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的意象分析

采薇的意象分析

  《采薇》是三千年前這樣的一位久戍之卒,在歸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詩中洋溢著濃厚的反戰情緒。以下是yjbys小編分享的采薇的意象分析,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www.ruiwen.com/wenxue)。

  古典詩詞中,《詩經》是至高的經典,而《采薇》是《詩經》的壓卷之作,小學語文節選了《采薇》最著名的十六字,是否可將此作為古典文學教學的一次回溯之旅?還漢語以感覺的意象文化,還孩子以完整的漢語本來。

  中國的詩歌,就是在這種文字承載下打通感官限制的偉大創造。

  讀《詩經》,就更為這個偉大的源頭震撼:最早的詩竟是如此的精煉而含蓄,坦蕩而優美。隨便舉幾個耳熟能詳的詞句,我們就能輕易喚醒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敏感,很容易沉浸在由漢語千百年薰陶出來的意會境界:“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是怎樣悽迷悠遠的畫面?“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怎樣嬌美靈動的容顏?“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是怎樣生機盎然的清鳴?這種感性的閱讀,常使我們很容易地沉浸在語詞營造的王國裡,心甘情願地被感覺所驅使。直覺,成了讀詩的基本精神,也應成為教學的基本精神。常常,我們不大願意去窮經典籍弄明白這些抽取出來的語句真正的面目是什麼。詩歌,常以表象的詩意消解了真相的粗糲。如果《毛詩》的權威註釋告訴你那個“所謂伊人”隱喻周王朝禮制,“道阻且長”是說逆周禮而治國,那是不是很掃興?

  被闡釋,是漢語語詞自我無法承受消解的美好與痛苦。

  《采薇》就呈現了這樣一種美好與痛苦。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教材節選的這四句,是《詩經》流傳於世最著名的詩句之一。《采薇》是《詩經》《小雅》中的名篇。全詩很長,這是第六章的節選。全詩寫了一個寒冬,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鄉途中踽踽獨行。道路崎嶇,又飢又渴;但邊關漸遠,鄉關漸近。此刻,站在一個時空交叉點上,他遙望家鄉,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百感交集。十多年艱苦的軍旅生活,激烈的戰鬥場面,無數次的望歸思鄉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少小離家老大回,壯志未酬身先衰的蒼涼和悲慼一起湧上心頭。《采薇》,就是三千年前這樣的一位久戍之卒,在歸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詩中洋溢著濃厚的反戰情緒。《采薇》的背景是一場歷史上真實的戰爭。《漢書?匈奴傳》記載:“周宣王時,匈奴獫狁趁周王朝動亂和大旱災之故,侵略北方邊境。”這可視為《采薇》時代背景。詩的前三章,同時交織著匹夫有責的衛國使命和望月懷鄉的家園之思,這種矛盾同時構成了全詩的情感基調,籠罩全篇的是戰爭的殘酷對思鄉之情的消弭,直至最後發現,個人無法承受家國的重量,轉而,一種強烈的幻滅感鋪天蓋地而來,“我曾經豪情萬丈,歸來卻空空的行囊”是這首詩極其真實的描繪。

  節選的這幾句詩雖只有短短的16個字,在詩的美學上取得了傳世的成就,為歷代詩人稱道。首先,這兩句詩音律之和諧,在《詩經》中極為少見。中國雖有“有韻為詩,無韻為文”的說法,但事實上,散文也是有韻的。詩韻也自有高下。漢字特有一種音與義彼此勾連的暗示。譬如“婉約”和“豪放”這兩種後人冠名的詞風流派,單就兩個詞來說,不單在意義上有著巨大的差別,其讀音本身也暗示了這種差別。上聲詞多見於類似的溫婉語調,其意義也都接近溫婉,因此,“楊柳”“雨雪”雖只代表自然界事物,其字在發音上也漸乎呈現一種雅緻的溫柔,“婉約”即如此。而入聲詞讀來則多有一定力度,如“暴躁”“迅速”等,語音短促乾脆,感覺急切,“豪放”即如此。陰平的詞則有一種餘韻悠遠的味道,適合表達離別之意。“依依”“霏霏”不單語音輕柔婉轉,所帶給人的感受也同樣帶著淡淡的憂傷,暗示別離後歸鄉渺渺無期的傷感。我們無法想象代表此類情懷的是一種“嘎嘎”“蹦蹦”的聲音。這十六字舌面音居多,有一種含蓄的一唱三嘆的效果,不像齒音般尖銳,不像唇音般爆破。同時,“依依”“霏霏”的雙聲疊韻極好地將一種不捨的感覺表達出來。雖打破了詩一般所具有上下兩句仄平的常規,卻意外地讀起來有一種綿綿不覺的悠長。漢字中的諧聲字是極為豐富的,它是六書中最常見的一類。一般的詩用雙聲諧音均考慮以聲音動聽為主,而絕佳者往往音意兼得,這雖是高境界,但古往今來,不乏詩作。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的“蕭蕭”“滾滾”;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中的“嘈嘈”“切切”就兼而有之。《采薇》這十六字的絕妙不但音律相諧,同時音意相諧,實不可多得。

  這十六字上下兩句對仗之工整也堪稱佳絕。這個著名的句子,實際上是將一個時空定格成了一幅畫。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時空交叉點來完成這位老兵對前塵往事的追索。時間上“今——昔”,景物上“楊柳——雨雪”,“依依”的早春之美對應“霏霏”的冬雪之傷,這一切眼前景,被人生的“往—— 來”剪接融匯,創造出一種強烈的時空張力。同一個“我”,卻有“今昔”之分,回首來時路,蕭蕭班馬鳴,當初的年輕報負只換得如今的惆悵寂寥;同一條路,卻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之別,當初是“春風得意馬蹄疾”,而今是“雪上空留馬行處”。而這一切都在這一“往”一“來”的人生變化中,時光流轉,四季更迭,世事難測,時過境遷,一個人在家國動盪的年代,在蒼茫的天地之間孤獨的踟躕,理想的湮滅,現實的錯失,幻滅感非常動人。這十六個字賦予的想象空間已經堪稱空前絕後。時空張力與其相似的是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其中的“前——後”“古人—— 來者”也在悠悠的“天地”之中,只換得自身的曠世孤獨。兩者所不同的是,陳子昂更有一種自覺獨往來的蒼然,而這位久戍之兵卻是被時代和家鄉所遺棄的茫然。

  “以樂景寫哀”的反襯手法也賦予了這十六字獨特的情緒力量,念想著美好的過去,面對著泥濘的現在。但是,這種反襯效果使得我們在詩中讀到了超越敘事的美好,將兩相極致的時空端點置於一身,有著空前的魅力。在《詩經》中葉極為少見。

  這四行詩對後世的影響具備很多里程碑的意義,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開啟了“折柳相送”的.送別文化,還讓託物比興這一種詩經中常見的表達方式成為後世詩歌的一種典範。

  學生對這四行詩的起初印象代表了它留給世人的直覺表象:“楊柳依依”是春意盎然的詩情,“雨雪霏霏”是銀裝素裹的畫意。“直覺”常不精確卻有其必然的合理性,甚至,他可能最接近於詩的本來面目。詩的境界應該是靠直覺表象的。讀一首詩,必先映入腦海的是一幅畫面,或者聽到的是一種聲音,你不可能會去抽象或具象它,不可能會去想“楊柳是落葉喬木”或者“雪落在路上還是樹上”的問題。我們最先映入的常是一個完整的意境,這種意境常不是三言兩語能一下子說得清,但必感受得到。同時,常將自己經歷的某一情境融入畫面,這就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好詩莫不如是,它常能如王國維所說的那樣以不“隔”的狀態直接進入感覺。這就是意象所產生的初始影響。

  朱光潛先生在《詩論》中具體地闡述了“意象”與詩的境界之間的關聯,他認為:“一個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覺中成為一個獨立自足的意象,就不成為詩的境界。一首詩如果不能令人當做一個獨立自足的意象看,還有荒蕪湊塞或空虛的毛病,不能算好詩。”(《詩論》P43,朱光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6月版)這裡所闡釋的意象雖指向一個整體,但顯然,“獨立自足”成了一個重要的原則。情景交融的詩歌直覺效果產生源於“景”,“景”若是單獨偶然的存在而無法勾起讀者的想象,便無法產生“情”。反之,某一詩中的“景”若被口耳相誦之後,成為一個固定的“情”的代言人,同時也廣為引用以產生“移景入情”的效果,“景”便成了“意象”。意象,簡單地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采薇》十六字溶情趣隱寓於意象,達到象徵妙境。讀之,欣然神往。它開創了一個在中國文學史上俯仰皆拾的“楊柳”勝景。

  由於“柳”、“留”諧音,再加上“柳”的生命力極旺盛,河邊所栽甚眾,隨插隨活,也常是故鄉家園的象徵,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這一習俗始於漢而盛於唐,漢代就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歷代詩人,都折著春秋的這一根柳枝,陌上送別,淚眼迷濛。“柳”幾可算得上是中國古典詩詞中最著名的意象了。諸如: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管別離。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

  一絲楊柳千絲恨,三分春色二分休。

  傷見路旁楊柳春,一重摺盡一重新。

  楊柳何時歸?嫋嫋復依依。

  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

  ……

  這些散見於不同年代的詩作,有部分幾乎直接就是《采薇》十六字的脫胎。滿篇都是藉由楊柳依依抒發送別的憂傷。這道風景直到近代的李叔同借曲填詞,《送別》之中“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遂家喻戶曉,似呼應了兩千多年前《采薇》的起源,它們成了綿延近三千年的兩個括號,括起了無數離人的情思。

  “柳”也因此催生了無數的典故,“灞陵柳”、“隋堤柳”、“沈園柳”、“寒食柳”等皆因文人佳話而得以命名。唐朝長安的灞陵更是成為當時著名的送別驛站。而這種種仍然有著《采薇》的影子,無論時過境遷多少年,那根柳仍然是“楊柳依依”的欲說還休。

  中國古詩多意象,“月”意鄉思,“蟬”意高潔,“梧桐”意寂寞,“竹”意風骨,“菊”意隱逸,“長亭”意送別,“鴻雁”意羈旅……凡此,都是歷代詩人沉澱而成的情懷,人們借物抒情,託物言志,借自然萬物訴說著種種情懷的表白。但似乎沒有哪一個意象可與“楊柳”相比,它的恆久,皆因離別終究是人生必須面對的一場儀式。唯願寄託在這根柳枝上的情誼,年年初春年年新綠吧!為此,“楊柳”的憂傷中總有希冀,折斷後總會重生,它並不絕望。大概,這也是《采薇》十六字被公認為《詩經》壓卷之作的緣由吧。

  拓展閱讀:《采薇》原文與翻譯

  采薇

  作者或出處:《詩經》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用,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用。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譯文或註釋: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於沒有家,為跟玁狁去廝殺。沒有空閒來坐下,為跟玁狁來廝殺。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發芽。說回家呀道回家,心裡憂悶多牽掛。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飢又渴真苦煞。防地調動難定下,書信託誰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發杈枒。說回家呀道回家,轉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沒個罷,想要休息沒閒暇。滿懷憂愁太痛苦,生怕從此不回家。

  什麼花兒開得盛?棠棣花開密層層。什麼車兒高又大?高大戰車將軍乘。駕起兵車要出戰,四匹壯馬齊奔騰。邊地怎敢圖安居?一月要爭幾回勝!

  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將軍威武倚車立,兵士掩護也靠它。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哪有一天不戒備,軍情緊急不卸甲!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飢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小雅·采薇》是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為先秦時代的華夏族詩歌。全詩六章,每章八句。是一首戎卒返鄉詩。詩歌表現了將徵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並將這種感情放在對景物的描寫及對軍旅生活的述說中表現。

  一般小學的話只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全詩六節(每八句為一節),模仿一個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興,前五節著重寫戍邊征戰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禦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第六節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感人至深。

  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末章頭四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有名的詩句之一。《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