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中的“明月”意象略析

《赤壁賦》中的“明月”意象略析

  1、明月──寫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蘇軾一生屢遭政敵排擠,抑鬱不得其志。1080年終因“烏臺詩案”而被捕,當年即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其心灰意冷之狀可知矣。此時他只有藉助於遊山玩水來排遣心中塊壘,而他所選景物則恰恰是遠離汙濁政治的清風明月,故有“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純淨之美和“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的閒適之情,而“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融洽與和諧更是描繪出秋天長江的爽朗與澄淨,其悠然自得、怡然自樂之態躍然紙上。

  2、明月──開啟抒情閘門的引子:

  作者身處偏遠黃州的長江邊上,而身份則是低得算不上品級的區區團練副使,此時暫得偷閒於月下赤壁,有感於月出東山,才有“桂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餘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詠歎。也許神宗皇帝此時也在飲酒賞月,但他一定不會記起蘇軾這個“詩中暗含譏諷”的罪人了,而處於偏遠之地的作者,仍以“美人”比君,以示忠君之殷切。其既出仕為官,思用於世,思忠於君,而小人離間讒謗,無端羅織罪名,陷其於不義,其“哀”可想而知,但高貴的心靈往往在處於困境時更能夠表現出人格中最寶貴的東西來,此時東坡之謫黃州已有兩年光景,經過兩年的自我調節,他的思想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政治上的失意、精神上的摧殘、肉體上的折磨並沒有使他陷入消極的泥而不能自拔,反而養成了他豁達灑脫的性格,即使遭貶也還要“望美人兮天一方”。

  3、明月──展開議論話題的依託: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是從當前江月之景聯想而得,名為懷古,實為傷時。蘇軾在同年創作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借周瑜的功成名就抒發自己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而這裡則從赤壁之戰中敗北一方曹操的角度展開評說,當其率領號稱八十萬大軍,“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困周郎於赤壁時,“舳千里,旌旗蔽空”,何其壯哉 !“酒臨江,橫賦詩”,何其志得意滿,“固一世之雄也”!而結果又怎麼樣呢?只落得“櫓灰飛煙滅”而已,“而今安在哉”?敗者不在,而那“雄姿英發”的勝者周郎呢?也還不是同“千古風流人物”一起被這“滾滾長江東逝水”所“淘盡”了嗎 ?正所謂“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楊慎《臨江仙》)了。所謂功業,原來卻如此被歷史撥弄於股掌之間,多麼可悲呀!貴為王侯將相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漁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鹿”的普通人呢?既然功業成敗與否都失去了意義,何苦為之孜孜以求呢?人的短暫的一生與永恆的歷史相比,簡直如一隻飛蟲般易生易滅,如一滴水般可有可無,何不散淡江湖逍遙氣時呢?

  4、明月──闡述人生哲理的憑藉:

  但蘇軾不愧為灑脫豪放之士,在遭受了人生與仕途的變故之後,及時地調整了心態。“客亦知夫水與月乎?”由眼前的“水”與“月”生髮出變與不變的思考。蘇軾時年46歲,已逾不惑,而望知天命之年,對人生的意義已有了獨特的理解,就近取譬,不能不說是深入淺出:水雖東流長逝,但江中之水卻未曾枯竭;月雖有圓有缺,但仍是光照千古未曾損耗。清風江水明月可以永恆,不朽的人生也可以靠“立德”、“立功”、“立言”來完成,於是轉而為對不朽人生的積極追求。

  這種思想的轉變是難能可貴的,由“哀吾生之須臾”到“物與我皆無盡”,從“羨長江之無窮”到“而又何羨乎”,一掃向時之哀,重新表現出正視人生的果敢和麵對現實的勇氣。有了這樣的氣魄,人生的暫時得失又算得了什麼?“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人生的層次不同則取捨各異,“不義之富貴,於我如浮雲”。又何必孜孜以求之,而“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這就是大自然最豐厚的賞賜啊!為什麼要錯過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