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原文及翻譯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翻譯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小編帶來的春江花月夜原文及翻譯。
作者:張若虛
原文: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裡,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檯。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裡夢見花落閒潭,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裡,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樂曲《春江花月夜》賞析
原為琵琶獨奏曲《夕陽簫鼓》,幽明《潯陽夜月》等(汪昱庭傳譜)。1925年大同樂會改編為民族管絃樂曲,十分成功。解放後又經多次整理改編,藝術形式更為成熟、完善。音質樸柔美,細膩流麗,形象真切生動,表現了江南水鄉月夜的迷人景色和泛舟人的怡然自得、恬靜閒適的心情。
張若虛,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號均不詳。 中宗神龍(705-707)中,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 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玄宗開元時尚在世。 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於《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 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 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豔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此曲音樂意境優美,樂曲結構嚴密。它的主題旋律儘管有多種變化,新的因素層出不窮,但每一段的結尾都採用同一樂句出現.聽起來十分和諧。在民間音樂中,這種手法叫“換頭合尾”,能從各個不同角度揭示樂曲的意境,深化音樂表現的內容。
全曲一般分成10段,人們遵循中國古典標題音樂的傳統,為每段加了一個小標題。這些標題是: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雲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橈鳴遠漱、欸乃歸舟和尾聲。
(1)"江樓鐘鼓":散起,琵琶模擬江樓的鼓聲,敘述著暮色的降臨,簫、箏奏出波音,描繪微風起漣漪的鴻波,然後樂隊奏出舒展、優美的主題。
(2)"月上東山":使主題旋律高四度的展衍,音樂稍顯明亮。
(3)"風回曲水":曲調逐層下旋、回升(此段經常被省略)。
(4)"花影層疊":用琵琶的華彩樂句表現水中花影搖曳的景象。
(5)"水深雲際":音樂進入低音區,景象深廣,偶而琵琶點出泛音,使人想起近處的水滴。
(6)"漁歌唱晚":簫與琵琶奏出歌唱性旋律,顯示超脫凡世悠閒自得的意景。
(7)"洄瀾拍岸":琵琶用掃、輪法奏出波浪擊岸的景象。
(8)"橈鳴遠瀨":刻畫群舟再歸途中,搖擼聲與水流聲相互摻雜、映襯的意境。
(9)"欸乃歸舟":旋律由一個簡單樂匯作遞升、遞降的模進,古箏的琶音模仿出江上的浪花和搖擼聲為之作陪襯。音樂慢起漸快,由弱漸強,逐步推向高潮。
《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樸、典雅、節奏比較平穩、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現了深遠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春江花月夜》的音樂構思非常巧妙,隨著音樂主題的不斷變化和發展,樂曲所描繪的意境也逐漸地變換,時而幽靜,時而熱烈,現實了大自然景色的變換無窮。
第9段是全曲的高潮,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強,激動人心。這段音樂描繪小船向歸途劃去時歡樂的聲浪響徹江面,達到了情緒的頂峰。隨後音樂在快速中徒然而止,又回覆到平靜、輕柔的意境之中,然後便轉入尾聲。
尾聲的音樂是那樣飄渺、悠長、好象輕舟在遠處的江面漸漸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靜而安詳,使人沉湎在這迷人的詩畫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