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郭沫若故居觀後感

遊郭沫若故居觀後感

  參觀完名人故居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遊郭沫若故居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遊郭沫若故居觀後感篇1

  北京的什剎海,風景秀麗,綠樹成蔭。前海西沿十八號,我國著名的文壇巨匠、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故居就坐落在此。

  20xx年7月12日,天氣晴朗,萬里無雲。二年級二班家長協會組織本班老師、家長和同學們來到這裡參觀。

  故居佔地七千平方米,建築面積約五百平方米。故居大門座西朝東,門內一條小徑直通座北朝南的垂花門前,垂花門內由正房、耳房、東西廂房及後罩房組成的二進四合院。院內生長著郭沫若先生和夫人生前親手種植的銀杏、牡丹等花木。整套建築顯得古樸典雅、樸素大方。

  透過參觀活動,使大家更加深入地瞭解了郭沫若先生的簡歷和事蹟。郭老生前是我國國務院副總理、國務活動家、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郭老集作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於一身,為我國駐多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此次參觀活動雖然時間不長,但卻受益匪淺。一方面,透過老師家長與孩子們的共同學習,促進了交流,加強了兩代人之間的溝通。另一方面,透過這種學習方法,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擴大了孩子們的知識面。

  “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進步,則中國進步。少年強,則中國強”讓我們家長和老師攜起手來,配合學校,配合社會,盡最大努力共同教育好下一代,為培養造就我國傑出的下一代人才貢獻我們的一點微薄之力。

  遊郭沫若故居觀後感篇2

  郭沫若故居紀念館是一個佔地7000多平米的庭院兩進四合院建築。冬日有閒,我和家人一起遊覽了此地。這是一所建於上世紀20年代,50年代以來曾作為蒙古國駐華大使館和宋慶齡寓所的建築,1963年11月,郭沫若遷進入住,一直到他1978年病故,他的晚年便是在此度過。

  郭老故居的兩進門樓都是灰色琉璃瓦屋頂、彩色雕樑門楣、紅色油漆大門,十分古樸大方,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建築型別,在外院一進大門處,有一塊宣傳欄,上面刊載的是郭老故居簡介。

  在內院大門右邊,豎立著郭老的坐姿銅像,銅像面色凝重,搭二郎腿形象,自然放鬆。旁邊擺放著一張石桌,兩張石凳,很簡單的樣式,看得出是郭老休憩小坐之地。靜佇於銅像前的我,想象著郭老在辦公閒暇之餘坐在此地,和夫人談論琴棋書畫、詩詞文章,似乎那笑聲就在耳邊迴響,一時有點不知身居何處了。在石桌旁的牆邊,一對石獅子也靜靜地安放在那裡,而不是守衛在自己的防衛線上———平常虎踞龍盤總是在大門兩邊,著實令人費解。或許這就是郭老不信邪的表現。相比那些富豪的深宅大院、塗金大門,動輒“請神”“請獅”鎮宅,倒有些大無畏的風範!

  在內院大門的前面,有一座小小的假山,修了一條不大的石條臺階可以通行。我興沖沖地跑上去,卻發現沒有想象中可以“盡收眼底”的景色,只是一座矮矮的、簡簡單單的小山包,不知道這是不是郭老鍛鍊腿腳的地方。假山前邊豎立著一堵牆,上面寫著一首詩:百花齊放百鳥鳴,重在推陳常出新,看罷牡丹看秋菊,四時佳景永如春。也許,在郭老的眼中,這個簡簡單單的山包上也有著 “永如春”的佳景。

  一進內院大門,就是天井,天井裡種著兩株海棠樹,枝繁葉茂,結了滿樹的海棠果。而在東南西北屋裡,郭老的日常用品還是按照他生前使用時的狀態擺放,十分簡單樸素,床上用品簡陋,真不能相信這就是大文豪的家居,尤其是床邊擺放著的那雙老頭布鞋,那麼平常,那麼普通,和北京任何一個市民平時穿著沒兩樣!家裡除了公家的物品之外,真正屬於郭老個人物品的大概就是那些文房四寶!也只有從這些“四寶”的身上,才可以略微體現出一絲絲的“奢侈”。

  參觀的過程裡,朋友有幸請來郭老的小女兒為我們講解當年郭老的生活,我們一起稱之為郭大姐。郭大姐沒有絲毫的架子,樸素的著裝、平易近人而又不失熱情的講解,令我感慨良多。

  一個人是否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與敬仰,不在其華麗的衣著,不在其奢侈的生活,更不在其高高在上的架子,而在於其個人修為、造詣,及其對生活所持有的平和心態上!

  遊郭沫若故居觀後感篇3

  北京的冬季,寒冷,但又見灰色的穹廬之上,送下遙遙的天雪,出門東向望,一片銀裝素裹。動手裹了裹大衣,儘管依舊很冷,但我不捨得在如此美麗的帝都中,獨自一人窩在家中。於是,我與同學相邀去京西城的不失古老的名人故居遊玩。

  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前海西街,看著這東臨什剎海、南望北海靜心齋的一所名人故居,我不禁覺著這故居的地理位置真好,若不是地圖中有這故居的標識,我還真不知道在這鬧市中的幽靜小巷裡坐落著一所名人故居。抬眼再望,一個題著“郭沫若故居”金字黑質的牌匾映入眼底,我知道了,這就是郭沫若先生的`故居。

  買好了門票,我們就進了故居。繞過披著雪、挺立在寒風中的翠松,來到了真正的大門前,但見,灰瓦高尖瓴,朱門抹金漆,一派京城舊宅的模樣。踏過門檻,從右邊起順著迴廊參觀著四合院裡的陳列室——有郭沫若先生的客廳、辦公室、臥室、夫人於立群的寫字間,這些廳房都保持著主人在世時所有的景象,真實的像假的一樣。而就在這裡,郭沫若先生完成了關於《蘭亭序》真偽的論辯,以及著作《李白與杜甫》、我最感興趣的《出土文物二三事》,還有他去世之後成集的《東風第一枝》和最後的一部譯作《英詩譯稿》。除了這些陳列室以外,還有一些展覽室,裡面展覽了郭沫若先生的作品,以圖片文字結合的方式展示了郭沫若先生的一生,更有與他共同研究歷史、古文字的同事好友的介紹。

  許是看的累了,我便先不看中心宅院後面的陳列室,我在迴廊裡找了處不怎麼貼近雪的位置,把圍巾鋪在椅子上就坐下了。看著還在下的雪,我不禁想象了起來,我把在陳列室看到的郭沫若先生與他夫人及孩子的合影原封不動複製在這飄雪的庭院裡,我彷彿看到了郭沫若先生在院中裡樹旁沉思的身影,我又放若聽到了郭沫若先生同家人站好了後按下快門的聲音??????就這樣,我伴著飄雪,以一種想象的形式,看完了郭沫若先生人生最後十五年。

  這十五年很短,短到如白駒過隙、彈指揮手,它讓我用了不到醅一壺綠蟻的時間就想象完了。這十五年很長,長到曠日經年、年深日久,它足夠讓諸多部佳作形成與問世。在這十五年之中,郭沫若先生同這宅子變老,可時間讓他逝去,卻讓這宅子留到了今日。

  剎那間回神,再探院中,才見瓦頭雲雪蓋,已驚院中雪如塵。起身,穿過迴廊,我來繼續參觀下面的展室。下面的展室裡,大大與先前參觀的展室的不同的內容,把我的注意力匯成一組線,直直射向我最為感興趣的那一部分。

  我關注到了郭沫若先生的作品——《青銅時代》。這本書就放在可供閱讀書架的中間一排。儘管書面上微微泛黃的顏色和不加插圖的書皮封面很難引起大多數人的注意力,可我堅信——我在第一眼看到它時,它帶給我的神秘的感覺,那引人想要深入瞭解的感覺,絕對不是錯覺!翻開書,看到第一個章節,我發現這本書除了引言、文章部分摘錄和作者介紹等部分之外,其餘正文的字型都是繁體字,我有一點點小的失望。

  不過,當我看到文章摘錄裡的幾句話時,我小小的失望頓時一掃而空了。

  “研究歷史和研究任何學問一樣,是不允許輕率從事的。”從這裡我看出了郭沫若先生對歷史的態度嚴謹又認真,這也更加能說明郭沫若先生對於歷史方面的學問淵博。“我也懷著歡欣鼓舞的心情,期待著史學界的研究工作會蓬蓬勃勃的展開起來,並期待著我自己的錯誤會有徹底清算的一天。”從這裡我可以知道,這本書裡有郭沫若先生在史學的世界裡探索、深入、學習、懷疑、糾正的全過程。這個過程從“周人根本在懷疑天,只是把天來利用著當成了一種工具,但是既已經懷疑它,那麼這種工具也不是絕對可靠的。在這兒周人的思想便更進了一步,提出了一個德字來。”裡可以深深看出。而我,作為一個同為痴迷史學卻又對它的一切懵懂無知、但又急切想探索的人,我能感受到郭沫若先生當時的心理。

  在沉醉於這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的世界中已經好一會了,不過展室窗外的天色好像又抹了一層灰色般變暗了些許,我知道應該回家了。我放下了書,卻未放下思考,我明白我的內心是喜歡這本書的。我覺得我自己對史學世界的痴迷又加深了一層。關於我的痴迷的原因,我認為可以用郭沫若先生在《青銅時代》自序中的一句話來解釋——古人說:“前塵不忘,後事之師。”認清楚過往的來程也正好決定我們未來的去向。

  我同朋友相伴出了郭沫若先生的故居,踏上歸家之程。

  我的肉身出了一棟宅子,我的靈魂向一個世界邁進了一步。

  雪,在飄,我的思緒,不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