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的古詩過兩首

春夏秋冬的古詩過兩首

  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特點,那麼詩人是怎樣將這些特色寫進詩篇中的呢?

  春的古詩兩首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低垂,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陽光溫暖的樹木上棲息,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泥在築巢。

  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觀賞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註釋

  1.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孤山:在西湖的裡、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裡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剛剛。

  4.雲腳低: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雲很低,所以說“雲腳低”。點明春遊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時。

  雲腳:接近地面的雲氣,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時。“腳”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裡指低垂的雲。

  5.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

  6.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7.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8.啄:銜取。燕子銜泥築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9.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10.淺草:淺綠色的草。才能:剛夠上。沒: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

  11.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

  12.行不足:百遊不厭。足,滿足。

  13.陰:同“蔭”,指樹蔭。

  14.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週,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白堤全長1000米。

  月夜 / 夜月

  唐代: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譯文

  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裡。北斗星傾斜了,南鬥星也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裡來了。

  註釋

  ⑴更深:古時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⑵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暗裡。

  ⑶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

  ⑷闌干:這裡指橫斜的樣子。

  ⑸南鬥:有星六顆。在北斗星以南,形似鬥,故稱“南鬥”。

  ⑹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⑺新:初。新透:第一次透過。

  夏的古詩兩首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豔麗鮮紅。

  註釋

  ①曉出:太陽剛剛升起。

  ②淨慈寺:全名“淨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杭州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

  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

  ④畢竟: 到底。

  ⑤六月中:六月的時候。

  ⑥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這裡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⑦同:相同。

  ⑧接天:像與天空相接。

  ⑨無窮:無邊無際。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⑩映日:太陽映照。

  ⑪別樣:宋代俗語,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山亭夏日

  唐代: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水晶簾 一作 水精簾)

  譯文

  綠樹蔥鬱濃陰夏日漫長,樓臺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精簾在抖動微風拂起,滿架薔薇惹得一院芳香。

  註釋

  ⑴濃:指樹叢的陰影很濃稠(深)。

  ⑵水精簾:又名水晶簾,是一種質地精細而色澤瑩澈的簾。比喻晶瑩華美的簾子。 唐李白《玉階怨》:“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⑶薔薇:植物名。落葉灌木,莖細長,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狀複葉,小葉倒卵形或長圓形,花白色或淡紅色,有芳香。花可供觀賞,果實可以入藥。亦指這種植物的花。 唐韓愈《題於賓客莊》詩:“榆莢車前蓋地皮,薔薇蘸水筍穿籬。”

  秋的古詩兩首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譯文

  八月裡秋深,狂風怒號,狂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窪地裡。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嘴唇乾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後拄著柺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濛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乾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後,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溼,怎能捱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

  註釋

  ⑴秋高:秋深。怒號(háo):大聲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幾層茅草。三,泛指多。

  ⑶掛罥(juàn):掛著,掛住。罥,掛。長(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窪積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邊低地。

  ⑸忍能對面為盜賊: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忍能,忍心如此。對面,當面。為,做。

  ⑹入竹去:進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頃(qǐng):不久,一會兒,頃刻之間。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陰沉迷濛,漸漸黑了下來。

  ⑽布衾(qīn):布質的被子。衾,被子。

  ⑾嬌兒惡臥踏裡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裡都蹬壞了。惡臥,睡相不好。裂,使動用法,使……裂。

  ⑿床頭屋漏無干處:意思是,整個房子都沒有乾的地方了。屋漏,根據《辭源》釋義,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開天窗,陽光便從此處照射進來。“床頭屋漏”,泛指整個屋子。

  ⒀雨腳如麻:形容雨點不間斷,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雨腳,雨點。

  ⒁喪(sāng)亂:戰亂,指安史之亂。

  ⒂沾溼:潮溼不幹。何由徹: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徹,徹曉。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廣廈(shà):寬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蓋、掩護起來。庇,遮蓋,掩護。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處是泛指貧寒計程車人們。俱:都。歡顏:喜笑顏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