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關於養生的詩句
白居易關於養生的詩句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1白居易 負冬日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
2《快活》: 白居易
飽食安眠消日月,閒談冷笑接交親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遊快活人。
3《不出門》: 白居易
不出門來又數旬,將何銷日與誰親鶴籠開處見君子,書卷展時逢古人。
自靜其心延壽命,無求於物長精神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調伏身。
4詠興五首·池上有小舟
身閒心無事,白日為我長。我若未忘世,雖閒心亦忙。
世若未忘我,雖退身難藏。我今異於是,身世交相忘。
5對酒閒吟贈同老者 白居易
人生七十稀,我年幸過之。遠行將盡路,春夢欲覺時。
家事口不問,世名心不思。老既不足嘆,病亦不能治。
百事盡除去,尚餘酒與詩。興來吟一篇,吟罷酒一卮。
於中我自樂,此外吾不知。寄問同老者,舍此將安歸?
6《偶吟》:
人生變改故無窮,昔是朝官今野翁久寄形於朱紫內,漸抽身於蕙荷中。
無情水任方圓器,不繫舟隨去住風猶有鱸魚蓴菜興,來春或擬往江東。
7自在
安泰良有以,與君論梗概。心了事未了,飢寒迫於外。
事了心未了,念慮煎於內。我今實多幸,事與心和會。
內外及中間,瞭然無一礙。所以日陽中,向君言自在。
8狂言示諸侄 :白居易
人老多病苦,我今幸無疾。人老多憂累,我今婚嫁畢。
況當垂老歲,所要無多物,一裘暖過冬,一飯飽終日。
勿言舍宅小,不過寢一室。何用鞍馬多,不能騎兩匹。
如我優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無一。
9齋居偶作 白居易
止足安生理,悠閒樂性場。是非一以遣,動靜百無妨。
豈有物相累,兼無情可忘。不須憂老病,心是自醫王
10早服雲母散 白居易
每夜坐禪觀水月,有時行醉玩風花淨名事理人難解,身不出家心出家。
11閒遊 :白居易
欲笑隨情酒逐身,此身雖老未辜春春來點檢閒遊數,猶自多於年少人。
一人生難得老來靜,自靜其心延壽命。人的一生風風雨雨、榮辱坎坷,走過了年輕時的'胸懷大志,自命脈不凡,走過了中年時的轟轟烈烈,拼搏奮鬥;乃至退休,自然應該看淡一切,過平靜生活,不要想入非非。人生平靜便是福,平靜生活,真實而灑脫。沒有喧鬧,沒有吹棒,沒有鮮花,沒有掌聲。然而正是沒有了那些熱鬧場面的干擾,才不必去言在平靜中過著屬於自已的平靜生活。過著那種淡泊名利、於世無爭、默默無聞、充實豐富的平靜生活。如同健康和幸福,還是理智地享受平靜生活吧,它會帶給你健康與純真,帶給你幸福與歡樂。常言說:“身安不如心安,心寬強於屋寬。”有一首詩寫道!“無求便是安心法,不飽真為祛病方,自靜其身延壽命,無求於物長精神。古人云:“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可見,人老心靜才是養生之本。老來養生不只需擁有心片清靜的環境,更需要心靜於水。做到生活安靜,待人恬靜,處事冷靜,勞不過累,逸不過安,喜不過歡,欲不過求,度安靜素雅時光,過恬淡閒適生活。(韓景富)
12《消暑》 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13《枕上行》
風疾侵凌臨老頭,血凝筋滯不調柔甘從此後支離臥,賴是從前爛漫遊;
迥思往事紛如夢,轉覺餘生杳若浮浩氣自能充靜室,驚飈何必蕩虛舟;
腹空先進松花酒,膝冷重灌桂布裘若問樂天憂病否,樂天知命了無憂。
14他臨終前一年,他還與六位耋耋老友作了一次“七老會”:
七人五百七十歲,拖紫紆朱垂白鬚手裡無金莫嗟嘆,樽中有酒且歡娛
15把酒:白居易
把酒仰問天,古今誰不死。所貴未死間,少憂多歡喜。
窮通諒在天,憂喜即由己。是故達道人,去彼而取此。
勿言未富貴,久忝居祿仕。勿憂漸衰老,且喜加年紀
朝餐不過飽,五鼎徒為爾。夕寢止求安,一衾而已矣。
16白居易靜養其心,是
“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釋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風月歌詩琴酒樂其志。”他“棲心釋氏,通學小中大乘法”,自號香山居士。
17《題玉泉寺》白居易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雲身。閒心對定水,清淨兩無塵。
手把青筇杖,頭戴白綸巾。興盡下山去,知我是誰人。
18白居易開始練氣功,詠氣功的《隱兒》
身適忘四支,心適忘是非。既適又忘適,不知吾是誰,百體如槁木,兀然無所知。方寸如死灰,寂然無所思。今日復明日,身心忽兩遣。行年三十九,歲暮日斜時。四十心不動,吾今其庶幾。
白居易練氣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道治心氣,鍾歲得晏然;”
19晏坐閒吟:白居易
昔為京洛聲華客,今作江湖潦倒翁意氣銷磨群動裡,形骸變化百年中。霜侵殘鬢無多黑,酒伴衰顏只暫紅願學禪門非想定,千愁萬念一時空。
20歲暮道情二首
壯日苦曾驚歲月,長年都不惜光陰為學空門平等法,先齊老少死生心。
半舊青衫半白頭,雪風吹面上江樓禪功自見無人覺,合是愁時亦不愁。
21《苦熱題恆寂師禪室》
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可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
22堅持清晨叩齒內服藥餌,《晨興》
宿鳥動前林,晨光上東屋。銅爐添早香,紗籠滅殘燭。頭醒風稍愈,眼飽睡初足。起坐兀無思,叩齒三十六。何以解宿齋,一杯雲母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