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蝶戀花原文及譯文

歐陽修的蝶戀花原文及譯文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是北宋詞人歐陽修的作品,此詞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上片寫少婦深閨寂寞,阻隔重重,想見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寫美人遲暮,盼意中人迴歸而不得,幽恨怨憤之情自現。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歐陽修的蝶戀花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作品原文

  庭院深深深幾許⑴,楊柳堆煙⑵,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⑶,樓高不見章臺路⑷。

  雨橫風狂三月暮⑸,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⑹。

  註釋譯文

  ⑴幾許:多少。許,估計數量之詞。

  ⑵堆煙:形容楊柳濃密。

  ⑶玉勒雕鞍:極言車馬的豪華。玉勒:玉製的馬銜。雕鞍:精雕的馬鞍。

  ⑷章臺:漢長安街名。《漢書·張敞傳》有“走馬章臺街”語。

  ⑸雨橫:指急雨、驟雨。

  ⑹亂紅:這裡形容各種花片紛紛飄落的樣子。

  作品譯文

  深深的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楊柳堆起綠色的雲,一重重簾幕多得難以計數。華車駿馬如今在哪裡遊冶,被高樓擋住,望不到不見章臺路。

  風狂雨驟的暮春三月,時近黃昏掩起門戶,卻沒有辦法把春光留住。我淚眼汪汪問花,花默默不語,只見散亂的落花飛過鞦韆去。

  詞牌格律

  鵲踏枝,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又名“蝶戀花”“鳳棲梧”。《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趙令畤有《商調蝶戀花》,聯章作《鼓子詞》,詠《會真記》事。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格律對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

  中仄中平平仄仄。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雨橫風狂三月暮,

  中仄中平平仄仄。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說明: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加粗體字為韻腳所在。)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三蘇)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簡析

  這是一首寫女子失戀的名作,上闋寫這位失戀女身處深深庭院,被輕煙似的楊柳包圍更顯得幽深闃寂,而她卻被困閉在庭院更深處的重重簾幕之中。下闋以景語寫女主人公內心極度的悲痛情緒。“雨橫風狂”,女主人公心靈受摧殘的象徵;“門掩黃昏”,境界淒涼;“無計留春”,處境可憐。“淚眼問花”兩句最為傳神而受讚許。以細節的`生動,強調此女哀苦無告才含淚問花,花亦正被摧逼損害,同病相憐,紅顏薄命,很有象徵意味。

  名家點評

  明代茅暎:悽如送別。(《詞的》)

  明代李廷機:首句疊用三個“深”字最新奇,後段形容春暮光景殆盡。(《新刻註釋草堂詩餘評林》)

  清代黃蘇:首闋因楊柳煙多,若簾幕之重重者,庭院之深以此,即下旬章臺不見,亦以此。總以見柳絮之迷人,加之雨橫風狂,即擬閉門,而春已去矣。不見亂紅之盡飛乎?語意如此,通首詆斥,看來必有所指。第詞旨濃麗,即不明所指,自是一首好詞。(《蓼園詞選》)

  毛先舒:“人愈傷心,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人,又絕無刻畫費力之跡,謂非層深而渾成耶?然作者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筍未出而苞節已具,非寸寸為之也。”(王又華《古今詞論》引)

  俞陛雲:此詞簾深樓迥、及“亂紅飛過”等句,殆有寄託,不僅送春也。(《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唐圭璋:此首寫閨情,層深而渾成。首三句,但寫一華麗之庭院,而人之矜貴可知。“玉勒”兩句,寫行人遊冶不歸,一則深院凝愁,一則章臺馳騁,兩句射照,哀樂畢見。換頭,因風雨交加,更起傷春懷人之情。“淚眼”兩句,……觀毛氏此言,可悟其妙。(《唐宋詞簡釋》)。

  【鑑賞】

  此詞寫暮春閨怨,一起一結頗受推賞。“庭院”深深,“簾幕”重重,更兼“楊柳堆煙”,既濃且密——生活在這種內外隔絕的陰森、幽遂環境中,女主人公身心兩方面都受到壓抑與禁錮。疊用三個“深”字,寫出其遭封鎖,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獨處,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訴之感。因此,李清照稱賞不已,曾擬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顯然,女主人公的物質生活是優裕的。但她精神上的極度苦悶,也是不言自明的。

  “玉勒雕鞍”以下諸句,逐層深入地展示了現實的悽風苦雨對其芳心的無情蹂躪:情人薄倖,冶遊不歸;春光將逝,年華如水。篇末“淚眼問花”,實即含淚自問。花不語,也非迴避答案,“亂花飛過鞦韆去”,不是比語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臨的命運嗎?在淚光瑩瑩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後花、人莫辨,同樣難以避免被拋擲遺棄而淪落的命運。這種完全用環境來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緒的筆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現了生活在幽閉狀態下的貴族少歸難以明言的內心隱痛。

  當然,溯其淵源,此前,溫庭筠有“百舌問花花不語”(《惜春詞》)句,嚴惲也有“盡日問花花不語”(《落花》)句,歐陽修結句或許由此脫化而來,但不獨語言更為流美,意蘊更為深厚,而且境界之渾成與韻味之悠長,也遠過於溫、嚴原句。

  【歐陽修簡介】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維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維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