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習俗與杜甫的《登高》詩賞析
登高習俗與杜甫的《登高》詩賞析
古人喜歡登高,或登山,或登臺,或登樓,而且“登高必賦”,留下了不少名篇。
《韓詩外傳》卷七:“孔子游於景山之上,子路、子貢、顏淵從。孔子曰:‘君子登山必賦,小子歌者何?’”《漢書·藝文志》:“傳曰,不歌而誦謂之賦,登高而賦可以為大夫。”“登高必賦”或“登高能賦”就成為古代大夫必備的九種才能之一,於是登高與賦詩就緊緊地連在一起。
綜合歷史文獻,可知“登高”有三種情況:
1、籠統地說升至高處。如明代開國功臣之一、寫《賣柑者言》的劉基的《旅興》詩:“登高望四方,但見山與河。”這是隨意而登,不指明時間地點。
2、九月九日登高。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中記載著一段傳說:“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這則道家的傳說顯然是要讓人們關心家人,要“常回家看看”。後人每至九月九日都要登高飲菊花酒,其內涵也泛化為對親人故交的懷念。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可稱代表。
3、指正月初七(人日)和十五日登高的風俗。
晉陶淵明《移居》之二:“春秋多佳節,登高賦新詩。”可見,登高賦詩的佳節,春秋都有。秋當然指九月九日即“重陽節”,春則指正月初七和十五。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初七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登高賦詩。”《隋書·元胄傳》:“嘗正月十五,上與登高。”
總體上看,登高歷經魏晉唐宋諸代,都是中國文學的重要主題,而怨春和悲秋則成為主要題材。登高之作的總體基調也必然是憂愁、悲哀、痛楚,具有強烈的悲情特徵。其情感內容同社會生活的變化、國家的分合治亂有著基本同步的規律。周秦之際多是親情之念,如《詩經》中的.《東山》、《陟岵》等篇,漢魏之時則偏於鄉國之戀,如王粲的《登樓賦》、曹植的《雜詩》,唐宋以下更多友情之思,如盧照鄰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確是佳作。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寫親情之念,鄉國之戀,友情之思的作品中往往飽含著作者對社會、國家、人生的憂患意識,使悲情更加濃重。杜甫的《登高》堪稱典範: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糅合了登高和悲秋兩大主題,登高是從空間上感受自然的博大永恆,悲秋是從時間上把握生命的脈搏。一位潦倒多病的老翁,在急風、哀猿、白沙、黃葉的肅殺秋景裡,抒發著沉鬱的家國之痛。而“不盡長江滾滾來”又讓我們頓悟出中華民族在生生不息地行進中,迸發出強大的不可戰勝的力量,啟迪人們以超凡的心志,笑對人生世事的苦難。這就是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