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

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

  《華嚴經》是佛成道後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雜華莊嚴,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

  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捲上

  三寶章 流轉章。

  三寶章

  三寶義略作八門。一明建立。二釋得名。三出體性。四顯融攝。五明種類。六揀所歸。七辨業用八明次第。初明立意者有七種。一為翻邪故。即翻外道尊師。謂自在天等。故立佛寶。二為翻外道邪論等。故立法寶。三為翻外道邪眾等。故立僧寶。故涅槃經雲。歸依於佛者。是真優婆塞。終不更歸依其餘諸天神。歸依於法者。則離於殺害終不更歸依外道諸典籍。歸依於僧者。不求諸外道等。二為除病。謂須良醫並藥及看病人。故諸病悉愈。三寶亦爾故不增減。三為出怖。如經雲。若得一跳即譬一歸。若得三跳即譬三歸。是故三寶慈悲救眾生生死苦。是故三跳得出怖也。四為生緣念故。為令眾生唸佛求一切智。故立佛寶。為令念法求證真如。故立法寶。為令念僧求入聖眾數。故立僧寶。故雜心論雲。為開眾生佛法僧念故說三寶也。五約三義故立三寶。一調御師。二調御師法。三調御師弟子。故寶性論雲。問曰。依何等義故立三寶。答曰。偈言依調御師所證弟子故也。六約三乘人故立三寶。為大乘人取佛菩提諸菩薩。故立佛寶。以此人求作佛故。為緣覺人自然知法故立法寶。以此人但求證深因緣法。不求佛僧故為聲聞人立僧寶。以此人但求依僧求解脫故。不求餘也。七約三根故立三寶。為信供養諸佛如來福田人。故立佛寶。為信供養第一妙法福田人。故立法寶。為信供養第一聖眾福田人。故立僧寶。此上三門並如寶性論說。故彼偈雲。為三乘信三供養等。是故說三寶。

  第二釋名者。於中有二。先釋總名。三是數寶是喻義從數義立名。即帶數釋也。又寶是可貴義。依寶性論寶有六義。一希有義。如世珍寶以難得故。無善根眾生經百千劫不能得故。二無垢義。如世珍寶清淨無垢。三寶亦爾。以離一切有漏法故。三勢力義。如世珠寶置濁水中。令水澄淨。三寶亦爾。以具六通等功德故。令眾生澄惑業苦三濁。成淨信智等故。四莊嚴義。如世珍寶能雨寶莊嚴眾生。三寶亦爾。莊嚴行者出世行故。五最上義。如世珍寶。於諸物中最為微妙。三寶亦爾過世間故。六不變義。如世珍寶以體真故。不可改易。三寶亦爾。以得無流法故。世間八法所不能動故也。彼論偈雲。真寶世希有。明淨及勢力。能莊嚴世間。最上不變等也。後別名者。佛陀此雲。覺者。覺有二種。一是覺悟義。謂理智照真故。二是覺察義。謂量智鑑俗故。又覺察煩惱賊故。從無明睡覺故。自覺覺他覺行窮滿故也者是假人。即有覺之者名為覺者。有財釋也。達摩此雲法。法有三義。一自體名法。如說諸法離他性。各自住己性。即離分別也。二對意名法。如法處法界等。三軌則名法。法有軌範開生物解故也。此中正取後一。兼明前二也。僧伽此雲和合眾。此有二義。一理和。謂見諦理時。心雖各異所證理同故。二事和。謂四人已上人雖各別同秉成一羯磨事。故名事和。是則佛是覺照義。僧是和合義。法是軌範義。皆從義用立名也。又智論雲。僧伽秦言眾多。比丘共一處和合。是名僧伽。

  第三齣體者。三寶有三。一同相。二別相。三住持。初中有三義。一約事就義門。即佛體上覺照義邊名為佛寶。則彼佛德。軌則義邊名為法寶。違諍過盡名為僧寶。三義雖別然佛德不殊。故云同相。此即以佛無漏功德為體。此義通諸乘但淺深異耳。唯除人天。以彼不了故。二約會事從理門。即三寶相雖別。然同以真空妙理為性。故云同也。涅槃經雲。若能觀三寶常住同真諦。我性佛性無別。此即以真空為體。此義通諸教唯除凡小也。三約理義融顯門。心性真如中離念本覺名佛寶。即此中有恆沙性功德可軌用。故名法寶。即此恆沙德冥和不二名僧寶。故經雲。於佛性中即有法僧也。又淨名經雲。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無為相與虛空等為同相。是故若就覺義而論。並稱為佛。軌則而言無非是法。冥符和合莫不皆僧義。說有三不可為一。然無別體豈為異也。故云同相。此義通諸教。唯除小乘及始教。同體門竟。第二別相中。先明佛寶。若約世間人天所得。以有漏五蘊為體。以同世間示黑象腳身。及樹神身等。若小乘中毗曇等宗有二佛。一生身。謂父母生相好之形。是報無記非可重。故不入佛寶。二法身。以五分功德為法身。此中唯取無漏功德。謂道後盡智無生智等。五蘊實法為佛寶體。以有漏功德非可重。故不入佛寶。或有漏及報相從名佛於理無傷。又此宗中。於彼實法上假施人名。無別假人如貧名富等。若成實等宗五蘊功德等。屬法寶攝。別說假人為佛寶體。以有假名行人為師匠益要在假中故也。若三乘中三身佛。或以五聚法中一分為體。謂無為中真如擇滅等為法身。色處為化身。以心無化義故。以無漏清淨八識心王。二十一心所。及不相應行中小分。並色法界所成假者等相。從總為受用體。此如瑜伽等說。此約始教之初說。亦是迴心聲聞教也。或以真如為法身。大定智悉為應身。色形為化身。如梁攝論說。或約五法攝大覺地。謂以清淨法界為法身。鏡智及平等智為受用身。作事智為化身。妙觀智通二身。此如佛地論說。此等約始教之終說。義當為直進人說。或唯以大智為三身體。如攝論以無垢無掛礙智為法身。以後得智為受用身。後得智之差別為變化身。或唯以真如為三身體。如起信論中。真如三大內。以體相二大為法身。用大為二身。此等約終教說。此中化身亦有化心。如大迦葉觀如來心知向阿難如是等。又涅槃經雲。如來所化無量形類。各令有心故知有心。但前教生故順小說。或唯一實性離言絕慮為佛寶。亦不分三二等。此約頓教說。若依一乘。二種十佛既通三世間。即知用一切理事人法等。總為佛寶體。仍皆就覺義說。若約所依以海印三昧為體。亦即攝前諸教所明。並在其中。以具同別二門故。餘可準知。

  法寶體者。小乘中理故行果。一以四諦十六行等為理法體。二小乘三藏教等。音聲名句文。聲處法處二法。為教法體。三以菩薩無漏五蘊。即見道八忍八智斷非想結。九無間八解脫合三十三心。在家四果及闢支無漏五蘊等。雖有理和無事和。並是向道法寶攝。此依毗曇宗。若依成實等。三乘無漏在家出家。總屬助道法寶。但以假人為佛僧故。彼論雲。信佛有一切智名信佛。信此真智名信法故得知也。四以佛及二乘所得涅槃。為果法寶。以相好身及等智等。有助成無漏智故。相從亦入佛僧攝。涅槃非助彼故是法寶故也。問涅槃是滅諦。助道是道諦。教法屬苦集是則一理法寶已具攝盡。何假後三邪。答依毗曇宗有二門。一壞緣者。不分三寶境界差別。若於此門中理實收盡。二不壞緣者。建立三寶等差別。是故就此事中最勝義故。立後三法理亦無違。此義云何。如道有二種。一事道。謂戒定等。二理道。謂道如跡乘。此四冥通是前道諦。戒等約事屬前助道。以理事異故。通別異故分二也。滅亦二種。一事滅。以離惑業品數上下令滅。有優劣故是事滅。屬彼果法。二理滅。謂盡止妙出。此四冥通是前滅諦。亦理事異故分二也。苦無我等是所詮理。教是能詮就勝分二也。問佛僧俱是人。何不但立人法二寶。答因果異故分二也。問若爾法中亦有因果。何不立四寶。答人用強勝能秉持法。是故分二。法不自弘用劣。故合為一寶也。若三乘中。或內以四諦十六行。及三無性等理。為理法寶。二以三藏十二分教假實二法識所變等。為教法體。三以諸道品六度等為行法體。四以涅槃菩提等為果法體。仍此四法皆即空無分別如般若經說。當知。此約始教說也。或以真如體相為理法。從真所流為教法。從真內薰及依淨教。所起諸行為行法。此行契真證理究竟為果法。是故四義迴轉唯一真如也。此如起信等說。問此中果法與佛行法與僧各何別邪。答約如來所成義邊。總屬佛寶。約諸菩薩施學義邊。總屬法寶。行中約上地所得義邊為僧寶。下地所學義邊為法寶。義理差別約法體不殊也。當知此就終教說。或以離言真法為法寶。如此經云云。當知此約頓教顯耳。若依一乘。約有十法。謂理事教義因果人法解行。皆就軌範義說。具足主伴無盡因陀羅網等。如此經說此據別教言。若攝方便。前諸教法並在其中。餘可準知。僧寶體者。小乘中若依毗曇宗。僧有二種。一應供僧。上盡諸佛下極至於凡夫沙彌通是僧。是故檀越僧次請一不揀上下。悉得供僧之福。二三歸僧。唯取聲聞人中四果四向以為僧。以凡僧無聖德不可歸。故不取也。緣覺出世無和合眾不成僧。菩薩單一不成僧。佛是佛寶亦非僧。又聲聞中。唯無漏寶功德為僧寶體。有漏非可重故非寶也。又依彼宗僧又有二。一第一義僧。謂出家四果聖人。二等僧。謂凡夫僧。聖中有三。一生身。即報五陰。二等智。有漏戒定等。即方便善五陰。三無漏五陰。前二相從名僧非正寶體。後一為正也。若成實以無漏假人為僧體。仍有四句。謂有僧德無僧威儀等準之。若三乘內菩薩。以三賢已去乃至等覺所有漏無漏功德。及色心等五蘊假者。為菩薩僧體。獨覺及聲聞人。入資糧位已去。乃至羅漢所成漏無漏功德。五蘊假者總為僧寶體。又此三乘人。唯取出家同僧法者以為僧寶。以諸在家聲聞菩薩。及犀角闢支等。皆入法寶故。大智論散花品雲。以花散諸菩薩名供養法。以花散諸比丘名供養僧。當知此約始教之初說。或分勝顯劣以明大小。如涅槃經雲。僧名和合。和合有二。一者世和合。二者第一義。和合。世和合者。名聲聞僧。第一義和合者。名菩薩僧。當知此約始教之終說。或說二乘入大乘者是僧寶不爾。即非由唯以菩薩為真僧寶故。寶性論雲。菩薩為究竟僧也。當知此約終教說。或離相離分別。如論雲。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等。此約頓教寄言顯耳。或唯取菩薩隨一皆遍六位。盡三世間無盡法界。具足主伴為僧寶體。此約一乘別教說。若攝方便。如前諸教並在此中。上來別相竟。

  第三住持三寶者。小乘以塑畫等色法為佛寶體。但表示一釋迦佛。以無他方佛故。經法紙墨及塑像。皆以色法為體。出家凡僧以有漏五蘊為體。四人已上僧。以眾同分不相應法為體。問如形像致敬損壞。於何處得罪福。答立像擬表真容故。於真邊得故。成實雲隨是何塔若能為損。皆望主故得罪。福亦如是。此明若是佛塔以佛為表主。餘人亦爾。問若爾殺凡僧應聖邊得罪。答塔像無心命。從其表主。僧即不爾各有心命故。從凡聖自位得罪。若依律中。損經等望財主得罪也。若三乘中佛法及僧像。同以色法為體。法中亦兼有名句等。凡僧以五蘊為體。若一乘中並是大法界中。約機緣起所成淨用故。亦遠取本法為體。餘義準之。上來總明出體竟。第四融攝門者有二重。一約三種。二約三寶。初中有三。一約同相。於中即有別相住持。此有二義。一以彼二種皆悉緣成無自性故。不異真空。是故俱在同相中攝。問若彼攝在同相中時。為有彼二為無彼二。如其有者云何如同。以有差別非同相故。如其無者云何說攝。以無彼二無所攝故。答但以彼二本來自性空。非壞彼二方得為空。是故經雲。色即是空非色滅空。又經雲。非以空色故名色空。但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故當知攝別歸同而不壞別也。約始教說。二以真如體相二大為內燻因。及彼用大為外燻緣令生始覺。於此始覺分得為僧。滿足為佛。此中妙軌及用中之教。以為法寶。是故別相三寶。皆從同起不異同也。此如起信論說。又彼論雲。本覺隨染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舍離。一智淨相。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此明僧寶也。滿足方便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純淨故。此明佛寶中法身。及自受用身也。二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此明他受用身。及變化身。並所流教及住持幢相等。亦在此中。又彼論雲。本覺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此中既以本覺隨緣作此別相。還不離彼本故歸於同相也。又梁論雲。無不從此法身流。無不還證此法身。此中從彼流故成法僧也。還證彼故為佛寶也。是即不破別而恆同。不乖同而恆別。其猶攝波唯水而不廢動。攝水唯波而不壞溼。舉體全收二義不失。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思之可見。以此教理。是故同中具於別也。又彼住持之相。即是真中用大中攝。以依泥等所表真相。及紙墨等所顯教相。並是最淨法界之流。剃髮袈裟是出世相。亦從彼流非世法故。是故經中造像[麩-夫+廣]麥棗葉露盤。功皆不滅終成大果。又以袈裟至彼獵師非法之處。真相不壞。能令象王發勝心等。又如彼縷救龍難等。又如出家破戒悉當得泥洹等。又能生天人得十種功德。如牛黃存香焚氣馥。如是功用極廣大者。明此皆從真如流故不異真也。又為真標相令諸有情即尋此相還至真源故。即真也。故論雲。真如用者。能生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是故以末歸本。一切住持三寶幢相。皆是真中相用攝也。

  第二約別相中。亦攝彼二。既以同相成此別相。是故別中亦攝同盡。如波門攝水水無不盡。此中亦爾。是則不失同而恆別也。餘思準之。又住持幢相亦在別中。以泥木像等。若非如來神力加持。彼法豈能饒益眾生。生善滅惡等也。又是如來大悲巧智施設攝生。既從智流不離智故。攝在其中。是故經雲。不思議菩薩力及佛力故。令於末代得形像。住持如是等故也。

  第三約住持於中攝者。此中住持有其二義一是所住持。由前同相別相真實三寶餘勢力故。舍利形像經卷。凡僧相續不絕故名住持。既以彼持此。此中即攝彼二法也。以此皆是如來圓智中。印機所現粗未之相。如大樹葉不離本莖等故也。二是能住持。謂籍此形像經卷。凡僧住持。同相別相三寶。勢力相續令不斷絕。與諸有情作依止處。令漸修行得彼二故。故名住持。是故彼二由此得立。攝在此中。潛隱而成。所以然者。以若非彼所持無以能持彼。是故二義無二相攝鎔融故也。

  第二三寶相收中亦三。初約僧寶攝。二謂諸菩薩中道觀心智覺名佛寶。即此境智軌生物解說名法寶。即此觀心內閤中道外和漏諍。故言僧寶。如瓔珞經雲。菩薩謂於第一中道智為佛寶。一切法無生。動與則用為法寶。常行六道與六道眾生和合。故名僧寶。轉一切眾生流入佛海故。二約法寶者。此有二義。一約理。法中即有佛僧如前同相中說。二以行法攝僧。果法攝佛。理教通因果。是故法中自具三寶故。經雲分別一切法。皆悉無真實。如是解諸法。即見盧舍那。又經雲。見緣起法。即是見佛。此明法中佛也。但以覺義和義皆可軌。故不離法也。以得法為佛行法為僧。更無異法故也。故論雲。行此法者名為僧也。三約佛寶者有二義。一約本覺智。如同相說。二約始覺智。謂此圓智無不覺照。故名佛寶。智體遍融智相圓音。與智一味即為理教。攬於萬行成一妙果。故於此智即具行果。就此四義名為法寶。又此智中具含因智。故亦有僧。故經雲。雖得佛道轉於*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又經雲。聲聞緣覺若智若斷。皆是菩薩二生法忍。是則菩薩無生法忍。亦是圓智攝也。又經雲於如來智中。出菩薩及二乘智等一切智慧。又經雲。於佛寶中。即有法僧。又論雲。依法身有法。依法有究竟僧如是等。上來二門融攝。約三乘教說。亦通一乘以同法界故。若別教辨者。淨法緣起有其三義。支分義。圓滿義。軌則義。以分非圓外分。分圓以成分。是則圓內之分也。圓非分外圓攬分以成圓。是即分內之圓也。軌如圓分三義。通融皆全攝也。依是義故。是故經中普賢等菩薩。於毛孔中現諸佛海及轉*輪諸菩薩眾。則僧中自具三寶。又如經中大法界法門。謂理事等法中亦具佛僧。如彌多羅女寶經等事中。現佛菩薩等。又一塵中現佛菩薩。又一一法門中。皆具佛僧因果故也。又如經中如來眉間出塵數菩薩。又於毛孔現三世間。轉正*輪為諸菩薩眾。如是佛中亦具三寶。又以法界身攝一切法。並皆都盡。是故一切法。皆是三寶故也。第五明種類差別者有二。先別後總。別中佛寶或同世間身。此約人天或二身。此約小乘。或一身二身三身四身。此約三乘。或十身以顯無盡。此約一乘。此上名義並如別說。

  法寶中或唯教法。此約人天或具四種。如小乘。或亦四種或唯一種。此約三乘。名同小乘而義別也。或具前諸說。或具十種。謂理事等主伴具足。此約一乘僧中。或唯凡僧此約人天。或唯聲聞此約小乘。或通三乘眾。此約三乘。或唯菩薩此約一乘。總說者或有二種三寶。一真實。謂前別相。二假名謂前住持。此約小乘及人天。但義異也。或三種。謂同相等如前。此終三乘。或有十門以顯示。應知此約一乘說。何以故。此十三寶相在修行心證。比教智處無不顯現。即是住持成其大益。主伴具足通因陀羅微細等故。此中亦即攝前諸教所明三寶。並在其中也。

  第六採定所歸者。於中有五門。一舍邪歸正門。謂但舍外道三邪。歸於有漏三寶。此約人天說。以於此中無無漏故。佛亦同也。二舍劣歸勝門。以彼有漏諸功德等。悉非究竟安隱處故。不辨歸依彼。但相從攝在寶中。而非究竟真歸依處故。雜心言。三寶各二種。佛有二種。一生身佛。二法身佛。法亦有二種。一無我法。二第一義法。僧亦二種。一第一義僧。二等僧。皆得名寶。乃至約寶明歸。問雲。三寶各二種。為歸何等耶。答歸依彼諸佛所得無學法僧學無學法。涅槃無上法。此明唯歸佛無漏五分法身。不歸有漏生身。唯歸僧所得學無學無漏法。不歸有漏等僧唯歸涅槃無漏法。不歸無我有漏法故。問何故寶中通攝。歸中局耶。答欲明三寶是所敬養。若其揀擇此有漏此無漏。則敬養心狹生福則劣。歸依據究竟安隱處者。則可歸依無漏。此有漏則非重故不歸也。如世間田宅俱皆寶重。若欲歸之要舍田歸宅。此亦如是。或可通收。此有二義。或以寶同歸寶唯無漏。如此上辨。或以歸同寶歸亦通收。以皆寶重悉為物依故也。上來約小乘說。三舍權歸實門。謂彼愚法二乘無漏亦非可歸。以非究竟安隱處故。如彼化城終須舍故。唯大乘中。所得無漏同歸實相。是真歸依處也。寶門興供通攝如前。歸門趣本舍權歸實。如經中歸聲聞僧。犯菩薩戒等。此約三乘終教說。或通歸二無漏。此有二義。一如前愚法亦是可歸。以諸趣寂皆究竟故。諸不定性必迴心故。餘寶準之。此約始教說。二此大乘中自有二無漏故。又亦自有三乘法故。故說通二非攝愚法。此通始終漸教說也。四舍相歸真門。謂自宗中唯同相三寶究竟安隱故令歸依。餘非究竟故佛勸舍。是故涅槃經雲。汝今不應如諸聲聞凡夫之人分別三歸。何以故。於佛性中即有法僧。為欲化度聲聞凡夫故。分別說三歸異相。又云。若於三寶修異相者。當知是章清淨三歸即無依處。此等經意。勸舍別歸同。當知此約終教。及頓教說也。或亦通收皆可寶重。悉為佛依故。此約三乘教說。五舍末歸本門。唯一乘中十二寶具足主伴窮於法界。盡三世間攝一切法。是真歸處。餘隨物機虧盈不定。或亦通收。以本末圓融無二相故。攝方便故。同一法界故。是故乃至人天所得亦在其中。餘義準之。

  第七業用優劣者。三三寶中別相最勝。餘二漸劣。於中同相業用者。此中既不分三相。但平等為用。此有三義。謂依持資成別相用故。隨緣顯現別相用故。稱諸菩薩觀智現故。別相中佛寶利益業用最勝。法次僧劣故。涅槃經雲。譬如人身頭最為上。非餘支節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為尊上。非法僧也。餘義可知。住持用僧最勝。以能秉持佛法益眾生故法次。但作境界資成三慧故。佛寶最劣。形像但為生信境故。若一乘三寶業用皆齊。以普賢等亦盡佛境故。法界起用法如是故。又諸乘三寶益用分齊。各望本宗準可知耳。

  第八明次第者有二。先別後總。初中同相三寶。三相不分無始本有故。無先後也。別相中有四門。一約起化次第。先佛次法後僧。以佛是教主故。依佛說法故依法修行。以成僧故。如經雲。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三轉*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天人得道。此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寶性論亦同此說。二約入證次第。先法次佛後僧。謂法是諸佛所師故。能生佛故。故先明也。證此法已道成佛也。後度弟子方有僧也。問佛未證法前豈不名僧耶。答如釋迦佛未坐道樹前。不名為僧。以無眾故無僧相無秉法故。三約興教次第。先佛次僧後法。如此經中。佛先現坐寶師子座。次集十方諸菩薩眾。後方加請說示法門。四約修行次第。先僧次法後佛。謂修行之來。先須舍俗投緇。雖復出家必須依法修行。行滿究竟終得成佛也。住持中。約元起之由以明次第。則佛寶在先。如憂填王等造像初故。次佛滅後迦葉等結集法眼故次也。後度凡僧以持佛法。故居後也。若一乘三寶皆無前後。以於法界大緣起中。同時顯現悉具足故。或皆有先後。以主伴相成故。隨舉為首故。總說者。小乘二三寶中。真實居先假名在後。三乘三三寶中。同相居先別相為次。住持在後。一乘十三寶。或前後或非前後如前說。餘義準可知。

  流轉章

  生滅流轉略作十門。一明違順。二斷常。三一異。四有無。五生滅。六前後。七時世。八因果。九真妄。十成觀。初中於一有為流轉法上義分為二。謂前念滅後念生。經雲。如印印泥印壞文成。此即印壞為滅文成為生。又經雲。由前五陰故。後陰相續生等。皆是此流轉義也。此中生滅違順有二門。初總後別。總中有四義。一相違義。以背滅為生生盡為滅。以相違故成生滅。二順義。以前念若不滅後念不生。要由滅前念後念方生。是故相順方成生滅。問若前念不滅後念不得生。以二念不並故者。既其滅已亦不得生。以生無所依故。如論雲。滅法何能緣。故無次第緣。是故滅已無物誰能生後。答滅有二種。一斷滅。二剎那滅。今非斷滅故不同無物。問此剎那滅若不同無物。應非是滅。答是剎那滅必引後。故不同無物。若不引後非此滅故。問若剎那必引後生。是即不得入無心定等。以滅已無間要必生故。答剎那有二位。一約能依轉識粗故。皆從自種生。前念後念近遠俱為等無。聞緣。二約所依本識細故。前後流注滅已更生無間相續。問若爾。入寂二乘最後滅心。應亦還生。即無涅槃便成大過。答若約小乘初教。可如所難。以彼宗中許入寂二乘永滅斷故。若終教等即不如此。以二乘人。燒分段身生滅度想入於涅槃。而餘世界受變易身。受佛教化行菩薩道。乃至成佛。盡於未來無有斷絕。以無眾生作非眾生故。四記論中。滅者復生分別記者。此約小乘說。問此微細滅既自不住。何能有力而生後念。答以依真如如來藏故。令此生滅得生滅也。經雲。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等。又經雲。依無住本立一切法等。是故滅無真依無以起生。生不依真不從滅起。起信論雲。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名阿梨耶識。是即流轉是不流轉轉也。是故相順而成生滅。三此二亦違亦順方得生滅。由前二義不相離故。以若不滅生無以生。生若不依滅無以背滅。是故由極相違方極相順。思之可解。四非違非順方得生滅。由前二義相形奪故。以無二為一。離二相故。違順雙泯故。

  第二別解者。此生及滅各開之為二。前念滅中二義。一滅壞義。二引後義。後念生中有二義。一依前義。二背前義。由滅壞與背前生滅極相違。由引後與依前生滅極相順。由滅壞不異引後故。由依前不異背前故。是故亦違亦順無有障礙。由滅壞融引後。背前融依前故。生滅非違非順也。更有句數思之可見。

  第二斷常者。亦先總後別。總中四句由前滅故不常。中後生故不斷。俱不俱準思之。別中亦四句。由滅壞及背前故。法不至法本不移而不常。由引後及依前故位不絕。位恆流而不斷。由上二義不相離故不斷即不常。恆流而不轉。不轉轉轉不轉無二故也。由滅壞違生後。由背前違依前。是故非常非非常。非斷非非斷。今此流轉法。亦非流轉非不流轉也。思之可見。

  第三一異者。亦二門。先總中亦四句。由前念中引後義。後念中背前義。是不一門。俱不俱等思之可知。二別中亦四。謂前後非一。各二非二為非異。俱不俱思之。又交絡相望亦四句可見。是故一異無礙流而不流也。

  第四有無者亦四句。一後念中背前義是有義。二前念中滅壞義是無義。三後念中依前義是非有義。四前念中能引後義。是非無義。五由前二義無二。是俱存義。六由後二義無二。是俱泯義。七由存泯無礙。合前六句為一無障礙流轉。經雲。一切法不生滅。我說剎那義。此之謂也。

  第五生滅者。於中亦二重。初中四句。依前後起是無生義。以不由自能起故引後。是不滅義以有功能故。俱不俱準思之。又前念滅故不生。後念起故不滅。俱不俱思之。第六前後中亦二重。初總中四句。由依前及引後故。二念不前後。由滅壞及背前故。二念不同時。由上二門不相離故。俱不俱等準思之。是故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而說流轉。流轉即無轉。別中通論有四重無礙。一不礙前後而說同時。二不礙同時而說前後。三不礙非三時而說三時。四不礙三時而說是非三時。經中劫入非劫非劫入劫等準之。第七約時世者。於中有三。初約趣向。二約相成。三約時法。初中有四。一從前向後門。謂依前念滅令後念生。是故依過去轉為現在。現在滅引起當來。由依此門則新新生。而無窮盡。二依後向前門。謂依本無今有已有還無。即當來作現在。現在現滅為過去。由依此門即念念滅而無停積。三由前二義不相離故。亦向前亦向後。依此門故。即生無盡而無不滅。滅無積而無不生。無障無礙思之。四由前二義形奪盡故。非向前非向後。依此門故。即滅無積而無滅。生無盡而無生。是謂無礙法門也。

  第二相成者有五句。一此現在法由當來有。及由過去滅生。是故現在為二世所成。令現無體入於過未。二此現在法落謝為過去。引後作當來。是故二世為現所成。令過未無體。二入於現在。三由前二門不相離故。此約相成有力義故。三世俱立。四由前二義形奪盡故。此約相依無力義故。三世俱泯。五合前四義同一法故。存亡無礙理事雙融。思之可見。

  第三時法者。於中亦有五門。一時不流而法轉。謂依前滅引後生。此生滅還引後。此是法轉也。然過去時不至現在。現在不至未來。此時不流也。此即約時念念間斷。約法相續恆流。二法不轉而時遷。謂由過去謝滅方有現在。現在落謝能引當來。三世念念無有斷絕。此是時遷流也。過去法不來至現在。現在法不去到於當來。各住自位不相到故。此法不轉也。此即約法本不相到。約時念念無間也。三俱遷者。離法無別時故。是故以時流法轉無二故。無始已來未曾暫停也。四非遷者。以不流之時不轉之法無二故。無始已來未曾遷動也。五合前四句不相離故。從無始來不動而流。遷而不易。無障無礙是此法體。思之可見。

  第八因。果門中亦四位。一無二有。三俱四泯。初中謂此一念法。前因已滅對誰稱果。後果未生對誰說因。當念不住非因非果。二假有因果者。如論雲。觀現在法有引後用。假立當果。對說現因。觀現在法有酬前相。假立曾因。對說現果。因果不無。三俱者。由有引後義故有因。由有酬前義故有果。由滅壞義故非因。由背前義故非果。由引後不異滅壞故。亦因亦非因。由酬前不異背前故。亦果亦非果。由四義合成一流轉。故具存亡二義也。四俱泯者。由滅壞不異引後故。非因非非因。背前不異酬前故。非果非非果。此二門復不異故。非因果非非因果。又若因果先存可得對之說。非既因果。先自不成今亦無。非因果之可立。思之。

  第九真妄中亦四。一無人。二無法。三相盡。四理現。初中此中但是前滅後生。無間流轉畢竟無人。從此至彼以生滅法中竟無人。故論雲。一切世間法法因果無人。此之謂也。二無法者。此生滅法。由後依前起後無自性無體。又不可從前念而來。由後背前後非前。及此亦不從前念而來。由前滅壞故。無法可至。後念由能引後故。體非後位攝。此亦不能至後位。是故前念無法可去至後念。後念無法可從前念來。但緣起力故似有相續。實無有一法從此至彼。故論雲。但從於空法還生於空法。此之謂也。三相盡者。思惟此法過去已滅。未來未至故無體。現在不能自住故無體也。又復思惟前念已謝故無有來。不至後念故無有去當念速故不能住。是故此法相無不盡。又細思惟現法不離過未。以離首尾無別體故。是故諸相未曾不盡。問若爾者。豈令現在如彼過未耶。亦無體空耶。答即以如過未之空無為。現假有故。是故此現有無不是真空。以不礙假有者方是性空故。以是法理空非是斷空故。是故只說此生死流轉法。即是真空非滅。此法方為性空。經雲。諸法畢竟空無有毫末相。又經雲。色即是空非色滅空。此之謂也。思之可知。四理現者。即由如是相自盡故。平等理性未嘗不現。論中一種真如內名為流轉真如。以尋思此流轉。相盡真理現露故以為名。又經雲。生死即涅槃等。皆此義也。是故諸佛菩薩。看於生死常見涅槃。常見涅槃恆遊生死。如履波者未嘗不踐水。踐水者無不履波。依是道理。諸佛不起涅槃界常在生死中。教化眾生等悲智無礙。斯之謂矣。

  第十成觀者有二。先令識妄念。後攝念成觀。前中識妄念者。既思惟此流轉之法。細克其實。唯是一念至於無念。彼能緣之念。亦如所念無不相。及彼此當處相即空故。性本現故。既知法實如此。而昔所見自他人法是非差別。悉是亂識妄想計度。實無所有。應傷己顛倒息諸妄念。又復思惟。即此妄念逐自妄境。此二則今恆無所有。經雲。從心相生與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滅。同無有住。此之謂也。二成觀中二。先解後行。初解中二。一始謂解知。如前所說諸義。令心決定。二終謂知此解是解非行。亦解知正行。不如所解。是故方堪為行方便。二行中亦二。一始謂思惟彼法至無念處。諸見皆絕絕亦絕。言說不及念慮不到。若於乃至作無念等解。並是妄念非是實行。何況餘念。二終謂以念智照無相境。亦非照非境亦無觀無不觀。故云法離一切觀行。久作純熟心不失念。四威儀中常作一切而無所作。雙行無礙難思議也。問若爾則此一門無念便足。何須如上廣分別耶。答若不如前尋思彼義者。即見不伏生。若不解知解行別者。即妄以解為行情謂不破也。設總無知但強伏心而作諸觀。並是謂中作非是真行。究竟增惡見入於魔網。不能成益故。經頌雲。百千啞羊僧。無慧修靜慮。設於百千劫。無一得涅槃。聰敏智慧人。能聽法說法。斂念須臾頃。能速至涅槃其觀中魔事及餘行相觀利益等。並如別說。

  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卷下

  法界緣起章 圓音章 法身章 十世章 玄義章(七科已上並未入疏)

  法界緣起章

  夫法界緣起為礙容持。如帝網該羅。若天珠交涉。圓融自在無盡難名。略以四門指陳其要。一緣起相由門。二法性融通門。三緣性雙顯門。四理事分無門。初緣起相由門者。於中曲有三門。一諸緣互異門。即異體也。二諸緣互應門。即同體也。三應異無礙門。即雙辨同異也。此三門中各有三義。一互相依持力無力義。由此得相入也。二互相形奪體無體義。由此得相即也。三體用雙融有無義。由此即入同時自在也。初緣起互異門者。謂於無盡大緣起中。諸緣相望體用各別。不相參雜故云異也。依持義者。一能持多。一有力是故能攝多。多依一故多無力。是故潛入一。此即無有不容多之一。以無不能持故。無有不入一之多。以無不能依一。如多依一持既爾。一依多持亦然。是故亦無不攝一之多。亦無不入多之一。是故由一望多有持有依全力無力故。能攝能入無有障礙。多望於一有依有持無力全力故。能入能攝。亦無有障礙。俱存雙泯二句無礙。亦準思之。相入義竟。二諸緣相奪體無體者。多緣無性為一所成。是故多即一。由一有體能攝多。由多無性潛同一。故無不多之一。亦無不一之多。一無性為多所成。多有一空即多亦爾。是故一望於多。有有體無體故。能攝他同己。廢己同他。無有障礙。多望於一有無體有體。亦能廢己同他攝他同己。亦無障礙。亦同他己亦同己他。非同他己非同己他。二句無礙圓融自在。思之可見。相即義竟。三體用雙融有無門者有六句。一以體無不用故。舉體全用即唯用而無體。但有相入無相即故。二以。用無不體故全用歸體。唯體而無用。但有相即無相入也。三歸體之用不礙其用。全用之體不失其體。是故體用不礙雙存。即亦入亦即。無有障礙鎔融自在。四全用之體體泯。全體之用用亡。是則體用交徹形奪兩非。即入同源圓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緣起無礙俱存。六泯前五句絕待離言。應可去情如理思。攝緣起異體門竟。

  二諸緣互應門者。謂眾緣之中以於一緣應多緣故。各與彼多全為其一。是故此一具多個一。然此多一雖由本一。應多緣故有此多一。然與本一體無差別。是故名為同體門也。依持容入者。謂此本一有力能持彼多個一。故本一中容彼多一。多一無力依本一故。是故多一入本一中。是即無不容多一之本一。亦無不入本一之多一。如本一有力為持。多一無力為依。容入既爾。多一有力為持。本一無力為依。容入亦爾。是即無不容本一之多一。無不入多一之本一。是即由本一望多一。有持有依有力無力故。能容能入無有障礙。多一望本一。有依有持無力有力故。能入能容亦無障礙。俱存雙泯二句無礙。亦準思之。同體門中容入義竟。二互相形奪體無體者。謂多一無性。為本一成多一。舉體即是本一。是則本一為有體能攝多一。多一無體融同本一故。無不攝多一之本一。亦無不即本一之多一。如本一有體多一無體。攝即既爾。多一有體本一無體。攝即亦然。是故亦無不攝本一之多一。亦無不即多一之本一。是即本一望多一。有有體無體故。能攝他同己廢己同他無。有障礙。多一望本一。亦體無體攝即可知。亦攝不攝亦即無即。非攝不攝非即不即二句無礙。思之可見。同體門中相即義竟。三體用俱融即入無礙者。亦六句無礙。準前思之可見。同體門竟三應異無礙雙辨同體異體門者。以此二門。同一緣起不相離故。若無異體則諸緣雜亂。非緣起故。若無同體緣不相資。亦非緣起故。要由不雜方有相資。是故若非同體無異體故。若非異體無同體故。是故通辨亦有四句。一或舉體全異具入即俱。二或全體是同亦具入即俱。以法融通各全攝故。三或俱。以同異無礙雙現前故。四或俱非。以相奪俱盡故雙非也。餘入即等準思知之。上來第一緣起相由門竟(餘未作)

  圓音章

  圓音義略作四門分別。一舉義。二決擇。三會違。四辨釋。初中有二。一謂如來能以一音。演說一切差別之法。所謂貪慾多者。即聞如來說不淨觀。如是等乃至一切故名圓音。是故華嚴雲。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二謂如來一音。能同一切差別言音。謂諸眾生各聞如來唯己語故。華嚴經雲。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盡無餘。

  第二決擇者。或有說言。如來於一語業之中。演出一切眾生言音。是故令彼眾生各聞己語。非謂如來唯發一音。但以語業同故名曰一音。所發多故名曰圓音。或有說言。如來唯發一梵言音。名為一音。能為眾生作增上緣。令其所作感解不同。故名圓音。非謂如來有若干音。或有說言。如來唯一寂滅解脫離相言音。名為一音。而諸眾生機感力故。自聞如來種種言音。故名圓音。非謂如來音有一有多。問此上三說何得何失。答若別偏取。三俱有失。何者。初說但多無一音故。次唯一語無多音故。後唯無惟非音義故。如實義者。三說合為一圓音義。何者。若彼多音不即一音。此但多音非是圓義。以彼多音即一音故。鎔融無礙名作圓音。若彼一音不即一切。但是一音非是梵音。以彼一音即多音故。融通無礙名一梵音。若此等音。不即無性同真際者。是所執故非如來音。以彼音等離作故。無性故如響故。所以法螺恆震妙音常寂故也。

  第三會違者。如婆沙論中七十九卷說。世尊有時為四天王。先以聖語說四諦。二王領解二不能解。世尊憐愍故饒益故。以南印度邊國俗語說四諦。二天王中一解一不解。世尊憐愍。復一一種蔑戾車語說四聖諦時。四天王皆得領解。問若以一音異類解。後二天王何不同解。答彼論釋雲。彼四天王意樂不同。為滿彼意故佛異說。複次世尊欲顯於諸言音皆能善解。斷彼疑故。複次有所化者。依佛不變形言而得受化。又所化者依佛轉變形言而得受化。依佛不變形言而受化者。若轉變形言而為說法。彼不能解。如說佛在摩竭陀國。為度池堅步行十二由旬。七萬眾生皆得見諦云云。依佛轉變形言而受化者。若不變形言而為說法。彼不能解。是故世尊作三種語為四王說法。準上三釋義理可通。並由眾生宜聞有異。故不相違。

  第四辨釋者有二。一明分齊。二顯利益。初中佛一言音普遍一切。謂一切處一切時一切法等。根熟之者無遠不聞。根未熟者近而不聞。言遍一切處者。如智論目連尋聲極遠如近故。二遍一切時謂此圓音盡未來際。未曾休息。三遍一切法。無有一法非圓音所宣說者。四遍一切眾生。謂此圓音無有根器而不開覺。若爾何故。鶖子在座如聾不聞。釋非謂圓音能至所聞。亦能至此不聞之處。故名遍至。問此若普遍。何成語音屈曲詮表。設爾何失。二俱有過。何者。此若等遍失音曲故。如其存屈曲非等遍故。今釋若由等遍失其音曲。是圓非音。若由屈曲乖其等遍。是音非圓。今則不壞曲而等遍。不動遍而差韻是謂如來圓音。非是心識思量境界。二利益者。若依小乘如來言音未必一切皆有利益。如佛問阿難天雨等。非是*輪音聲所攝。若大乘等中。如來所發世俗言音。無不皆成大利益故。如佛入城唱乞食聲。令城同聞俱獲利益故。經雲。諸佛音聲語言威儀進止無非佛事。

  法身章

  法身義四門分別。初釋名者。法是軌持義。身是依止義。則法為身。亦名自性身。二體性者略有十種。一依佛地論。唯以所照真如清淨法界為性。餘四智等並屬。報化。二或唯約智。如無性攝論。以無垢無掛礙智為法身故。謂離二障。諸德釋雲。此據攝境從心名為法身。匪為法身是智非理。今釋一切諸法尚即真如。況此真智而不如耶。既即是如何待攝境。三亦智亦境。如梁攝論雲。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為法身。四境智雙泯。經雲。如來法身非心非境。五此上四句合為一無礙法身。隨說皆得六。此上總別五句相融形奪泯茲五說。通然無寄以為法身。此上單就境智辨。七通攝五分。及悲願等法行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以修生功德必證理故。融攝無礙如前智說。八通收報化色相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故。攝論中三十二相等。皆入法身攝有三義。一相即如故歸理法身。二智所現故屬智法身。三當相併是功德法。故名為法身。九通攝一切三世間故。眾生及器無非佛故。一大法身具十佛故。三身等並在此中。智正覺攝故。十總前九為一總句。是謂如來無礙自在法身之義。三出因者有四。一者了因。照現本有真如法故。二者生因。生成修起勝功德故。三者生了無礙因。生了相即二果不殊故。四者總此勝德為所依因。印機現用為所成果。四業用者亦有四。一此理法身。與諸觀智為所開覺。經雲。法身說法授與義故。二依此以起報化利生勝業用故。三或作樹等密攝化故。四遍諸塵道毛端等處。重重自在無礙業用也。

  十世章

  十世義作二門。一建立者。如過去世中法未謝之時。名過去現在。更望過去名彼過去為過去過去。望今現在此是未有。是故名今為過去未來。此一具三世俱在過去。又彼謝已現在法起。未謝之時名現在現在。望彼過去已滅無。故名彼以為現在過去。望於未來是未有。故名現在未來。此三一具俱在現在。又彼法謝已未來法起。未謝之時名未來現在。望彼現在已謝無。故名未來過去。更望未來亦未有故。名未來未來。此三一具俱在未來。此九中各三。現在是有六過未俱無。問若於過未各立三世。如是過未既各無邊。此三世亦無邊。何但三重而說九耶。答設於過未更欲立者。不異前門故唯有九。又此九世總為一念。而九世歷然。如是總別合論為十世也。第二相攝者有二門。一相即二相入。此二得成由二義故。一緣起相由義。二法性融通義。初緣起相由者。且如過去現在法。未謝之時自是現在。以現在現在望之。乃是現在之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亦過去。所望異故不相違。又現在現在法。自是現在以未謝故。以過去現在望之。乃是過去之未來。又以未來現在望之。復是未來之過去。是故彼法亦現在亦過未。又未來現在法。亦現在亦未來。準之可見。又此九中。三世現在必不俱起。六世過未亦不俱。一現在。二過未。此三定得俱。是故九中隨其所應有隱有現。以俱不俱故。且就俱中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現在法得有也。何以故。若彼不謝此不有故。又由過去現在有故。令過去過去無也。以若不此有彼無謝故。又由過去現在有。令過去未來無也。以由彼未謝令此未有故。又由此過去未來無故。令彼過去現在成有。以若此有彼已謝故是故由此未有。彼得未謝故也。又由過去過去無故。令過去未來無也。謂若彼不無此現不成有。現不成有此未來不成無。是故此無展轉由彼無也。又由過去未來無故。令過去過去無也。反上思之。如過去三世有此六義相。由現在未來各有六可知。二就不俱中有二。初顯現相由亦有六義。謂由過去現在有。方令現在現在成有。何者。以若彼不有無法可謝。至此現有。又由現在現在有故。方知過去現在是有。以若比不有彼有不成故。何者。若無此有。即令彼有不得謝無。不謝之有非緣起有。故不成有也。現在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準上思之。過去現在望未來現在亦二義。謂若過去現在不有。即未來現在有不成故。反此亦準知。問俱者可相由。不俱者云何得相由。答俱者現相由。不俱者密相由。亦是展轉相由。以若無此不俱俱不成故。是故此九世總為五位。有此十門。一如過去過去。唯一謝滅但是過去。現在家之過去故。二如過去現在有二門。謂是過去位中自現在故。以現在望之是過去故。是故此法亦現在亦過去。以所望異故不相礙也。三如過去未來有三門。一以過去現在望之。此未有故是過去家未來。二以現在緣現起猶未謝故。是現在現在。三以未來現在望之此已謝故是未來過去。是故此現在現在。亦現在亦過未。四未來現在亦二門。五未來未來唯一門。並準可知。上來次第相由有斯九門。第十超間相由。謂若無初一則無後一等。是故如次及超間無礙相由故。依是道理。令諸門相入相即。如經雲。過去一切劫安置未來。今未來一切劫回置過去世。斯之謂也。凡論相由之義有二門。一約力用。謂若無此彼不成。仍此非彼故。以力用相收故得說入。然體不雜故不相是也。二約體性。謂若無此彼全不成。故此即彼也。是故約體說為相即。釋此二門如別說。是故不失本位不無即入也。思之可見。經雲。無量無數劫能作一念頃等。是此義也。

  第二約法性融通門者。然此九世時無別體。唯依緣起法上假立。此緣起法復無自性。依真而立。是故緣起理事融通無礙。有其四重。一泯相俱盡。二相與兩存。三相隨互攝。四相是互即。初中以本從末唯事而無理。以末歸本反上可知。經雲。非劫入劫。劫入非劫。是此義也。二中全事之理非事。全理之事非理。故俱存而不雜也。經中諸劫相即而不壞本劫者。是此義也。三中由隨事之理故。全一事能容一切也。由隨理之事故。一切事隨理入一中也。反上即是一入一切可知。四中由即理之事。故全一即一切也。由即事之理故。全一切即一也。是故唯理無可即入。唯事不可即入要理事相從相即故。是故有即有入。時劫依此無礙法故。還同此法自在即入餘義思之可解。

  玄義章

  緣起無礙一。染淨緣起二。揀理異情三。藥病對治四。理事分無五。因因果果六。二諦無礙七。真妄心境八。能化所化九。入道方便十。

  緣起無礙門第一。

  問緣起諸法會融無礙如何可見。答今釋此義作二門。一開義融通。二句數決擇。初中開有三重四句。一空不空門。謂一切皆空無有毫末相。以緣起無性故。虛相盡故。或一切不空。以空為諸法故。以非情謂之無故。不異色等故。或二義無礙。或兩門俱泯。並可準思。二相在不在門。謂或一切入一中。由一無性以法性為一。又一切法既即法性。是故一切同在一中。而不相是也。或不在。一謂由無性一多絕。故不壞其有互不雜故。雖恆涉入住自位故。或俱。謂微細相入恆在外故。萬里迢然恆相在故。相在不在是一事故。無障礙故。或俱非。謂入出融故。絕二相故無在不在。仍有此法難名目也。如一切入一具斯四句。一入一切亦準思之。三相是不是門。或一切即是一。此有二門。一約性。謂如經雲。若人慾成佛。勿壞於貪慾。諸法即貪慾。知是即成佛。此經意。以貪慾即無性故不可壞。諸法即貪慾者。即貪慾之無性理也。若不爾者。豈貪是一切法體耶。是故當知。舉貪名而取貪實。二約事。此中二。一始。二終。始謂法界無別有。即以諸法即法界為法界。一法無別有。即以法界即一法為一法。是故一切法即是一法也。二終者。既全以法界即一法為一法故。是故此一即是一切。一切法即是一也。問若就理性既一多俱絕。則無可即。若約事相人法相乖。故云何即。若約事有即。即壞其事即乖於俗。若約理有即。即乖於真。若舉事而取理。即不異前門。更何可辨。答只由此二義故。得相即也。何者。若事而非理不可即。若理而非事無可即。今由理事不二而二。謂即事之理方為真理故。全事相即而真理湛然。即理之事方為幻事故。恆相即而萬像紛然。良由理事相是而不一。故全一多互即而不雜也。去情思之。或若向像執言求解終日難見。或一切不是一。謂全體相是而不雜故。不壞本法故。其猶色即空而不壞色等準之。或俱。由前二義無礙具故。或俱非。由前二義互形奪故。絕二相故。無是不是仍有此法也。如一切即一有此四句。一即一切四句準思。此上三重融成一際。圓明具德無礙自在。是謂法界緣起門。思之知耳。二句數決擇者亦三重。先約一多相即不相即。總有四四句。一由一即多故名一。二一即多故非一。三一即多故亦一亦非一。四一即多故。非一非不一。多即一準之。第二由一不即多故名一。二由一不即多故非一。三一不即多故亦一亦不一。四一即多故非一非不一。多不即一準之。第三由一不即多故名一。二由一即多故非一。三由亦即亦不即故。亦一亦不一。四由非即非不即故。非一非不一。多即一準之。第四由一即多故名一。二由一不多故非一。三由俱故。俱四由不俱故。不俱多一亦準之。是故此上順有十六句。逆亦十六。總三十二句也。二約相在不在。亦三十二句。三約空不空亦三十二句。是故合有九十六句。又若三重相融有三重四句。一或唯空不空。或唯即不即。或俱或不俱。二或唯在不在。或唯空不空。或唯不俱等。三或唯即不即。或唯在不在等四句準之。是故三四為十二句。帖前九十六。總為一百八句法門也。

  染淨緣起門第二。

  問眾生雜染及三寶清淨。為俱是妄為亦非妄。答此二各有四句。謂眾生是妄。以橫計有故。眾生非妄成法器故。此二約用。眾生是妄由上二句故。眾生非妄以妄即空故。真如性滿故。三寶是妄妄情取有故。經雲。眾生強分別作佛度眾生。經雲。若解真實者。無佛無菩提等。二三寶非妄以能治妄故。經雲。佛菩提智之所能斷故。三三寶是妄。由治妄故立也。無妄即無真故。論雲。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也。四三寶非妄由全體是真故。恆一相故。經雲。三寶同一味故也。

  揀理異情門第三。

  問真空與斷空何別。答略有四別。一約境。謂真空不異色等名法理空也。斷空在色等外。及滅色方為空。名為斷滅空也。二約心。謂真空聖智所得。比證等不同也。斷空情謂所得世人所知也。三約德用。謂觀達真空必伏滅煩惱。令成王行入位得果。若緣念斷空成斷滅見。增長邪趣入外道位。顛墜惡趣。經雲。寧起有見如須彌。不起空見如芥子。論雲。若復見於空諸佛所不化等。又真空即色故。不可斷空取。是故真空不思議也。斷空不爾。反上知之。四約對辨異者。問色等既即是真空。斷空何獨不真耶。答若斷空亦即空而實無差別。但為濫取空名。是故揀之耳。略作四句。一色與斷空不相即。以俱是所執故。如見人畜等。二斷空即空與色即空。二空不別。以無二相故。三色真空與斷空不相即。以情理異故。又斷空空與色不相即。亦情理別故。四即空之色與即真之斷得相。即以從詮說理故。就法融通故。如此二門具斯四句。餘一切法相望皆亦如是準思。故經雲。諸法即貪者。以即空之諸法。還即彼即空之貪耳。問如貪法既即空。嗔等亦即空。未知嗔等空為即是貪空。為猶在貪外。答全是內而外宛然。全是外而內亦爾。以圓融故。無限分故。無障礙故。問為如堂內空與房內空。此二空無分限故。一味同故云堂空即房空。而實堂內空不是房中攝。為如此不。答不也。此是世法非可同彼。若如彼言。房空不移而全在堂內。堂中亦爾。非是彼此相通故說無二。但以彼空元來是此空故名無二也。既非世法難申說也。會意思之。或客可見耳。

  藥病對治門第四。

  問對病興治分齊有幾。修行之要故請示之。答病有二種。一粗謂巧偽修行。二細謂執見不破。前中亦二。一內實破戒而外現威儀等。二假全不破為他知故求名利故。狡滑故伺狎故。不直故護短故。第二細中亦二。一雖具直心而執我修行。二雖不執有人而計有法。實見不破故。對治之藥亦有二種。一粗亦二。謂於諸過非而不覆藏。深愧懺悔。二於所修行不雜巧偽。皆質直柔軟。作下下意不顯己德。第二細中亦二。一諸修行時知無我人。不計疲苦。二觀察諸法等不二。一相無相入理究竟。二通說者。但深觀諸法平等之時。於上諸病無不治盡。此是大乘修行法門。依佛藏經義說。

  理事分無門第五。

  問如此理事。為理無分限事有分限耶。為不耶。答此中理事各有四句。且理一無分限。以遍一切故。二非無分限。以一法中無不具足故三具。分無分一味。以全體在一法。而一切處恆滿故。如觀一塵中。見一切處法界。四俱非。分無分以自體絕待故。圓融故。二義一相非二門故。事中一有分。以隨自事相有分齊故。二無分以全體即理故。大品雲。色前際不可得。後際亦不可得。此即無分也三俱。以前二義無礙具故。具此二義方是一事故。四俱非。以二義融故平等故。二相絕故。由上諸義。是故理性不唯無分故。在一切法處。而全體一內不唯分故。常在一中全在一外。事法不唯分故。常在此處恆在他方處。不唯無分故遍一切。而不移本位。又由理不唯無分故。不在一事外不唯分故。不在一事內事不唯分故。常在此處而無在也。不唯無分故。常在他處而無在也。是故無在不在。而在此在彼無障礙也。

  因因果果門第六。

  師子吼品雲。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因者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通法已去)。果者阿耨菩提。果果者無上大般涅槃。後四句者。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此中具智慧及菩提二句)。非因非果名為佛性(中道正性謂法身理也。開第三句即為五種佛性也)。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是前因性)。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是曰因性)。或有佛性二人俱有(非因非果性)。或有佛性二人俱無(果與果果二性)。十二因緣名佛性者。且如無明是佛性有二義。一當體淨故是法身性。二是能知名義成反流。故名報身性。餘支准此。又初四句中。初者謂染淨緣起門。二內燻發心。三始覺圓四本覺現。又初隨染隱體。二微起淨用。三染盡淨圓。四還源顯實。又初與第四俱是理性。但染淨異。中間二俱是行性但因果異。又初染而非淨。第二淨而非染。第三亦染亦淨。第四非染非淨。又初是自性住。二是引出。三四是至得果。又初二因。後二果。又轉初為四轉二為三。又依初起二。以二成三。以三證初冥合不二。是故四義唯一心轉。若離無明此四相皆盡也。

  二諦無礙門第七。

  二諦無礙有二門說。一約喻。二就法。喻者。且如幻兔依巾有二門。一兔二巾。兔亦二義。一相差別義。二體空義。巾亦二義。一住自位義。二舉體成兔義。此巾與兔非一非異。且非異有四句。一以巾上成兔義。及兔上相差別義。合為一際故為不異。此是以本隨末。就末明不異。二以巾上住自位義。及兔上體空義。合為一際故為不異。此是以末歸本就本明不異。三以攝末所歸之本。與攝本所從之末。此二雙融無礙俱存故為不異。此是本末雙存無礙不異。四以所攝歸本之末。亦與所攝隨末之本。此一俱泯故為不異。此是本末雙泯平等不異。第二非一義者亦有四句。一以巾上住自位義。與兔上相差別。此二相違故為非 此是相背非一 巾上成兔義兔上體空義。此二相害故為非一。三以彼相背與此相害。此二位異故為非一。謂背即各相背舍相去懸遠也。相害即與敵對親相飱害。是故近遠非一也。四以極相害泯而不泯。由極相匪存而不存。此不泯不存義為非一。此是成壞非一。又此四非一與上四不異而亦非一。以義不雜故。又上四不異與此四不一。而亦不異理遍通故。是故若以不異門取。諸門極相和會。若以非一門取。諸義極相違諍。極違而極和者。是無障礙法也。第二就法說者。巾喻真如如來藏。兔喻眾生生死等。非一非異亦有十門。準喻思之可知。又兔即生即死而無礙。巾即隱即顯而無礙。此生死隱顯逆順交絡。諸門鎔融並準前思攝可解。二顯義者有四門。一開合。二一異。三相是。四相在。初開合者。先開後合。開者俗諦緣起中有四義。一諸緣有力義。二無力義。三無自性義。四事成義。真諦中亦有四義。一空義。二不空義。三依持義。四盡事義。合者三門。一合俗。二合真。三合二。初者有三。一約用。謂有力無力無二故。二約體。謂性無性無二故。三無礙。謂體用無二唯一俗諦。合真者亦三。一約用。謂依持成俗即是奪俗全盡無二故。二約體空不空無二故。三無礙。謂體用無二故。三合二者有四門一約起用門。謂真中依持義。與俗中有力義無二故。二約泯相門。謂真中盡俗。與俗中無力無二故。三約顯實門。謂真中不空義。與俗中無性義無二故。四成事門。謂真中空義。與俗。中存事義無二故。開合門竟。理事即不即門者。此中理事相即不相即。無礙融通各有四句。初不即中四句者。一二事不相即。以緣相事礙故。二二事之理不相即。以無二故。三理事不相即。以理靜非動故。四事理不相即。以事動非靜故。二相即中四句者。一事即理。以緣起無性故。二理即事。以理隨緣事得立故。三二事之理相即。以約詮會實故。四二事相即。以即理之事無別事。是故事如理而無礙。

  真妄心境門第八。

  真妄心境通有四句。一約情有心境。境謂空有相違。以存二相故。心謂二見不壞是妄情故。或境上有空同性。以俱是所執故。心上亦同。俱是妄見故。二約法亦有心境。境謂空有不二。以俱融故。心謂絕二見。以見無二故。或境上空有相違。以全形奪故。心上亦二。謂隨見一分餘分性不異故。三以情就法說。謂境即有無俱情有。有無俱理無無二為一性。或亦相違以全奪故。心謂妄取情中有。以是執心故。或亦比知其理無以分有觀心故。四以法就情說。境即有無俱理有。有無俱情無無二為一性。或亦相違。以全奪故。心謂見理有以智故。見情無以悲故。或見無二心是一心故。此上四門中。約境各有四句。心上各四句。總有三十二句。準思之。

  能化所化融作十門第九。

  諸佛眾生緣起融通總有十門。一分位門。佛有二義。一法身平等。二報化差別。此二是能化佛門。眾生亦二義。一所依如來藏。二能依妄染。此二是所化眾生門。二理事門。以佛法身與眾生如來藏。無二性故。為理法門也。以佛報化與眾生妄染以相由是故。是事法門也。三以法身不異如來藏。報化依染器而現。是故總是眾生門也。四以如來藏不異法身。妄染是報化所翻。是故總是佛門也。五以事虛無體故。理性不改故。唯一理門。六以理隨緣故。事無不存故。唯一事門。七以報化外攝妄染內攝理性。唯報化門。八以妄染能現報化復內攝真理故。唯妄染門。九此上諸義無礙現前是俱存門。十此上諸義容融平等。是俱泯門。此十門應以六相準之。

  入道方便門第十。

  作入道緣起要有三義。一識病。二揀境。三定智。初中有二。一粗謂求名利等。二細存見趣理等。二揀境中二。一對境。謂情謂之境在邊等。二真境有二。一三乘境。謂空有不二融通等。二一乘境。謂共盡緣起具德圓融等。三定智中亦二。一解謂能生正解。仍解知解行別者是也。二行謂不如所解。以解不能至故。無分別心行順法妄情等。又此行依解成。亦行現前其解必絕。又約境。以三空亂意揀之。約行以無分別智互相揀之。其義即見。又入道方便略作四門。一懺除宿障門。二發菩提心門。三受菩薩戒門。四造修勝行門。造修勝行有二途。一始二終。初中有三門。一舍緣門。二隨緣門。三成行門。初中有六重。一舍作惡業。二舍親眷屬。若出家舍門徒及生緣眷屬。三舍名聞利養。四捨身命。五舍心念。六舍。此舍令絕能所無寄故。二隨緣門者。有四重。一還隨前六事而守心不染。二凡於一切堪情下至微少堪處。皆應覺知不受勿有少染。三於一切違境。乃至斷命等怨。皆應守心歡喜忍受。四凡所作行遠離巧偽虛詐。乃至一念亦不令有。三成行門者。一起六波羅蜜行(一一云云)。二四無量行(一一云云)。三十大願行(一一云云)。願行有二。一諸未起行策令起。二已起行持令不退。皆由願力即通法行也。二終者亦三門。初舍門者。即止行也。觀諸法平等一相。諸緣皆絕云云。二隨緣門者即觀行也。還就事中起大悲大願等行雲雲。三成行門者。即止觀俱行雙融無礙。成無住行。真俗境不殊悲智心不別。又此境而不別也。又明菩薩住不住行。說有二門。一開二合。開中亦二。初不住。後明住不住亦二。一不住生死。二不住涅槃。初中亦二。一由見生死過患故不可住。二生死見本空故無可住。二不住涅槃亦二。一見涅槃本自有。故不待住。二由不異生死故不住。又智理無別故。能所絕故無能住也。二明住亦二。初住生死者亦二。一由見過患起大悲故。住為除纏故也。二見空故住不怖故也又二。一見過生厭故住。二見空則涅槃住。此即常在生死恆住涅槃也。二住涅槃者亦二。一常證理故住。二常化眾生故住。以所化眾生即涅槃故。第二閤中有四。初合生死涅槃以無二故。無偏住。故云無住。又即住此無二之處。故亦云住。二合住不住二行者。良由以不住為住住為不住。唯一無分別行。故無二也。三合行境二門者。以法界法門絕能所故。平等法性唯一味故。無境行之異也。四合前開與此合無二無別唯一無礙法門。是故不礙開而恆合。不壞合而恆開無二相故。且言說所不能至也。若更以句數分別。有四重四句。一唯不住生死即是。二唯不住涅槃亦是。三俱不住亦是。四俱非不住亦是。二唯住亦四句。返上思之。三唯住生死唯不住生死。俱不俱皆是可知。四唯住涅槃唯不住涅槃。俱不俱亦唯之。此上十六門門皆全得。

  得一即不假餘。餘門仍不壞。是故無障無礙。多即多一即一。隨智取捨思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