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和《范仲淹苦學》比較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岳陽樓記》和《范仲淹苦學》比較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10分)
【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節選自《岳陽樓記》)
【乙】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選自《范仲淹苦學》)》)
小題1:解釋加點的字。(2分)
(1)每以天下為己任 ()(2)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小題2:下列加點詞的詞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B.或異二者之為漁人甚異之
C.范仲淹二歲而孤已而夕陽在山
D.居廟堂之高輟耕之壟上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小題4:甲段中 “微斯人,吾誰與歸”句中的“斯人”具體指,乙段文字講了三個層次的意思,第一層是,第二層是做官後因直言而遭讒降職,第三層是刻苦自勵而心憂天下。(2分)
小題5:兩段選文中都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請問此句在這兩篇文中的作用是否相同,請說明理由。(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作為(2)探求
小題2:A
小題3: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
小題4:古仁人年少家貧而胸有大志(1分)
小題5:相同,都是揭示主題(或點明主旨1.5分)。
小題1:
試題分析: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現象比較多,所以答題時一定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結合上下文及本句語法關係來推斷實詞的含義。“每以天下為己任”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為”的意思是作為。“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我曾經探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的意思是探求。
小題2:
試題分析:A項中的兩個“謫”的意思是“古代官員降職或遠調”,動詞。B項前一個“異”應為“不同”,第二個“異”應為“感到驚異”;C項中前一個“而”表修飾,第二個“而”無實在意義;D項中前一個“之”應為助詞“的”,第二個“之”因為動詞,到,往。
小題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並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檢視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這個句子中的重點詞語為“以”,因為。
小題4:
試題分析:【甲文】中“斯人”中的“斯”,代詞,因此要搞清指代的內容是什麼,要仔細閱讀,“斯人”指代“古仁人”。總結第一層的意思格式為:誰+怎麼做+結果,因此就總結出:范仲淹少時家貧但胸有大志。
小題5:
試題分析:因為前文是范仲淹體現個人胸襟和抱負的千古名篇,後文是范仲淹的傳記性的文章,所以兩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意思相同,都體現了范仲淹的抱負,體現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