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古詩的中心思想

江南春古詩的中心思想

  《江南春》是我們都熟悉的一首古詩,那麼關於它的中心思想又是怎樣的呢?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詩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

  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風飄動。

  南朝統治者篤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廟,

  如今有多少樓臺都籠罩在這濛濛的煙雨之中。

  中心思想: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讚美與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不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並不等於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也一定討厭。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遊玩。在池州也到過一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閒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臺還是欣賞流連的。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而浮起那麼一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表達了作者的情緒很中性,既無明顯的憎 ,也無明顯的惡.僅僅是在單純的寫景、詠春.

  賞析分歧

  關於《江南春》絕句的主旨,有沒有借古諷今是分歧較大的地方。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處時代的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或認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達對統治者治國乏術和佛道誤國的憂慮;或認為主旨在借古諷今,諷諫統治者大興土木濫修佛寺會造成國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會危機。他們認為晚唐詩人有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懷,審美之中不乏諷刺,詩的內涵也更顯豐富。

  有的研究者不以為然。他們只是認為這首詩只是描繪了江南的美景,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讚美與神往。瞭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不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並不等於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也一定討厭。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遊玩。在池州也到過一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閒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臺還是欣賞流連的。

  作者介紹

  杜牧(公元803-約853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號稱杜紫薇。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晚唐詩人。(來源:中書省別名紫微省,因此人稱其為“杜紫薇” )晚唐時期.唐代文學家,後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阿(ē)房宮賦》亦頗有名。

  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xiū zhuàn),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杜甫與李白區別開來,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