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江南春課件

古詩江南春課件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信朋友們都還記得,那麼怎樣在教學中很好地表現這樣的情感呢?

  《江南春》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蘇教版語文第八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素負盛譽的寫景詩。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的風物,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濛的春景。色彩鮮明,情味雋永。一首七言絕句,能展現出這樣一幅廣闊的畫卷,真可謂“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繪千里江南明媚可愛的春光的同時,也慨嘆南朝的覆亡,寄託了諷喻之意。

  二、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小組合作,藉助註釋,理解重點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讀中感悟,並能展開想象,體會是人表達的感情。

  4、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鑑賞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透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象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優美的春天的視屏,讓學生用所學過的詞語描繪剛才所看到的情景。

  過渡:春天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繪和歌頌的物件,在同學們的記憶中又有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句?

  2、指名背誦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3、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介紹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詩文都寫得很好,詩以七絕最為出色。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2、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3、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

  (2)分組讀。然後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4、再讀古詩,結合旁邊的註釋,理解詞語或詩句的意思。

  5、學生交流收穫,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反覆誦讀,體會詩意

  (一)前兩行——晴景、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想想“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學生交流對詞語的理解。集體訂正。

  3、理解“千里”並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虛指,在這指的是遼闊的江南地區。

  4、體會第一句詩的意思。可指名讓學生說(遼闊的江南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5、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容。

  (二)後兩行——雨景、懷古

  1、提問,詩歌的後兩行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晴景嗎?

  2、學生默讀後兩行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教師及時的補充背景知識(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

  3、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可是時移世易,當年的許許多多的寺廟,有多少樓臺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著理解,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6、練習背誦古詩。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組交流:這首詩抓住了哪些景物來描寫春天?描繪了春天怎樣的畫面?

  1、小組交流探討。

  2、彙報交流成果。

  五、拓展延伸

  師:“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讓我們一起來咱們春天吧!齊讀古詩:

  春日       題畫

  [宋] 朱熹      [清] 袁牧

  勝日尋芳泗水濱,  村落晚晴天,

  無邊光景一時新。  桃花映水鮮。

  等閒識得東風面,  牧童何處去?

  萬紫千紅總是春。  牛背一鷗眠。

  六、作業

  依據《江南春》這首詩歌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七、板書設計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煙雨樓臺  憂國憂民之情

  《江南春》教學反思

  這節課上下來,我感到特別的失落。雖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抓住目標進行有層次的教學,體現了以讀為主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走進了美的意境,但是還有很多的不足,試梳理如下,以作今後教學之鑑。

  一、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沒有充分調動起來。我想首先是我個人的親和力不夠,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另外就是教師的語言不能打動學生,而且在個別問題提出後,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這也是造成學生思維阻礙的一個原因。這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何激發學生積極動腦,大膽發言的慾望?

  二、對教材的解讀能力不夠。比如說在對“鶯啼”的理解時,有學生就說這裡的鶯是指黃鶯,我沒有及時的更正,因為自己當時也不敢肯定,上完課之後,細細的分析了一下,“鶯”不能單指“黃鶯”而是包括了春天裡各種各樣的鳥類。

  三、在第一句中的“綠映紅”中的“映”字,學生體會的很好,學習完第二句後,我想讓學生透過對比體會前兩行的江南的明朗絢麗之美,但在這一環節中,我的引導還不夠巧妙,讓學生體會的不夠細,其實這兩種美也是相互映襯的,可惜我沒有點到。

  四、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不夠。在課堂中反映出的問題就是,教學環節設計得不夠緊湊,在講解詩意的時候浪費了過多的時間,以致後面的對詩人的情感感悟時,只是浮光掠影。

  認真備好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只要多學習、多鑽研,我想我們會上出更多高效地課。總而言之,一節有效,精彩紛呈的課,離不開教師“精心”的預設,也不能沒有學生精彩的生成。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中處處閃現的生成點,學習處理好生成點中的智慧火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