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登高》的主編導讀
古詩《登高》的主編導讀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那麼都有哪些型別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登高》的主編導讀,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這一首是經典名篇。雖然在詩句中點到“哀”,但不是直接訴說自己感到的悲哀,而是“風急天高猿嘯哀”──猿猴的鳴叫聲悲哀。這留下了想象的自由,並不說明是猿叫得悲哀,還是自己心裡感到悲哀,反正是“哀”的氛圍就是了。點明瞭“哀”還不夠,下面又點到“悲”。“萬里悲秋常作客”,這回點明是詩人自己悲秋了。一提到秋天就強調悲哀,不是落入窠臼了嗎?
不然。這是因為,杜甫的悲哀有他的特殊性,那就是他的悲哀雖然是個人的命運,卻博大深厚。客居、多病、白髮、潦倒、借酒消愁,這都可能是俗套,但是,不寫個人的悲哀,於杜甫可能太輕巧,至少是不能充分表現其個性。沉醉在自己的悲哀之中,也不能絕對說就寫不出高遠的精神境界來。杜甫的悲哀有什麼特點呢?杜甫不習慣把自己的情懷侷限在狹小的自然空間中,這裡就顯示出他的悲哀相當深厚博大。
這種博大,首先就表現在空間視野上。詩題是“登高”,開頭兩句就充分顯示出登高望遠的境界。風急天高,迴盪猿嘯之聲,渚清沙白,空間壯闊,本已有俯視之感;再加上“鳥飛回”,更覺人與鳥之間,如果不是俯視,至少也是平視了,正是身在高處的效果。到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種俯視的空間感不但廣闊,而且有時間的深度。和前兩句比,這兩句境界大開,有一種豁然提升的感覺。如果說前兩句給讀者的感覺還可能是寫實的話,這兩句則明顯有更強的想象性、虛擬性。落木居然滿眼都是,無邊無際,充滿上下天地之間;長江滾滾而來的傳統意象,不僅僅是空間的縱深透視度,而且是時間的無限長度。空間和時間的交織,當然不是侷限於空間的畫面可比的,再加上意象是如此密集,前兩句每句三個意象,後兩句雖然只各有一個意象,但是其屬性卻有“無邊”和“蕭蕭”,“不盡”和“滾滾”,有形有色,有聲有狀,有對仗構成的時空的轉換,還有疊詞造成的滔滔滾滾的聲勢。從空間的廣闊到時間的深邃,不僅僅是自然界的,而且是詩人的精神氣度:悲秋而不孱弱,有厚度,有渾厚之感。
如果就這樣深沉渾厚地寫下去,未嘗不可,但是,詩人似乎並未一味渾厚深沉下去,到了第三、第四聯,有了些許變化: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
應該說,這裡的境界不像前面的詩句那樣開闊,一下子回到自己個人的命運上來,而且把個人的“潦倒”都直截了當地寫了出來。渾厚的深沉的宏大境界一下子縮小了,格調也不單純是深沉渾厚,而是有一點低沉了,給人一種頓挫之感。境界由大到小,由開到合,情緒也從高亢到悲抑,情緒有微妙的跌宕。杜甫追求情感節奏的曲折變化,這種變化有時是默默的,有時卻有突然的轉折。古代詩話上說,杜甫的詩“沉鬱頓挫”,沉鬱是許多人都做得到的,而頓挫則殊為難能。
這是杜甫的拿手好戲。他善於在登高的場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儘可能宏大的空間中,使得他的悲涼顯得並不渺小。但是,總又不完全停留在高亢的音調上,常常是由高而低,由歷史到個人,由空闊到逼仄,形成一種起伏跌宕的氣息。我們來看他寫於差不多同一時期的《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明明是個人的痛苦,健康惡化、親朋離異,但杜甫卻把它放在宇宙(“乾坤”)和時間的運動(“日夜浮”動)之中,這個氣魄就宏大了。這並不完全是技巧問題,詩人是把自己個人的命運(親朋離散、老病異鄉)和遠在視線之外的戰亂(“戎馬關山”),和國家的命運聯絡在一起。這種境界是夠宏大的了,但他隨即又轉向了個人的小命運,而且為親朋資訊杳然和自己的老病而涕泗橫流起來。這不但不顯得小家子氣,而且以深沉的情緒起伏來調節詩的情感節奏。這就難怪詩話的作者們反覆稱道他的感情“沉鬱頓挫”。
在《登樓》中,則是:“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動變古今。”他個人的“傷心”總和“萬方多難”的戰亂結合在一起,這就使得他的悲痛有了社會的廣度。為了強化這社會性的悲痛,他又從“天地”的宏大空間和“古今”的悠遠時間兩個方面加以充實。杜甫的氣魄,杜甫的深度,就是由這種社會歷史感、宏大空間感和悠遠的時間感三維一體構成的。哪怕他並不是寫登高,他也不由自主地以宏大的空間來展開他的感情,例如秋興八首之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藉助“兼天”“接地”的境界,杜甫表現了他個性宏大深沉的藝術格調。換一個人,即使有了登高的`機遇,也不一定能表現出宏大深沉的精神力量來。
當然,杜甫的風格是多樣的,有時,他的風格並不以渾厚深沉見長,而是以明快細膩動人。例如《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這裡最大的特點,不是渾厚深沉,而是相當細膩。不是外在感官的宏大視野,而是一種內在感覺和情致的微妙審視。詩題是“喜雨”,沒有一個字提到“喜”。這不像悲秋,公開地堂而皇之的渲染悲痛。但是,這種喜是默默的,無聲的,是伴隨著細緻的內在審視的。這種感覺不是視覺感官和聽覺感官直接感受的,而是在無聲無形之中的。所寫的雨是細雨,細到感覺不到,“隨風潛入”,“潛”是看不見的,又加上是夜裡,可是還使詩人感覺到了一種獨享的喜悅。接著下來“潤物細無聲”,聲音本來是看不見的,“無聲”更是突出了聽不見,外在感官不可感,但是,“潤物細無聲”,“潤”,卻流露了內心感受的喜悅的特點,說的是物之被潤,表現的卻是心的滋潤。無聲的微妙勝過有聲。只有細緻的心靈才能感受到這種微妙的喜悅。只有具有精緻的內在感受力的詩人,才能為生命看不出來的生長而體驗到默默的欣慰。
下面兩聯,又轉換到外部感官上來。“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妙在黑白對比,明暗反差。野外的路有云,說明是平原。連雲都是黑的,天空地上,一片漆黑;用一個“獨”字,表現江船上一點燈火的鮮明,這是色彩的反襯。光是孤獨的,但是,在黑夜中卻分外生動。
最後一聯,則是和全詩在視覺效果上的對比。“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如果說,第三聯的色彩還是相當含蓄的,只是因對比而顯得鮮明,那麼,到了最後一聯就是濃筆大墨,有如潑墨寫意花卉,感覺不但濃烈,而且豐富。花“紅”已經是濃烈了,還要加上“溼”。已經是有質感了,可是杜甫還不滿足,還要讓紅溼的花有量感,重量感。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杜甫刻意要用花把自己對雨的感覺寫足,多方面都寫透,也就把自己的喜悅寫夠。詩中的喜悅有兩種,一是默默的、內在的、不形諸於色的喜悅。一是外在的、視覺的,突然發現雨後的花的鮮豔和分量,情不自禁的、形諸於色的驚喜。
我們之所以要介紹杜甫的這首詩,是為了從反面說明,什麼不是“渾厚深沉”。只有懂得了什麼不是渾厚深沉,才能真正體悟出什麼是渾厚深沉。理解詩歌,最忌是空泛。我國古典詩話往往有些精緻的感覺性斷語,如說杜甫的詩“沉鬱頓挫”、“渾厚深沉”等等,對於理解杜詩應該說是有幫助的,但是這樣的話語也有一個缺點,就是比較模糊、抽象、不確定。我們的任務不是停留在古人的水平上,而是在古人的水平上提高一步,這就要對這些話語進行分析,結合杜甫的作品加以具體化。深入地具體分析已經不易,還要防止孤立地封閉地分析。分析要開放,最好是把作品放在系統中,在多方面的聯絡和對比中進行,才有可能使分析深入。
拓展:《登高》賞析
《登高》原文: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
《登高》參考註釋: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回:迴旋。
③潦倒:困頓,衰頹。
④新停:指當時杜甫因患病而停酒。
⑤落木:落葉。
⑥蕭蕭:風吹樹葉飄落的聲音。
⑦悲秋:因秋生悲意。
⑧百年:人的一生,此指年老。
《登高》賞析:
這首詩是大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時所作。蕭瑟的秋天,在詩人的筆下被寫得有聲有色,而引發出來的感慨更是動人心絃。這不僅由於寫了自然的秋,更由於詩人對人生之秋所描繪的強烈的感情色彩。頷聯狀景逼真,是後人傳誦的名句。頸聯兩句,十四個字包含了多層含意,備述了人生的苦況,更令人寄予強烈的同情。
這是一首重陽登高感懷詩。詩前半首寫登高所聞所見情景,是寫景;後半首寫登高時的感觸,為抒情。全詩透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百感交集,思緒萬千。全詩八句四對,對偶精巧,用韻講究。其中頷聯字字珠璣,已成為千古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