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夜喜雨》全詩意思翻譯
杜甫《春夜喜雨》全詩意思翻譯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詩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詩歌具有精煉、集中,節奏鮮明,富有韻律的特點。還苦於找不到好的詩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杜甫《春夜喜雨》全詩意思翻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杜甫《春夜喜雨》全詩意思翻譯 1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一: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植物萌發生長的時侯,它隨著春風在夜裡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天亮後,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豔,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譯文二:
雨彷彿知曉人們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時候就悄然來臨。
到了春天需要雨的時候,它就自然地應時而生。
伴隨著和風在夜裡悄悄飄灑,
滋潤著萬物輕柔而寂然無聲。
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點漁火若隱若現。
等到天明,錦官城裡該是一片萬紫千紅吧!
詞語解釋:
乃:就。
發生:促使植物生長。
潛:悄悄地。
潤物:使萬物受到水分的滋養。
野徑:鄉間小路。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變得沉重。
發生:催發植物生長。
錦官城:成都的別稱。
賞析一:
這首詩寫於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流離轉徙的生活後,終因陝西旱災而來到四川成都定居,開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較為安定的生活。作此詩時,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的詩作。
這是一首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詩中將春夜喜雨擬人化了,詩人誇讚這雨是“好雨”,說它“知時節”,懂得客觀需要。難道不是嗎?春天裡,萬物萌芽勃發,正需要雨露的滋潤,雨就下了起來。這首《春夜喜雨》,將雨描繪得不僅切夜、切春,而且還道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了詩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詩題中的“喜”字雖然在詩文中沒有露面,但從字裡行間,都洋溢著詩人歡喜之情。從歡喜到情不自禁地想象:明天必定會春色滿城。
鑑賞二:
《春夜喜雨》抒寫詩人對春夜細雨的無私奉獻品質的喜愛讚美之情。全詩這樣寫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江溼處,花重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贊盛春雨。“知時節”賦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來,春雨體貼人意,知曉時節,在人們急需的時候飄然而至,催發生機。多好的春雨!
首聯既言春雨的“發生”,又含蓄地傳達出作者熱切盼望春雨降臨的焦急心緒。頷聯顯然是詩人的聽覺感受。春雨來了,在蒼茫的夜晚,隨風而至,悄無聲息,滋潤萬物,無意討“好”,唯求奉獻。瞧,聽雨情景作者體察得多麼細緻,就連春雨灑灑,靜默無聲也被詩人聽出來了。可見,驚喜於春雨的潛移默化,詩人徹夜難眠。
頸聯緊承頷聯,詩人唯願春雨下個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憂,推門而出,佇立遠眺,只見平日涇渭分明的田野小徑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見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漁火紅豔奪目,又反襯出春夜的廣漠幽黑,也從側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聯絡想象之辭,詩人目睹春雨綿綿,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錦官城將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花之紅豔欲滴、生機盎然正是無聲細雨潛移默化,滋潤洗禮的結果。因此,寫花實乃烘托春雨的無私奉獻品格。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在生活裡,“好”常常被用來讚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讚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頷聯,進一步表現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著和風細雨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著冷風,受到冷空氣影響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著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時的雨儘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的“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的“好”。等到第二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著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一會兒,就雲散天晴,那“潤物”就不很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頸聯。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裡全是黑沉沉的雲,地上也像雲一樣黑。看起來這雨準會下到天亮。
尾聯寫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豔欲滴。詩人說: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溼”,一朵朵紅豔豔、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
浦起龍說:“寫雨切夜易,切春難。”這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了詩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們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裡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裡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於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
這首詩,前兩句寫雨適時而降,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三、四兩句寫雨的“發生”,其中“潛”、“潤”、“細”等詞語道出了雨的特點;五、六兩句寫夜雨的美麗景象,“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瞭雲厚雨足,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最後兩句仍扣“喜”字寫想象中的雨後之晨錦官城的迷人景象,“紅溼”、“花重”,體物可謂細膩至極。第二聯所寫,是詩人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裡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著覺。由於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所寫,是詩人看見的。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後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悅的心情,表現得十分生動。中唐詩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和那些朱門裡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對春雨“潤物”的喜悅之情自然也是一種很崇高的感情。
杜甫《春夜喜雨》全詩意思翻譯 2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翻譯
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明早再看帶露的鮮花,成都滿城必將繁花盛開。
註釋
1、知:明白,知道。說雨知時節,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
2、乃:就。發生:萌發生長。
3、發生:萌發生長。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流離轉徙的生活後,終因陝西旱災而來到四川成都定居,開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較為安定的生活。作此詩時,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賞析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在生活裡,“好”常常被用來讚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讚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
評解
平常之景最為難寫,能寫難狀之景如在目前,且如此真切入微,令人如臨其境,只有大詩人能夠做到。這是一首五律。前兩聯用流水對,把春雨的神韻一氣寫下,末聯寫一種驟然回首的驚喜,格律嚴謹而渾然一體。詩人是按先"傾耳聽雨"、再"舉首望雨"、後"閉目想象"。
鑑賞
杜甫這首五言律詩是他在成都第二年所作的著名詩之一,歷來為人們所傳誦。當時,詩人在親戚和朋友的幫助下,加上自己的苦心經營,他寓居的浣花草堂基本建成。經過長期顛沛流離和飽經憂患的杜甫,生活總算暫時得以安定,所以他才有町能對成都自然景物進行深入的觀察和細緻的琢磨,並在此基礎上創作了不少吟詠它們的詩。
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杜甫《春夜喜雨》全詩意思翻譯 3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註釋】
知:明白,知道。說雨知時節,是一種擬人化寫法。
乃:就。發生:萌發生長。
潛(qián):暗暗地,悄悄地。這裡指春雨在夜裡悄悄地隨風而至。
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滋養。
野徑:田野間小路。
這兩句意謂滿天黑雲,連小路、江面、江上船隻都看不見,只能看見江船上點點燈火,暗示雨意正濃。
曉:天剛亮時候。紅溼處:雨水溼潤花叢。
花重(zhòng):花因為飽含雨水而顯得沉重。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時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後人有用作成都別稱。此句是說露水盈花美景。
【譯文】
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
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
明早再看帶露鮮花,成都滿城必將繁花盛開。
【賞析】
此詩描寫久旱後春夜喜降好雨滋潤萬物美景。
全詩八句,四聯。首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統領全詩,讚美春雨懂得農家需求,應農時而降,透出喜悅之情。
開頭用一個“好”字來贊“雨”,並把好“雨”人格化,說它“知時節”,一個“知”字,點出了春天,寫活了春雨。春天是萬物復甦生長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應需而降,你看這雨該多麼好!當春乃發生“乃”字,是“即”意思,“知”和“己”前後互為呼應,使人油然而生讚美之情,面對有靈性,善解人意春雨,詩人不禁發自肺腑高呼“好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頷聯仍運用擬人手法,從正面細緻描繪了春夜喜雨隨風而至此,潤澤萬物情態,“潛入夜”和“細無聲”相匹配,不僅表明雨是伴風悄悄而至,同時表明雨是有意潤物,是無意討好人們歡欣。其中“潛入夜”“潛”和“細無聲”“細”字,用詞精當恰切。所謂“潛”是風輕而不狂;所謂“細”是指雨蒙而不驟,有了風輕雨蒙作鋪墊,才能產生“潤”。這一“潛”一“細”二字,是從聽覺角度寫出春雨綿綿,無聲無息輕輕潤物。
頸聯“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寫雨中夜色。田野裡小路也跟雲一樣都是黑沉沉,只有江裡船上燈火是明。喜是雨意之濃。從視覺角度描寫了一幅江村夜雨圖。以“江船火獨明”反襯“野徑雲俱黑”,更顯得黑雲密佈,雨意正濃,今夜裡準能下一場透雨。
尾聯“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以想象之筆,寫春雨潤物之功,描繪明晨雨後百花盛開勝景。
“錦官城”指成都城。在城中住過織錦官員而得名,詩人將“錦官城花重”刻意用倒裝句式表現“花重錦官城”,變被動為主動,使詩句平見奇,奇中見神,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一個“重”字境界全出,花受雨而溼潤,顯得飽滿凝重,生機盎然;雨襲花而不見零落,倒覺綺麗婉媚,楚楚動人。這一切一切,均來自春雨過後特有景象。待到明早去看吧,整個錦官城會變成花海洋。
詩人企盼這樣“好雨”,喜愛這樣“好雨”。雖然題目中那個“喜”字在詩中沒有出現,但筆筆卻在寫春夜喜雨。一喜春雨及時,如期而至;二喜雨潤萬物,悄然入夜;三喜雨景奇觀,雨意甚濃;四喜雨霽花豔,花滿錦官。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一號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稱杜少陵,杜工部。漢族,祖籍湖北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生於中國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死於耒陽市。今耒陽有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橋、杜陵書院等遺址,在杜甫遺址基礎上闢有杜甫公園。歷代僅杜甫墓、杜公祠題詠多達六十餘首,還有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並稱“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工部。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的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詩被譽為“詩史”後人尊稱他為“詩聖”。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名,比如 “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詩流傳數量是唐詩裡最多最廣泛,是唐代最傑出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