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與《浪淘沙 北戴河》
《觀滄海》與《浪淘沙 北戴河》
引導語:毛澤東說《觀滄海》這首詩氣魄宏偉,豪邁奔放,催人奮進。是大手筆,真男子。並且此作了一首《浪淘沙 北戴河》。
毛澤東與《觀滄海》
毛澤東說他很喜歡曹操的《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聳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毛澤東說《觀滄海》這首詩氣魄宏偉,豪邁奔放,催人奮進。是大手筆,真男子。他思古撫今,採用浪淘沙詞牌,感慨於換了人間的祖國新貌,創作出了讓北戴河人民引為自豪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最近,經專家學者考證,毛澤東用浪淘沙詞牌歌詠北戴河,還可能受另一首詞《浪淘沙·望海》的影響。從公元207年曹操在秦皇島海域一帶,寫下流傳千古的《觀滄海》,到1954年毛澤東在這裡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浪淘沙·北戴河》1747年中,有許多文人墨客,賦詩讚詠碣石海域風光。康熙21年(公元1682),清初著名詞人,明珠相之子納蘭性德隨康熙帝東巡,二月扈駕駐蹕山海關,登澄海樓觀海時,用浪淘沙的詞牌,寫下了《望海》:
蜃闕半模糊,踏浪驚呼,任將蠡測笑江湖。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
釣得六鱉無?竿拂珊瑚。桑田清淺問麻姑。水氣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壺?
在這首短短54個字的詞中,即展現了大海的瑰麗和遼闊,囊括了宇宙、古今、人神,還有諸多的歷史典故和神話故事。其內涵之豐富,胸襟之寬闊,想象之奇特,氣勢之恢弘,詞風之豪邁。是一首用詞的方式,歌詠碣石海域的佳作。據《毛澤東文史古籍批語集》,毛澤東不但喜讀,而且精讀、研究過納蘭詞,而且還寫過批語。可以說毛澤東早就讀過《望海》,特別是沐日光華還浴月,顯然也是出自曹操《觀滄海》裡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而且距《望海》272年後,毛澤東同用浪淘沙詞牌,與曹操、納蘭性德歌詠的是同一海域,可以說毛澤東不但有感於《觀滄海》,很可能是從《望海》中也得到了某種啟發吧!
《浪淘沙》的寫作背景
1953年,黨向全國人民提出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年2月,黨中央在北戴河召開了七屆四中全會,徹底粉碎高竿,饒漱石的`反黨聯盟.同年夏天,毛澤東來到北戴河,一邊休養一邊工作. 毛澤東在北戴河療養期間,一日時逢海濱風雨大作,浪濤翻湧。他極目幽燕緬懷魏武,興致倍增,頓起擊水之興。因風浪太大身邊警衛人員勸阻他不要去游泳,他卻說道:“風浪越大越好,可以鍛鍊人意志。”,於是下海游泳,於風浪搏鬥。上岸後意猶未盡,有縱筆揮毫,寫下了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
《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具有比《觀滄海》更鮮明的時代感、更深邃的歷史感、更遼闊的宇宙感和更豐富的美學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