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山歌·閬州城東靈山白》杜甫翻譯賞析

《閬山歌·閬州城東靈山白》杜甫翻譯賞析

  《閬山歌·閬州城東靈山白》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杜甫。其古詩全文如下:

  閬州城東靈山白,閬州城北玉臺碧。

  鬆浮欲盡不盡雲,江動將崩未崩石。

  那知根無鬼神會,已覺氣與嵩華敵。

  中原格鬥且未歸,應結茅齋看青壁。

  【前言】

  《閬山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詠閬山之勝。上六句敘景,下二句述情。雲在山上,石在山下,“浮”字寫不盡之態,“動”字摹欲落之勢。格律上屬拗體律詩。

  【註釋】

  ⑴此二句點出閬州名山及其方位。靈山在閬州城東北十里,傳說蜀王鱉靈登此山,因名靈山。玉臺山在閬州城北七里,上有玉臺觀,唐滕王(李元嬰)所造。杜甫另有《玉臺觀》詩

  ⑵上句寫山上,欲盡不盡雲,即所謂薄雲。下句寫山腳,將崩未崩石,即所謂危石

  ⑶這兩句,先寫出腳下,後寫山上。根,石根,亦即山根。江流洶湧而石根不崩,安知不是有鬼神呵護。所以浦起龍說:“那知其無,正見其有。”氣,氣象。嵩華,中嶽嵩山與西嶽華山。敵,匹敵,即“草敵虛嵐翠”之“敵”。是說靈山、玉臺可與嵩華並高。見閬山而聯想嵩華,已逗下“中原未歸”意

  ⑷青壁,即石崖。青表其色,壁狀其峭

  【翻譯】

  杜甫在公元763年年(廣德元載)秋第一次到閬中,是為好友房琯奔喪;當年冬末,返梓州。公元764年(廣德二載)春初至春晚(即農曆的正月至三月),杜甫第二次到閬中,是應王刺史之邀,一住近三月。其間,他參與了唐代閬中在清明節前後十日祭祖祭亡友的掃墓活動。因感慨萬端,寫下了著名的《閬山歌》。

  【鑑賞】

  “閬州城東靈山白”:公元764年的清明時節,閬中人已在被唐玄宗賜為“仙穴山”的靈山祭祖祭神,用大量的白花、白幡掛放於滿山、滿坡、滿樹枝,映襯得此山一片片白色而象徵“靈山白”。“閬州城北玉臺碧”:與之幾乎同時,閬州城北有“上帝高居”的玉臺山,則在清明時節掛滿了青綠色的紗幔面被閬中人在此祭祖祭天;所以,有了“玉臺碧(青綠色)”的形容。

  “鬆浮欲盡不盡雲”:清明時節,低山丘陵的山間或山道常有春風乍起;在閬州城周,前幾天由人們掛在靈山或玉臺山松枝上的白花或青紗因松樹的浮動而漸漸散落了,但又有後來人陸續再補掛之,使一部分名山(能寄託祭祖祭神民俗之意的山)上狀如白雲的白花與狀如烏雲的青紗,能在較長時間(清明節前後約十天)持續被掛在松樹上與綠山間。“江動將崩未崩石”:唐代閬州盛大持久的祭祖、祭天、祭神、祭亡靈的活動,因不少儀式是官民共同參與,來自陸路與水路的敬拜者絡繹不絕:在山祭山神,在水祭水神,在廟祭祖宗,在宇祭上天;這一因船隻在江面湧動、陸上又有吹打彈唱而震得巖體欲崩的`群體性民俗活動,能震撼目擊者的心靈。

  “那知根無鬼神會”:雖然在唐代閬中有以濃厚的清明民俗來祭拜祖先,可當地的子孫後代(根),卻從來沒有在實際生活中與祖先靈魂或與萬物的精靈(鬼神)相會。“已覺氣與嵩華敵”:雖然世界上沒有鬼神與人能真正相會,但回顧閬中清明節的祭拜盛況,其民俗張揚的極致所構之“氣勢”,可與嵩山、華山的清明活動相匹敵。

  “中原格鬥且未歸”:值此公元764年的清明祭天、祭地、祭祖、祭英靈之際,因安史之亂給社會帶來的動盪不安還未完全平息,使詩人還未如願以償回到長安或河南鞏縣的老家,因而心中鬱悶。“應結茅齋看青壁”:即使如此,詩人也要按照清明節的民俗,在閬州古城東南角的居處(茅齋——即曾由閬中後人建存於古城內的“杜甫草堂”)中,將青紗幔掛於此居址的牆壁,以表與閬州人民、與中原人民同思同憂。

  杜甫在閬中的時間雖然不長,創作的詩篇卻不少。就創作的速度而言,可以說是一個小小的高產期。這首《閬山歌》專詠閬山之勝,它與《閬水歌》一起成為杜甫在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