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通用10篇)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通用10篇)
《赤壁賦》是指北宋文學家蘇軾寫過兩篇《赤壁賦》中的《前赤壁賦》,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表現了作者的心靈由矛盾、悲傷轉而獲得超越、昇華的複雜過程。下面是《赤壁賦》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蘇軾,瞭解蘇軾的人生感悟,倡導積極的人生態度;
2、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藝術特色;
3、探討本文中的人生哲理,從中得到啟發。
教學重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的文學常識,掌握本文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導學生體味其用詞的精練準確和生動形象,培養學生透過誦讀體悟和鑑賞優美、形象的語言的能力。
教學難點: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學方法:串講+探究、鑑賞
課時:2課時
課前準備:
1、 學生準備
(1)利用學習小組蒐集相關資料,瞭解作者蘇軾的生平,著重瞭解被貶赤壁這段經歷及與之有關的材料,瞭解赤壁的歷史,關於賦的簡單知識等。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籍解決字詞問題,並歸納文章的字詞。
2、教師準備(1)若用多媒體教學,收集資料,製作好多媒體教學課件。
(2)準備好相關的鞏固練習課前課中課後的資料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人生是由不連續的幸與不幸組接而成的。當不幸降臨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是自怨自艾,消極的躲避還是樂觀豁達的積極面對呢?其實所謂幸與不幸,是與非,只是看問題角度不一樣而已。當我們學會珍惜不幸的價值時,它就是我們人生的財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赤壁賦》,是一篇面對人生不幸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處於人生底谷的蘇軾是如何去面對的。
二、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畫家,書法家。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並稱“三蘇”。21歲中進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難造就了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學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創了豪放派詞風,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散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我們今天要學的《赤壁賦》,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寫作背景
元豐三年(1079年),蘇軾因作詩諷刺王安石新法(“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出獄後,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在這裡,為排遣內心鬱悶,他經常來赤壁磯遊覽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後寫下了前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些名篇。《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
四、關於賦這種文體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賦”。賦體出現於戰國後期,到了漢代才形成確定的體制,這是賦的淵源。賦體的流變大致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各個階段。
關於賦的特點:賦在藝術表現上注重鋪陳、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內理。在語言上使用新奇美麗的辭藻。另外賦也講究聲韻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與詩歌的韻律、節奏結合在一起。藉助長短錯落的句子,靈活多變的韻腳以及排比、對偶的調式,形成一種自由而又謹嚴、流動而又凝滯的文體,既適合散文式的鋪陳事理,又能儲存一定的詩意
五、解讀課文
(一)聽錄音朗誦或齊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詞的讀音與朗讀的節奏。
(二)理清思路,學生討論回答
全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後透過客人洞蕭吹奏的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間的問答,文章重點轉到關於人生態度的論辯上。全文有詩情、畫意,哲理,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寫夜遊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盪舟,把酒誦詩。置身於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蕭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客人從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詩。世間萬物,英雄豪傑,不過是過眼煙雲,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散盡。想到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不禁悲從中來。)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著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度。)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並不錯,既不寂寞也無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感情的變化是;樂——悲——樂
1、 具體品讀課文
(1)、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根據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圖景。
①掃除這段文中的疑難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經,望,農曆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遊於赤壁之下:狀語後置句,應為:於赤壁之下游.於,介詞,在.下,方位名詞
興:起,同風雨興焉
屬:zhǔ,通囑,意思是勸,請
②師生討論
師:作者在這段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圖畫,現在我們要給這幅圖卷命名,應該叫什麼?
生討論;泛舟赤壁圖、月夜江水圖、秋江風月圖等
總結選用(秋江風月圖—板書),那這副圖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生:清風、水波、月 師板書
問: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寫美在何處?為什麼寫得賽似仙境?
生討論,師總結:作者的這一段描寫蘊涵著一種深沉雋永的詩意,一下子把人帶進了詩的國土,沉醉在山水風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領略那深蘊的人生意義。這種境界和意蘊是過去的賦從來沒有表現的。
(一寫夜遊之樂 。作者以傳神的筆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麗、靜謐以及與客人夜遊的逸興。本段寫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風”、“水波”和月出後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遊人自由愉悅的心緒,又為後文對“水”、“月 ”的變與不變的議論作了鋪墊。)
(2)全班齊讀第二段。
講解疑難字詞句,分析。
這段作者描寫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的簫聲。簫,素來是憂傷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悶的犧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從樂到悲變化是否太突兀?悲從何來?(師生討論)
師:我們先來理作者情感的變化線索。作者從樂字引出歌來,“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是指《詩經?陳風?月出》詩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為什麼蘇軾在船中誦讀“明月之詩”裡的“窈窕之章”?
從扣舷而歌的歌詞看,顯然是從《月出》詩裡生髮出來。“流光”指江面上閃爍盪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麼?“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兒,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糾兮”麼?“渺渺兮予懷”表現臨風悵惘 ,思緒黯然,不就是“勞心悄兮”麼?但這歌詞與單純的民間情歌有所不同,這裡的“美人”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表現的是政治的感慨。悲從何處來,來自作者遭受貶謫後的苦悶,看到江水之闊,面對宇宙之大,難免產生知音何處,而發出天各一方之嘆,在遊賞之“樂”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這“樂”本就屬於苦中作樂,借山水而暫時排遣其內心的鬱悶。所以從“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進一步引出憂患 整個人生的哀思來。這是由樂到悲的第一層心境。 由樂到悲的第二層心境是透過什麼來寫呢? 生:客人的洞簫聲。 師:如何寫簫聲?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連用了四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簫聲的幽怨悲涼。使人如聞其聲,幾乎 也要流淚。
師:經過吟詩與吹簫的描寫,使“泛舟”的快樂氣氛向悲哀轉化,完成了 兩段之間的過渡。這一過渡自然圓轉,不露一絲圭角,使讀者不知不覺地為這種感情的抑揚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傾聽下面的對話。
六、課後作業佈置;
1、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
2、預習課文後三段,思考教師留下的思考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體會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點,理解作者豪放達觀的心態。
一、複習第一課時所講內容,串起課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對美景,客卻借簫聲奏出了不和諧的音響,並使“蘇子愀然”。那麼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討論)
明確: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歷史對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暫感觸生悲,一由理想(挾飛仙,抱明月)現實(不可驟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於觸景傷懷,有感與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麼個一世之雄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生命短暫,有志無為者,惟有羨長江之無窮,哀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注意思想。
透過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諭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在由他們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曹週二人。更見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師總結過渡:作者因景而樂,因情傷悲,那麼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轉喜?
生討論,師點撥:作者從眼前的自然景物出發,得出了自己觀於天地人生的認識。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和不變的一面。
水 月 人
變 逝者如斯 盈虛如彼 生老病死
不變 未嘗往也 卒莫消長 代代相承
教師總結:悲和喜其實只是一念之間的情感,關鍵在於對問題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託,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須臾而羨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樣議論最後又回到樂上來了。
2、 延伸思考討論
(1)、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明歸園田的心境?(生討論: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嘆人生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中說:“篇中所言,不過隨時行樂,惟“美人”二字,則公真意所在。” )
(2)、在同學們的討論中,從現實出發來思考,對這一段還可還有許多問題: (蘇子聽任自然的觀點,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卻是應該爭取的;聲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聽、看而存在,此處是否反映了蘇軾唯心主義觀點?“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也是不對的。)
3、教學小結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舒暢心情,然後透過客人的簫吹奏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一場問答,轉移到關於認識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任務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後歸於豁達樂觀。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於景物描寫中,滿腔悲憤寄寓曠達的風貌之下。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2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大凡在寫景敘事中注入作家濃郁的主觀情思的文章,語言才能神情飛動,意趣橫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從物我之間抒發哲理意蘊的則更是達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蘇軾的《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獨具特色的“以文為賦“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並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透過欣賞風月,憑弔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觀的契合間發出哲理的意蘊。文章“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則重在情感和理趣。但無論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應該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鑑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就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鑑賞”二字,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鑑於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的三個教學目標:
1、“以文為賦”──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論世”──瞭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
二、教學重點
1、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
三、教學原則
從誦讀──研讀、從整體感知──深層評價、從感性──理性的原則。
說教法
1、中學生應誦讀一定量的淺顯的文言文,《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奏富於變化,第一課時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覆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性的討論學習,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課外蒐集資料,寫好發言稿,課堂上以交流、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
2、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和解題
1、黃州的蘇軾:
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
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於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2、解題:
⑴赤壁的有關話題:三國時的赤壁和黃州的赤壁。
⑵賦的特點的演變:騷賦──大賦──小賦──駢賦──律賦──文賦。
二、第一環節:聽錄音或看多媒體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
教師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
三、第二環節: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
(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餘同學根據註解疏通文意)
學生提出疑問。
教師提示重要知識,舉例:
詞類活用──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
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
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句式──定語後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
四、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
(學生默讀)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
五、第四環節:透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係
〖板書設計〗
遊景樂(以景動人)
“水月”歌情悲(以情感人)
問理喜(以理警人)
六、第五環節: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欣賞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並談談古人的山水意識。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本課時圍繞上一節課的兩個問題展開,以學生髮言──討論──總結的形式,教師適時的引導。
〖教學步驟〗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師點撥: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弔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二、引申蘇軾的山水意識
蘇軾採取的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樂和心靈安慰的較為現實的途徑。無論人生的感嘆或政治的憂傷,都在對自然和對山水的愛戀中得到了安息。於是他的山水意識提到了一個遠遠超出同時代人的高度。從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筆下,不再是象魏晉詩人那樣只是作為哲理思辯或徒供觀賞的客體,而融入蘇軾的生活、興趣、情感中。秋風秋月、平疇曠野,極其普通的景色在這裡都充滿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種渾化無際、物我兩忘的風格在蘇軾的筆下流淌出來,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四、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緣於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五、結語
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
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緻,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於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並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係,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
六、佈置作業
1、將文中的第一節改寫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較《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的異同。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⒈體會蘇軾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⒉學習本文融情於景、融情於事的特點。
教學時數:2
第一教時
明確目標:
⒈感知課文,積累字詞句;
⒉理清作者的情緒變化歷程。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二、解題
1.作者介紹
蘇軾――“渾涵光芒,雄視百代”
2.介紹文體及寫作背景
⑴賦――體物寫志
⑵介紹寫作背景
三、整體感知
⒈誦讀課文,初步感知
⑴聽錄音,注意誦讀的停頓、延長,體會其中的節奏。
⑵自由朗讀,找出每段中押韻的韻腳(12個)。
⒉齊讀課文。
⒊對照註解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
⒋質疑解難,師生共同小結文言知識。
⒉思考:
⑴“賦”的特點是“體物寫志”,貫穿全文的“物”是什麼?
⑵理清作者的情感變化歷程。
明確:①貫穿全文的“物”是“清風”、“明月”,“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之,全文就是緊扣“風”“月”展開描寫和議論的。
②情感變化線索:樂-→悲-→喜
四、思考練習二
第二教時
明確目標:
1.理解文中對人生意義的議論,揣摩體味作者曠達樂觀的情懷。
2.體會本文的感情變化和景、情、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文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課文鑑賞
(一)析“樂”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層
⒈齊讀,思考:
作者和客人夜遊赤壁,他們的心情很“樂”,文章是從哪些方面渲染他們此時那種快樂心情的?
明確:
景物:“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活動:“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飲酒…扣舷而歌…”
感覺:“浩浩乎…飄飄乎…”
⒉第1段展示了一個怎樣的意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明確:展示了一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吟文、迎風賞月的舒暢飄逸、超然物外的意境。
⒊第2段寫作者放聲高歌,歌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明確:說明作者在遭貶謫之後,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二)析“悲”第二段的第二層和第三段
1)析第2段
⒈共賞清風明月,泛舟萬頃秋江,此乃人生一大樂事,此時的氛圍卻發生逆轉――由“樂”轉“悲”,“悲”從什麼地方體現出來?這個變化突然嗎?
明確:從“客”悲涼的簫聲體現。
⒉作者是怎樣描寫簫聲之悲的?(朗讀)
明確:藉助比喻、想象和誇張,形象地寫出了簫聲的幽怨悲涼。使人如聞其聲,幾要流淚。
⒊第2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了什麼作用?
明確:轉折過渡
2)析第3段
⒈“客”產生悲涼情感的原因是什麼呢?(朗讀)
明確:觸景生情,懷古傷時
⒉“客”是怎樣闡發當時的情懷的?
明確:古今人物對比
對比人生須臾和宇宙無窮人生短暫
理想和現實矛盾
⒊你是怎樣看待和評價“客”的這種情懷?
明確: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的思想。對於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當他們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就陷入這樣的苦悶與迷茫之中。雖為客語,實際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極面。
(三)析“喜”第四段和第五段
1)析第4段
⒈針對“客”的悲情,作者是怎樣闡發自己的人生感悟的?(朗讀)
明確:①以“水”“月”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有“變”和“不變”兩方面,無須“羨長江之無窮”、“抱明月而長終”;
②從“取”與“不取”角度說明“物各有主”,丟開個人愁懷,盡情享受“清風”“明月”就行。
⒉怎樣理解作者在官場失意之時的“喜”?
明確:作者積極入仕,抱負遠大,但卻人生失意,在激烈競爭之中屢遭貶斥,又因“烏臺詩案”下獄,險遭殺身之禍。後謫居黃州,備感苦悶,但對生活卻從未失去信心,常借遊賞山水之機,力求排遣鬱悶心情。作者先由清風明月之美寫自己的遊賞之樂,後又借主客問答之式寫出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的苦悶之悲,再透過哲理地審視一切後辨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表明豁達樂觀的態度。
⒊你是如何評價作者觀點的?
明確:他的人生觀是樂觀的,但也有負面因素,一是關於“變”與“不變”的解釋是相對主義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辯證法;二是主張隨遇而安也可能導致鬥志的削減。但蘇軾是在走出監獄到達流放地而幾乎喪失自由的情況下說這番話的,反映了他的坦蕩、曠達和強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2)析第5段
⒈客人在蘇子哲理地闡明世間變與不變的道理後有何反應?
明確:“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說明客人被蘇子說服了,滿面春風,換去愁顏。
⒉此“喜”和前“樂”有何不同?
明確:前者是欣賞美景而“樂”,後者是忘懷一切而“喜”。
⒊作者這樣結尾有何深刻含義?
明確:向政敵暗示:雖然遭受迫害,但日子不錯,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⒋結合全文,應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明確:“主”與“客”實為一體,分別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積極何消極的心態。
四、全文總結
春去秋來不縈於懷,成功失敗不繫於心,人生起落不礙於眼,於自然中獲取人生的樂趣與力量,這就是蘇軾的曠達與樂觀。“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餘秋雨《蘇東坡突圍》)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本文一些重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特殊句式。
2、鑑賞本文景、情、理的交融和語言運用的妙處。
3、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觸發的情思和曠達樂觀的情懷。
能力目標
1、把握本文“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2、能夠熟讀成誦,積累名句,較為具體深入地理解文中所抒發的情感和闡發的哲理。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體會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能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把問題絕對化,身處逆境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
2、體會文章的詩情畫意之美。
重點難點
本文的感情基調:主客對話所表現的憂傷與喜樂是作者內心矛盾和感情的真實反映,抒發哀怨之情時,流露了“人生無常”的消極情緒,但他並不甘心消沉,而能從中解脫出來,因而胸襟豁達,思想開闊,表現出一種灑脫、豪邁的氣度,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積極進取、達觀超然的感情基調。
設計依據
學習文言文,首先就是讓學生讀得充分。“讀”是文言文教學的根本,讀好了,學習文言文的許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這其中教師的範讀尤其重要,要使學生在教師的示範和指導下反覆誦讀,從而為學生積極地、富有個性地閱讀打下基礎。
加上“賦”文體本身講究聲律之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與詩歌的韻律、節奏結合在一起,藉助於長短錯落的句子、靈活多變的韻腳以及排比對偶的形式,顯得謹嚴而又自由。只有心臨其境的誦讀才能再現文章語言的無盡魅力,也才能在此基礎上把握作者“由遊起興,由景生情,由情入理”的思路。
其次,本文的閱讀,也應是師生自主愉快互動品讀的過程,要讓學生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感受古代燦爛文化的深沉與優美。
設計意圖
透過誦讀感悟文章,學生從中學會品讀賞析美文。
為了理解蘇軾辯證的哲學觀及曠達的人生態度,閱讀中引導學生觀照自我人生,思考生命的真正意義與價值,從而培養其深厚的人文素養。
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2、討論探究法
3、分析歸納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
主要知識
1、文體知識
賦:
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長於鋪陳敘事,多用對偶、排比、誇張等藝術手法。
在賦體文章中,結構相似的上下兩句,相同位置上的詞語其意義或相同、或相反,這種現象叫做“對文”。注意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相互關係,仔細品味句子的韻味。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2、誦讀應注意什麼?
應注意節奏、停頓、重音,特別是透過某些地方的延長,展現出作者“遺世”、“羽化”之樂。
課前準備
課前複習此詞有助於學生走進蘇軾的心靈,為賞讀《赤壁賦》作好準備: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教學設計
一、匯入課文
配樂:古箏曲《夜色》。
1、老師示範朗讀,學生聽讀。(要求:注意聽腔調,聽節奏,聽感情。)
2、學生自由朗讀,進入意境。
二、整體感知
1、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變化:樂-悲-喜。
明確:作者情感變化明顯,是引起主客問答的內在原因,也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2、第一段寫景的文字有哪些?你喜歡哪一句,最喜歡哪一句?
清風徐來月出於東山之上白露橫江
水波不興徘徊於斗牛之間水光接天
3、在背景音樂中感受美景,然後說一說腦海中的景色,用自己的話敘述出來。
要求:
⑴、賞析美文,體味美文,學會“賞析”。
⑵、化古人美的語言為自己的語言(散文語言)學會“說”。
⑶、認識美的大自然,學會評價。
4、品讀第二段的音樂描寫,探討其中音樂的特色。配樂:簫曲《病中吟》
學生吟誦: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泣……
學生點評:音樂低迴婉轉,具有美的震憾力。本文的簫聲是悲涼的,“泣、訴、怨、慕”表現聽樂人的心理感受。
拓展比較:是否可以從已學的課文中找到相應的體現音樂魅力的語言?
學生甲:徐志摩《再別康橋》“悄悄是離別的笙簫”,此詩的簫聲是“悄悄的”不想打擾康橋的寧靜美好。
學生乙:《琵琶行》有句“曲中收拔當心劃,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學生丙:孔子說過: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討論:音樂停止了,音樂的魅力不絕,你們說為什麼?
學生丁:音樂表現了人性的情感,人產生了共鳴,沉浸在音樂當中。
三、對比探究
本文3、4兩段,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悟理,把握其思路是理解文意的關鍵。
⑴、悲從何而來?
討論: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飄飛,想到曹操當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無限悵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思及自身,悲從中來。況宇宙無限人生須臾,怎奈這份空幻之感?欲超脫塵世,尋求寄託,卻“知不可乎驟得”,只能“託遺響於悲風”。
提示:此處可透過誦讀,利用聲調高低、語速快慢體現出作者情感的變化。
⑵、蘇子之悲與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表達的“悲”有何不同?
討論:蘇子之悲實乃古代哲人和詩人共同的困惑。
不同:一是蘇子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飄飛,想到曹操當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無限悵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思及自身,悲從中來。王羲之立足當時,將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類,從感性的體驗上升為理性的思考,否定“一死生”“齊彭殤”。
二是蘇子由眼前的水與月,悟出了“變”與“不變”的道理,辯證地看待問題,知其不變,物我無盡,且於無限自然之中擷取清風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從而能超然獨立,曠達樂觀。王羲之對時光飛逝、人生短促的深沉慨嘆中暗含著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四、課外閱讀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
餘秋雨的《蘇東坡突圍》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5
課前梳理
《赤壁賦》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以前是放在高二的課本中的,相對來說高二的學生已經接觸到了哲學課程對這篇文章中的內容理解得更容易一些。現在在高一第二模組中出現,恐怕高一的學生接受起來會很吃力。所以應該把主要訓練內容放在誦讀課文,以及分析文章結構上,對蘇軾的思想可以做簡單介紹,不宜深究。做到就文賞文就可以了:
1、誦讀和蘇軾對後世文化以及今天生活的影響。
(這一部分有以前做的課件可以支撐)
2、課文結構感知。
(可以從學生了解的遊記的寫法入手,分析第一段的內容。)
3、沿用前面的查詢關鍵表現情感變化的關鍵詞理清文章的脈絡。
(簡單分析情感變化的原因)
4、進行比較行閱讀:
《蘭亭集序》同是記敘的方式,相似的起承轉合的結構特徵,使用表示情感的詞語導引文章;異是《蘭》中是一個人的感慨,《赤》中式主客問答的對話,《蘭》中王羲之無解決之道,《赤》中蘇東坡有解決之法,從這一點上蘇子高於王氏。
《遊褒禪山記》同為遊記,《遊》重在遊覽過程與感受過程的敘述最後得出結論,使用的是“依事說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認知過程。《赤》則是淡化過程重在以主客問答的形式向我們展示異常精彩絕倫的關於人生態度的辯論會,不突出思考的過程。另外,兩位辯手都是從眼前環境中取材,客是取地點而生情,蘇子則是水月達理,同出一景,卻又各富理趣,確實是佳妙之作。
5、對蘇軾在文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的理解:
這篇文字因作者而變得複雜了,因為蘇軾是一個集“儒、釋、道”三家於一身的人物(而實際上他之所學更為龐雜),因此很難具體確定這個人物身上的曠達之情的源頭。有人說“逝者如斯”居陋而歌為孔子風範。還有人從“凳仙”到“盈虛”說蘇軾是老莊一脈,而我認為在這篇文章中蘇軾使用的是佛家的態度,更具體地說是禪宗的思想。不錯,單就“曠達”二字來說,文中既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積極之貌,又有“齊彭殤,一死生”的逍遙之態,但是這兩種說法只是我們作為旁觀者的分析而已,我們忘了這裡面最關鍵的'人物──蘇軾的表態,即蘇軾的做法。蘇軾是怎麼做的呢?一個字“適”,從蘇軾對客人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看到蘇軾不執著於名利,不執著於感傷,不希冀多得,只注重眼前的精神享受,也就是說這時的蘇軾是處在不刻意改變外界的事物,而強調隨境適心的狀態裡面,而這個“適”字不是儒家的,也不是道家的,而是禪宗的,因為儒講“立世”,道講“棄世”、只有禪宗講“適世”。一家之見而已,不期望學生能夠理解與認同。即便是退一步說,《赤壁賦》可以說是蘇軾於“貫通三家”之後的傑作,三家精粹在蘇軾的筆下已經完全融合難以區分了。
(補:以往偏重於莊子思想的解說,恐怕是和佛教傳入後使用“格義”的方法以莊解佛有關。待考)
教學目標
1、使用課件瞭解蘇軾的文化影響,透過誦讀感知賦的特點。
2、學習本文的記遊特徵。
3、初步感受蘇軾的曠達情懷。
教學設想
計劃用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件匯入
1、瞭解蘇軾的生平及其對文化的影響。
2、會議學過的蘇軾的詩、詞,出蘇文《赤壁賦》。
二、示範誦讀
三、學生誦讀後跟讀
四、由遊記的寫作要素分析文章的第一段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五、延續“以詞達意”的方法找出文中情感變化的過程
六、分析客悲,蘇樂的原因
七、比較《蘭亭集序》和本文的異同
八、作業課外閱讀《遊褒禪山記》,思考與本文的異同
(強調使用上一步驟的思路進行分析)
課堂簡述
第一課時
(使用課件,效果基本滿意大部分學生反映有收穫)
(說明:不要求學生做預習的前提下,匯入課文。否則可能喪失神秘感,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也就激發不起來了。)
(前奏:歡迎進入美妙的古典文學天地)
一、文字中描繪的是哪位古代的文學家
他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林語堂
二、學生回答根據文字的猜測
教師不正面回答:這個人到底是誰呢?讓我們來聽聽提示,播放音樂提示“水調歌頭”。
(第一版選的是王菲演唱的,目前的選的是男聲民族唱法的)
正面提出:蘇東坡。
三、蘇東坡書畫欣賞
(播放演示書畫作品和東坡畫像)
提問學生,知道的關於蘇東坡在文化上的地位和影響以及所知道的和他有關的文化現象。可能涉及《核舟記》、蘇堤春曉、東坡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題西林壁》、相聲中的蘇東坡和蘇小妹、學校附近的蘇堤路,唐宋八大家、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
四、(播放)念奴嬌·赤壁懷古
(學生齊讀,從蘇詩、蘇詞,引出蘇文“赤壁賦”)
五、課文顯示與同步誦讀示範
六、全文展示
(學生自讀、齊讀,指導誦讀)
第二課時
學生總結了六個部分:時間、地點、人物、景物、活動、感受。分別在第一段中能夠找到相應內容,教師強調“我們的全偏之相當於蘇軾的一段”引出關於“遊記怎樣寫才能更有價值”的思考。
抓表感情詞語匯出蘇樂客悲的表現。
講解了“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中“舞”和“泣”的使動用法。
(學生的表現要比我預想的還糟,以後還要詳細講解。)
第三課時
分析客悲的原因,過程較為順利。
分析了“侶魚蝦而友糜鹿”中“侶”和“友”的意動用法。
分析蘇軾的回答,舉了物理中“參照系”來解說“變與不變”的相對關係;舉釋迦牟尼靈山說法“拈花微笑”的例子說明“瞬間就是永恆”的道理來解說“物與我皆無盡”的說法。
課後反思
沒有完成設計中七和八的內容,需要在後面補上,其原因有兩點:
1、學生不適應在文言文中取分析文章的情感和結構的方式,很多學生在等這記錄“標準翻譯”。
(這個問題以後一定要不斷糾正)
2、學生第二天要去參加“學軍”活動,可能有些浮躁。
授課隨筆
蘇子瞻諳熟水性說
賢哉蘇子,平生蹉跎,榮枯更迭,苦樂並嘗。然節衣縮食不以為苦,躬耕東坡不改其志,遊冶山水何嘗忘其民,顛沛流離未曾變其情,其如一也,鮮有其匹。從政為民,上不鑽營妥協;下不藏私飾虛。雖王侯笑之於失,雖布衣待之以誠。其為人也,欽留侯,責賈生,慕五柳,評謫仙,仰希文,品韓柳,祭永叔,辯是非,矢勤矢勇,矢志不渝。其治學也,研易經,精孔孟,習漢書,閱金經,誦南華,探音律,究畫理,遣衷情,八面受敵,八面威風。總覽其行,既具上善若水之德操,又備滴水穿石之韌性,兼有隨境賦形之志行,更擁百川吐納之宗風。時人評文曰:“文若其人”,況蘇子嘗以水喻其文,舉“諳熟水性”稱之,固當矣。遑論他說,愚堅不移。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文章中文言字詞,如通假字“屬”,狀語後置句式如“泛舟遊於赤壁之下”;給文章劃分段落,明確每個部分的大意。
2.學生透過誦讀法、以讀促悟法品味藝術手法和語言特點,自主理解與交流合作相結合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體會本文中情、景、理交融的寫作手法。
3.感受文中逝者如斯的哲學理念,體會作者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有關知識,瞭解作者運筆自然,文辭優美的寫作特色及語言運用的妙處,體會作者將情、景、理三者結合運用的妙處,感受作者文筆背後的人生態度和哲學理念。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指導閱讀、點撥法、圈點勾畫法。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自行預習
1.利用學習小組交流合作,蒐集相關資料,瞭解作者蘇軾的生平,著重看被貶謫黃州這段經歷,瞭解赤壁的歷史常識,以及賦的相關知識。
2.熟讀課外,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難點,配合文章註釋歸納新知識點。
(二)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人生的組成的苦樂參半的,面對人生中的挫折,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豁然開朗,其實所謂的挫折痛苦,只是一個人角度的不同。今天我們要學習課文《赤壁賦》的作者蘇軾在面對“烏臺詩案”的低谷,貶謫黃州的不幸時,夜遊赤壁,與友人暢談人生,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在這篇課文當中作者是怎樣面對人生不幸的呢?
(三)初讀課文,以讀促悟
1.聽錄音朗誦,並齊讀課文,練習朗誦。
(1)主要注意字詞的讀音和朗讀的節奏並梳理生字詞。如:興:興起的意思;屬:通“囑”,意思是勸,請;
(2)瞭解句式,如狀語後置句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2.本文主要描寫了月夜美好,泛舟江上的所見所感,透過客人吹起蕭聲的蒼涼之感,引起了主客之間對於人生感受的對話,全文既有詩情畫意,又有人生哲理,透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來交流: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都講了什麼內容?
第一段:描寫夜遊赤壁的畫面,展示了詩情畫意的美好境界。
第二段:作者飲酒放歌,心情歡樂;客人吹簫,倍感悲涼,畫面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三段:客人感悟人生短促,情緒悲觀。
第四段:作者暢談人生感悟,豁然開朗。
第五段: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談,興盡入睡。
(四)研讀問題,深入討論
1.以變化和不變化作為探討,主要寫了哪幾個方面?找出表明變化和不變化的詞語。
明確:水的變化是逝者如斯,不變是未嘗往也;月的變化是盈虛如彼,不變是卒莫消長;人的變化是生老病死,不變的是代代相乘;由物及人,情景交融,
2.文中人物的情感又是如何隨著變化?
第一段感受美好的畫面,主客二人以喜悅為主,接著客人吹簫,喜悅的感情慢慢被沖淡,感嘆到人生短暫,懷古傷今,情緒悲觀,接著作者暢談對人生的感悟,樂觀曠達,讓客人豁然開朗,最後轉悲為喜,興盡而睡。
3.引導學生再讀課文,說一說自己體會到的作者的語言特色和寫作手法。
(1)形象優美,善用修辭。
文章之美在於語言運用之美,文章語言雋永,形象優美。
老師提問:本文語言美在哪裡?引導學生使用圈點勾畫法,找出一些語句,如在描寫客人吹簫的時候中對蕭聲的描述“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繼續提問他使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讓你覺得文段優美,使人動容。
學生回答出連用六個比喻,充分的渲染了簫聲悲涼,抽象的笛聲變得若隱若現,如在眼前,在江上與寒夜中顯得更加淒涼動容。
(2)“情、景、理”融合的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的合理運用讓文章讀起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詩有情但卻理,詞有景卻多情,在賦當中,由於對客觀事物的描述,使文章顯得不會太過強說愁;而景色的描繪,又讓整篇課文氛圍優美,整體和諧,在文中最後,又加入了說理的成分,可以發現說理的成分並不是強加上的,而是有邏輯,有層次的將說理部分層層托出。
不管是抒情,還是述理,全文都離不開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
(3)結合本篇文章,談談你對作者的人生態度的理解。
教師在黑板上書寫“人生、失敗、感受”幾字,讓同學們用黑板上幾個關鍵詞進行造句,其中需要包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並提問學生,你認為的失敗是什麼?失敗以後你會怎麼做?在今天學完了《赤壁賦》之後,你認為蘇軾是一個失敗後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人生的人呢?並隨機請同學起來作答,讓他們對蘇軾進行一個深入的理解,並說出自己和蘇軾在面對失敗後有何不同。
(五)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1.回顧本文的藝術手法,學會運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2.整理歸納課文中歸納的實詞,把握文章整體的脈絡,任選一畫面進行拓展描繪。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著重引導學生以讀促悟、和朗誦法,知識點涵蓋多,內容豐富,應當注意後期的教學反饋,督促學生理解掌握。上課時應多引導學生去了解作者的生平等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識,做到知人論世。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瞭解蘇軾的相關文化常識。
2、瞭解“賦”體的特徵,鑑賞音韻美和意境美,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理解作者豪放達觀的心態,瞭解其宇宙觀、人生觀中辯證、達觀成分的積極意義,學習古人豁達樂觀的精神。
教學重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掌握本文的通假字、活用詞、多義詞、特殊句式。
2、瞭解作者運筆自然、文辭優美的寫作特色,指導學生體味其用詞的精練準確和生動形象,培養學生透過誦讀,體悟和鑑賞優美、形象語言的能力。
教學方法誦讀法,文字研習法。
教學安排二教時
佈置預習
1、熟讀《赤壁賦》全文,初步瞭解文章的寫作內容;
2、瞭解賦體文章的特點,初步體會感悟作者抒發的情感;
3、分組研讀課文,從文章的詞語句子、情感哲理、寫作特色等方面提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以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中對蘇軾的評價匯入。
“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假道學的憎恨者,一位瑜珈術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心腸慈悲的法官,一個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一個月夜的漫步者,一個詩人,一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他認為蘇東坡比中國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慧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穌所說“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厚敦柔。”這無疑是對於蘇東坡的最為精妙的概括。
二、作者:
蘇軾,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人,美食家,豪放派詞人代表。中國文學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少時即通博經史,善寫文章。他多才多藝,詩詞、散文、書法皆有卓越成就,其散文代表北宋古文的最高成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父蘇洵,弟蘇轍均以文名著稱,而以蘇軾成就最大,文壇歷史上稱他們父子為“三蘇”。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
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中進士,受到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的讚賞。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實行變法,蘇軾因反對新法而外調杭州通判,轉任密、徐、湖州知州。元豐二年因諷刺新法的詩句,而被捕下獄,後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因築室於東坡而自號東坡居士。哲宗繼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親政,蘇軾再一次遭貶到惠州,後又到瓊州。徽宗即位後,遇赦北還,途中在常州病逝。
蘇軾的文章如波瀾迭出,變化無窮,無論什麼樣的題材,在他的筆下都表達得新鮮貼切而又明白曉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赤壁賦》用古代散文的筆調寫賦,敘事,寫景,抒情,說理渾然一體,想象豐富,哲理深邃,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特色。
三、解題:
賦是一種專事鋪敘的用韻散文,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講究文采,注重字句的整齊和聲調的和諧,描寫事物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句式多以四言六言為主。盛行於漢魏六朝。賦體經歷了長期演變的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影響下,賦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求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象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赤壁賦》都是文賦的佳作。
作者擺脫了過去一些懷古賦和問答賦的寫作方法,而把寫遊記散文的方法運用到賦中來了。借用這種方法,作者把情與景主觀與客觀,古與今,幻想與現實很好地結合起來了。這在《前赤壁賦》表現尤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遺世獨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簫,轉到樂極生悲,產生對英雄業跡的感嘆和人生短暫的悲哀,又由此推宕開去,以達觀的態度自我寬慰,具有行雲流水之妙。
四、背景:
烏臺詩案:蘇軾因為反對新法,並在自己的詩文中表露了對新政的不滿,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彈劾,被扣以莫須有的罪名抓進烏臺,一關就是4個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寫的詩的由來和詞句中典故的出處。在當時蘇軾已是認定自己必死無疑。因宋朝有不殺士大夫的慣例,以及眾人的營救,使得蘇軾免於一死,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烏臺詩案”,是一個有名的文字獄,也是一個冤獄。(注:烏臺,指的是御史臺,是專任彈劾百官的中央機關。漢代時御史臺外柏樹上有很多烏鴉,所以人稱御史臺為“烏臺”,也戲指御史們都是烏鴉嘴。)
元封三年正月到黃州,蘇軾一住就是五年,在這裡他生計困難,在友人的幫助下,開了幾十畝荒地,掘井築屋,躬耕其中,號“東坡居士”。蘇軾在黃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對受到這樣殘酷的打擊感到憤懣、痛苦;另一方面,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同時,在他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現了曠達自適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實。他的前後《赤壁賦》正反映了這時的思想情感。
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在這裡,他經常來赤壁磯頭遊覽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蘇軾又來到赤壁。這時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後來蘇軾又兩次舟遊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前後《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它為以後的戲曲、繪畫、雕塑等提供了創作的題材。宋代畫家李公麟、明代畫家唐寅都畫過蘇軾舟遊赤壁的畫。
蘇軾在赤壁的創作活動,給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乾脆把黃州赤壁命名為“東坡赤壁”,並鐫刻在建築物的門額上,由此名滿天下。直到今天,在黃岡東坡赤壁,仍有“二賦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勝。
五、正音:
壬戌(rénxū)之秋舉酒屬(zhǔ)客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徘徊於鬥(dǒu)牛之間如馮(píng)虛御風桂棹(zhào)兮蘭槳
擊空明兮泝(sù)流光倚歌而和(hè)之餘音嫋嫋(niǎo)
泣孤舟之嫠(lí)婦蘇子愀(qiǎo)然山川相繆(liáo)
舳艫(zhúlú)千里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
漁樵於江渚(zhǔ)之上駕一葉之扁(piān)舟舉匏(páo)尊以相屬
寄蜉蝣(fúyóu)於天地無盡藏(zàng)也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
六、整體感知:
1:蘇軾與客遊赤壁時心情是如何變化的?試從文中找出關鍵詞。
樂甚——愀然——喜而笑
七、具體分析:
第一段:
1、第一節描繪了怎樣的景?此時作者心情如何?
景:皓月當空,碧水萬頃,月光朦朧,清風徐徐,景象澄沏,如夢境一般。
情:“樂”。舒暢飄逸,飄飄欲仙,超然物外,陶醉於良辰美景。
樂在何處?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A.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B.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C.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D.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三、豪情: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本段展示了一個怎樣的境界?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懷?
本段展示了一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誦文、迎風賞月的舒暢飄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在黃州,蘇軾過的實際上是一種囚犯生活,處境相當困難,居然有如此雅興,夜遊赤壁,表現了他聽任自然,樂觀曠達的情懷,反映了他超然物外、灑脫不羈的道家思想。
第二段:
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從樂到悲,悲從何來?
(1)來自作者遭受貶謫後的苦悶,觸景生情,見茫茫月色江水,產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嘆,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來自客人幽怨悲涼催人淚下的洞簫聲。
香草美人
最早出自屈原《離騷》
香草美人:1、高潔的品質
2、聖明的君主
3、美好的理想
(2)詞中的"美人"指什麼?歌詞表達主人怎樣的情懷?
明確:“美人”指所傾心的物件,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後,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3)作者是怎樣描寫蕭聲之悲的?
明確:作者藉助誇張、想象,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簫那種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感受鑑賞
第三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什麼?客是如何闡發當時的情懷的?
本段寫“客”的回答,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
為何悲?
英雄業績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者
天地闊遠而自身渺小
長江無窮而人生短暫
情懷闡發
對比:古今人物——曹操,吾與子
赤壁江山觸發他想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當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江渚之上!
比喻:人生短暫,感觸生悲
蜉蝣(天地)粟(滄海)哀(吾生)羨(長江)
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理想: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現實:不可乎驟得
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面對宇宙和歷史時都感到短暫悲哀。
A.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B.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C.許渾: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D.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E.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2.第三段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主問古人事蹟孟德遺詩孟德遺蹟安在哉?悲的緣由
客答現實人生漁樵江渚蜉蝣天地平凡渺小人生苦短
第三段透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曹操、周瑜,更加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第四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本段主要寫什麼內容?
主要寫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本段的感情變為喜悅。
水月人
變逝者如斯盈虛如彼生老病死
不變未嘗往也卒莫消長代代相承
2.討論: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談談對自己的啟示。
他的人生態度是樂觀的,作者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卻並不現實的幻想世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但也有負面因素,主張隨遇而安也可能導致鬥志的消減。
但蘇軾是在走出監獄到達流放地而幾乎喪失自由的情況下說這番話的,反映了他的坦蕩、曠達和強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啟示:
積極進取,直麵人生窮則獨善其身
聽任天命,隨遇而安達則兼濟天下
沒有經過戰鬥的捨棄是虛偽的,
沒有經過苦難的超脫是輕佻的。
——傅雷
啟示:面對逆境,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胸懷放寬廣一些。
第五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本段感情色彩為“喜”,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主要寫客人聽了蘇子的話,身心釋然,主客開懷暢飲,興盡酣睡。
2.這樣結尾有什麼深刻含義?
這樣結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滴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並不差,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合作探究:
你認為當時真有這樣一場主客問答嗎?他們所表現的人生態度有什麼不同?
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A、主——作為道者的蘇軾
——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B、客——作為儒者的蘇軾
——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八、歸納總結
本文的藝術特色
1.多次採用主客問答的形式,是行文結構波瀾起伏,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層層展現、深層揭示。
2.寫景、議論、抒情的緊密結合。
結構情
一層:夜遊之樂
①泛舟赤壁,襟懷開朗(樂)
二層:樂極悲來
②飲酒放歌,簫音怨慕(轉悲)
③慨嘆人生,苦短失意(悲)
三層:因悲生悟
④蘇子作答,妙語解頤(轉喜)
⑤主客盡歡,忘情塵世(樂)
寂寞讓蘇軾如此美麗,寂寞讓蘇軾如此成熟。與其說是蘇軾成全了赤壁,不如說是赤壁成全了蘇軾。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刺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餘秋雨《蘇東坡突圍》
九、蘇詞欣賞:
卜算子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成語歸納:
1、滄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顆穀粒,形容物體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形容人物嚴肅或拘謹的樣子。
3、遺世獨立:脫離社會,獨自生活,不跟別人往來。
4、不絕如縷: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就斷了。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
5、杯盤狼藉:形容宴飲後桌上凌亂的樣子。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體會蘇軾豁達樂觀的情懷,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2、品味和鑑賞寫景、抒情、議論相交融的藝術特點。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預習設定
1、提前要求學生熟讀成誦。
2、你所瞭解的蘇軾。
(本文意蘊深遠,哲理與詩情高度融合,如果不瞭解作者的生平和當時的處境,就很難感受到他那種正直、傲岸的人格,也很難理解他矛盾痛苦、聽任自然而又樂觀曠達的複雜的思想情感。)
3、讀了《赤壁賦》後,你的初步感受是什麼?文中作者的心緒有沒有變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字詞
屬客(zhǔ)窈窕(yǎo tiǎo)鬥(dǒu)馮虛御風(píng)和歌(hè)愀然(qiǎo)棹(zhào)扁舟(piān)無盡藏(zàng)相藉(jiè)
二、作家作品
三、重難點探討設計
1、重點字詞(略)
2、圍繞作者情緒的變化展開剖析:
⑴作者開始遊赤壁時,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⑵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樣發生變化的?
⑶第三段感情如何?寫曹操的用筆重點在哪裡?客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慨?
⑷第四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闡發自己的觀點的?
⑸結尾段感情如何?
3、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4、鑑賞本文寫景、抒情、議論的緊密結合:
全文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也“不變”的哲理。
四、作業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人文性:
體會蘇軾由樂轉悲再轉喜的情感歷程。
2、工具性:
領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字怎樣表現蘇軾的情感變化。
2、領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學設想
學習古代文學作品,我認為既要考慮文學作品的本質特點,又要揣摩課文的個性特徵。作為一篇賦,我覺得應該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點;針對本文,我又以其線索──蘇軾的情感變化為重點組織教學。再者這篇文字要求全文背誦,應把朗讀、背誦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
教學方法
誦讀法;提問法;講解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三課時
一、抽查背誦:
二、課文分析:
研習第四段:
(齊讀)
1 、針對客人的悲情,蘇子做了什麼樣的回答?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
(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明確: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開頭的寫景和客的笑話,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變;而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著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於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作者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係。但這種觀點並非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總之,在當時的背景下,作者的觀點還是積極的。
學習第五段:
2 、思考:
⑴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⑵ 這樣結尾有什麼深刻含義?
⑶ 結合全文,應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
明確:
⑴ 本段感情色彩為“喜”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主要寫客人聽了蘇子的話,身心釋然,主客開懷暢飲,興盡酣睡。
⑵ 這樣結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滴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並不錯,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⑶ “主”“客”實為一體,分別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積極和消極的心態。
三、總結全文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後透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轉移到關於人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後歸於豁達樂觀。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於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四、藝術鑑賞
1、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
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蘊涵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三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歷史陳跡、抒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
2、“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韻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闢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鬱頓挫,如“萬斛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稱不同,它的書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段末,雖都押韻,但換的較快,而且換的處往往就是文義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利於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3、形象優美、善於取譬的語言特色:
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婉: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情,寫得具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
五、閱讀遷移
其實,作者的心情變化不僅僅體現在本文中,而是貫穿在被貶到黃州後的所有作品中。我們來共同感受一下。
課件展示兩詞:《卜算子》和《定風波》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六、佈置作業
背誦全文,完成練習。
蘇軾《赤壁賦》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目標和意圖:
《短歌行》、《赤壁賦》文質兼美,音韻和諧,而且都飽含了詩人對人生、理想和自身處境的清醒而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遂成傳世名篇。因此,而今的我們很有必要跟學生一起,誦讀、品味、鑑賞《短歌行》、《赤壁賦》精美的語言,體悟的精美高妙,深入地探討他們對待人生、理想和生死的深沉、悲涼而又歷久彌新的思想觀念,從而在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的同時,引導和增強他們看待人生、世界的理解能力和選擇判斷的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二、學生學情及其學習態度:
高一的學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礎知識,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能夠牽線地理解文言文基本文理。但對文言文整體閱讀和感悟任然需要加強引導,要把學生機械枯燥地積累文言文的語言知識的困擾和負擔中解脫出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欣賞《短歌行》、《赤壁賦》的深沉高雅的美感的同時,對曹操和蘇軾產生人格魅力和思想觀念認知上的共鳴,從而帶著美好的情感體驗去形成對於自身理想和價值的獨特而深刻的認識。
三、學習難點和重點:
1.誦讀、品味、鑑賞課文精美的語言
2.體會景、情、理交融的特點,感受詩人獨特的思想情懷。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提問發、討論法、情境體驗法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
六、課時安排:
三課時
七、教學過程與內容
1.給學生提出誦讀指導建議,讓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熟讀並爭取背誦課文
⑴讀出韻律。賦體押韻如“望﹑章﹑江”,“焉﹑間﹑天﹑然﹑仙”等
⑵讀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動詞重讀;“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韻字重讀;“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羨乎”疑問詞重讀。
⑶讀出節奏。如: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⑷讀出氣勢。如“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停頓較小,語速較快)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節奏一致,語速舒緩)固一世之雄也,(停頓較大,氣勢豪邁)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轉,緩慢低沉)”。
⑸讀出情感。如:“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樂)“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悲)“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而吾與子所共適”。(曠達)“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灑脫)
⑹根據文賦對仗特點背誦相關句子。
⑺根據文賦押韻特點背誦句子。
⑻理清層次﹑情感變化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如明確客之三悲﹑蘇子二論及議論層次的轉換。)
2.詩文匯入:
(1)林語堂曾這樣評價過一位古人:“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
——《蘇東坡傳·序》(這裡描述的歷史人物是誰?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就是蘇軾,一個曾自嘲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黃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學上“成熟”了。在這裡,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等名篇光耀千古。
(2):
3.《短歌行》及《赤壁賦》的創作的背景
(1)曹操統一北方之後,揮師南下,意在一統天下,而得天下必先得人心,特別是賢才之心,故有求賢若渴之慷概悲切之情灌注於《短歌行》之中。
(2)蘇軾在“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這是蘇軾人生遭遇中的一個莫大打擊,然則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這“赤壁三絕”流芳於世,可對中國文藝來說實在是一件很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