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元旦古詩
有關於元旦古詩
元旦,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下面請欣賞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於元旦的'古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於元旦的古詩
【篇一:《丁卯元日》】
錢謙益(清)
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佔年更喜夢維魚。
鉤簾欲連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並無塵事到吾廬。
【篇二:《元旦試筆(選一)》】
陳獻章(明)
天上風雲慶會時,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篇三:《甲午元旦》】
孔尚任(清)
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幹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篇四:《田家元旦》】
孟浩然(唐)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
【篇五:《鳳城新年辭》】
查慎行(清)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閒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篇六:《元日(玉樓春)》】
毛滂(宋)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元旦的含義
元旦的“元”是開始、最初的意思;而“旦”表示太陽剛剛出地平線之際,也就是一日的開始。故“元旦”就是指一年之初、一年的第一天。
元旦的來歷
古代中國的元旦,並非如今的公曆一月一日。從殷代定農曆十二月初一為歲首,到漢代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曾有多次反反覆覆的改變。到民國時期孫中山於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為“順農時”,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把公曆1月1日稱為歲首“新年”,但仍稱為“元旦”。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公曆,為了區別農曆和公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公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