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韌不拔自強不息手抄報可以畫什麼內容

堅韌不拔自強不息手抄報可以畫什麼內容

  堅韌不拔自強不息手抄報可以畫什麼內容?其實只要是關於自立自強一類的都可以,主要的勵志的。下面一起看看參考內容吧。

  堅韌不拔自強不息故事:

  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一個德國留學生在國外因為迷戀賭博,導致破產、失業、離婚,欠下了50萬歐元的債務,人已經在崩潰的邊緣。這個時候,他的大哥,50歲,決定去德國打工,一邊為弟弟還債,一邊看著弟弟戒賭。這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的妻子身體不好,女兒正上高中。為了這個決定,氣惱的妻子和他離婚了。他隻身一人去了德國。

  到了德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地下賭場談判。他說,我是個一無所有的人,來這裡就是為了救弟弟,如果你們再放他進去賭,我第一不會還債,第二就報警。如果你們想砍死我,請便。三個地下賭場,從此不放他弟弟進門。

  他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帶著弟弟在一家華人蛋糕店學手藝,弟弟身上的錢額總數,不允許超過一歐元。這樣過了一年,他想辦法借了點錢,在唐人街開了家糕點店。由於口味好,信譽好,又有救弟弟的動人傳說,店裡生意興隆。

  他做的第三件事情,就是在唐人街成立了互幫會。慢慢地,很多初到德國的華人,有什麼問題都去找他幫忙。他成了當地一個欠著一身債的傳奇人物。

  他做的第四件事情,就是不斷給女兒與妻子寫信,希望她們能理解與原諒他。說他如果不這樣做,弟弟會死在異國他鄉。

  10年過去了。記者採訪他的時候,他剛過60歲生日。弟弟欠的債,只剩5萬歐元了。弟弟再也沒賭過,開始利用網路嘗試外貿生意。他的妻子女兒也原諒了他,妻子決定和他復婚。

  如果說生存,他真的曾被逼到了死角。可是他沒有遠離生活,而且創造了奇蹟,洋溢著人性的光輝。

  我們常會為生計所迫,做些不得已的事。但是有些人,永遠能在生存中品出好滋味,這就是生活。生存是我們生活的基礎,是我們不得不做的事情。但生活到底是何種滋味,卻是由我們自己選擇的。

  生存來自於條件,生活來自於內心。如是而已。

  自強不息作文:學會感恩,自強不息

  感恩無處不在。我站在這裡的理由是什麼?就是感恩。感謝老師們同學們的支援,感謝學校給予的機會,感謝父母的生育與培養,也要感謝我自己的付出。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學會感恩,自強不息》。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小時候背誦的這些詩句講的就是感恩。還有成語“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告訴我們的就是感恩。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為什麼有些人不會感恩,有些人不懂得感恩,更有一些人不願意感恩。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愛的感情基礎。那些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忘恩負義的人必定是遭人唾罵的無恥小人。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漠。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恩,感激社會的關愛之恩。

  人類因為有了夢想而偉大,人生因為有了愛心而精彩。人生也會時刻伴隨著淚水,有時喜極而泣,有時頓足捶胸,有淚未必非豪傑,但人生決不可認輸失志。人生其實充滿了探索,也充滿了成功和失敗。有人失敗了,總會怨天尤人,抱怨上天的不公,其實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穫,不放棄、不認輸,終有所成。成功者決不放棄,放棄者決不成功,成功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我要成功。

  人生立志難不難?不難。一分鐘我們就可以立下許多志向。可是,怎樣的人才能實現自己的.志向呢?答案就是一個:只有自強不息者才能實現自己的志向。

  自強不息者,他們面對挫折和失敗,堅強地站起來,用自己毅力,勇氣和智慧揚起自強的風帆,向著自己的目標,駛向勝利的彼岸。

  自強不息者努力向上,在思想上有不斷進取的精神,在行動上有拼搏力爭的勁頭。堅持還是放棄,時常是一念之差。許多人在不幸中自強不息,演奏出生命的最強音。

  明代著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他翻山越嶺,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訪名醫,嘗百草。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寫下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

  18個月大時就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海倫·凱勒,以自強不息的信念學會“寫字”和“說話”,掌握五國語言。堅定地走著人生的每一步,為殘疾人事業不懈奮鬥。

  晚年的曹雪芹生活窮苦,到了舉家食粥的境地。可他仍自強不息,《紅樓夢》就是他“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產物。

  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的豐登;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和友情的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裡,讓溫暖的春天為我們作證,今後不管你身在何處,請記住學會感恩,自強不息,勝利的大門就會向我們敞開。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腳下的路還很長很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