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鸛雀樓的古詩意思及賞析

登鸛雀樓的古詩意思及賞析

  《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的一首五言絕句。登鸛雀樓的古詩意思及賞析,我們來看看,歡迎參考。

  原文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註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陽。

  3.依:依傍。

  4.盡:消失。 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5.窮:盡,使達到極點。

  6.千里目:眼界寬闊。

  7.更:替、換。(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登鸛雀樓》賞析

  這首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其中,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寫得景象壯觀,氣勢磅礴。這裡,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而後人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一開。

  首句寫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這是天空景、遠方景、西望景。次句寫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這是由地面望到天邊,由近望到遠,由西望到東。這兩句詩合起來,就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全都容納進詩筆之下,使畫面顯得特別寬廣,特別遼遠。就次句詩而言,詩人身在鸛雀樓上,不可能望見黃河入海,句中寫的是詩人目送黃河遠去天邊而產生的意中景,是把當前景與意中景溶合為一的寫法。這樣寫,更增加了畫面的廣度和深度。而稱太陽為“白日”,這是寫實的筆調。落日銜山,雲遮霧障,那本已減弱的太陽的光輝,此時顯得更加暗淡,所以詩人直接觀察到“白日”的奇景。至於“黃河”。當然也是寫實。它宛若一條金色的飄帶,飛舞於層巒疊嶂之間。詩人眼前所呈現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輝的壯麗圖畫。這幅圖畫還處於瞬息多變的動態之中。白日依山而盡,這僅僅是一個極短暫的過程;黃河向海而流,卻是一種永恆的運動。如果說.這種景色很美,那麼,它便是一種動態的美,充滿了無限生機的活潑的美。這不是所謂“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標本。讀者深深地為詩人的大手筆所折服。

  後兩句寫所想。“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願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千里”“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既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同時,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一首登樓詩。

  從這後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層樓所見,而詩人還想進一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詩句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出了這一登樓的過程,而含意深遠,耐人探索。這裡有詩人的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

  就全詩的寫作特點而言,這首詩是日僧空海在《文鏡秘府論》中所說的“景入理勢”。有人說,詩忌說理。這應當只是說,詩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說理,而不是在詩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揚哲理。象這首詩,把道理與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無縫,使讀者並不覺得它在說理,而理自在其中。這是根據詩歌特點、運用形象思維來顯示生活哲理的典範。

  這首詩在寫法上還有一個特點:它是一首全篇用對仗的絕句。前兩句“白日”和“黃河”兩個名詞相對,“白”與“黃”兩個色彩相對,“依”與“入”兩個動詞相對。後兩句也如此,構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詩別》中選錄這首詩時曾指出:“四語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絕句總共只有兩聯,而兩聯都用對仗,如果不是氣勢充沛,一意貫連,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離破碎。這首詩,前一聯用的是正名對,所謂“正正相對”,語句極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顯示出所寫景象的雄大;後一聯用的是,雖然兩句相對,但是沒有對仗的痕跡。所以說詩人運用對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浴血奮戰,最終聯合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擊敗了日本侵略者。中國**多次利用巧妙的'戰法與過人的勇氣,給敵人造成了沉重的打擊,這其中不乏許多經典戰例,卻也夾帶著很多水分甚至謊言,從斷章取義到以訛傳訛再到無中生有,各種來路的戰果錯綜複雜,不僅給歷史增添了荒謬,也讓真正的英雄們被人們忽視甚至遺忘。

  這些戰績或為戰時鼓舞士氣而作偽,或因記憶不清而失真,或戰後為“翻案”而編造,數量巨大型別龐雜。筆者無力一一舉證,只能擇要者闢謠,以正視聽。

  從擊沉“出雲”號說起

  提到抗戰時期的日本海軍,駐華第3艦隊旗艦“出雲”號的知名度可謂家喻戶曉。在整個上世紀30年代,這艘黃浦江上最大的戰艦一直是日本海軍在中國橫行的符號,被中國軍民當做記恨萬分的大目標。以至於滬語中專門有“出雲艦”一詞形容強大之物。

  在著名的網文《六十年過去了,有誰還記得》中,“國軍空軍炸燬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炸沉日本海軍第3艦隊旗艦”被作為國府抗戰的重要戰果。有關“出雲艦”的沉沒說法頗多,有說空襲炸沉的,有說魚雷艇偷襲擊沉的,甚至還有說蛙人安放炸彈的……可是史料記載中,日本海軍“出雲”艦在上海期間僅受過輕傷,隨後被日本海軍恢復為一等巡洋艦,加裝高射炮後返回日本,並在江田島海軍學校做訓練艦。直到1945年7月24日,該艦才被美機炸沉。

  儘管“擊沉出雲艦”是一個不存在的戰績,但試圖擊沉該艦的行動確實存在,而且空海俱全:1937年8月14日,空軍第二大隊11隊隊長龔穎澄率所屬9架諾斯羅普-2E輕型轟炸機於當日上午10時10分抵吳淞江上空,轟炸日本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由於技術不夠以及日軍炮火阻攔,轟炸沒有造成可見的傷害;8月19日,沈崇晦機組在作戰失蹤後,為提振士氣民心,軍方宣傳沈崇晦機組駕機衝撞“出雲”艦;8月25日,空軍第八大隊3架亨克爾He-111型轟炸機和2架馬丁B-10轟炸機飛往上海轟炸獅子林、蘊藻濱一帶江面敵艦時,也曾有傳言“出雲”艦遭到轟炸,但據日方記錄,“出雲”艦並未在空襲中受損。

  8月14日,電雷學校快艇大隊“史一〇二”、“文一七二”兩艘CMB型魚雷快艇偽裝成漁船,由快艇大隊副大隊長安其邦率領,經太湖、松江前往黃浦江。8月16日,安其邦親自指揮“史一〇二”艇從新龍華出發,在低速透過十六鋪碼頭的沉船封鎖線後突然加速,“用最高速率衝越所泊敵驅逐艦,傍英、法、意各外艦前進”。快艇在300米距離上向“出雲”艦發射兩枚魚雷,結果一枚擊中外灘日本總領館附近的江岸,在路上炸開一段裂縫,另一枚則擊中了“出雲”艦外圍的防護駁船。“史一〇二”艇在撤退時遭日艦射擊,中彈進水後沉沒在九江路外灘浦江碼頭附近。

  如果說“擊沉”雖系誇大,但“攻擊”“出雲”還可以算作抗戰“戰果”的話,筆者看到的另外幾則戰績則更加混亂——在廈門胡裡山炮臺的介紹中,這門19世紀的火炮在1937年“擊沉”日本海軍“箬竹”型13號驅逐艦的戰果被反覆提及。但“箬竹”型驅逐艦總共只有8艘,除一艘於1932年被撞沉外,所有艦艇都在1940年以後才被擊沉,子虛烏有的13號艦根本不存在。

  廈門外海確實有一艘沉沒的日本驅逐艦,但該艦是1945年觸礁沉沒的“天津風”號,與胡裡山炮臺的戰果無關。至於這一戰果的最初說法究竟是誤傳還是開發旅遊的噱頭,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比起上述兩類戰績,網路時代產生的虛假戰績不僅更可觀,其內容細節看起來也更加“翔實可信”。2005年,人民網曾刊登一篇《中國勇士捨命擊沉日本航母》的“雄文”,記述了1937年國軍空軍3架輕型轟炸機重創日軍“龍驤”號航母的所謂“秘聞”。不過查詢抗戰期間國軍空軍的作戰記錄,11月11日國軍空軍主力正用於掩護淞滬會戰**後撤,並無向敵艦發起空襲的記錄;日本海軍“龍驤”號航母也沒有任何戰損維修記錄;加上文中出現諾斯羅普-2E轟炸機根本無法達到的“8000米高空”,可以認定文章所述內容完全是子虛烏有。

  這些假戰績在網路上廣為流傳,不僅混淆了真正的歷史,也給當代人瞭解抗戰製造了巨大的障礙——在2011年播出的電視劇《遠去的飛鷹》中,甚至出現了男主角駕機對日本海軍“加賀”號航母發動“神風特攻”的荒誕橋段——中國空軍在抗戰中的形象已經足夠高大,何必要用謊言為它無謂地塗脂抹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