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與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精選10篇)

新高考與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高考與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高考與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1

  在課程改革之後,課堂教學更加強調要實施素質教育,從原有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過去我們進行的課堂教學傳統教學模式,是典型的應試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創造能力,也抹平了學生的個性。提倡素質教育,原因在於教師需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全面和諧地發展學生的素質,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實施分層次教學,努力把學生內在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平等地關注和尊重每一位學生,給他們以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及表現、發展能力的機會,尤其對於數學課的教學來說,在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時,要多予以鼓勵、肯定,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品嚐到成功的滋味。因此,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必須做到課前備好課

  在備課過程中,不僅僅要備教材,而且還要備學生,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以及具體要實施的教學內容,來設計課堂教學,多思考如何才能用簡練的語言,調動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且在教學過程後,要及時對教學全過程進行反思,找出教學中存在哪些缺點與不足,從中悟出道理,總結經驗,以便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高屋建瓴地指導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備學生,就要深入瞭解自己的學生,分析學生的學情,尤其教師要正視學生之間存在的智力差異,心理差異和人格差異,實行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在課堂教學中,對於提問以及佈置課後作業等環節要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不同學生,提出相關一些難易不同的問題,讓他們基本都能回答上,從而體驗一下成功的滋味。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尤其對於那些學困生,提高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使他們能夠充分參與教學活動,真正體現出他們的主體地位。

  2、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指導有方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教師除了要傳授給學生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教師在教學時,要多給學生設定一些問題,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使之能夠積極主動地加以思考,並適時加以啟發、引導,使學生最終能夠積極進行思維活動,並且能夠觸類旁通。因此,和以往的教師角色不同,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要轉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作用的轉變。也就是說,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作用是導,啟發幫助,指引學生學習,使學生樂學,會學,肯學。教師用自己的巧妙高效的工作開啟學生心靈之門,幫助學生建構一生受用無窮的能力乃至生活工作的創造能力。

  透過大膽嘗試,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討論問題積極,發言的同學越來越多,表達知識的口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討論的問題很激烈,各自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見解,有的問題爭執不下,才請教老師。一部分學生性格孤僻,膽小,語言表達能力差,他們仍然很不適應這種教法,還需多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讓他們大膽發言,彼此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3、要著眼學生的基本素質的全面提高

  新課程的課堂要求構建的是素質教育的課堂,具有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的課程體系,這為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要以提高全體學生素質為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面向全體學生的實質是面向每一個有差異的學生“個體”。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基本要求同特殊要求結合起來,把著眼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結合起來。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內在心理的寫照,取決於它的心理結構及其質量水平;提高學生的素養就必須化知識為智慧,積文化為品性。新課程的功能定位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新課程的教學設計不僅要重視雙基的訓練,發展學生的智慧和能力,而且要促進他們積極的情感和態度以及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總之,在積極推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改革時,結合本校學生及教材實際,從思維上徹底更新,不照搬照套,不斷嘗試合適自己的有效的教學方法,讓課堂煥發活力。相信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激發自身的活力,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一定會使學生向“學會學習”這一最高目標邁進。

  新高考與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2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取得了成績,但有些高職院校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而忽視了課堂教學的改進,這違背了職業教育的初衷。以下是本人的幾點感受:

  1.課程設定方面:課程設定忽略了課程本身的創新價值,缺乏對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目標要求,有些課程的設定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未能滿足行業發展和就業崗位的需求。

  2.教學方法方面:目前,有些高職院校仍以傳統教學方式為主,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被動接受,結果是使學生的思維受限,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3.教學手段方面:有些高職院校的實驗實訓基地建設較為落後,不能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即使有些院校教學資源相對豐富,但給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較少,結果還是使學生無法把所學理論知識與社會應用結合起來。

  4.師資方面:高職院校的教師大多是普通大學畢業生,他們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但缺乏實踐動手的能力和經驗,因此無法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榜樣。

  二、高職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兩個原則

  1.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基礎單位是課堂,最終的環節也將是課堂,高職教育的課堂教學改革必須以“課堂有效”為首要原則。即,以學生髮展為主導,以科學理論為指導,注重教學的有效性,主張教學方法多樣化。高職教育的課堂教學必須面向職業崗位群,基礎課程要體現知識的“多介面性”,專業課程要體現知識的“崗位針對性”,而教師是課堂教學“有效”最根本的保障。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管理創新的實質,只有依據“有效”的原則,課堂才能真正與市場接軌,高職教育才能最終完成為社會、為企業服務的使命。

  2.課程體系設定的原則要具有基礎性、針對性、實踐性和實用性。在課程設定方面要強調普通文化基礎課程的地位,還要注重專業所需的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科教學;課程設定時要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崗位能力要求,切實加大實踐課的比重,使他們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在實踐中提高素質,在實踐中培養能力,以實踐技能課程為主幹,讓理論課程服務於技能培養,還要注意把用人單位的需求轉化為培養目標,並及時體現在課程設定當中;課程設定還要突出高職教育的特點,強調“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因此要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好習慣,理論知識要做到少而精,夠用即可。

  三、高職教育中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課堂教學改革要真正有所突破,就必須從教學管理環節到課堂要素環節,從教師到學生,全面、系統地進行。

  1.從實處入手,著重革新課堂設計的思路,在備課中注重課堂各要素的合理配置。所有的課程都應該是某種職業能力的立體結構中的一個分支,每一個專業都要有相應的能力結構圖,不僅要讓所有教師明確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這門課,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哪一種能力,而且還要讓學生了解為什麼上這門課,最終可以形成哪種能力。只有從專業培養的最終能力目標入手,課堂教學才可能變得意圖明確,行之有效。對於每一堂課的備課環節來說,最重要的是課堂教學設計思路的變革。改變過去以知識掌握為主線的設計思路,在設計中要以能力的形成為主線,把知識、方法、技術和情感融為一體,使課堂的各個要素得到有機重組,這樣才能使教學“有的放矢”,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總之,課堂教學是基礎,而課堂教學的設計是關鍵。

  2.加強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有位職教人士曾經感慨:“其實最有條件去實現開放教育的是職業教育,但至今未能開放;最有理由去實施素質教育的也是職業教育,但至今未能推行。”這在某種程度上道出了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現狀。

  目前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和培養“雙師型”教師,這樣的教師既能在實踐操作中指導學生,又能勝任理論課的教學,而且教學成績突出,具有“理論、實踐一體化”的特點,這是當前高職院校最需要的師資力量。學校要有計劃、分批次地把教師們送出去培訓,加強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讓他們瞭解最前沿的本專業相關資訊,使每一位教師都有現代教育的觀念和意識,只有這樣,課堂教學觀念才能得到全面更新,教學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另一方面,還可以聘請企事業單位的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作兼職教師,來充實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

  3.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教、學、做一體化”就是把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實訓內容有機地聯絡在一起,創造出學生能看、能摸、能操作的教學環境,做到教中學,學中做,做中學,使教、學、做合為一體。這種教學模式把傳統教學中的以書本為中心,以理論知識為中心轉移到以實踐為中心,以實際生產為中心,克服了傳統教育中重教師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主體地位,以及教與學脫節、學與用分離的弊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講解必要的理論知識,又要注重專業技能的訓練,透過“做”一方面使學生學以致用,另一方面使學生用以促學。它把學與用很好地統一起來,把書本知識與學生的感性認識結合起來,理論與實踐聯絡起來,從而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教學過程更具有實效性。

  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有厭學情緒。“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學生能夠體會到主人翁的地位,以具體的生產任務和崗位要求為載體,使學生把自己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有機地聯絡起來,以此來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全過程地參與,每一個環節都要獨立或合作完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都要保持積極的態度。同時,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在實踐中循序漸進,採用“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還應特別重視課堂教學中的討論環節,多給學生以實際鍛鍊的機會,促進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

  總之,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能力為本位,透過學習和實踐,培養出基礎紮實、本領過硬、素質全面、上手快、轉型快的高階技能型人才,有效地提高學生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和就業能力,更好地滿足和服務社會。

  新高考與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3

  3月22日,我們有幸聆聽了山西省太谷縣教研室張四保主任關於課堂教學改革的精彩報告。期間,張主任時而犀利,時而幽默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解讀了報告的精髓,我受益匪淺。以下是我學習的一些心得:

  一、對傳統課堂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當一年級的小朋友玩手機都輕車熟路時,你還在拿根兒粉筆講課,學生還跟你學什麼?”雖然是玩笑般的一句話,卻說明了老師“滿堂灌”的傳統課堂的落後,而新型課堂以學為主,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的生命狀態,課堂真真正正屬於學生。

  二、高效課堂的實現關鍵的'實施基地在於學習小組太古縣的課堂教學改革發展的24字教學模式,即閱讀感悟、自學檢測、合作交流、展示點撥、分層訓練、拓展延伸。這六個詞是六種思想,引導四種課型(學習課、練習課、試卷講評課、複習課)如何上。其中,老師要說的寥寥無幾,而學生的合作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學習小組的高效,才能實現高效的課堂。老師要做的就是使學習小組的組建、指導、考核和應用等機制更加的有效。

  此次報告中,學習小組如何分配,合作交流時教師應該怎麼做?遇到問題時,如何調節?怎樣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等等細節,都做出了對我們一線教師很有幫助的回答。

  三、教師角色的正確認知

  新型課堂具有開放性和多元化,教師由臺前走向後臺、變講為導,一改傳統獨霸講臺的局面。學生由後臺走向前臺,變聽為講,成為“我要學”的主動參與者。

  開放式教學的課堂,學生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也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多面、立體的課堂互動,體現師生不再是對立的矛盾體,而是和諧促進的合作者,是平等對待的朋友。

  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也不斷試著進行課堂改革,也曾有過短暫的喜悅,但更多的是困惑和糾結。此次聽張主任的報告解決了我的許多疑問,也更堅定了我對課改的信心。

  新高考與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4

  說起課改我們都不陌生,回顧參加工作以來,所經歷的課改浪潮已很多次了,今天我就課堂改革談一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為什麼要進行課改?

  從根本上說,課程改革的動因是我們面臨的社會環境已經變了:在知識經濟時代、在資訊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知識以人們無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們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須不斷學習、終身學習。這就是說,具備學習的願望、興趣和方法,比記住一些知識更為重要。真正對學生負責的教育,應當是能夠促進他們全面、自主、有個性地發展,改變過去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二、課堂改革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1)、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激發學生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

  (3)、改變課程內容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體現課程選擇性。

  (4)、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6)、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三、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備課不充分

  很多教師對備課沒有足夠的重視、課堂上學生身上表現出的很多問題、直接誘因就是備課不到位。雖說學校現在實施了集智備課,但很多時候也是走形式,沒有把備好課這一任務落到實處。往往重視了大框的設計、對細節的關注不夠、往往沿著一條路走下去,不能多個角度來設計、往往重視了探究內容、卻忽略了方式、方法。

  2、教師過多幹預

  課堂上教師習慣於以往的教學流程、雖說一開始給學生時間去自主探究,但由於學生在彙報時不能按教師預想的結果彙報,會出現原有的自主探究、學生彙報演變為教師的橫加干預,教師講解。“一言堂,滿堂灌”仍然存在於我們大多數教師的課堂。認為自己不講學生就不可能會思想比比皆是。

  3、學生小組合作成效不高

  大多數小組合作時,學生仍處於各自發表各自的意見的狀態。原本能在小組解決掉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組員之間的配合度不夠。

  4、課堂低效

  一節課我們能解決幾個問題?能教會學生多少知識?能達到幾個學習目標?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我們很多老師的課堂低效、單一、乏味。在國家雙減政策落地以後,“減負、增效、提質”就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高效,必須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

  四、課改改什麼

  我認為課改主要改課堂,改教師,如果教師不變,課堂就不會變。所以課改的實質是改教師,教師應該改什麼?首先,教師必須改觀念,由原來的以師為本,變成以生為本;由原來的以教為本,變成以學為本。其次,教師必須改變角色,由原來的課堂主宰者變成學生學習的服務者和引導者。再次,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也就是改變自己的課堂模式,由原來的教師講學生聽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模式。所以,課改教材改革是前提,課堂改革是核心,改變教師是關鍵。

  五、具體措施

  1、抓好集智備課

  周所周知備好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要以集智備課為抓手,集中大家的智慧,備好課,做到胸中有竹,上起課來才能得心應手。

  2、發揮三級三類教師示範帶頭作用

  作為學校我們每學期要多組織各級各類的示範觀摩課,讓教師去觀摩學習?,在學習借鑑中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

  3、多組織聽評課活動

  每一次聽評課活動對於教師來說可能都是一次提高的過程。因為個別的教師面對學校領導來聽課,可能思想上會更重視?,不管備課,上課我們可能會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準備,你用的功多,效果肯定會會比平時更好,就算上的不成功,也可以吃一塹長一智。一次次的的積累就會成長。

  4、注重校本課程的開發

  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辦學沒有特色,一個學校沒有自己的校本課程,只有根據本校及學生特點積極開發校本課程才能使我們的學校更有特色。

  總之,課堂改革千百種,希望我們的老師要有大教育的思想,要著眼於整個教育事業,而不能只是為了應付每天的工作,一定要有探究意識,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教師在學習上要做好學生的榜樣,做學習型教師、研究型教師。

  新高考與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5

  我也在不斷的瞭解與學習課堂改革,我也在課改課堂中不斷的摸索、成長,我對課改也深有心得體會。

  音樂課堂中,學生參與度絕大程度決定了一節課的成敗與否,如何吸引到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需要在把握課程進度,充分備課的條件下,努力將課堂新穎化,形成自己的課堂風格,讓課堂充滿趣味性。在課堂上講授教學內容時,一定要用多種表現形式來呈現教學內容,尤其是要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具體的現實生活聯絡起來,從而吸引學生,讓學生參與進課堂。

  在所用的湘教版音樂教材中,初中音樂已涉及五線譜教學,大部分學生未接觸過簡譜,更別提五線譜,這種音樂理論的基礎知識,相對於唱歌而言比較枯燥,需要轉換學生學習思路,讓學生對樂譜感興趣,主動學習。課堂改革在逐漸將教師主導轉變為學生主導的課堂,把學生放在主導地位,先學後教,讓教有針對性,上課學生能夠積極識譜認譜,把理論知識打下結實的基礎。

  博學課堂突出的環節——小組合作。小組模式下,學生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每一個組都是聯合起來的群體,把課堂交給學生之後還需要教師有效地將學生組織起來,“讓學生教學生,讓學生幫學生”。充分利用同學之間的學習資源,來營造互幫互助共同受益的學習氛圍。音樂課堂中,個別學生內斂,唱歌聲音較小,如果設定兩組對決,比比哪組唱的聲音又大又好,競賽容易激發了學生積極性,在組內中有集體榮譽感,聲音自然而然隨著組員齊唱。每一個環節做好,學生學習過程逐步完善,當堂課的內容當堂課消化,知識真正的存留在每個學生的腦海中。

  在模式越來越系統化下,教育不單單只是看到了學習成績,日常按照各種學習、紀律、衛生、生活習慣都會有作出相應積分,按照個人積分,每月評比“雅正達人”、“博學之星”為大部分學生樹立了優秀榜樣。習慣的好壞影響著學生的個人分數和小組分數的高低,很大程度提升了學生個體的課堂注意力。

  學生對“博學課堂”各環節都已熟悉,課堂中學生參與度逐漸提高,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態有了一定的控制,課會越上越輕鬆。

  新高考與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6

  在國家推行“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博學課堂課改也適時地契合了目前的教學實際。這種高效的課堂活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於今年剛正式登上三尺講臺的我。剛入職時,我每一次備課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但是教學效果和實際操作都不盡人意。經過向同組優秀教師的請教,在網路上觀看一些優質的英語課堂,參加每週的科組教研活動,蒐集了一些我認為新穎有趣的備課素材,並且使用了更具趣味性的希沃白板授課,慢慢地我提高了備課的效率,改善了課堂教學的效果,並在教學過後進行總結和反思,最佳化教學設計,更好地將博學課堂模式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

  雖然對博學課堂的探索我有了一定的進展,但目前我仍然面臨一些挑戰和困惑。比如課堂的掌控力度不過,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學內容難以完成,教學進度緩慢;部分學生學習熱情不夠,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管理缺乏正確的並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小組合作探究環節,對學生的指導和管控不夠,容易出現課堂混亂的情況,影響小組合作的效率;在小組展示環節,沒有建立良好的有序的小組彙報形式和點評加扣分機制,“儀式感”不夠,以至於學生對小組合作成果重視程度不夠,對小組合作活動缺乏興趣。此外,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不夠突出,因此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課改要求我們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的平臺。這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耐心指導學生一次一次地去嘗試,去探索,去總結。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作為指導者,應該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進行重組和整合,透過多種形式將教學內容以更適合學生學情的形式呈現,為上好不同型別的課打好基礎,做好鋪墊。

  接下來我將繼續總結得失,透過各種渠道進行學習,提升理論和實際操作水平,及時修正,及時完善,爭取在課改工作中上升一個新的臺階。

  新高考與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7

  羊橋中心小學在姚元章校長的正確領導下,從2015年春季學期就開始大力倡導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改革成為每位教師的必修課,學校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課堂教學理念改革的熱潮。在課程改革之後,課堂教學更加強調要實施素質教育,教學更加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一些進行的教學方法。本人是這學期才從村級小學借調到羊橋中心小學的,對課堂教學改革很生疏,只是從文字上理解。透過學校領導在會議上要求的10-25-5的教學模式,和聽了姚旖潔、羅木蘭等老師的課,以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全面和諧地發展學生的素質,教師應該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實施分層次教學,努力把因材施教發揮到極致。透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我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平等地關注和尊重每一位學生。

  給他們以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及表現、發展能力的機會,如我校每班都坐成以6人為一小組的形式,讓學生透過小組交流,探究,歸納,彙報等過程。

  讓學生透過自己的一系列活動,得出的知識更貼近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更容易理解、掌握、牢記,更能夠運用所探究出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如:9月19日,我在天星小學聽了姚旖潔老師的公開課,她在教學《倒數的認識》中的倒數的意義和怎樣求倒數等環節,都是採用了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彙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得出“什麼是倒數”,“求倒數的方法”,這樣學生都能夠熟練地應用自己探究出來的知識解決問題。這樣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快樂,學得牢。

  我們還聽了水尾小學一位老師的同樣的一節課,這位老師側重教師講,他把《倒數的認識》這節課所有的知識全都教給了學生,忽略了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總結。課後老師講累了,學生還是學得不牢、不能熟練地用老師教給他們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二、在學生彙報交流結果時,要多予以鼓勵、肯定。

  如學生能正確回答問題時,我會說:“我們給她(他)掌聲”,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認可,如回答不正確時,我會對她從其他方面或側面進行鼓勵,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品嚐到成功的滋味。

  三、教師採取豐富多彩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生行為能夠收放自如。

  每班以6人為一組方式排座位,這樣老師在上課時,學生面對面的坐著,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探究時方便了。

  但不利於這種方式學生扭頭看黑板很不方便,看不到三四分鐘脖子就疼了,長期這樣扭著脖子看黑板也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也很難把學生吸引到教學中來,出現教師在講臺上引導教學,學生在下面說話、玩小動作。整個課堂紀律較差,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學習,甚至教師無法上課,教師又只好重新組織課堂紀律,浪費一節課的學習時間。所以教師看這些情況應用一句簡短的話,或者一個簡短的動作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我在這時就會說“一二一”表示要坐整齊,說“一二三”表示看黑板。

  以上是我在羊橋中心小學這一個學期對實施課堂改革的一點初淺體會,新課堂改革讓教師原有的角色發生變化,新課改也為教師發展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相信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姚元章校長等人的正確領導下,激發自身的活力,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一定會使學生向“學會學習”這一最高目標邁進。相信自己也會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成長,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在教學中努力貫徹新課程的理念,不斷進行教育教學上的創新。

  新高考與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8

  不知不覺,對博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已三月有餘。這三個月來,可以說是收穫滿滿。對博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助我成功實現了由一個什麼都不會的教學小白到能夠順順當當完成課堂教學的教師的蛻變,不得不說,博學課堂是一個對老師十分友好的課堂,特別是對“新手”教師,它不僅便於老師對教學的全方位學習,且把課堂交予學生,老師充分扮演好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僅可,這既避免了學生“滿堂聽”的倦怠感,也免除了老師“滿堂灌”的疲憊感。同時,博學課堂更是一個對學生十分友好的課堂。在全面倡導減壓減負的背景下,博學課堂提供了一個足夠保證教學質量的課堂容量。且博學課堂倡導學生透過自學,對學,群學去獲得知識、解決困惑。真正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從身體參與到身心俱在成為可能。

  博學課堂給師生帶來的“紅利”是巨大的,但由於目前對博學課堂的認識理解還比較淺顯片面,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首先,就小組討論環節,博學班學生自律性不足,小組討論時常進行著進行著就演變成了小組課外聊天,後面透過明確的任務分配進行驅動雖改善了很多,但明確的任務分配又導致學生只顧“自掃門前雪”,把不是自己小組任務的知識點扔在了一邊。且小組討論環節存在部分學生濫竽充數,單純成了答案的“複製機”,缺乏思考,沒有真正參與進去。後續就小組討論環節的把控,我還需進一步的學習摸索。

  其次,堂堂清目標的完成在學風稍差的班級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些班級學生普遍存在專注度不高、做題拖拉的習慣,雖透過限定習題時間,到點展示答案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隨著課程內容難度的增加,他們在規定時間內能完成的題寥寥無幾,這樣即使進行習題講解,效果也很不理想,只能給他們延長習題時間,導致堂堂清目標無法完成。接下來我會透過進一步減輕習題難度,挑選更適合這些學生的習題,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對習題進行分層,希望能改善這一問題。

  博學課堂的摸索道阻且長,但在今後教學中,我會堅定踐行博學課堂模式,不斷學習,努力成長,力求把自己的課堂塑造成一個高效高質高容量的趣味課堂。

  新高考與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9

  經過上次寫課改心得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在這一個月裡,透過不斷地與其他老師交流討論以及在學校的領導下不斷地學習,本人對課改又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認識。

  如何上好一堂課改後的課,課前的準備少不了。教師是課堂的引導和把控者,一堂課如何上?上成什麼樣?跟教師課前的準備密不可分,那麼決定一節課的內容以及方向的就是導學案。導學案的設計一定要合理,從內容上要從易到難,針對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學生可以接受的探究過程。設計的課程時間要合理,在45分鐘內,包含學生自主預習、知識探究、小組討論、例題講解、變式訓練、當堂檢測等環節,要高效利用課堂,做到“堂堂清”,積極響應“雙減政策”。導學案是一節課的靈魂,是海岸的燈塔,把導學案設計好了之後,就有了上好這堂課的底氣。

  小組探討環節,在這段時間也有新的認識,數學科目中,對學生要求大多是先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再運用知識。先有理解再有掌握再有運用,所以學生理解知識的過程的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一個人在有限的時間內對知識的接收程度和理解程度是有限的,這時小組合作探討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會有想法的碰撞與融合,可以起到相互學習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以及增加對知識理解的深度。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識產生的過程中碰見問題需要小組討論的時候,需要讓學生先單獨進行思考,如果沒有學生單獨的思考,那麼討論就失去了大部分意義。

  在例題和練習講解方面,也要做到高效。通常我們在講解例題或者練習的時候,都會先讓學生思考,或者是讓學生上臺把自己的答案展示出來。我們“博學課堂”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做到高效,往往在練習和例題講解的過程中最容易耗費時間,所以儘量做到學生做對講過思路之後教師補充的不重複不囉嗦,精簡扼要。在大多數同學都做對的情況,更是要只講重點,課後再針對看到解答過程還不理解的學生,單獨講解。

  同時課堂形式要多樣化,上課的語言要有起伏,加入不同的元素來提升學生對課程的專注度。

  以上是我對“博學課堂”更進一步的認識,作為一個新老師,我將在課改中繼續學習和探索。

  新高考與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10

  透過學習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理論研究,我感受到了課堂改革精神的實質就是充分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渴求慾望,實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個學校形成了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

  課堂活了,真正告別了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學生當之無愧的成了學習的主人,走進課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滿激情的人。

  我發現我們教師在以往課堂教學中,也想過用創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但總是在思想上有所顧慮,擔心學生不會學習,擔心學生學不好,擔心把學生給耽誤了,擔心課時緊,任務重,沒法完成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另外,還擔心學生在課堂上玩大於學,一堂課下來,學生沒有掌握該掌握的知識。改革可能成功,但不意味著百分百的成功,教改失敗又怎樣來彌補?

  我平時還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學生到了遊戲廳裡不需要任何人教,學生就能很快地學會打遊戲,並沉溺於遊戲中不能自拔?為什麼課本知識在課堂上不能得到很好的掌握?透過本次學習,我才覺得把學生管得太死了,總是規定學生做教師教過的操作,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課堂氣氛不活躍。

  我認識到在今後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自身與學校實際,學其精髓,把握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益。在教學中,要嘗試讓學生自己來實踐知識的獲得過程,自己對照課本進行自學,並且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找到自我。

  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們也“學著樂,樂著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迴旋著生命旋律的課堂。

  在課堂教學改革當中,遵循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以學教稿為中心,以自學、討論、輔導、檢測為授課模式,積極探討各專題、各環節的操作技術,大膽實踐探討。進行課改,我的體會是,不改革就提升不了質量,不研究就改變不了教學方式,不課改山窮水盡,真課改柳暗花明。

  在教學中,合理確定教學目標,並把它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意圖。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發展水平,結合認知、技能、情感等要素,分別制定學期、單元和課時目標。課堂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便於操作。教學目標確定之後,教師要在不斷調控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為學生創造較為理想的認識、思維條件,有目的地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意圖。

  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地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慾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新課改中強調主體的參與和知識的應用。一方面將課本知識生活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另一方面重視實踐,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創設具有探索性、開放性的實踐活動,引導和幫助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學習中提高應用能力。

  以上就是我學習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一點初淺體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