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讀書筆記800字7篇

《邊城》讀書筆記800字7篇

《邊城》讀書筆記800字1

  《邊城》一書是直到高中才把它讀完的。“小溪流下去,繞山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的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沈從文先生的文字就是那麼鮮活。用如此清新的文字搭構了邊城。《邊城》創作於一九三0年,正處於中國最黑暗的軍閥混亂時期,沈從文正是借《邊城》來寄寓對社會動盪的厭惡,書中的世界正是他心中的桃花源吧!

  茶峒、小溪、溪邊的白色小塔、塔下一戶人家、家裡一位老艄公、一個小女孩、一條黃狗、夕陽西沉、小船收渡。這樣的生活無形中組成了一幅圖畫,凝結了濃厚的鄉土氣息。在《邊城》裡看到的人淳樸、勤儉、友善、和平、在這裡沒有軍閥混亂時的階級對立與鬥爭。

  小說成功地塑造了‘溪邊白色小塔”這一形象。白塔,屹立不倒,像守護神一樣守護著翠翠一家,眼看著翠翠一天天長大,看著老艄公一天天老去。翠翠心裡那些不敢公開的想法都說給白塔聽。但白塔永遠保持沉默,正和翠翠面對自己喜歡的二佬,不敢明說,只是一味的沉默,甚至還有點冷漠。直到一個暴風雨的夜晚,白塔倒了,爺爺也在靜寂中離去,就只剩下翠翠一人獨自去擺渡。

  翠翠是沈從文先生筆下邊城的化身。在一次端午賽龍舟的盛會上與二佬儺送不期而遇,情竇初開的小女孩在她心裡已撩起了一絲情愫。後來正直保守的天保與生龍活虎的儺送同時喜歡上了擺渡船的翠翠。兩人應該就是情敵吧!但沒有你死我活的鬥爭,很公平地,天保走車路,儺送走馬路,唱得翠翠在夢中飛到對面的山頂上抓了把虎耳草。天保似乎預料到了自己的結果,亦然選擇下江離去,免得二佬為難。但不幸溺死於湍急的渦流之中。由於天保之死,似乎也動搖了儺送“不要碾坊要渡船”的決心,也選擇去獨闖天下,只留下翠翠一人在溪邊擺渡。也許早就註定了翠翠與她母親同樣的悲劇-永遠地等待下去。但沈從文先生在最後又說:“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給翠翠這個人物增添了一些哀怨。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邊城。只是沈從文心中的邊城那麼遙遠,在那呼喚著我們…

《邊城》讀書筆記800字2

  冬夜,狂風和窗戶叫著勁,呼呼作響。我坐在書房裡讀書,期待,不安,這兩種情緒在我心中交替出現。隨著書的合上,迎之而來的是惋惜,失落。

  我讀的那本書名作《邊城》,它是作家沈從文的代表作之一。《邊城》講述的是在城市的邊緣,一個叫茶峒的地方,有一名為翠翠的姑娘和她祖父的寧靜生活。本書以翠翠的成長經歷及她的愛情歷程為主線,演繹出了一個美好而又令人唏噓的人生。

  “翠翠‘帶著嬌,有點兒埋怨’地一再央求爺爺丟下渡船上的活回到她身邊。”一幅嬌答答的女孩面像躍然紙上,她攜帶著童稚的天真,展現出她對爺爺無比的依戀。“老船伕立即把船拉過來一面拉著船,一面啞著聲兒喊問‘翠翠,翠翠,是不是你?’一會兒又牽著船急切地問‘翠翠,你怎麼不答應我,生我的氣了嗎?’”爺爺的關切詢問聲,親切而著急,盪漾在小溪上。黑夜,小船,小溪,兩兩相融,成為了爺孫倆的情感橋樑,親情載體。

  當然,邊城描述的主要是一個戀愛的故事:順順家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了翠翠。在這兩人之間,翠翠選擇了儺送。天保深知不能勉強,終成全了弟弟,卻不幸遇難。面對誠摯的親情和美好的愛情,儺送進退兩難,最後痛苦地離開了家鄉。而這一切的變故,都由翠翠獨自承擔著。從端午的相遇,到儺送深情的山歌,再到翠翠的選擇,兩人的故事發展得是那麼令人嚮往和回味。可最後的結果卻是那麼的令人憐憫。

  邊城,就像夢裡的一幅抽象畫,用細膩的文筆勾勒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從一開始翠翠幫爺爺撐船,到爺爺去世後,老馬兵對翠翠的安慰,皆是夢幻似的溫馨。也許,在邊城,美好的與不美好的,在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情感中都變成了美好。

  唯美的開端,悲涼的收束,典雅的人性美在邊城中孕育溫情和荒涼。這些都是詩意的註定,就如那結局:“他可能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邊城,在詩意中褪去。其中的美好,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難以捕捉到的`虛擬。我們心之所向皆是生活的美好,可假使它消失,結局是多麼地令人唏噓?可能,我們需要把它埋藏在心。

《邊城》讀書筆記800字3

  作為一個從小在城市裡長大的女子,我特別嚮往田園牧歌般的鄉村生活。最近拜讀了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大師筆下那個小小的邊城水鄉讓我迷戀不已。

  《邊城》講述了湘西小鎮上一對相依為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凡寧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淒涼。小說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朧但沒有結局的愛情,可是愛情不是這本小說的全部。大師用他清淡的筆調娓娓講述了湘西小鎮上純樸的風土人情,原始單純的生活,以及那如詩如畫的景緻。

  湘西的生活是清苦而艱辛的。大師卻讓我明白,一個人對一片土地的熱愛,是懂得它的殘酷以後去心疼那背後醉人的風光。讀完全文,我就開始嚮往那個遠在湘西邊境的小鎮。木製的吊腳樓,搖曳的紅燈籠,潮溼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還有那升起在舊村莊上的青炊煙。這一切,構成一幅年代久遠的畫,在我的想象裡千遍萬遍地被描摹。在那片遊離世外的土地上,時間彷彿是靜止的。女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樣溫婉清澈,歌聲悠揚清亮,老爺爺慈祥又寬厚,船伕們浪漫又豪爽,就連生活的無奈,在這個地方,都帶著詩意的色彩,美好地令人不忍褻瀆。大師用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湘西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助和憂傷,卻也讓我們產生對生命的悲憫,對美好人性的信仰

  我最嚮往《邊城》裡那些淳樸善良的鄉親們。翠翠和祖父去看龍舟比賽,當地的龍頭大哥順順送他們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們過河不收渡船錢。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圍的鄉親都來幫忙。他們雖然生活很清苦,卻能夠互相幫助,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那個偏僻的小鎮。

  相比之下,我們每天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人與人之間人情淡漠,有時候,甚至鄰居之間都互不相識。這不得不讓人遺憾。我希望,有那麼一天,我們的城市也能變得溫暖和諧。每一個人都有寧靜的理想,人與人之間沒有私心,愛護著我們生存的環境,彼此互幫互助,共同建造一個家一樣的世界。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像《邊城》中的人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去生活。

《邊城》讀書筆記800字4

  初讀《邊城》,是在十一歲左右,那時只覺得它晦澀難懂。如今舊書重讀,作者不再拒我於門外,透露了一些精髓所在。

  這是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其中無處不顯露出美的光輝。

  故事美

  翠翠,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和祖父住在一處茶峒城外千來米的小屋中,他們的職責便是管理一隻渡船。而茶峒城中的倆兄弟——大老和二老卻同時愛上了翠翠,但翠翠卻只鍾情於二老。大老和二老相約唱歌爭得翠翠的芳心,大老自知不如弟弟,主動退出。就當二老應與翠翠相伴餘生時,識水性的大老居然淹死了。倆兄弟的父親順順便阻止二老娶翠翠,二老就賭氣下了桃源,杳無音訊,偏偏翠翠祖父又在一個雷雨之夜悄然離去,翠翠一下子無依無靠……

  景色美

  作者以純美的文筆在不知不覺中渲染出一幅水墨畫般的山野風光,且不說端午佳節茶峒城熱鬧歡騰的景象,單是平常時節,就美得令人心醉:茶峒古城一片靜謐,晨日初上,一片片燦爛的陽光籠罩在人家的吊腳樓上,籠罩著傍城的青山。山不高,但連綿,起伏著延伸往遠方。一條寬闊的河流似閃閃發光的綢緞,靜靜的,蜿蜒著穿城而過,一直向前,直到轉入山中,正是因為這條河,才會有郊外的渡船及擺渡人。老船伕的屋子就在河邊,屋後,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白塔,屋前的山上,一叢竹林秦翠欲滴,惹人喜愛。好一番美景,怎能不令人遐想。

  人性美

  書中人美好的心靈是最美的。祖父的慷慨,二老的善良,但我覺得都比不上楊馬兵的好心。

  楊馬兵和老船伕是好朋友,平時會一起喝酒、聊天。而老船伕逝世的時候,過往的人看見了,只是同情翠翠的遭遇,憐憫她,進城去報信,老船伕的朋友都來了,但沒有誰想到葬禮,更沒有誰為他舉辦葬禮。這時候,是楊馬兵站了出來。

  得到訊息,楊馬兵第一個來安慰翠翠,也是他,為老船伕舉辦了葬禮。他害怕翠翠太孤單、太傷心,便主動到老船伕家裡照顧翠翠。

  你看,楊馬兵難道不能說有一顆美心腸嗎?他的美都體現在他的行動上。

  讀罷這篇文章由衷地感到這真是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是“愛”與“美”的完美結合。

《邊城》讀書筆記800字5

  說實話,我忘記了第一次讀沈先生的《邊城》是在什麼時候,說不上那時是初一還是初二。隱約記得那時候我是個小說迷,而姐姐買來的一本薄薄的陳舊的書,自然而然吸引了我的眼球。

  《邊城》的故事,也就此從我的心底萌芽,邊城的年輪也在我的記憶中生長蔓延。第一次讀東西,總是不怎麼讀懂,讀完也就完了,只是心中對故事的情景,感覺有意思而已,其他的沒什麼感受,或許是當時的自己還小吧。

  “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種愛情擦肩而過,總會有一種等待遙遙無期,也總會有一種遺憾會支離破碎。”我記得這句話是我第二次讀到沈先生《邊城》的時候有感而寫。那是在高二的時候,我們老師給我們介紹的這本書,我想都沒有想就再次拿起讀了一遍。

  湘西的邊城,小女孩,兄弟兩人,船總,老人,渡船,小黃狗,來來往往的行人。這些都是最簡單最樸實的生活。

  邊城的愛情,是遺憾,是幸運,是悲哀,是惆悵,那翠翠如果早早就說出來,那天保如果從來都不曾退出,那儺送如果也不獨自一個離去,那老人如果不那麼愛翠翠,這一切,這故事的一切或許會是另一個結局。

  有時候很感慨,看書看著看著就不想看了,為什麼他要離開,她要永遠等待,故事完美的是沈先生對人性美的把握,故事也因當時的現實,讓翠翠傻傻的永遠等待,讓故事也充滿了感傷。

  每看一次《邊城》都有不同的感觸,一次比一次的深奧,從來沒有寫過讀後感的,但是如果寫似乎很多,只是說說感覺就行了,上一次讀這本書是在前段時間上課中老師說要講沈先生的《邊城》我下去便又讀了一遍。

  或許是因為年齡的問題,這一次的感受,和以往卻是截然不同,尤其是在後面聽到完老師的講課,看完《邊城》這部電影,似乎腦海中的畫面,再一次的真實起來,不同的感覺不同的感受,也油然而生。

  富有詩意的邊城,如詩意一般的湘西人,演繹著如詩般的故事和生活,儺送和天保的兄弟手足之情,老頭子對翠翠的愛護之情,天保對翠翠的愛情,儺送對翠翠的感情。

  善良的人們,總是因為善良而邪惡。

  善良的翠翠,天真無邪,情竇初開卻痴痴等待,善良的爺爺,因愛孫心切,嚮往好的生活,卻是不願為,撲朔迷離的成為了悲劇,善良的天保,知道翠翠愛著弟弟,獨自離開,卻終究難以回來。

  善良的湘西人,在用這麼簡單樸素的文字,演繹著一段現實的痛心的愛情,或許是一個人的悲劇,卻驟變成三個人的悲劇。

  也許,明天會回來!

  明天有多近又有多遠,那儺送在什麼地方,那翠翠是否等了下去。

  故事終究是故事,《邊城》給我的感觸太深,那善良的人,因善良而默默心酸。

  《邊城》是湘西的一道風景,是我心中一份沉甸甸的寶貝。

《邊城》讀書筆記800字6

  一位老船伕,一個女孩、一隻黃狗、更使這景色優美的湘西邊城平添了一份溫暖的感情,他們雖生活拮据、但卻生活得很安詳、佷快樂。生活這喧器的大城市的我們,雖然擁有佷好的生活條件,但卻始終失去了那份最簡單的樸實的快樂,多麼嚮往那座邊城的日子。

  這那裡,老船伕和他的孫女天天我別人渡船,大家覺得不好意思、所以有時候會硬塞些錢給老船伕、但老船伕卻死都不肯收、天熱了還會為渡江的人準備解渴的茶水,老船伕的身上閃耀著多麼善良的人性光輝、試問在當今社會,像老船伕這樣真誠友善待人、無私奉獻的人還有多少?大家都在追名逐利中漸漸失去了骨子裡的那份真。

  翠翠是老船伕的孫女,是個懂事的姑娘,與老船伕相依為命,互相關愛著,她總怕爺爺會離開她,爺爺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死去,所以一直為翠翠的婚事操著心。

  翠翠心裡喜歡的是二老,大老卻來提親了,爺爺問她願不願意,她始終是沒給出個答案。兄弟倆決定公平競爭。

  不多久,大老被淹死了。這是不是他要成全二老和翠翠的表現?二老由於家裡的壓力和對哥哥的一份譴責。他不在對翠翠表示要追求的熱情,他離家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

  爺爺在經歷二老及其父親順順冷漠的態度之後,在一個狂風暴雨的夜晚後,他離開了這個人世。

  白塔倒了,船要走了,人逝了。一個悲傷的力量充斥了整個結尾,讓人的心緊緊的揪了一下。我想老船伕為別人渡船渡了一輩子,為翠翠的婚事受到了不少心靈的冷漠,他想休息了,他該休息了,他帶著翠翠的愛閉上雙眼。

  可是二老在哪裡?他什麼時候回來?也去明天,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他就這樣為了那樣一份兄弟情而就這樣捨棄了那一份還沒真正開始的愛情?

  沈從文最後還是沒有給出正真的答案,他給了讀者一個想象的空間,我甚至覺得這樣一個捉摸不定、不果斷的結局是給翠翠當初沒有大膽表明自己的心意的懲罰,她思想的保守和固執讓她沒有得到自己的愛情,這是必然。

  邊城的人都是真誠樸實的,但讀著沈從文描述的文字,總覺得有一絲拘謹纏繞在心中,總覺得在邊城的人的心中還縈繞的一份保守固執,亦或者說,在邊城這個僻遠,遠離大城市的小鄉村。人們依山旁水地生活著,周圍的山和水似乎相隔了他們思想中的某一個成份,讓人讀來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絲悲傷。

《邊城》讀書筆記800字7

  在這個嘈雜的時代,我雙手捧一本《邊城》,靜心默讀,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在湘西這個清風明月般的世界裡,有一個自然凝聚成的美麗形象,她便是翠翠。

  日光不如她的笑容溫暖,綠水不如她的雙眸清澈。翠翠生於湘西這片寧靜的天地之間,青山綠水給予了她一副天然去雕飾的容顏。她的外表美得傾國傾城,天然的山水養育出她這般水靈靈的模樣,也賜予了她純樸的品性。湘西的翠竹林邊,她與爺爺相依為命,平淡的生活中有甜甜的爺孫情;湘西的綠水旁邊,她在爺爺的耳濡目染中長大。不知不覺中,湘西人特有的善良勤勞,便一絲絲滲透進翠翠的思想裡。翠翠的心靈更美麗,美得讓人憐愛。

  我喜歡翠翠純樸的美。她勤勞善良,一眼就能讓人看透所有美好。青山綠水間,她與爺爺一起擺渡,這一奉獻行為從來與金錢不掛勾;月色竹林邊,她與爺爺親密交談,雀兒般的笑聲迴盪在山谷之間;晨霧江流中,她久久地等待,奮力地划槳。她面對平淡清苦的生活,心中不曾生出一絲埋怨,多麼純真的美啊!真讓人由心底裡生出一絲憐愛。她的真誠,便是那飄蕩在山谷中的清風,又如穿透萬層雲浪的陽光,直插進歲月深處,感染了無數外表光鮮而背後複雜的人心。當今花花世界,久違了這純樸的真善美。

  我喜歡翠翠自然稚嫩的美。沈從文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如此嬌羞的一位少女,她恰如一朵嬌滴的玫瑰,帶著她含苞未放的美面對著世人。初遇的懵懂,重逢的羞澀,少女的小小心思是這般美麗。她雖有一種青青的生澀,但透著率真、坦誠,美得自然。看那些經綸世務者,她們的身上,怕是隻有在渾濁世事中打磨出的一顆華麗麻痺的心。

  我亦喜歡翠翠這缺憾的美。儘管她的形象始終讓人感到溫暖,但是字裡行間卻不乏一種無言的憂傷。這種小小的缺憾,或許終究是融不進這個差強人意的世界。不論是抱憾的結局,亦或是書中不言的人情,都讓這份美烙上一份痛苦的印記。然而這個世界,又有幾卷真實的故事是圓滿的呢?幾份美好的背後,沒有辛酸與惆悵呢?因為遺憾,翠翠才真實。她的缺憾,正是這個世界的遺憾。圓滿的美,永遠不存在於這個世上。而那僅僅的一步之遙,便是我們人生之路要盡力邁過的一道坎。

  翠翠的美與憾,喜與悲,讓天地動容,讓花兒綻放,讓徘徊在迷茫人世間的我們有了新的方向。她那美麗純樸的形象永遠佇立在我的心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