已過半
她夢見白鸞,追逐煙波飛
人物簡介
宋神宗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諱趙頊,原名仲針,宋朝第六位皇帝,英宗和宣仁聖烈高皇后所生長子。慶曆八年戊子年四月十日戊寅(1048年5月25日)生於濮安懿王宮邸睦親宅。神宗出生當天,祥光照室,群鼠吐五色氣聚整合雲。神宗於治平四年正月八日(1067年1月25日)至元豐八年三月五日(1085年4月1日)在位,當政共計18年,年號熙寧:熙寧元年正月一日(1068年2月6日)至熙寧十年十二月六日(1077年12月23日)、元豐:熙寧十年十二月六日(1077年12月23日)至元豐八年三月五日(1085年4月1日),年號使用17年。元豐八年三月五日戊戌(1085年4月1日)神宗崩殂於福寧殿,享年37歲,殯於殿西階,廟號神宗,群臣上諡英文烈武聖孝皇帝,十月二十四日乙酉,葬神宗於永裕陵。紹聖二年(1095年)九月,加諡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崇寧三年(1104年)十一月,改諡體天顯道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政和三年(1113年)十一月,加諡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政治成就
滅夏之舉
時值夏惠宗在位,母黨梁氏專權,西夏國勢日非,宋神宗命兵伐西夏,期圖一舉殲滅西夏。在慶州(今甘肅慶陽)宋軍大破夏軍,佔領西夏二千里土地。不過後來在永樂城之戰中慘敗,滅夏之舉未能實現。事後,宋神宗在朝中當眾痛哭。他有抱負,勵精圖治,想滅西夏,惜壯志未酬,於元豐八年飲恨而死,享年三十八歲。其子宋哲宗親政後,竭盡所能完成父親遺志。
啟用人才
據《宋史》記載,趙頊自幼“好學請問,至日晏忘食”。
當太子時就喜讀《韓非子》,對法家“富國強兵”之術頗感興趣;還讀過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對王安石的理財治國思想非常讚賞。
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西)人。唐皇室遠支,家世早已沒落,生活困頓,仕途偃蹇。曾官奉禮郎。因避家諱,被迫不得應進士科考試。早歲即工詩,見知於韓愈、皇甫湜,並和沈亞之友善,死時僅二十六歲。其詩長於樂府,多表現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憤。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在詩史上獨樹一幟,嚴羽《滄浪詩話》稱為“李長吉體”。有些作品情調陰鬱低沉,語言過於雕琢。有《昌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