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愛的古詩詞
關於母愛的古詩詞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還苦於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母愛的古詩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母愛的古詩詞 1
1、《別老母》
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2、《慈母愛》
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餘。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3、《母別子》
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勳。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4、《詩經·邶風·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5、《豫章行》
唐·李白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閒。
豈惜戰鬥死,為君掃兇頑。
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盪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譯文
戰馬在胡風的吹拂下,鬃毛盡捲起來,更顯颯爽強健。往北去就是軍事要地魯陽關了。吳兵旗幟鮮明,耀眼如同海中的雪浪。不知道他們西討什麼時候才能歸來。大軍正在上遼津渡河,當時黃雲蔽空,天色暗淡。老母與兒子離別,十分悲痛,呼號不絕,她們遠遠相送兒子到野間,仍然不願離去,因為他們都不知再次相見會在何時。旌旗飄揚,白馬嘶嘶,徵人已經離去了,可她們仍哭著久久追攀,不願回去。秋天最是悲涼的季節,豫章山上的白楊苦悶無依,早早便葉落凋零了。士兵們本是太平時代的人,生來就對斬殺胡虜的事並不熟悉。怎會吝惜自己的生命,害怕在戰爭中死亡呢?只期望能夠為君主掃除敵寇。傳說李廣在邊塞打獵時,把草中的石頭誤認為是隱伏著的老虎,立即彎弓射去,由於他射箭時專心致志,這箭竟深深地陷入石中。戰士們身在邊塞,也是懷抱一腔報君建功的熱誠,怎會懼怕危險呢?在戰場殺敵膽如鯨飛,聲勢浩大。這首曲子不可以奏響,因為三軍戰士頭髮已經花白,聽到此曲,一定會感到無限悲傷。
6、《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簡析: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千古流傳不衰。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絃,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四句的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託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絃,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
7、《送母回鄉》
唐·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8、《慈烏夜啼》
唐·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9、《誰氏子》
唐·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云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餘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10、《西上辭母墳》
唐·陳去疾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11、《將歸舊山留別孟郊》
唐·鮑溶
擇木無利刃,羨魚無巧綸。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貧。
前者不厭耕,一日不離親。
今來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願才如人。
蠶桑能幾許,衣服常著新。
一飯吐尺絲,誰見此殷勤。
別君歸耕去,持火燒車輪。
12、《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
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13、《思母》
唐·與恭
霜隕蘆花淚溼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簡析:輿恭的這首思念亡母的詩,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詩人回憶:去年五月黃梅時節,家中糧斷,白髮老孃倚門翹首,盼兒歸來,望眼欲穿!自己是出家人,身無長物,只好典當袈裟,糴米回家,奉養老母。當時的境況雖然清苦,但畢竟老母健在,孝心有託。可現在,母親已經去世,柴扉冷落,已無親人倚門。霜打蘆花,淚溼衣衫,詩人陷入了深深的悲慟。
讀這首詩,令人悲從中來,情不自禁地怦然心動。詩中寫梅雨季節,白頭倚門,典當袈裟,負米歸來等景象,樸素真實,直抒胸臆。句句在敘事,句句含深情;句句在寫景,句句蘊至誠。莊子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這是開啟心靈的奧秘,這是感人肺腑的奧秘。這是作詩的真諦,這是做人的.真諦。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忘我的感情。“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清人倪瑞璿《憶母》中的這兩句詩,總算懂得了母親的心腸,這是對母親有孝心的理解。所以,做兒女的,領略多少,感受多深,思念多強烈,報答多殷切,正是人品的折射。孟郊的《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比喻真切,語出肺腑,所以能真摯感人,流傳千古。
輿恭的《思母》所以格外動人,更因為詩是出家人寫的,是一位出家人不解的塵緣和難捨的親情。其實,母愛的崇尚和感戴,與出家宗旨並不相悖。
14、《墨萱圖》
元·王冕
《墨萱圖》其一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墨萱圖》其二
萱草生北堂,顏色鮮且好。
對之有餘飲,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順心,豈在榮與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歲華老。
遊子未能歸,感慨心如搗。
15、《十五》
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16、《詩經·邶風·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譯文:
飄飄和風自南來, 吹拂酸棗小樹心。 樹心還細太嬌嫩, 母親實在很辛勤。
飄飄和風自南來, 吹拂酸棗粗枝條。 母親明理有美德, 我不成器難回報。
寒泉寒泉水清涼, 源頭就在那浚土。 兒子縱然有七個, 母親仍是很勞苦。
小小黃雀宛轉鳴, 聲音悠揚真動聽。 兒子縱然有七個, 不能寬慰慈母心。
17、慈烏夜啼
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 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 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 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 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 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 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 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 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 鳥中之曾參。
譯文:
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溼衣襟,慈烏的啼哭聲彷佛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麼只有慈鳥你特別哀怨 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慈烏啊慈鳥!你真是鳥類中的曾參啊!(注:曾參是孔子弟子中以孝心孝行稱著的門生)
母愛的古詩詞 2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穿針引線為兒子縫衣,這是生活中一個極普通的場景,詩人卻從那一針一線間看到了母親深沉的愛。
《詩經·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這首詩是在外服勞役的兒子,描寫兒子悼念父母恩德的詩詞。其內容悽婉動人,沉痛悲愴,被稱作“千古孝思絕作”。
《歲暮到家》
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母親對兒子的愛是無窮無盡的。令人欣喜的是我這次回到家還算及時。身上穿的寒衣,由於母親縫製特別細密,還很完好。上次寫回來的家信,墨跡似乎也還沒有幹。一見面母親就心疼我又變瘦了,把我叫到身邊問長問短。我心潮起伏,為自己沒有盡到為人子的孝心感到慚愧,更不敢嘆息在外謀生的辛苦。
倪瑞璿《憶母》
河廣難航莫我過,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選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