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居易的《長恨歌》談七夕節的文獻價值

從白居易的《長恨歌》談七夕節的文獻價值

  七夕節在唐詩中的使用再次引起世人對習俗的關注,成為許多文學中愛情的見證,為研究古代生活提供了依據,成為各地爭鋒牛郎織女傳說發源地的重要載體,對弘揚文明、傳承文化產生了推動作用。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從白居易的《長恨歌》談七夕節的文獻價值,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作於元和元年(806),在這首長篇敘事詩裡,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今天我們撇開它的文學情感,從文獻角度談談這首詩的價值。

  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一句詩耐人尋味,“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七月七日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作者在這裡提到七夕節,當然是為了表達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而七夕節的文獻價值也凸現出來。

  一、七夕節在唐詩中的使用再次引起世人對習俗的關注

  “七夕”的節日在戰國時期可能就有了,據《物原》記載:楚懷王初置七夕。關於具體的情節,《荊楚歲時記》說,南北朝時的乞巧方法是“結綵縷穿七孔針”,婦女們來回用絲線穿針,穿得快的就“巧”了。七月七日的上午,取一碗水在日光下曝曬,水面會產生一層薄膜,把縫衣針投入碗中,若針浮在水面上,便是“得巧”了。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在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姻緣巧配。

  因為參與“乞巧”活動的多為閨閣少女,因此又叫“女兒節”。是日婦女多在庭院聚會,穿新衣、拜雙星(即牛郎星和織女星)、擺香案、供果品,穿針引線,進行各項乞巧活動,十分熱鬧。

  後來北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寫到北宋盛時,七夕分外熱鬧,“七夕前三五日,車馬盈市,羅綺滿節,旋折未開荷花,都人善假做雙頭蓮,取玩一時,提攜而歸,路人往往嗟愛。”“七日晚,貴家多結綵樓於庭,謂之‘乞巧樓’。鋪陳磨喝樂、花瓜、酒炙、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女郎呈巧,謂之‘乞巧’”。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與周密的《武林舊事》所記載的南宋臨安七夕夜與北宋的慶祝活動大致相同,比起南北朝時期,乞巧節在兩宋的活動更豐富多彩了。乞巧節不僅是古代中國人民多元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個啟迪智慧和勾起對愛情遐想的節日。宋代,秦觀曾作《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首詩再次印證了世人對七夕節的關注,並一直延續到今天。

  二、七夕節成為許多文學中愛情的見證

  牛郎織女是我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是我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南北朝時期寫成的《荊楚歲時記》裡有這麼一段:“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也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七夕節也成為許多文學中愛情的見證。應劭《風俗通》逸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梁以渡織女也。”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傳唱的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俞鵬作《鵲相會》:“誰知道天長地久何時了?誰知道離恨年年有多少?度盡了長歲,好難得這七夕良宵;卻又是無限悲愁相逢在鵲橋。夢長夜短總是多情惱。見東山晨星已現,天將曉。可奈何,喜鵲頻噪,催人分道。只好待明年的七夕快快的來到。”全文以牛郎織女的悲劇抒發了對愛情的渴望,期待天下有情人能朝暮廝守。無名氏的《和青鳥七夕節》:“青雲直上九霄去,鳥鵲相隨銀河裡。話別牛郎織女情。七七相會淚如雨,夕陽不肯西山墜,絕唱千古無人比。”杜甫的《牽牛織女》:“牽牛出河西,織女出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最妙的要數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了:“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詞作既寫了牛郎織女的離愁別恨,又抒寫了自己的情懷,將幻想與現實結合起來,天上人間遙相應,充分展示了女詞人的想象力和寬大胸懷,整首詞寫盡天上人間的離愁別恨,對世間的愛情的嚮往。讀來實實讓人禁不住潸然淚下。還有一首詩傳說是一個六歲的兒童,唐代的林傑寫的:“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兒百條。”可見一般人對七夕的故事已經耳熟能詳,連六歲小兒也能執筆成詩,朗朗上口……

  三、七夕節為研究古代生活提供了依據

  農曆七月初七,為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又稱乞巧節,民間相傳是牛郎與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這一天如果下雨,那就是他們悲喜交加的淚水。白天,姑娘媳婦聚在一起,將繡花針放在水盆上,觀看針影的形狀,從中獲得設計刺繡圖案的靈感,謂之乞巧。夜裡青年男女躲在瓜架下,偷聽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傳授婚戀知識。

  七夕節代表著人們對愛情的嚮往,從各個時代,各個地域不同的七夕節活動,我們可以瞭解不同時代的農耕面貌和生活習俗。

  牛郎織女故事見於記載《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歧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煥彼牽牛,不以服箱。”詩的大意是說天上銀河岸邊有一個美麗的織女星,每日間雖坐在機杼邊,卻無心織絹,一心一意想著對岸的牛郎星,含情脈脈,思念不已。可見我國民間牛郎織女的版本至遲也在西周時代,反映的是放牛郎和織布女的故事,說明當時我國的紡織業極為發達。唐時,這天早上人們會爭先恐後到河邊取水,等生病時服用,因為傳聞七月七日這天早上織女要到河裡洗澡。姑娘們還要“賽巧”,看誰穿針引線快。“卜巧”是用卜具問自己是巧還是笨。七個要好的姑娘相約到集市買糧,把一根針、一顆紅棗、一枚銅板包在三個餃子裡,傳說吃到針的手巧,吃到銅板的有福,吃到棗的早婚。到了宋代,姑娘們除了乞求有靈巧的雙手和智慧的心靈,更

  多的是乞求談情說愛的技藝,說明當時人們已經有了爭取幸福的願望和渴望愛情幸福的行為。這些都可以從漢曹丕,唐李商隱、杜牧,宋李清照等寫的關於七夕節詩中可見一斑。

  從七夕節中還可以看到古代的婚姻風俗的變化。南北朝時,任叻在《述異記》中記載:“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既將閨女嫁出,貪歡不歸當屬正常,帝何以要怒?袁珂先生在《中國神話大詞典》中指出:“營室,亦星名,謂當夏正十月,此星昏而正中,於是可以營造宮室;此則借為罰作苦工之地。”“總之,牽牛織女因相愛而被罰,則自古無異辭。”

  那麼,牛郎織女相愛為什麼要被懲罰?從人類婚俗演變的歷史來說,可以接受的一種答案是,當時正處於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型的初期,女方開始到男方家裡住,所生子女也開始屬於男方家庭(或家族、氏族、部落)。這種變化遭到母系社會統治者的強烈反對和抗拒,並對那些願意嫁到男方的本族女子採取了嚴厲的懲罰措施。對此,已經實施父系社會制的人,採取的對策則是“搶婚”,即用強制力把別族的女子娶過來。在牛郎織女故事裡,所謂偷七仙女“羽翼衣”的情節,實際上暗示的正是搶婚習俗。

  四、七夕節成為各地爭鋒牛郎織女傳說發源地的重要載體

  唐朝學者韓鄂《歲華紀麗》卷三引《風俗通》稱:“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七夕節引出的不僅僅是優美的牛郎織女民間故事,還有牛郎織女傳說發源地的爭鋒。因為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七夕節有著不同的活動和風俗,所以各地紛紛提出有力的證據,以佐證自己的牛郎織女發源地之說。比如河南南陽,因為七夕節傳說乞巧的儀式源自古代織女桑神的原始信仰,這種信仰結合了牛郎織女。而南陽在古代南陽就有農桑發達的記載,史料中關於牛郎家鄉的記述有“南陽城西二十里桑林”之說。東漢張衡在《南都賦》中鋪寫了南陽的物產,講到樹木時有“帝女之桑”的記載,“其原野則有桑漆麻”。言南陽繁華,歌舞若“白鶴飛兮繭曳緒,修袖繚繞而滿庭,羅襪躡蹀而容與”,等等,已經說明南陽桑蠶和織造的便利與興盛。織女自不必說有無與倫比的`現實基礎,甚而指出了務“桑”的“帝女”,這和“牛郎織女”傳說中的織女身世有著密切的邏輯關聯。由牛郎織女傳說發展而來的七夕節(即七月七、乞巧節),發源於楚地。明代學者羅頎在他的《物原》中直接指明“楚懷王初置七夕”,同樣生活在明朝的董斯張所撰《廣博物志》、清代的《荊州府志》對此都給予了認同。而楚懷王時期,南陽外,其他諸說指出的“起源地”均不在楚國範圍內。在古代南陽地區,已經有了七夕的習俗如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等。因為七夕節牛郎和織女要在天河相會,喜鵲搭橋,而南陽有白河,這是最貼近銀河的說法了。與此同時,因為牛郎織女傳說最早的記載見諸《詩經小雅大東》,據有關專家考證,周王朝的“大東”橫跨今臨淄、曲阜一帶,而位於沂河上游的沂源介於臨淄和曲阜之間,在地理位置上是“大東”的核心地區,所以山東沂源也在爭鋒牛郎織女傳說。近年來,河北的邢臺、鹿泉、內丘,陝西西安,江蘇太倉,河南南陽,湖北襄樊等十多個地方都自認為是牛郎織女文化發源地;甚至在日本、韓國,也有不同版本的牛郎織女故事在流傳。

  五、七夕節對弘揚文明、傳承文化產生推動作用

  自古至今,各地都開展了轟轟烈烈的七夕民俗活動,對弘揚文明、傳承文化產生推動作用。長安民間流行的乞巧、卜巧、賽巧等七夕節民俗活動名揚海內外,“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葡萄架下傾聽牛郎織女悄悄話的浪漫情景也傳為佳話。每到農曆七月七日,各地七夕廟會紅紅火火。老年人對傳統文化感情非常深厚,各地紛紛申報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七夕節”是農耕文明階段的產物,大力推介七夕節有利於吸取農耕文明的營養,鑄造吃苦耐勞的民族品格。“七夕節”,蘊涵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貫穿著一個“情”字,牛郎織女的忠貞愛情故事,讓世上有情人傾慕,詮釋愛情的美好,對促進家庭和睦,構建社會和諧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拓展:白居易長恨歌全文賞析

  長恨歌

  唐代: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花開日 一作:花開夜;南內 一作:南苑)

  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裡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闌 通:欄;飄飄 一作:飄颻)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易長恨歌賞析

  《長恨歌》自產生之日起,對主題的看法、理解就有分歧,時至今日多種主題說仍然存在,綜合看大致有三種說法,即“諷諭說”“愛情說” “雙重主題說”。我們認為這是一首描寫愛情的詩篇。

  說《長恨歌》是一首描寫愛情悲劇的長詩.一般不會產生歧義。因為悲劇故事的始末在詩中表達得十分清晰:全詩以“漢皇重色思傾國”為開端,先寫楊玉環入宮,受專寵;次寫馬嵬兵變及李、楊愛情悲劇結局;再寫唐明皇奔蜀及回宮後對貴妃的篤誠思念;最後藉助想象的翅膀,寫貴妃死後成仙,對玄宗一往情深,並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束整個故事。該詩不僅故事完整,而且情節波瀾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詩的後半部分想象、虛幻了一個恍惚迷離,“虛無飄渺”的別開生面的仙境,使楊貴妃死後的形象再現於蓬萊,溝通了天上人間永遠不存在的愛情。這使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就不再是簡單的紀實詩,而成了一個經過藝術再創造的更帶有典型意義的悲劇。這種仙化式的悲劇結局,是作了喜劇處理的。它不僅寫出了李、楊至死不渝的愛情,而且還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寫出了死而復生、恩愛不絕的奇蹟。《長恨歌》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最終以悲劇結局,這反映出了詩人對他所認識所描繪的那部分社會生活的基本評價和基本態度,而且這愛情悲劇是能夠統帥全詩靈魂的;至於縱慾失政等政治因素可作為背景、典型環境來考慮。這愛情悲劇作為主要線索來分析、評價。那《長恨歌》的愛情說也就好解釋了。從客觀上說,帝妃之間的愛情故事,在我們今天看來與一般人是不一樣的,有其獨特性.這裡富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唐明皇“重色”的性格特徵可謂淋漓盡致矣。詩的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就高度概括了他的性格特徵。而楊貴妃則著重體現在“傾國”的外貌上,寫她的嫵媚、嬌態、風姿.“天生麗質”。這形象既富於十分鮮明。

  作為一首愛情詩來看待,它不同於一般愛情詩的地方,還在於把政治歷史事件作為背景來處理,作為愛情悲劇的典型環境。逸樂誤國,甚至導致安史之亂,這只是一個方面,同時它也導致了自身無可挽回的大悲劇。可一味囿於“女色亡國”卻 是一種偏見。必須看到,“開元之治”的斷送,絕不僅僅於此,更主要的是唐代各種社會矛盾白熱化的結果。

  我們說,《長恨歌》不僅以唐明皇、楊貴妃兩個歷史人物為男女主人公,還寫了重大歷史事件。如“安史之亂”(漁陽鼙鼓動地來)、 “馬嵬兵變”(六軍不發無奈何)等。據此,我們可知,就這些政治歷史事件而言雖蘊含著強烈規勸和諷諭作用,對唐明皇晚年耽於淫慾的腐朽生活是有批評的,但這卻不是該詩的正題。正題應是“長恨”,是永恆的遺憾,“此恨綿綿無絕期”。作者心中永恆的恨,顯然主要是愛情遺憾,但也遠非一般的男女之間的生離死別的傷痛感情所能概括的。我們認為它絕不會對誤國寄予那麼多的同情。我們從“長恨”的深刻含義中去感受豐富的歷史內容及其深刻的現實意義,就不會把它僅僅當作膚淺平庸,諷諭勸世之作了。

  這首長詩之所以能流傳千古,連小孩子都能吟唱《長恨歌》,其魅力就在於詩人用抒情的筆調、同情的心理敘述了一則發生在帝王與妃子之間的愛情悲劇故事,充分表現了愛情的歡樂、痛苦、悲傷;還在於詩人用極為優美的筆調賦予了人物以飽滿的感情,楊貴妃死後復生對唐明皇的深情尤為感人。纏綿誹惻的感情,曲折婉轉的故事,優美流轉的語言和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幻想,吸引了歷代讀者,也使它成了享有世界聲譽的名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