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單句賞析
春江花月夜單句賞析
春江花月夜。其詩描寫細膩,音節和諧,清麗開宕,富有情韻,看看下面吧!
春江花月夜單句賞析
《春江花月夜》全詩--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一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詩句解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①灩灩:波光閃動的光彩。
這四句是說,春天的江潮與海潮連在一起,壯闊無邊,明月伴著潮水而升;閃閃的月光,隨著波浪一洩千里,春江處處都有月光的照射。江潮連海,月共潮生,實乃一幅氣勢宏偉、景象壯麗的春江月夜圖。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①芳甸:遍生花草的原野。②霰:雪珠。
這兩句是說,彎曲宛轉的江流繞過芳一香的草甸,明月照在花林上有如一層雪霰。丹青妙手,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的奇異之“花”,景象絕妙。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①流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這裡比喻月光皎潔,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②汀:水中的空地。③纖塵:微細的灰塵。④月輪:指月亮,因月圓時象車輪,故稱月輪。
這幾句寫春日月夜江上的景色——空中不覺得“霜”飛,但汀洲上卻蓋著一層“濃霜”(月光),以致看不見白沙;江面天空一片明淨,無一絲灰塵,只有天上一輪皎潔的明月。“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筆觸細膩,境界美妙,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恬靜幽美。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這兩句是見景生情,發問:江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月何年開始照亮人間?意在探求宇宙奧秘與人生哲理,超越時空,意蘊深沉。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①窮已:窮盡。
這兩句是說,人生代代相傳,永無停止;江上的月亮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毫無兩樣。把年年相似的江月,和代代無窮的人生對照,發出了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嘆,但卻“哀而不傷”。從“代代無窮已”的人生與“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共存這個事實中,得到了一種欣慰。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①但見:只見、僅見。
這兩句是說,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像是在等待什麼人,卻永遠不能如願;月光下,只有滾滾大江,急急奔騰遠去。春江流水,隱含一著離別相思的情懷和人生短暫的感慨。清麗婉轉,意蘊深沉,向稱名句。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①悠悠:渺茫、深遠。②青楓浦:地名,今湖南瀏陽縣境內有青楓浦。這裡泛指遊子所在的地方。
這兩句是說,天空中一片片白雲飄飄悠悠,在青楓浦的遊子有無限憂愁。言遊子如白雲般飄忽無定,遇到“青楓浦”這樣感別的場所,一股思歸之情油然而生。以景狀情,託物喻情,含蓄而深長。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①扁舟:孤舟。
這兩句寫兩地相思——不知誰家還有泛舟在外的遊子,也不知那家的婦女在明月樓上苦苦相思!二句互文見義,一種相思,牽出兩種離愁,一往一復,曲折有致。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①月徘徊:指月光移動。妝鏡臺:梳妝檯。
這兩句是說閨中女子的相思之苦——可愛的月光正在樓上徘徊,它本應照亮那閨房裡人兒的梳妝檯。用月烘托懷念之情,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用得極為傳神:浮雲遊一動,月光明滅不定。月光懷著對思婦的同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臺上。寫得委婉別緻,意境獨到,別開生面。
玉一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①玉一戶:形容樓閣華麗,以玉石鑲嵌。②搗衣砧:搗衣石、捶布石。③相聞:互通音信。④逐:跟從。月華:月光。
這兩句寫的是思婦對離人的懷念——可愛的月光在樓上徘徊,它似乎對思婦產生了憐憫之心,捲起門簾卻卷不走月光,搗衣石上也無法把月光拂開;千里共此明月,而明月卻不能為思婦與離人互通音信,她多麼想隨著月光照見在外地的夫君!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託明月遙寄相思之情。“卷”和“拂”兩個痴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內心的愁苦。觸景生情,月色惱人,思念尤甚。心理狀態描繪得十分細膩、傳神。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①文:同紋。
這兩句是說,廣袤的天空裡,遠飛的鴻雁尚且飛不出月光;悠長的流水中,翻騰的魚兒也只能泛起粼粼波紋。向以傳信為任的魚雁,如今也無法傳遞音訊,憑添幾重愁悶。似寫景,實寫情,蘊藉深沉,耐人尋味。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這兩句是說,昨夜夢見花落江潭,感到一番春事又將過去;可嘆的是,現已春半還不得回家。花落幽潭,春一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遊子在夢中都想著要回家,思歸之情真是難耐啊!狀情真切,描繪傳神。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這兩句是說,晝夜不停東去的流水,又把春天送來了;今晚江潭上的落月也已西斜。“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流去了遊子的青春以及他對幸福的憧憬。“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悽苦的孤寂之情。情景交一融,意蘊深長。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①無限路:言離人相去很遠。
這兩句是說,落月西沉,將藏入蒸騰迷漫如海一般的雲霧之中;從碣石到瀟湘的道路實在遙遠啊!“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遊子的孤寂;“無限路”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思。蘊含深遠,意境委婉。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①乘月:趁著月光。②搖情:激盪情思,猶言牽情。
這兩句是說,不知有幾家的人兒趁著月光回來,落月的餘輝,將激盪的情思灑在江邊的樹林之上。望月懷人之情,惇摯悠永,情景交一融,意境深邃。思念之情,不絕如縷。詩句將月光之情、遊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一起,灑落在江樹之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悠長,令人心醉神迷。
詩詞鑑賞:
這首詩從月亮升起寫到月亮降落,情隨景遷,結構鴻大,涵蓋的內容豐富,思想健康,給人以情真,景美,意境高遠的感受。
(1)情真
皓月當空,纖塵無染,月華如水,一瀉而下,在江海相連處,水波盪漾,泛起點點金光。“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如此良辰美景,無人共賞,孤獨寂寞中,思婦登樓遠望,一種相思,兩處離愁,純潔真摯的離情漸明漸遠漸深。“玉一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月亮依然,可遊子不歸,月色帶著離愁滲進思婦的心頭,揮之不去,無法排遣,真是剪不斷,理還亂。於是寄別情於明月,託相思於江水,但願滿懷的思念化作月華溶進多情的江水,流進遊子的心間。在這裡,思婦、遊子的心中對一團一聚的渴望,是那樣強烈,那樣濃釅。美好的情意使人產生共鳴,富有生活意義。人世間還有什麼比真情更可貴的呢?
(2)景美
抒情的最好方式是找準依託物。詩人張若虛為此選擇了一個大背景:“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讀罷詩歌,展現在讀者眼前的是這樣一幅美景:明月從地平線上升起,水邊望去,就好像從浩浩長江的浪潮中湧一出一樣,月華如練的春夜,鮮花爛漫,草色清新,月色融融。一開始就營造出一種令人迷醉的氛圍,給人以陰柔之美,令人不禁觸景生情,要是能與佳人一起共享這良辰美景,共敘思念的話兒,傾聽潮漲潮落的絮語,那該多麼好啊!可是偏偏是別離,愁緒頓生,百轉愁腸如曲折東流的一江春水,何時才是相聚之時啊!在這裡,如果詩人不選取好寄情的意象——一江春水、皎皎明月、原野鮮花……那麼,離情別緒就難以淋一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也就難以融情於景,達到情景交一融的境地。
(3)意境高遠
這首詩中,詩人除了傾訴離情別緒之外,字裡行間還流露出文人沉一淪失意的感傷,帶有人生短暫的'苦悶。不過,透過這些,我們還讀出了詩人對人生問題的注目,讀出了詩人對人類起於何時的思考。“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短短几句詩中,詩人把人類與大自然進行對比,寓深刻的哲理於其中,反映出前人對自然、人類的探求。大自然是永恆的,而人生易變,人不過是宇宙間一個匆匆過客。逝者如斯,明月常在,江水依然滔滔,月光依然融融,可是物是人非,世事多變,心中的至愛在哪裡?心中的情向誰傾訴?月亮漸漸西沉,而思念之情卻越發的深沉、濃烈。“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路迢迢,情無限,何時距離縮成零?唯有繚亂不寧的別緒離情,伴隨著殘月餘輝散落在江邊的樹林裡。此時此景此情,有誰不為之動容?有誰不為之深思?有誰不為之遐想?
3、總結全詩
月生始,月落止,寫景始,寫情結。在春、江、花、月、夜的闊遠靜謐中,既以良辰美景反襯遊子思婦的離情別緒,又在問天問月中展示了初唐後期上升時代文人特有的精神風貌—珍惜生命,珍惜感情,儘管也有困惑、焦灼和莫名的憂慮,但卻充溢著青春年少的氣息:希望、憧憬、思考,絕無矯一揉一造作的浮豔和欲說還休的蒼老。
4、說古論今。
讀罷《春江花月夜》,總是被詩中的美景、真情所感染,彷彿自己就置身其中,感受長江的雄渾氣勢與綿綿情意;感受鮮花的芬芳,草木的清新,月亮的光輝與多情。一種古典音樂的淡淡的、柔柔的氣息在耳畔縈繞,在心中瀰漫,於是美便產生了。在欣賞美的同時,我不禁油然而生對長江的依戀、熱愛之情。在詩人的眼中,長江是美的;在所有被長江哺育過的華夏兒女心中,長江是美的。“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夜夜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共飲長江水”,是呀,除了詩人傾訴感情之外,長江如中華大地跳動的脈搏,見證著華夏的成長,可以說是一部記載著中華民族興衰的發展大典。今天,注目未來,我們應看到長江所處的地位,所承受的壓力,所擔當的重任。作為華夏子孫,我們有義務保護好長江這條母親河。我們要讓長江兩岸的山更青,長江的水更綠;要讓青山綠水永遠裝飾我們的眼簾,讓良辰美景永駐世人心間;讓長江之歌唱出中華兒女熱愛自然、熱愛母親的不變的情——我們愛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