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故事手抄報

歷史小故事手抄報

  手抄報是一種可傳閱、可觀賞、也可張貼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於縮小版的黑板報。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是歷史小故事手抄報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歷史小故事手抄報

  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豫州長社人,為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豫洲陽翟人,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

  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裡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讚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遊;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遊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定几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只要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象“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一樣對待你。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三個關於禮貌待人、使用禮貌用語的小故事吧:

  古時候牛皋向一位老大爺吼叫著問路,這位老大爺不但沒給他指路,還罵他是個“冒失鬼”。過了一會兒,岳飛也來到這裡,他先離鐙下馬,然後很有禮貌地施禮並問路,這位老大爺見岳飛很有禮貌,便給他指路。

  一個女青年下公共汽車,她的長裙拖在車廂的踏板上,被後面的小學生踩了一下,女青年看見了,小學生連忙抬腳,向女青年道歉,女青年並沒和他計較,反而說了聲“沒關係”,於是一場可能發生的糾紛避免了。

  朱師傅為周總理理髮二十多年。有一次,朱師傅不小心在周總理的臉上劃了一道小口子,深感不安。周總理並沒有責怪他,還安慰他。

  這些內容其實都是《談禮貌》這篇課文裡的,它告訴我們:禮貌待人可以在人和人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樑,減少矛盾。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了一個人的思想和文化修養。正如俗話說: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晉國智氏,魏氏,韓氏聯軍進攻趙氏居城晉陽,引汾水灌城。趙襄子苦不堪言時,三家領導同志居然還在乘船欣賞他們的傑作。智伯同志(三人中的NO.1)見破城指日可待,心情大好,得意洋洋的說道:“我現在才知道一條河可以毀滅一個國家啊。”身後韓康子狠踩了魏桓子一腳,後者則捏了前者一下。當然咯,智伯是不知道兩個傢伙在他身後的小動作的,他知道的只有幾天後倒淹了他的大營的大水,還有和大水一起衝過來的趙魏韓三家的戰船。(可憐的智伯同志,到死可能都沒想起來,魏氏和韓氏的居城都建在河邊上呢。不先滅了你難難道還等你去灌啊!!)趙氏恐怕被大水淹怕了,仗一打完就馬不停蹄的把都城遷到不靠河的邯鄲去了。而魏氏的反應好象就沒那麼快,等到百年後秦軍掘開黃河大堤灌了大梁城才想起來:都城千萬別建在大河邊上。

  公元前682年,宋國討伐魯國,魯國活捉了宋國的南宮萬。經宋國官方請求,魯國放回了南宮萬。第二年秋天,宋閔公和南宮萬外出打獵時玩爭道遊戲,宋閔公爭不過南宮萬,就生氣了,伸出雙手做鄙視狀說:“以前我很敬重你,而現在你只不過是一個可憐的魯國俘虜。”南宮萬非常生氣,從懷裡掏出棋盤砸死了閔公。大夫仇牧聽說了這件事,來討伐南宮萬。南宮萬迎擊仇牧,仇牧打衝鋒的時候門牙撞到了門扇上就死了。南宮萬又殺了太宰華督,改立公子游為國君。(事見《宋微子世家》)

  點評:不要跟玩不起的人玩遊戲,另外,注意處理好門牙和門扇的關係。

  康王去世後,他的兒子昭王瑕即位,昭王做人有問題,做老大問題在更大,於是王道衰落。他到南方去巡視,這一去便沒有回來。原來是因為當地人憎惡他的確所做所為,給了他一條膠水黏合的船,船到江中間開膠了,昭王於是溺斃於江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