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赤壁賦》的教學指導策略

談《赤壁賦》的教學指導策略

  高中語文《赤壁賦》是蘇軾的代表作。在實際教學中,如何緊扣教學設計,將經典作品作一番精彩的演繹呢?下面談兩點粗淺的看法。

  1、由實及虛,領略作品獨到的藝術魅力:

  教學《赤壁賦》的第一步是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不朽的藝術成就,走好這一步,可依循“由實及虛”的思路。首先了解蘇賦的整體行文特點。“賦者,鋪也,鋪採摘文,體物寫志也”(《文心雕龍·詮賦》)作為一種傳統體裁,賦的寫法首先是鋪陳。自《楚辭》的“騷賦”至唐代的“律賦”,賦的體式雖然極盡華麗,但寫作起來頗有難度;雖借鋪陳以抒情言志,但是往往過於矯情。《赤壁賦》體現了宋賦已經逐漸走向散文化,但仍然適當運用傳統的鋪張排比的手法,講究詞采,雜以偶韻語,成為一種類似散文詩的賦。全文從“舉酒屬客”到“飲酒樂甚”,從“蘇子然”到“客喜而笑”,洋溢著東坡散文飄逸跌的筆勢筆調,文采飛揚,引人人勝。而其散相雜、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的風致,極富聲韻之美,特別宜於誦讀。認識《赤壁賦》的行文特點乃至理解全文,熟讀成誦十分重要。教師可制定教讀──熟讀──背誦的計劃,並透過示範使學生體會到背誦如此美文,實在是一種美的享受。

  其次,學習文中寫景、敘事、抒情和議論緊密結合的表現手法。文章自敘事起,至敘事終,抒情又作為一根紅線貫穿始終。“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東山月出,白露水光,是江山美景,也是恬靜安適怡然自得,是“羽化而登仙”的超然之樂;扣舷而歌,簫聲怨慕,精彩的描述盡顯一喜一悲的起落,對“一世之雄”的憑弔,對人生虛無的感喟,且敘且議,流露滿懷慷慨悲涼;而接下來主人對客人的勸慰,語氣輕鬆婉轉,飽含著真摯的溫情,又有幾許豪情壯思,最終引發“客喜而笑”的歡樂。作者對於四種手法的綜合運用不著痕跡,已化境。教學時,可先讓學生找出不同手法的代表例句,再分它們是怎樣以感情的自然起伏為軸心結合在一起的。

  再次,深入領會本文高超的意境營造技巧。全文五個自然段,每一段都能將讀者帶入一個動人心魄的境界,或陶醉而痴迷,或樂極而悲生,或傷情而鬱悶,或開朗而振奮,讓人一氣讀罷而又回味不止。在意象的設定上,作者一派大手筆,主要選用了“造物者之無盡藏”──水與月,令他們產生出美好、迷惘和醒悟,作者還埋設了幾處關鍵性的伏筆,如“七月既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羨長江之無窮”、“抱明月而長終”等,使之成為觸發和連線意境的關聯點。於是明月出,主人樂,簫聲起,客人悲,蘇子發水月之論,客人喜笑而盡興。隨著行雲流水般的情節發展,文章的意境環環相扣,自然相生。寄予情感的意象是有限的,而依此創造的意境卻綿密無窮,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2、由古及今,充分利用作品蘊含的育人因素:

  論及《赤壁賦》的思想性,一般認為作者透過對明月、江水的變與不變的議論,表現了一種曠達開朗的胸襟和生活態度,但是這種超脫卻是政治失意後精神苦悶的自我排遣,在曠達的外表下,潛藏著抑鬱和悲傷等某些消極的情緒。這種說法固然是很有道理的,但筆者以為僅僅向學生作這樣的介紹又是很不夠的,我們還應當深入探察蘇軾在那個時代的內心世界,以期挖掘本文有利於當今思想教育的積極因素,達到教書育人的'最終目的。

  宋代文人頗具憂患意識,他們重事功,倡進取,強調社會責任感,同時追求個性自由。在這些方面,蘇軾已經達到很高的境界。他自幼仰慕英雄豪傑,立志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和民族,並終其一生為之努力奮鬥。少年得志的蘇軾進入仕途後,一方面堅持踐行理想,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處處深得百姓愛戴;另一方面,由於捲入新舊黨爭,被朝中小人構陷,一度下獄,三度遭貶,直到66歲時遇赦北歸,卻病逝於路途之中。儘管身處逆境,歷盡艱險,蘇軾始終沒有放棄對國計民生的關注,鞭策自我不至沉淪。他還對人生意義展開思考,汲取儒釋道三家哲學思想的精華,也汲取了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精神力量,一次次地實現對自我的超越,體現了高度的生命智慧。

  因文字獄之禍,正值仕宦黃金時期的蘇軾被貶黃州。為了同命運抗爭,及早癒合心靈的創傷,蘇軾選擇了面對現實。“軾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蘇東坡宋史本傳》),他的身邊很快聚集了一大批民間朋友,帶來純樸真摯的友誼。他帶領全家躬耕東坡,過起了勤勤懇懇的農家日子,窮則窮矣,樂在其中。正是在從現實生活中得到安適和慰藉之後,蘇軾投入了大自然的懷抱,採清風明月以為治療心病的良藥,一年之間三詠赤壁,均成絕唱。其中《赤壁賦》借主客問答集中展示了黃州時期思想鬥爭的成果,即在厄運中超脫苦悶,努力堅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這在封建士大夫群體中實屬不易。

  九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學習《赤壁賦》,除了學習蘇軾即便身處逆境仍能保持樂觀曠達的心境之外,還要學習他不畏艱難,勇於超越的進取精神,以及積極思考人生和宇宙的探索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