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白居易古詩三首

憶江南白居易古詩三首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憶江南白居易古詩,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憶江南-其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庭枕上看潮頭。何日復重遊!

  憶江南-其三

  江南憶,其次是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何日復相逢!

  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杭州:遊玩天竺寺尋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臥其上,欣賞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總要再次相逢。

  解析

  第一首“能不憶江南”,那麼杭州這個白居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什麼給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載:“杭州靈隱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種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麼看起來,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時候,很有興趣去拾它幾顆,也似多次去靈隱寺尋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賞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詩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氣質,在八月桂花暗飄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連桂叢,時而舉頭望月,時而俯首細尋,看是否有桂子從月中飛墮於桂花影中。這是何等美麗動人的一副畫面。一個尋字,而情與景合,意與境會,詩情畫意,引人入勝。

  第二首詩中“山寺月中尋桂子”是引用了一個傳說,傳說中秋節晚上可以在寧靜的寺院裡聽到月亮上桂花飄落的聲音。第三首詩中“吳宮”指蘇州,“吳娃”指蘇州的美女。這詩是說蘇州的酒好,美女和舞蹈更美妙。

  第三首,寫的是蘇州。吳酒一杯春竹葉,也許有人會說,竹葉青並非是吳酒啊,這是怎麼回事呢?一來,竹葉是為了與下句的芙蓉對偶,二來,“春”在這裡是形容詞,所謂春竹葉並非一定是指竹葉青酒,而是指能帶來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詩裡就有“甕頭竹葉經春熟”的說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時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類。文人大多愛酒,白居易應該也不例外,喝著吳酒,觀“吳娃雙舞”猶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稱為“娃”,吳王夫差為她建的房子就叫“館娃宮”。也許白居易這樣寫,就是出於對西施這位絕代佳人的聯想吧。十多年後,他在洛陽,回憶起當年飲酒觀舞,不禁嘆道:“早晚復相逢?”。早晚,是當時的口語,意思就是何時。

  賞析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太原(在今山西省)人。他是唐代僅次於李白、杜甫的偉大詩人,詩歌成就很高,對詞的發展也有貢獻。

  這首《憶江南》是他晚年在洛陽寫的,詞中充滿了他對江南生活的親切回憶。

  江南,指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包括今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憶江南》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個字。首尾是詠歎江南景物的美好,三四兩句描寫錢塘江的景色,色彩絢麗,令人嚮往。“風景舊曾諳”,“諳[ān]”,熟悉。這句的意思是說,那裡的風景作者過去就很熟悉。白居易做過杭州、蘇州的地方長官。他關心當地人民的疾苦,熟悉那裡的山水草木。拿杭州來說,那裡繞城的荷花、拂郭(城)的松樹、畫圖似的西湖、奇特的.錢塘江大潮、碧線毯一般的稻田..都曾寫入他的詩篇。這一切是那麼美好,使他難以忘懷。他記得,在春天的早晨,他徘徊江邊,看著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日出江花紅勝火”,江邊的春花沾滿了露水,本來就很可愛,在陽光的照射下,更是紅豔得勝過了火焰。江花,即江邊的花朵。“春來江水綠如藍”,“藍”是一種蓼[liǎo]科植物,葉子含藍汁,可以制深藍色的染料藍靛[diàn]。春天的水色綠得象藍靛,這是一個很貼切很生動的比喻。它寫出了春水的色澤和深度,這些比喻都好在真切地寫出了自然景物的美。“能不憶江南”是用設問的語氣來作肯定的結論。讀到這裡,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人們,彷彿聽到了作者讚美的聲音,感覺到了他的激動,很自然地也會產生一種共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