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作者便以具體描繪秀美的山川景色。仰視俯視、平遠高遠的視角,動靜結合,使讀者對山川景物產生完整、統一的印象。

  作品原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 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答謝中書書》被選入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27課《短文兩篇》、魯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26課《答謝中書書》)本文節選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中華書局1958年版〕卷四十六。 謝中書,即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現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樞鴻臚(掌管朝廷機密檔案)。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現江蘇南京)人。有《陶隱居集》。

  佳句賞評

  ①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俊俏的山,直直聳立,有白雲輕繞;俊美的水,清澈見底,有魚兒嬉戲。溪水兩岸的石壁,更是美妙絕倫:綠樹、青草、翠竹、紅花、藍天、白雲……四時不同、景色各異,五彩繽紛、交相輝映,美不勝收;特別是青翠的叢林,碧綠的修竹,四季常青、生機盎然。這一句是概括描寫,作者緊緊抓住江南景物的特點:高山、流雲、溪水、青林、翠竹……用白描的手法,稍加點染,便組成一幅江南山川秀美圖。

  ②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作者選擇了兩個極具畫面感的鏡頭“曉霧”、“夕日”來描摹、渲染。

  早晨,群山疊翠、清霧朦朧:山,似出浴的西子,亭亭玉立、超凡脫俗;霧,似斜披的輕紗,若隱若現、似有似無。這是一天最美的開始。山,陽光相擁,霧,緊緊依偎。漫步崎嶇的山間小路,看舒緩的溪水流淌,品輕巧的小鳥婉鳴,聽通靈的猿猴長嘯,樂趣無限。山是質樸的、獨特的,水是自然的、靈動的。多麼清淨的山水啊!一如梵音自天際間飄來,頓時讓人耳聰目明,如悟禪機。

  黃昏、夕陽,又是另一幅山水佳景。落日餘輝鋪就大地、淙淙溪流碧波盪漾;光和影巧妙的揉和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光下的水、哪是水中的'光,波光一起粼粼生輝;調皮的錦鱗,時而在水底覓食、嬉戲,時而跳出水面,攪動陣陣漣漪,圈圈盪漾到遠遠的岸邊。獨處如此美景之中,自覺不自覺的融入了自然,不禁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人間仙境莫非在此?不然的話,為何這般清幽、脫俗,不帶一絲人間煙火。語言簡明、質樸、生動、形象,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

  語文重要知識點:答謝中書書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頹tuí 鱗lín 藻zǎo 荇xìng

  2.解釋下面加點詞語。

  (1)五色交輝。 交輝:交相輝映。

  (2)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四時:四季。

  (3)曉霧將歇。 歇:消散。

  (4)夕日欲頹。 頹:墜落。

  (5)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與:參與,這裡指欣賞。

  (6)念無與為樂者。 念:考慮,想到。

  (7)相與步於中庭。 相與:共同,一起。

  (8)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但:只是。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答謝中書書》中表現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高峰人云,清流見底。表現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表現晨昏變化之美的句子是,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2)《記承天寺夜遊》中寫庭院月色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山水的美,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談論。

  (2)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青青的樹林,翠綠的竹子,四季都有。

  (3)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自從謝靈運以來,不再有能夠欣賞這種奇異景色的人了。

  點撥:重點理解“康樂”“與”等詞語的意思。

  (4)念無與為樂者。

  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

  點撥:重點理解“念”“為”等詞語。

  (5)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庭院地面像積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織縱橫,那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點撥:這是個比喻句,要弄清本體和喻體。

  (6)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們倆這樣的閒人罷了。

  點撥:重點理解“但”“閒人”等詞語。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1.默寫《答謝中書書》一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人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2.默寫《記承天寺夜遊》一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