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暑的古詩詞

關於大暑的古詩詞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大暑的古詩詞,歡迎大家分享。

  大暑的古詩詞 篇1

  大暑

  金烏恣意曬不休,燒透南天庶苦愁。

  大汗淋漓盈袖溼,焱炎灼耀曝田疇。

  蟬鳴高樹黃昏鬧,雀噪低簷破曉啾。

  忍待西風飄落葉,楓林遍染醉清秋。

  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

  唐/杜甫

  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林下有塌翼,水中無行舟。

  千室但掃地,閉關人事休。老夫轉不樂,旅次兼百憂。

  蝮蛇暮偃蹇,空床難暗投。炎宵惡明燭,況乃懷舊丘。

  開襟仰內弟,執熱露白頭。束帶負芒刺,接居成阻修。

  何當清霜飛,會子臨江樓。載聞大易義,諷興詩家流。

  蘊藉異時輩,檢身非苟求。皇皇使臣體,信是德業優。

  楚材擇杞梓,漢苑歸驊騮。短章達我心,理為識者籌。

  銷 夏

  唐/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夏日閒放

  唐 /白居易

  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

  靜室深下簾,小庭新掃地。

  褰裳復岸幘,閒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涼一覺睡。

  午餐何所有,魚肉一兩味。

  夏服亦無多,蕉紗三五事。

  資身既給足,長物徒煩費。

  若比簞瓢人,吾今太富貴。

  螢

  唐/徐夤

  月墜西樓夜影空,透簾穿幕達房櫳。

  流光堪在珠璣列,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黃卷字,輕輕化出綠蕪叢。

  欲知應候何時節,六月初迎大暑風。

  登殊亭作

  唐/元結

  時節方大暑,試來登殊亭。

  憑軒未及息,忽若秋氣生。

  主人既多閒,有酒共我傾。

  坐中不相異,豈恨醉與醒。

  漫歌無人聽,浪語無人驚。

  時復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誰能守纓佩,日與災患並。

  請君誦此意,令彼惑者聽。

  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北宋/黃庭堅

  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

  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大暑憶靈隱寺冷泉一首

  北宋/蘇籀

  我念熱客辭,懷哉冷泉遊。

  此水暨此山,清便物殊尤。

  澄渟快一生,晶澈奪兩眸。

  青瑤碧玻瓈,三頃方能侔。

  澡雪戲{左山右豦}間,大川漫悠悠。

  浣瀹鑑臨際,千仞險何求。

  面堂浸九筵,汎槳颺扁舟。

  泠泠析酲惛,一一數蝦鰍。

  當階掬珠璧,欹枕拖綸鉤。

  雷霆落閘喧,雪霜浮澗流。

  京江謝潔滑,苕霅雄偏州。

  月夕了無滓,暑天常似秋。

  拜塵付一咍,汩泥亦包羞。

  願浴岐山鳳,勿飲荊州牛。

  水調歌頭·大暑

  宋/劉辰翁

  天地有中氣,

  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

  月出河漢鬥牛間。

  正是使君初度,

  如見中州河嶽,

  綠鬢又朱顏。

  莖露一杯酒,

  清徹瑞人寰。

  大暑退,

  潢潦淨,

  彩雲斑。

  三壬三甲厚重,

  屹不動如山。

  從此五風十雨,

  自可三年一日,

  香寢鎮獅蠻。

  起舞願公壽,

  未可願公還。

  滿江紅·大暑

  宋/劉將孫

  南浦綠波,只斷送、行人行色。

  雖只是、鵬摶九萬,天池春碧。

  鸞侶鳳朋爭快睹,鷗盟鷺宿空曾識。

  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公去也,寧懷別。

  人感舊,情空切。

  但歲寒松柏,相期茂悅。

  好在莫償塵土債,風流寧可金門客。

  俯人間、大暑少清風,多炎熱。

  大暑留召伯埭

  宋/尤袤

  清風不肯來,烈日不肯暮。

  平生山林下,散發頗箕踞。

  一官走王事,三伏在道途。

  我非褦襶兒,亦爾困馳騖。

  居然戀俎豆,安得免羈馽。

  區區竟何營,汩汩此飄寓。

  淵明應笑人,有底不歸去。

  大暑

  宋/曾幾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大暑戲贈希古

  宋/張耒

  去年揮汗對淮流,寒暑那知復一週。

  土潤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鬢須總白難相笑,觀廟俱閒好並遊。

  只怕樽前誇酒量,一揮百盞不言休。

  和晁應之大暑書事

  宋/張耒

  蓬門久閉謝來車,畏暑尤便小閣虛。

  青引嫩苔留鳥篆,綠垂殘葉帶蟲書。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涼計已疏。

  忍待西風一蕭瑟,碧鱸斫鱠意何如。

  知識相問多以封川氣候寬涼為言大暑中因念退

  南宋/鄭剛中

  退之序郴陽,水駛山不平。

  中州清淑氣,至此鬱以停。

  封川在炎方,更過郴幾程。

  不瘴已甚幸,謂涼茲豈情。

  山窮人盡瘦,草茂虎公行。

  濃雲從地起,地氣還相蒸。

  霔雨洞洗之,十日不知清。

  閉門坐小室,欹尊視餘傾。

  見酒暫歡喜,孤吟步中庭。

  炎燠亦何有,感恩淚縱橫。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

  月下濯寒水,風前梳白頭。

  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大暑松下臥起二首

  宋/陳天瑞

  炎威一何驕,不有商飆慘。

  蒼茫雲海路,飛龍不可覽。

  我本灌園人,昔乃從鉛槧。

  萬事已恢心,十載空嘗膽。

  亭亭松篁邊,小池開菡萏。

  芬清泥自汙,根固波徒撼。

  終日哦其間,一臥寂百感。

  相期晚節香,看此秋容淡。

  乙未六月大暑

  宋/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須無慾,於斯患不能。

  又應當閔雨,誰識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實所憑。

  水調歌頭·大暑退

  宋/劉辰翁

  天地有中氣,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漢鬥牛間。

  正是使君初度,如見中州河嶽,綠鬢又朱顏。

  莖露一杯酒,清徹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淨,彩雲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動如山。

  從此五風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寢鎮獅蠻。

  起舞願公壽,未可願公還。

  留題靈巖寺

  宋/卞育

  屈指數四絕,四絕中最幽。

  此景冠天下,不獨奇東州。

  夜月透巖白,亂雲和雨收。

  甘泉瀉山腹,聖日穿巖頭。

  大暑不知夏,爽氣常如秋。

  風高松子落,天外鐘身浮。

  祖師生郎石,古殿名般州。

  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

  老僧笑相語,茲事常窮求。

  移出蓬萊島,等吾仙子游。

  安靜堂書事

  宋/蔡襄

  勿學異世人,過常不可深。

  勿學慢世人,側身隨浮沈。

  白日當中天,難破是非心。

  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

  大暑苦煩濁,清泉流高岑。

  烈士無戀嫪,至理須推尋。

  和答孫推官久病新起見過

  宋/蔡襄

  去年大暑過京口,唯子見過牛馬走。氣溫貌古風骨粹,如入魏國逢軻叟。前趨王事難少留,兀若洪鐘未遑扣。窮秋忽聞感疾恙,鬥蟻入床揚左肘。天生賢者固有待,豈得數奇而不偶。勿藥之喜既和平,大肉快噉飲幾鬥。神明覆還方寸靜,萬卷舊書仍次部。新年於已無職事,雖欲耕田不盈畝。輕舟將覽吳中春,獨信牆烏沿霞藪。知子玉趾遠臨訪,倒屣出迎唯恐後。山堂永日接言詞,楚萍色味兩俱剖。陶家埏埴以為器,其大如甕小如缶。昔人知命斯上通,動靜以時隨所有。我聞子論心惻惻,儻或祭天必薪槱。大篇短韻時見投,開霽清暘穿戶牖。強抽鄙意答長歌,脂澤陋滋容益醜。錢塘風物湖山好,與子相從頻載酒。一水汪灣暮日浴,千巖轉側朝雲嘔。放懷方外聊自適,舉杯相屬起為壽。美哉此樂世難得,勿話歸期論子醜。

  和王定國二首

  宋/晁補之

  可憐好月如好人,我欲招之入窗戶。

  人言明日當大暑,君看繁星如萬炷。

  想君映月讀書時,清似列仙臞不肥。

  我正甘眠愁日出,朝騎一馬暮還歸。

  深出贅歸省再往婦氏家

  宋/陳著

  父子恩愛重,人生別離苦。惟汝善事我,我亦深愛汝。

  我年今七十,又有多病母。出贅非汝心,事有難直取。

  寸步安可離,而乃江山阻。憶昨汝歸時,大暑走風雨。

  身如出水荄,淋瀝帶泥滷。弱質又逃病,老懷方免慮。

  胡為有力者,夜半負篋去。本自無完衣,轉使時赤露。

  命窮不可醫,眉攢若為訴。我心愈惻惻,還送汝行路。

  奈何其奈何,聽我細分付。出入誰能無,歸期況堪數。

  遠遊必有方,無愧聖人語。得失亦可常,翕然雲散聚。

  不見古君子,墮甑寧復顧。賢哉汝婦翁,可以就規矩。

  瑟琴相好合,更聞汝得婦。足寬父母心,百里在庭戶。

  謹鐵困閒愁,宗事要擔負。

  集元刺史句詠寒亭

  宋/杜子是

  長山繞井邑,嘐嘐天外青。

  煙雲無近遠,水石何幽清。

  半崖盤石徑,如見小蓬瀛。

  時節方大暑,忽若秋氣生。

  高亭臨極巔,登高宜新晴。

  俗士誰能來,野客熙清陰。

  漫歌無人聽,有酒共我傾。

  時復一回望,心月出四溟。

  大暑竹下獨酌

  南宋/鄭剛中

  新竹日以密,竹葉日以繁。

  參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氣,勢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間。

  沮風如可人,亦復怡我顏。

  黃錯開竹杪,放入月一彎。

  綠陰隨合之,碎玉光斕斑。

  我舉大榼酒,欲與風月歡。

  清風不我留,月亦無一言。

  獨酌徑就醉,夢涼天地寬。

  大暑的古詩詞 篇2

  《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

  唐杜甫

  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無行舟。

  《銷夏》

  唐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大暑總是炎熱的時節,而詩人白居易卻能悠然處之。他居住在小院之中,雖然貧窮身無長物,但是臨風窗下,心靜了,暑氣自然消退,室內東西不多很是清爽。此詩讀來也是清爽宜人,為苦夏的人們送來一絲清涼。

  《大暑六月中》

  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瓜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

  絛紗渾捲上,經史待風吹。

  《夏日閒放》

  唐白居易

  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

  靜室深下簾,小庭新掃地。

  褰裳復岸幘,閒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涼一覺睡。

  午餐何所有,魚肉一兩味。

  夏服亦無多,蕉紗三五事。

  資身既給足,長物徒煩費。

  若比簞瓢人,吾今太富貴。

  詩人似乎很是安貧樂道,悠然自得。大暑酷熱,詩人不願出門,也無人來訪。安靜的房間掛著紗簾,隔出一片靜謐,小院的地剛剛掃過,乾淨整潔。竹蓆清涼正適合歇覺。午餐一兩道小菜,夏衣也只幾件蕉紗。既然已經能自給自足,多餘的財物就是勞心費神了。若是同顏回相比,自己只怕還太富貴舒適了。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

  月下濯寒水,風前梳白頭。

  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不是每個人的大暑都如同白居易過的那邊自在無邊。司馬光就與之相反,頗有愁緒。聽著夏蟲的鳴叫,看著螢火蟲在荒蕪的庭院裡飛舞。明明正是苦夏,卻一下子到了秋涼的時節。詩人感受到時光的流逝和年華的老去,不禁為之感慨。寒水,白頭,夜半,謁公侯,無一不體現著詩人對時光易逝的無奈。珍惜當下,珍惜年華。時光太瘦,指縫太寬,不要讓它在你不知不覺間,悄然流逝。

  《和晁應之大暑書事》

  宋張耒

  蓬門久閉謝來車,畏暑尤便小閣虛。

  青引嫩苔留鳥篆,綠垂殘葉帶蟲書。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涼計已疏。

  忍待西風一蕭瑟,碧鱸斫鱠意何如。

  這是一首贈答詩,詩人似乎及其畏熱,閉門謝客,也不甚出門。由於人跡罕至,青苔長滿庭院惹鳥兒來散步,綠葉也自在垂下,帶著蟲子的痕跡。寒泉從井中流出算什麼呢,白羽的`飛鳥已招不來清涼。等到秋節到來,西風蕭蕭,我邀你一起品佳餚美酒,不知你意下何如?

  《大暑》

  宋曾幾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大暑時的太陽十分毒辣,不知何時才能落下,清風也似乎躲了起來,無處尋覓。幾卷經書聊以打發悠長的白日辰光,水中湃著的瓜果起起浮浮。蘭若(re三聲)佛教指森林,引申為寂靜之處。茅茨意為茅屋。表現了一種安謐寂靜的景象。詩人在末句指出,雖則天氣這般炎熱,更應愛惜光陰。

  《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宋黃庭堅

  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

  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似乎古人的生活總是詩意滿滿,一日的暑氣在夜晚消散,邀三兩好友,攜幾壺濁酒,在水閣上吹風賞笛。想來都是無比自在與愜意的。詩人在詩的前兩句描寫了笛音的美妙,如同水底蛟龍,矯健宛轉。吹笛玉人不似凡人,合該住在廣寒宮中。詩人也希望能早日洗盡這整日的炎熱,讓泠泠音符化作清爽秋風。

  《大暑竹下獨酌》

  宋鄭剛中

  新竹日以密,竹葉日以繁。

  參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氣,勢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間。

  沮風如可人,亦復怡我顏。

  黃錯開竹杪,放入月一彎。

  綠陰隨合之,碎玉光斕斑。

  我舉大榼酒,欲與風月歡。

  清風不我留,月亦無一言。

  獨酌徑就醉,夢涼天地寬。

  新生的竹子日益繁密,竹葉也日漸繁多。它們參差不齊地長在窗外,如同古時的神樹一般。大暑熱氣正盛,似乎要燃燒整個山間。而竹子卻似悠然君子,不在這酷暑之內一般。清風拂過,如同善解人意的可人,使我開懷。月亮漸漸升起,嵌在竹影之間。月光下的竹影如同碎瓊亂玉,被風細細吹動。我舉起酒盞,想邀請清風明月共飲。然而清風拂過不曾停留,月亮也靜靜不發一言。我一人獨酌醉倒,在夢中天地一壺寬。

  《大暑松下臥起》

  宋陳天瑞

  炎威一何驕,不有商飆慘。

  蒼茫雲海路,飛龍不可覽。

  我本灌園人,昔乃從鉛槧。

  萬事已恢心,十載空嘗膽。

  亭亭松篁邊,小池開菡萏。

  芬清泥自汙,根固波徒撼。

  終日哦其間,一臥寂百感。

  相期晚節香,看此秋容淡。

  詩人在大暑臥於松樹之下,感慨良多。詩人線描寫了大暑天氣的炎熱,想到自己過去的秉筆生涯,已是萬事灰心。此處松柏茂密,荷花盛放。松柏根鬚堅挺,荷花不染纖塵。自己臥於這般景緻之間,百感交集。詩人歷經世事變遷,對塵世浮華已然看淡,只希望老來晚節得保,閒看花開花落。

  《大暑》

  宋孔平仲

  澤國已炎暑,夏天仍永朝。

  炙床爐燄熾,薰野水波搖。

  飛鳥不敢度,鳴蟬應自焦。

  可憐花葉好,憔悴苦霜凋。

  《乙未六月大暑》

  宋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須無慾,於斯患不能。

  又應當閔雨,誰識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實所憑。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天氣雖然酷熱,熱得人都無法安眠,甚至連一絲風都沒有,詩人卻能夠感受到林蔭深處透出的微微涼意,可見他的心境是非常平和非常安靜的;卻也是很無奈的。

  《滿江紅大暑》

  宋劉將孫

  南浦綠波,只斷送、行人行色。雖只是、鵬摶九萬,天池春碧。鸞侶鳳朋爭快睹,鷗盟鷺宿空曾識。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公去也,寧懷別。人感舊,情空切。但歲寒松柏,相期茂悅。好在莫償塵土債,風流寧可金門客。俯人間、大暑少清風,多炎熱。

  《安靜堂書事》

  宋蔡襄

  勿學異世人,過常不可深。

  勿學慢世人,側身隨浮沈。白日當中天,難破是非心。

  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大暑苦煩濁,清泉流高岑。

  烈士無戀嫪,至理須推尋。

  時節方大暑,試來登殊亭。憑軒未及息,忽若秋氣生。 唐朝元結如是說。

  大暑已至,立秋未遠。氣候並不怡人,我們如何從中自得其樂,小酌一杯,庭下乘涼,豈不樂哉!

  大暑的古詩詞 篇3

  1、《初夏絕句》「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

  盧桔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3、《初夏》「宋」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4、《夏日南亭懷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5、《觀刈麥》「唐」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6、《晚晴》「唐」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乾後,歸飛體更輕。

  7、《夏夜嘆》「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鉅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8、《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了鵲,清風半夜下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那蛙聲一片。

  七八個的星天外,兩三點雨山之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突忽見。

  9、《飲湖上初晴後雨》「宋」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10、《初夏睡起》「宋」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11、《夏日書懷寄道友》「唐」崔塗

  達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撓平生。

  終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寵辱驚。

  峰轉暫無當戶影,雉飛時有隔林聲。

  十年惟悟吟詩句,待得中原欲鑄兵。

  12、《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13、《三衢道中》「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14、《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5、《山亭夏日》「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大暑的古詩詞 篇4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年代: 宋 作者: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客中初夏》

  年代: 宋 作者: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初夏遊張園》

  年代: 宋 作者: 戴敏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山亭夏日》

  年代: 唐 作者: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觀刈麥》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夏日南亭懷辛大》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消響。

  欲取鳴琴彈,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終霄勞夢想。

  《池上早夏》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蓆,香開酒庫門。

  慵閒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夏花明》

  年代: 唐 作者: 韋應物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適自亂,照水覆成妍。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幽居初夏》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餘誰共午甌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