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手抄小報內容
體育手抄小報內容
運動鍛鍊對於增強身體素質,防治慢性病發生,調節心情,減緩壓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具有積極的意義,下面給大家整理了體育手抄報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體育手抄小報圖片1
體育手抄小報圖片2
體育手抄小報圖片3
體育手抄小報圖片4
體育手抄小報圖片5
體育手抄小報圖片6
體育手抄小報圖片7
體育手抄小報圖片8
常見的運動傷害
扭傷(Sprain):通常是發生在關節韌帶,容易發生的地方是腳踝、膝蓋還有手指。
拉傷(Strain):通常是發生在肌肉處,容易發生的地方是大腿與小腿。
撞挫傷(Contusion):全身都會發生,只要被撞到或被打到都算,嚴重時皮膚會呈現出黑青(Bruise)。
上述都屬於急性運動傷害(Acute Injury),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知道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並且可以指出受傷的部位,可以做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和救助。
體育鍛煉注意事項
1.運動開始時,應立足於個人目前的水平,逐步加強,普通人群的運動強度以達到中等或以上為佳。運動頻率一般為每週3~7天,最好每天運動。運動時間為每天30~60min,可分2~3次完成,每次應持續10分鐘以上。
2.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均可產生各自的健康效益,而兩者的適當結合可產生疊加的健康效益。常見的有氧運動專案有走路、慢跑、做操、打扇、舞劍、踢毽、廣場舞、太極拳、騎車、游泳、爬山等。常見的無氧運動專案有舉啞鈴或槓鈴、仰臥起坐、俯臥撐等。各人可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體質和愛好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量力而行。
3.走路是最好的運動方式已成為共識,但應在飯後半小時開始走路。飯後,人體大量血液流向消化系統,此時如進行劇烈運動,血液就會湧向運動器官,以保證肌肉工作的需要,造成消化系統血液供應不足,胃腸蠕動減慢,影響消化和吸收過程的正常進行,嚴重的會導致胃痛、消化不良、消化道潰瘍等疾病。走路健身和散步是有區別的。走路健身需要有速度,有強度,有時間,有距離。而散步的速度慢,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恬靜輕盈,無憂無慮,逍遙自在。散步特別適合老年人健身。
4.一般講,每天走路6000步左右為低強度運動,每天走路7500步左右為中等強度運動,每天走路大於12500步為高強度運動。中老年人的運動強度通常以低、中強度為宜。超負荷運動可對身體產生危害。颳風、下雨、霧霾等氣候原因,改為室內跑步機鍛鍊,也是不錯的選擇。
5.重視運動前的準備工作和運動後的`恢復活動,提高身體對運動的適應性、協調性和安全性,以免發生胃腸痙攣、腹痛、肌肉或韌帶拉傷、關節扭傷以及暈厥等事故。注意穿合適的衣服、鞋襪,預防運動損傷。
6.炎熱或酷寒氣候要避免室外運動。夏季參加戶外運動,身體內的熱量積累比散發的多,如果不注意防範,就很容易發生中暑。遇到風沙天氣時儘量選擇避風的環境鍛鍊,霧天裡要儘量選擇空氣流動大的環境鍛鍊。
7.運動時應以鼻子呼吸,不要用嘴呼吸,以減輕寒冷空氣對呼吸道的不良刺激。另外,因鼻子裡有許多鼻毛,它能過濾空氣,使氣管和肺部不受塵埃、病菌的侵害。
8.水分的補給要充足,以保證細胞正常新陳代謝。但鍛鍊後也不宜大量飲水,因大量水分進入血液,會將血液稀釋,使血量增加,加重心腎負擔,同時稀釋胃液,導致消化功能和食慾減退。同時,大量飲水會使出汗更多,鹽分則進一步丟失,從而引起痙攣、抽筋等症狀,應以飲用淡鹽水為宜,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防止肌肉痙攣。補充水分時以適量、多次、緩飲為準則。
9.營養與睡眠充足,維持健康體重和良好的精神狀態,肥胖者要結合飲食控制。注意體重負荷,防止關節磨損。身體不適時要休息,不要勉強運動。
10.秋天氣候乾燥,溫度較低,易引起咽喉乾燥、口舌少津、嘴唇乾裂、鼻出血、便秘等症。對於運動者來說,鍛鍊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蘋果、芝麻、蜂蜜、銀耳、新鮮蔬菜等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粘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