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培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

關於教育培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教育培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培訓心得體會1

  本學期我有幸參加了20XX年暑假教師集中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時間,但在這短暫的時間裡讓我過的很充實!聆聽縣級骨幹教師的講座,使自己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師德修養等方面都受益匪淺,下面談談自己收穫最大的幾點。

  一、教師的專業發展

  透過潘正琴等幾位老師的授課,我認識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和方法,瞭解到“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等。作為教師,我們的專業發展曲折而漫長,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面對挫折困難,我們必須要樹立自主發展意識。我們是專業發展的主人,成長永遠是我們自己的事,我們不該怨天尤人、推諉扯皮,自己的成敗得失、喜怒哀樂都應該由自己去擔當。

  二、師德修養

  唐涿權、劉秋豔、李樹芬等老師給我們傳授了師德修養的存在問題及對策;教師職業道德的心理健康;師生交往中的師德等,使我更深地理解到師德修養的內在含意。唐涿權老師在談到“愛生奉獻”時,我才真正認識到“愛生奉獻”是師德之魂,是師德的永恆主題。愛生是從事教師職業的前提,只有愛自己的學生,才會樂意的去奉獻。愛是一種為之付出百備感欣慰的幸福體驗。

  三、感悟過程,真誠付出

  培訓結束了,我會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把這份珍貴的經歷銘記在心,開始我教學生涯新的征程,我會努力把學到的理念、方法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不辜負領導、老師們的希望,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給大家。

  教育培訓心得體會2

  透過學習國學,我體會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使我收穫頗多。現根據個人學習情況談一下兩點體會:

  一、學習國學提高了自身素養

  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識來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認真負責,無怨無悔,踏實務實;凡是能夠幹大事的人,都是能夠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敗的原因,不是行動前沒有計劃,而是缺少計劃前的行動。要善於從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實可行的計劃,立足實際,向著眼前的目標奮進。

  二、學習國學豐富了我做人的道理

  古為今用,是我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唯一目的。學習國學,讓我瞭解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

  透過學習國學,讓我明白對自己的父母和親人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包括聽父母的話,尊敬父母和其他長輩,關心體貼父母;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熱愛學習,與家人共同創造和諧快樂的生活;真實的感受父母養育之恩,有效的培養孩子關愛家庭、孝敬父母。

  對待有困難的人,應該以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待犯了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教育孩子方面,從小要教育孩子講禮貌,做一個有禮貌的人;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有孝心,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國學是中國人的國粹,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繼續學習國學,讓國學經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輕鬆而灑脫。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從學習國學開始,接續國學薪火,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教育培訓心得體會3

  經過此次的學習,讓我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感受到國學中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典理論,細細的反省一下,我感覺確實受益匪淺。

  一、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二、國學讓我學會感恩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裡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透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

  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裡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併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教育培訓心得體會4

  4月22日至26日我有幸參加了區教師進修學校舉辦的“清華偉新教育扶貧專案中小學專兼職心理教師專題培訓”活動。短短几天的培訓學習,讓我真切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對成就孩子健康人生的現實性和重要意義。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在培訓過程中,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心理健康專家教授做了精彩的講座,雖是影片講座,卻是實時的,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他們用一個個鮮明的事例,闡述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並且透過理論學習、自我剖析等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教育,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減少甚至杜絕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要實現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的目標,教師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從專家們的講座中,我深深地認識到,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嘴頭上說說,也絕不是每週一、兩節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就能實現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常規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需要教師潛移默化的培養。所以學校日常活動就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感受一:和諧的團隊精神,助進步;

  感受二:認識心理健康重要,促發展;

  感受三:提高自身素質,助成長;

  感受四: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

  感受五: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透過這次培訓,我覺得學校今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加強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做好對教師進行心理教育的培訓工作。向老師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知識及方法,並要求班主任和老師在自己班內嘗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擴大能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隊伍。

  二是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發展。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採取以下方式進行。一是團體輔導。針對不同年級、年齡段學生開設不同心理活動輔導課(或活動),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二是心理諮詢。開展“心晴小屋”,接受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物件的諮詢,解答學生疑惑。三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要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心理環境、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班級、團隊活動和班主任工作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此次心理健康培訓的時間雖然僅僅5天,但在我的心裡卻激起了層層漣漪。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已是當前教育改革在新形勢下的新視角,它注重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發展,雖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有很多,但我個人認為,事實也證明了,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家長、教師只有對學生傾注真情的愛,才能更好地塑造、淨化學生的心靈,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學生只有在教師“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與手段。這次培訓給與我的東西決不止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它會有一種延續性,影響著我的生活和工作…今後,我要從心理教育的層面上去教育我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為了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會繼續認真的學習,並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

  教育培訓心得體會5

  透過這段時間的政治學習,我收穫很大。內心感想很多。我是個踏上工作崗位才幾年的年輕教師,但經過幾年的工作使我認識到對學生充滿愛是做好教師工作的關鍵。記得有位老教師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大作家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見,愛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橋樑,也是一條基本準則。

  一、純真的愛心是“施愛”的基礎

  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做到愛孩子。對全班學生,無論他是出生於幹部權貴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無論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或是令人頭疼的後進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

  剛接觸新學生他們純真的笑容感染了我,因此對於一些童趣十足、無傷大雅的舉動我總是寬容對待,欣賞他們的可愛之處,保護他們珍貴的自尊心。學生在師愛的沐浴下輕鬆快樂地學習、生活。即使他們違反了紀律,嚴厲批評時,我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要讓他明白:老師是關心你、愛護你的,是為你著想才如此嚴格要求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或歧視情緒,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正是老師的愛才使得這“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真摯的情感是“施愛”的前提教師真摯、深厚的情感可以發出強大的愛流,有利於傳導,教師把心裡的情感用語言、行為表達出來,師生間透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絡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上就會產生共鳴。開啟學生的心扉,引導他們走上一條充滿自信,充滿歡樂的人生大道,這比什麼都重要。

  二、尊重學生是“施愛”的關鍵

  優秀的教師給學生以長輩式的關懷和愛護,從不以家長式的態度對待學生。在“施愛”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對學生持尊重的態度。即: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有禮貌地對待學生。嚴厲的責備和不適當的批評都會招來失敗,甚至導致師生的對立。因為他們的自尊心強,對他們的最好的教育方法是:避開嚴勵的直接批評,儘量和風細雨,說服教育。

  三、瞭解學生是“施愛”的途徑

  教師對學生的情況要深入瞭解,對學生的心理變化要細緻觀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以更好地接觸到學生情感的點子上,這種接觸點就好像是心竅,是個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師傳授愛的門路。老師用心去多方面地瞭解自己的學生,然後適時地進行鼓勵,這可能改變學生的一生,畢竟,一個人人品好,誠實,最可貴。

  四、面向大多數,是“施愛”的良法

  教師生活在學生中間,深知學生需要教師的關懷與愛護。而喜歡得到這種師愛的並非是一個或幾個學生,而是所教的全部學生。但教師只有一個,時間和精力都有限,這就必須調動集體的力量,透過集體的關心使學生感到溫暖,相互影響、幫助、擴大和深化師愛的作用。教師的愛不是偏愛,要無選擇地、公正地、無例外地愛每一個學生。教師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對優秀學生偏愛,對後進生另眼相待。教師對優秀生要嚴格要求,對後進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相信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微笑著面對學生,學生會把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我們的工作也一定會開展得生動活潑,卓有成效。愛,是啟動教師自身內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愛,是通向學生心靈深處的道路;愛,是創設最佳化的教育環境和心理環境的瑰寶。對學生熱愛、理解、尊重、關注他們豐富而複雜的內心世界,只有這樣才能將教師的愛通向學生的心靈。

  最後,讓我用魏書生老師的一段話作為總結吧: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教師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事業,這一職業應該是神聖的。願我們以神聖的態度,在這神聖的崗位上,把屬於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們無愧於自己的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於生命長河中的那段青春年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