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古詩鑑賞
唐朝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古詩鑑賞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唐].岑參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
淨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題解】
大雁塔在西安市南慈恩寺內。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皇太子李治為追念母后文德皇后,在原無漏寺舊址興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命名,“慈恩寺”。寺內高塔為著名僧人玄奘設計,因《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記:摩揭陀國有一僧寺,一日忽一雁離群落羽摔死地上,僧人驚忌,認為雁即菩薩,眾即埋雁建塔紀念。故將慈恩寺塔稱為大雁塔。塔初建為五層,武則天時增建為十層,後因戰爭破壞,殘存七層,高64米,是中國著名的佛塔。唐天寶十一年(752)秋,詩人與高適、薛據、杜甫、儲光羲等同登慈恩寺塔,各有詩作。此詩描繪外觀塔勢,繼而寫登高下臨之所見景色。高適,詩人,字達夫,仕至西川節度使、散騎常侍,詩與岑參齊名。薛據,亦為當時詩人,終水部郎中,浮屠,梵文佛塔的譯名。
【作者】
岑參,唐代詩人,生平見前內蒙古《磧中作》詩。
【註釋】
①湧出:謂拔地而起。《妙法蓮花經·見寶塔品第十一》:“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湧出。”②世界:此為佛家語, “世”指時間, “界”指空間,猶言宇宙。③蹬道:臺階。盤:曲。④突兀:高聳貌。⑤崢嶸:高峻。鬼工:極言建造精巧,非人工所能及。⑥蒼穹:蒼空。⑦“連山”兩句寫遠觀群山之狀,似波濤奔湧。⑧馳道:天子所行之路。⑨蒼然:秋色蒼茫。關中:指今陝西中部地區。⑩五陵:指漢代五位皇帝的陵墓,即高祖劉邦的長陵,惠帝劉盈的安陵,景帝劉啟的陽陵,武帝劉徹的茂陵,昭帝劉弗陵的平陵,皆在渭水北岸今咸陽附近。⑾淨理:佛家的清淨之理。佛徒以遠離一切惡行、心不為塵俗垢染為“清淨”。了可悟:即了悟,佛家語,指參透領悟佛理。⑿勝因:美因、善因。佛家認為物必有因,,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夙:早。宗:信仰。⒀掛冠:指辭官。⒁此句謂以佛理為永遠憑藉,即以佛教為歸宿之意。覺道,佛家語,指寂寞無相的“大覺之道”。資,藉。
【譯文】 大雁塔好象從地面突然湧出,高高地矗立直插入九霄雲空。登高臨眺彷彿站立在塵世之上,塔梯紆曲盤旋於虛空之中。聳然而出雄視著神州大地,崢嶸峻險非人力營建之工。四周的曲簷阻礙了太陽的執行,七層的頂樓摩擦著蒼天的穹窿。略略向下窺看只見高飛的鳥在眼底盤旋。俯著身子傾聽傳來疾馳的風驚心動魄的吼聲。群山起伏象洶湧的波濤,彷彿去朝拜大海滾滾而東。蒼青的松樹分立於御輦馳行的大道兩旁,慈恩寺的殿堂觀宇多麼精巧玲瓏! 蕭瑟的'秋風從西吹來,蒼茫茫的秋色瀰漫了整個關中。北邊平原的五陵一帶,千秋萬代依然青煙繚繞雲霧濛濛。此情此景令人徹悟了佛理,美妙的善道是我歷來所尊崇。今後我決心掛冠隱去,以佛道為憑藉超然生死極樂無窮。
【賞析】
天寶十一載(752)秋,岑參與高適、薛據、杜甫、儲光羲五人同 登長安慈恩寺塔,五人均有詩記其事,岑詩以其雄奇峻拔,為世所稱。慈 恩寺浮圖,即今陝西西安大雁塔,為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唐僧玄奘所建。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該詩起式即卓爾不凡,如“大將旗鼓相 當,皆萬人敵”。一“湧”字,化靜勢為動勢,將巍然寶塔從地下湧出,憑空 高聳之勢襯托得淋漓盡致。此二句,奠定了全詩雄奇壯闊、蒼勁挺拔的情 感基調。
“登臨出世界”八句,寫登塔所見所感。詩人拾級而上,如走出塵世, 塔階盤旋,直達天穹。“出世界”和“壓神州”二語,彰顯出寶塔之大氣磅礴 與鬼斧神工,霸氣盡露。“四角礙白日”二句,極盡誇張之能事,塔的四角 遮蔽住白日,七層寶塔已摩天接踵,直與天齊。從塔的高處向下俯瞰,高 空之鳥和凌厲之風都淪為高塔之配角,寶塔之高聳入雲,可見一斑。
“連山若波濤”八句,以排比句式極力描摹寶塔四周之景色。東面山 景綿綿不絕,如波濤起伏。南面宮苑,御道在青槐的映襯下格外蔥翠,宮 殿突顯得靈巧精緻,錯落有致。秋風從西邊襲來,蕭瑟肅殺之氣直貫長 安。北邊渭水北岸,前漢五位皇帝的陵寢,歷經歲月滄桑,靜靜憩息於青 松翠柏之下。“秋色從西來”四句,其筆力之雄勁,描繪之貼切,向為後人 稱道。明人鍾惺贊此四句“寫盡空遠”,與杜甫之“齊魯青未了”相比,“詳 略各妙”(《唐詩歸》)。詩人寫四方景色,不僅揭櫫出周遭景色之轉換,從 雄闊到偉麗,從蒼涼到悲涼,更暗合著對天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及歷史盛衰無常的憂慮與反思。
末四句則借景抒懷,有感而發。寶塔縱然雄偉壯麗,但國事日艱的現 實卻令詩人心胸沉鬱滯重。其時,邊塞出征失利,朝廷奸宦當道,藩鎮圖 謀不軌,民生凋敝,國家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詩人惆悵難解,唯有向佛 家求清淨之理。此時,詩人“掛冠”而去,遠離俗務,早求佛理的退隱之心 已躍然紙上。
總體而言,全詩極盡描繪之能事,為讀者全方位呈現出慈恩寺塔的雄 壯、孤高、突兀、超逸絕倫的形狀與氣勢。但此詩意旨並非在此。在詩人 看來,寶塔之雄壯,正反襯出國事的凋敝,民生之多艱,縱然眼前有奇景, 又何曾增添半點喜悅? 明人高棅評此詩“皆雄渾悲壯,足以凌跨百代” (《唐詩品彙》),正是把握住了家國之悲的詩歌主旨後的確切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