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鸛雀樓作者之爭

登鸛雀樓作者之爭

  登鸛雀樓是王之渙的成名之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登鸛雀樓作者之爭,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www.ruiwen.com/wenxue)。

  我想談談這首詩的作者。這首詩的作者其實是個大問題。關於這首詩的作者問題,並不是我們的教材出了問題。而是記錄這首詩的許多文獻在記錄中出了問題。這首詩的作者,我們一開始就講了,我們今天欣賞的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明確地說明它的作者是王之渙。然而其實這個作者王之渙,是很有問題的一個事情。我舉一部書為例——這部書現在尚有流傳——這部書叫《國秀集》。這個《國秀集》中收錄了這首詩,但是和我們今天說的這個本子有兩點不同:第一,它的末句不是“更上一層樓”,而是“更上一重樓”,“一層”和“一重”是一個區別。第二,它的作者不是王之渙,是朱斌。即是說唐玄宗天寶三年大學士芮挺章編《國秀集》的時候,明確地記載它的作者是朱斌,那就帶來一個問題,究竟它的作者是朱斌還是王之渙。而芮挺章編的《國秀集》是唐人編的唐詩集,也就是當代人編的當代詩歌集,所以按照一般的常理來說,可靠性比較強。之後宋人做了大量的唐詩整理工作,這裡我們舉兩條文獻來談一下。一是宋代一個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光,他寫有一部書叫《溫公續詩話》。其中記錄了“白日依山盡”這首詩,而且說明了它的作者是王之美,這出現了第三個作者。第二個我們需要知道的文獻,是宋代一個著名的文人科學家沈括所寫的《夢溪筆談》。他在《夢溪筆談》中,他提到了這首詩,還說這首詩的作者叫王文渙。王文渙跟王之渙就有點意思了,我估計大概用毛筆去寫“文”和“之”的時候,可能由於寫作和傳抄過程中會出現一點錯誤,王文渙和王之渙還比較接近。

  另外,宋人又一個出問題的地方,是在宋太宗時期編的三大書中:第一部是《文苑英華》,第二部就是《太平廣記》,還有第三部書是《太平御覽》。《太平廣記》和《太平御覽》和這篇作品無觀。和這篇作品有關的是《文苑英華》,在《文苑英華》記錄這首詩的時候,明確地記錄“白日依山盡”這首詩的作者是王之渙。可見,把這首詩的作者定為王之渙的始作俑者是宋人編的《文苑英華》。《國秀集》的編纂是天寶三年,到《文苑英華》的編纂年限中間相差了四百多年。對於我們來說,是相信當代的`唐人,還是相信四百六十年後的宋人?毫無疑問,我們應當相信《國秀集》的唐人。

  而造成我們今天認為《登鸛雀樓》這首詩是王之渙的其實影響最大的是清人。清人沈德潛編的《唐詩別裁集》定這個“白日依山盡”這首詩是王之渙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另一個是流傳更廣的一個清人名為孫洙所編的一部《唐詩三百首》,它裡面把《登鸛雀樓》的作者也定為王之渙。由於有《唐詩別裁集》,又有《唐詩三百首》都說是唐代的王之渙,所以這首詩就名正言順地歸入了王之渙的名下了。

  現在我們可以比較負責任地說,《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這首名作不是王之渙的,它的作者應當是朱斌。可惜朱斌在那個時代去世太早,尚沒有智慧財產權保護法,朱斌沒有辦法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他的作品被王之渙冒名頂替了許多年,它成就了王之渙卻毀掉了朱斌。到今天,我們應當為朱斌正名,這樣王之渙仍然不失為一個偉大的邊塞詩人,同時我們也應當給朱斌一席之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