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範文(通用8篇)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範文(通用8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範文(通用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1

  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時,怎樣樹立新時期的黨員教師師德形象,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轉變教育理念,實施差異教育。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著眼。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眾所周知:愛迪生七歲上學,因成績差退學;愛因斯坦兩歲說話,上學智力遲鈍;德國詩人海涅是盡人皆知的後進生;普京上小學時學習成績一塌糊塗,而現在成為力挽俄羅斯經濟大滑坡的總統。事實表明,學習成績與創造力無明顯的聯絡。創造力有早有晚,有先有後,越是有個性的人,創造力越突出。個性是創造的前提,把個性多樣性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東西,一種財富來加以接受,我們就不會按成績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我們眼中就會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有差異的教育,實現有差異的發展。

  二、以身示範,情感育人。

  教育不能搞形式主義,這也是一種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因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細節。我們的教師隊伍中,絕大多數責任心都很強,然而,僅僅有責任心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去面對學生之間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瑣碎小事也會變得富有詩意,不僅要有愛的情感,愛的行為還要有愛的藝術。

  三、加強學習,樹立先進理念。

  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已經成為衡量教師師德的最低標準。當代師德不僅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覺悟,高超的教書育人之能,還必須具有高雅的情趣,健康的身心,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懂反思,講合作,富有團隊精神。在工作中要不斷地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透過學習,使教師樹立起正確的人才觀,教育觀,教育價值觀等,努力使對教師師德的外在要求,變為廣大教師的內在需求和自覺行為。

  四、常懷仁愛之心,培育有為新人

  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透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好老師應該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愛護、尊重、寬容學生,做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用欣賞增強學生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自尊,讓所有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成長為有用之才。這是我們常說的:愛在細節,德在無人處。

  我覺得我們要把思想教育工作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貫徹到所有課程中去,教師要處處體現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的風範,因為教師自身的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才是最深刻的、最終身難忘的。我的課堂教學氛圍不錯,但在教學方式方法上,還是要多學習,多探究,我要著重培養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活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青年教師的成長,無論在教學還是科研上,都要有經驗的老師來指導,來提高我們的上課技巧,使我們青年教師逐漸成長,最後成為各個學科中的精英和骨幹。"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2

  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良傳統在中國不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師重要是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為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們的教育物件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學過程是由師生互動共同完成。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也就成為每一個教師必須面對、思索與回答的基本命題。回顧十幾年做學生和三十年教學的經歷,師德至上、學術為本、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是我工作中感悟和體會最深的。

  "師德至上"。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務,也是教師的光榮職責。教會學生學習是重點,教會學生做人是關鍵,教會學生如何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經說:教者必以正。教師素養的厚度,決定了學生髮展的高度。教師工作具有"示範"性,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學觀、學生觀、教室觀會透過一言一行傳達給學生,對成長中的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歷史系畢業的學生比較念舊,十分珍惜大學的情緣,每每聚會都會邀請老師參加。這幾年參加畢業學生的聚會比較多,他們跟我聊到大學時代對他們記憶深刻的、或者影響到他們考研、擇偶的話題,大多是我帶他們史蹟考查活動中的一些細節,課下交談的一句話、教室討論時一個肯定或讚許的眼神。每每至此,你會感到身為教師的欣喜、壓力和責任。這時你會發現,我們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整潔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和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等等話語,對塑造一個好老師是多麼重要。我的感受是隻有秉持和踐行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才能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學術為本"。學高為師,備好課、上好課、育好人是作為一個好教師的基本操守。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在談到教學與科研的關係問題時曾提出:"你不教課,就不是教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師"。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獲得者J·邁克爾·畢曉普在他的自傳《如何獲得諾貝爾獎》中寫到:"教學,這是大學教師生涯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職責,可以是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也可以是榮譽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學的願望是發自肺腑,不需要辯護,不需要解釋,它是一種文化義務,是一種使命。只搞學術研究而不盡教學使命,是枯燥無味的。現代的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學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發現和教學兩方面的傑出本領結合在同一人身上。"從事教學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實踐和我自身的教學科研經歷,讓我深深地認識到教學與科研如同鳥的兩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學激發科研的靈感,研究成果反哺教學,我自己研究的課題有些就是來自備課、上課、與參與課題研究的學生討論過程中。一個顯見的事實是,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不斷更新的需求成為推動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動力之一,教師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學科的發展前沿和研究熱點,把握最新的知識體系和創新技能,才能適應和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可以說,教學過程既是對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傳播和驗證,也是教師科研動力激發的過程,教學實踐有助於教師將科學知識系統化,併為科研工作帶來啟發;科研有助於革新教學內容,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術品位。只有教師是創造性人才,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的學生。這幾年參與我課題研究的學生,所做的畢業論文和考研方向的選擇也多受此影響。

  "用愛點燃愛"。愛是做一名好老師的前提,用愛點燃愛,建立"尊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對師生的共同成長至關重要。歷史學是基礎學科,歷史學專業的生源和就業都面臨著現實的挑戰,許多學生一開始有著"所學非所愛"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轉專業。如何透過入學教育、畢業生的成長經歷、教師的現身說法來確立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幾年下來,歷史教師的感覺是樹立學生認識,站在學生的角度,付出真愛,用愛點燃愛,主動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培育主動向上、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教室文化,多途徑為學生考研、就業服務,就會讓學生明白專業沒好壞,關鍵在於你能否學好。逐年好起來的生源質量,不斷提升的考研率和就業率就是教師付出真愛,最終贏得了學生的真愛的說明。在培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們也享受到過程本身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生命價值實現的歡樂。愛是彼此成全,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已成為師生的共識。

  教師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著更加美好的職業。好老師是學出來的,好老師是做出來的,好教師是透過好學生成就的,好老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們為做黨和人民的好老師而努力。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3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這是人民教師崇高的勞動!

  當我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踏進小學時,我的心情是多少激動,多麼地自豪。我知道,那間教室裡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可是俗話說得好:醉後方知酒味濃,白髮始覺學問遲。有人說,從來沒有哪一個職業像老師一樣付出如此的多。是啊,他們只求付出不求回報。說無私吧,太老套了,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們的老師呀,在世人肆意踐踏良知時,卻用生命去維護,一遍一遍地向學生們講述著真、善、美,不惜付出畢生的代價,何以為證?夜晚的星光可以作證,校園的梧桐樹可以作威作福證,桌上大大小小的藥瓶可以作證,那在門口等媽媽回家凍得瑟瑟發抖的孩子可以作證!“勤勤懇懇、默默無聞”這是老黃牛的精神;“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是蜜蜂的精神,燃燒自己,照亮了別人“就是蠟燭的精神。

  可以說每種產物的存在,都有年一種精神支撐著它。教師的存在呢?支撐它的就應該是這種高尚的師德吧!一位哲學家說過:“人的一生只有三個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無奈,今天叫無畏,明天叫無悔。“到年邁花甲,驀然回首,感慨平凡孕育了偉大,生活賜予了幸福。因為我在一中找到了我心靈的歸宿,從教人生我有淚無悔。光輝的事業崇高的師德微機室:張寧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豔。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首先,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曾經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他不幸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頸不能轉,腰不能彎,腿不能曲,上課時整個身體全靠雙柺支撐著。但他不悲觀、不憂傷教育是技藝,更是哲學,是藝術,是詩篇,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教育需要用我們的熱情和生命去擁抱!這是我讀完《現代教育報》有關王能智老師的長篇報道《名師之路》的最大感想。社會需要名師,家長追求名師,學生信賴名師,每位教師本身渴望成為名師,學校更是高薪聘請名師。

  何為名師?我以為,真正的名師不是教育行政部門一紙檔案任命的,名師是有思想,即有教學個性。聽其課如聽美妙絕倫之音樂,久聽不厭;聽其談,能使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二是教學效益突出,即教學質量高。我不認為教學成績好的教師就一定是名師,真正的名師不是在課堂上解答學生所有的“為什麼”。而是讓無疑問的學生,走出課堂時能夠產生滿天的“問號”。三是師德好,即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懈創新的追求品質。人立其側,即能如沐春風。似乎名師離我們很遠很遠,其實仔細想想,當我們守住教育這份職業的道德底線,當我們牢記我是一名人民教師,當我們把每一個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時,你,我們,不就是名師嗎?有位智者說“有人把我當人看,我把自己當牛幹,有人把我當牛幹,我把自己當人看!”,其實,名師是過程,名師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一種追求,終生努力便是名師!忘掉你的職稱,拋掉你的老本,放下你的架子,老老實實地向學生學習,向同事學習,向書本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斷追求新的教育理想。終生努力即名師。

  朋友們,讓我們都擁有一份不斷努力,不斷超越自己的信念吧。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4

  “師愛事小勝愛子,勤學能拼超一般,科研創新超專家,幫傳帶扶興一園。”――送給吳紹萍老師。認真拜讀了省教育廳辦公室下發的。《愛注幼兒情灑事業――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吳邵萍老師事蹟材料》後,情不自禁想到了上面的四句話,寫下來送給吳老師。

  雖然這四句話遠遠不能概括吳邵萍老師精神的真諦,但卻是我內心的真切表達。

  作為幼教園地的一名普通老師,成長為年級組長,到園長,吳老師從普通的路上走來,走出來了一條不普通的路。細讀材料後,發自內心的想以吳老師為榜樣,爭取去做一名“四好”老師。平常,我們經常評定學生為“三好”或“五好”,老師何嘗也不來一個幾好的標準呢?這“四好”從哪裡來?就是從吳老師的事蹟中來,也可以用本文開頭的四句話作為概括,如果再濃縮一些的話,那四好就是:師愛好,勤學好,教研好,幫傳好。我想,作為一名老師,不管是在中學,小學,還是幼兒園,只要能達到“四好”這個標準的老師,那肯定是一位好老師。

  首先是師愛好。用理論層次稍高一些的話來說,師愛好,是屬於師德的範疇。師德的範圍太大,不容易直接操作,而師愛可以說是細化的師德,容易從簡單的事情上表現出來。不知是誰說過,愛學生的老師不難找,難找的是愛差生、愛問題生的老師。在我們的老師群體裡,對於班級裡面的尖子生,特長生,哪位老師不喜歡,哪位老師不是當成心裡的寶?這一點,對於所有的老師來說,都能做到。而對於一些所謂的“差生”,想使每一位老師都愛她,那就並非一般老師所能做到了。吳邵萍老師的可貴之處,不僅在於愛學生,更在於她能愛問題學生。吳老師面對的雖然是幼兒園的孩子,但愛學生的事情,絕不僅僅表現在幼兒的身上,在小學教師身上,初中教師,乃至高中、大學老師身上,都是我們所有教學一線老師必須要學習的一種可貴品質。

  其次是勤學好。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必須要有一桶水。大家更知道,要想使一桶水始終保持清新不腐,還要不斷進行更換。大家知道這種道理,是不是都能落實到行動中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的許多一線老師,在畢業後的三至五年之內,還能保持一股在校做學生時的學習勁頭,參加一些自學考試、業務培訓學習等方面的學習,但時間一久,加上工作的加重,家庭的一些碎屑事情,便漸漸放鬆了學習,有的拿個專科就算了,還有的拿個本科便不再要求上進,停止了學習,對於一些培訓,也沒有了當初的熱衷。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5

  自中國教育改革以來,一直在糾纏於一個問題——素質。許多的教育專家都把眼睛盯在如何的去搞素質教育,努力的提高學生的“素質”,在教學的方式、教學的內容、教學的工具等等方面做出了種種努力與設想。有的在國內各地考察學習,有的甚至到國外去學習取經,全盤照抄,走了以往改革開放初期經濟建設的老路,結果是可想而知,效果甚微。筆者最近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的《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講話並從事教育的多年經驗出發,覺得學生的學,固然重要,最重要的應該是我們教者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質。正如古人云:欲給一杯水,必有一桶水。只有我們教師的“水”多了,質量高了,才能真正的做到去實施或者叫做實踐了“素質教育”。本文就如何來提高教師的素養髮表自己的拙見。

  一、“德”的提升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眾所周知,這裡的“道”就是教師的“師德”。一個人的一生要活得有意義,這裡的“意義”並非是活得有多麼的精彩,多麼的風光,多麼的光彩耀眼,而是指人要對社會有何貢獻。這個“意義”就是要靠他的“德”來支撐。在當今的社會中,隨著科技的飛躍發展,社會的高度進步,社會中的一些不良的思想漸漸的影響到了我們教師,一些教師看到了社會中的燈紅酒綠,掩抑不住內心的躁動,“德”就慢慢的偏離了正確的方向。給學校和社會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最近網路、報紙、電視等等新聞爆出的一些有違“師德”的報道,深深的傷害了家長和社會的心,這些固然是極個別的人的行為,也是這些個別的行為“教育”抹了黑,讓社會認為教育不再是那麼的神聖,那麼的純潔。筆者認為,作為教師,姑且不說職業如何神聖,如何的高尚,首先要正確的認清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當作人來看待,當作一個自然人,不斷的去提高自己的“德”。努力的讓自己的“德”高尚、偉大。用自己的“德”的魅力去影響自己的學生,大家試想想,一個整天思考著如何去與校長主任搞好關係、整天想著如何去向學生家長要“禮”、整天想著如何去補課賺錢的自私無“德”的老師他能教育出怎樣的優秀的學生?

  “德”——師德,這是教師的靈魂。對學生來說最重要,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二、“識”的提升

  韓愈在《師說》中提到教師的一個相當大的功用就是“解惑”。何為“解惑”?解惑就是解答疑惑,向學生傳授知識、傳授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聽課之後,透過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答他所碰到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解惑”。現在有一些教師本身就有許多的“疑惑”,哪能談的上去幫他人“解惑”?作為一個對社會有責任心的人,你到一些大學去“微服”一下,你會被你看到的現象所震驚,這就是未來的教師?這個問題絕對會在你的腦海中第一個顯現出來,不學無術,濫竽充數的“教師”在我們的隊伍的中大有人在。

  現在教學資料的泛濫,參考資料的粗製濫造,再加上我們某些教師的識別能力的欠缺,懶惰成性,有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當的只是“搬運工”的角色,在他的課堂上聽不到他對自己學科的理解、總結,聽到的只是別人的觀點。不讀書、不查資料、不思考成了一些老師的通病。

  作為一名教師,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就得課外下功夫,不斷的促進自己“識”的提升,多讀、多思、多總結,只有這樣,你才能去解學生的“惑”。

  三、“教”的創新

  對於“教”的創新,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該機械的去“搬”,而是靈活的去“學”。素質教育喊了這麼多年,真正的實現了素質教育了嗎?有些地區,有些學校機械的模仿別人的做法,最後只能是“東施效顰”,遺笑柄與他人。有的地區統一學某某地區的“圓桌教學法”(筆者自己這樣稱呼),讓學生圍成一圈,讓學生寫學案,美名其曰:“將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這個地區的教育官員們還在洋洋自得,沾沾自喜,沉浸在自己編制的肥皂泡中。“圓桌教學法”確實是教學方法的創新,這種創新的前提是學生自身的素質是不是達到它的要求,學生能否發現問題、組織探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自身擁有的知識量等等,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要求很高,不是某個班級的每一位學生都能達到的,更不是某個學校的全體學生能達到的,更不是某個地區的全體學生能達到的。機械的照搬照抄只能是貽誤眾“生”。

  一位教師的“教”的創新首先要在瞭解學生的基礎之上,找到適合學生的教法,而不是傳統的“灌”“填”,而是兼顧到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教”無定法,找到適合學生的教法,就是“教”的創新。

  四、“志”的支撐

  這裡的“志”指的是老師對自己所從事的這個事業的奉獻精神,這是每位老師都應該有的,也是必須要有的。一位合格的老師在他踏上自己的崗位之前,應該瞭解到自己所從事的這個工作的意義,要從心底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要有奉獻自己一生的“志”。當一位大學畢業生,帶著玩世不恭的態度走上工作崗位,他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嗎?當一個老師帶著“做教師只是過度”的態度從事教學,他能培養出傑出的人才嗎?他自己都沒有一個遠大的、堅強的“志”,他的學生以後一定也會“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會隨著社會中的種種“誘因”不時地改變自己人生的方向。

  一位有遠大的、堅強的“志”支撐的老師,他在教學中會全身心的投入,會愛生如子,愛崗敬業。

  五、“思”的活躍

  有一個名人說:“改變人一生的不是他擁有多少錢,也不是他豐富的經歷,而是他的思維模式”。作為一名教師,要有活躍的“思維”。首先不能思維定勢,固步自封。總覺得自己的想法很高妙,不去接受新的思想。其次大量吸收外界資訊。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瞭解國內外資訊,及時瞭解教育領域的各個動向,瞭解古今中外大事,透過現象,抓住本質,讓自己的思維活躍起來。再次,在教學中要做到教學相長,帶著虛心的心態,和學生共同進步。

  六、“品”的諄諄

  “品”字三個口,意思是說,品嚐,在教育這個領域,品,就是諄諄的教誨。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的耐心、恆心是至關重要的。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的特點,如智商、生活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教育的環境等等,這些都會對學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對於不同特點的學生,我們教師不能只用一個“口”,必須多用有、幾個“口”。甚至是多“口”齊下,讓學生體悟到教師對他的關心、愛心。

  教育不是萬能,更不可能在短期內就能見效,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是有思想的人,我們在教育他們的時候要要恆心,相信“滴水穿石”、堅信學生的可塑性,而不能用簡單和粗暴的方式,給學生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七、“引”的到位

  這裡的“引”指的是外部力量——學校。學校要給每一位教師營造一個健康的發展空間。關心每一位教師的健康成長。一個人如此,一個集體更如此,世間的每一個物都是由弱小到壯大,在整個的過程中,環境的因素不可忽視,學校的領導要給每一位教師的.發展建立公平和諧的發展平臺,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幫助,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而不是給他們增添“壓力”。

  常言說:做人難,做個好人更難。我認為做老師難,做個好老師不簡單。單隻要我們每一位老師能夠做到自律、自強、自壓、勤學、勤思、勤練這“三自三勤”不斷的去提升自己,一定能讓自己做個合格的老師,做個受人尊敬的好老師,做個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6

  有人說天下的老師都是一樣的,可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有的老師教學方法不同,對待學生的態度也不同,我理想的老師應該要做到這幾點:

  1、要有耐心。

  2、對待學生人人平等。

  3、不能總讓我們學書本知識,要帶我們走進大自然和生活中去學習。

  在教我的眾多老師中,陳老師就能做到。陳老師是個男的,腦袋圓圓的,一雙會“說話”的眼睛、一張愛嚼口香糖的嘴巴就鑲嵌在這個圓腦袋上。

  記得在09年的夏天裡,我去上書畫課。這節課我們要學畫黃鸝,陳老師先把自己在家畫的範畫貼在毛氈上,然後再到同學那每人畫一隻,一邊畫一邊講解,從頭說到尾。隨後我們便照著老師畫的黃鸝臨摹起來。可畫著畫著陳老師感到了不對勁。我們畫的哪是黃鸝?分明是黃麻雀。陳老師見狀,決定帶我們去南湖公園,因為南湖公園有許多鳥籠子,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鳥,陳老師是讓我們學習怎樣把鳥區分開來。

  到了南湖公園,陳老師把我們帶到了樹叢中,找了一陣子,才找裝有黃鸝的鳥籠子。“這隻就是黃鸝,羽毛是黃色的,從眼邊到頭後部有黑色斑紋,叫的聲音很好聽,也叫黃鶯。而麻雀羽毛是土黃色的上面有黑色斑點,身子小,翅膀長”陳老師耐心地說著,把我心中對黃鸝和麻雀的區分顯示了出來,讓我對黃鸝產生了興趣

  回到學校後,我畫的黃鸝栩栩如生,全班第一。此後的幾節課,我們都是在大自然中度過的,這不僅讓我的繪畫水平得到了提高,還讓我喜歡上了大自然。

  雖然陳老師現在不教我了,但我一直想對陳老師說一聲:“謝謝您,陳老師!”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7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每個人都懷揣著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每個人都有夢想,它是人人所向往的。沒有夢想的人的人生將是空虛的,人生沒有夢想就如飛機失去航標,船隻失去燈塔,終將被社會所淘汰。但夢想總是隨著思想的前進而改變的。碌碌無為是庸人所為,奮發圖強是智者之舉。然而,年少的我就很有了堅定的做一個悔人不倦的人民教師,就這樣我帶著青春的稚嫩和不諳世事的心就站上了三尺講臺,而這一站就是35年。這期間有苦有樂,苦中導樂,苦中溢樂,因為心中的熱愛我能體會到不平凡的快樂。

  我揹著一個軍裝黃書包,帶著稚氣,來到當時的紅旗小學教書,擔任著小學一、三年級數學。走進教室的那霎時,我沒有辦法掩飾內心的膽怯和不安,作為高中畢業生我不擔心自己的知識無法勝任小學老師這個職業,但是我對教學方法和組織能力沒有足夠的信心,所以我清楚的記得第一次我滿臉通紅的站在那講臺上。看到孩子們求知的眼睛,活潑好動的舉止,我心裡得到了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如今回想,那節課我都不知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唯一印象深刻的是那節課我拖堂了。別的班都下課,我還在滔滔不絕的講授。我算不得很標準的普通話,吸引了高年級的學生趴在窗戶外的圍觀,也許是對我這個新老師好奇吧!我用自己的一滴水,滋潤了學生的一寸土地。

  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認生座標,感受到教書有如此多的樂趣,我堅信:這個“孩子王”我當得值。

  古人説:“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第二年我被調到另一所小學教書,在老教師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的教學能力,業務水平很快有了極大的提高,在全鄉的統考中,多次居同年級前列。由於教學能力強,業務水平好,第三年我被調入中學任教。中學是一群“大孩子”,我擔心我這個稍微大點的“孩子”是否能降服他們,我希望我能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去感化、征服他們,努力過後我發現自己做到了。

  進入中學的第一年,我擔任初一年級的語文課。那時我的心懸著呢,看到別的老師輕輕鬆鬆就上好一節課,我非常羨慕。我總是告誡自己,萬事開頭難,只要勤奮努力沒有做不好的事情。我下決心要超越他們,我盡最大的努力去成為一個好老師。從此,我深鑽教材和大綱,把別人喝茶聊天的時間都用來鑽研教材上。一篇課文我要反覆的讀幾遍,字字句句反覆的斟酌,儘量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並向老教師請教,毫不掩飾暴露自己的缺點。“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教學能力突飛猛進,1985年我代表學校參加了教學片的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在教學片我獲得了第一名,並代表教學片參加了全縣的比賽。自此,我找準了人生的座標,我就是吃這碗飯的,我這輩子與教師結下了不解之緣,也許是上輩子的遺傳吧!我爺爺曾是一位私塾的老先生,我父親是一位老教師。我這一線陽光,喚醒了學生心靈的一分黑暗。

  魯迅先生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每個人都有人生的道路,但我的路就是教書,就是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

  我當了十七年的代課老師,工資自然比公辦老師低,別人賺幾百元,我只賺幾十元,妻子總是埋怨我,並鼓動我放棄教書,下海經商。憑著我的塊頭、才幹和膽量,也許今天是一個“小老闆”了。但我認定了自己的路,我是不會放棄的,我會無怨無悔的一直走下去。眼前的苦只是暫時的,我對妻子承諾過,這輩子我會讓她幸福。十七年後,我參加了名師轉正考試,我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轉正了。苦盡甘來,一切美好就在眼前,有人問我:教書苦麼?我毫不猶豫的說苦。清晨,人們還在睡夢中時,我們就要到學校,領著學生們早操、早讀。夜晚,人們早早的進入夢鄉,我們還要給學生批改作業,備好第二天的課,時時挑燈夜戰到深夜。夏天,炎炎烈日下,要給學生們上體育課,忍受著蚊蟲叮咬,給學生上晚自習,一堂晚自習下來,往往是汗流浹背,渾身紅疹,痛癢難忍。冬天,人們圍著火爐,而我們拿著冰條似的粉筆在黑板上疾書。人們羨慕著我們,教師的假期太多了,一年只上六七個月的班,而我卻說,這是我們用汗水和健康換來的。我甘當一顆最小的螺絲釘,永遠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我用自己的人格去感化著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即學到了知識,又學到了做人的道理。

  著名笑星黃宏在小品中說過,苦不苦想想人家薩達姆。我從教的三十多年時間裡,當班主任是二十八年多歷史,曾經連續五年擔任初三畢業班的語文課和政治課的教學任務,我沒有叫過一聲苦,我是個能吃苦,敢吃苦的人,在學校裡,門窗壞了,我修理;電路斷了,我查詢;水井壞了,我換上;地面破了,我修補;鐵門繡了,我油漆。總之,我是木匠、泥水工、電工、水工、油漆工。我相信,世上累不死人,只有病死人。

  輾轉星斗,春去冬來,年復一年,看著一批批孩子從我這裡畢業、升學、走上社會,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時,我的內心充滿了喜悅和幸福感。每當我疲憊、煩惱時,就拿出歷屆學生的照片來,誇誇這個,議議那個,想想他們在校時的天真、幼稚和活潑,想想他們正在為我們的祖國做著什麼樣的貢獻,我一切的辛酸都會煙消雲散。有時朋友聚會或與人閒聊時,我會在他們的面前炫耀著我這幾十年教書的成就。別看我今天依然很窮,而我卻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我擁有著普通人不曾有的鉅額精神財富。因為知識就是財富,我的職業是傳播知識。每每走在校園裡,走在上下學的路上,聽到一聲:“老師好”,我都會無比的愜意,我不求回報的付出,卻得到了極大的回報。我堅信:未來的人類生活有我付出的一分勞動,我為世界一天天的美麗做了自己該做的事。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將繼續我的人生之旅,用我的知識譜寫著“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新篇章,無怨無悔的走下去。

  後記: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經把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這個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了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保爾

  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8

  我常在心中自問,“什麼樣的教師稱得上好教師”。要談論什麼是“好教師”,首先要明白“教師”該做什麼。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可見,教師必須教人道理,解人疑惑。《禮記》曰:“師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教育家陶行知說,“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乃知,教師不光要授人以知識,還必須教人以做人。總而言之,教師就該既身懷傳承文明的使命,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又能肩負起社會責任,教學生做人的道理。

  教師培養出的人要能很好地從事社會生產與生活。而能圓滿地完成上述教書育人的使命,在修身、治學、從教乃至生活各處都能身體力行此使命的教師,我覺得即可稱之為“好教師”。做個教師容易,做個好教師不易;坐而論道談論好教師容易,真正放在身上手邊去做就更不容易了。

  我想,要成為一個好教師,必須做到愛教善教,好學善學。

  黑格爾說過“沒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偉大的事業都不能完成。”任何工作都需要敬業,教師尤其如此。好教師須愛教,一個好教師一定是敬業的教師,教師教好書必須有熱情。一個教師若是光為柴米油鹽走上講臺,那必定是匠氣多靈氣少,應付了事多踏實耕耘少。此輩只能被稱作“教書匠”,難當一個“師”字。

  好教師對教育的熱愛源自對知識的渴望,對真理的崇仰。教師是人類文明薪火相傳的使者,是鑄就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蘇格拉底也提出,“教師的任務並不是要臆造和傳播真理,而是要做一個新思想的‘產婆’”,好教師不止是傳授知識,傳播真理,還要帶領學生探索新知,培養他們追求真理的習慣與精神。

  好教師對教育的熱愛表現在對學生的摯愛上。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作為一個教師首先要具備對學生的愛心。一句冷語對教師來說,只是一時的不悅,對學生卻可能是一生的陰影;一句鼓勵或許只是教師一刻的欣喜,卻會給學生帶來長久的興奮與歡喜。愛學生不等於無條件的讚賞鼓勵,那是溺愛縱容。對學生真正的愛,是嚴格要求下的傾心愛護、衷心讚賞。

  好教師對教育的熱愛表現在對教學事業的孜孜探求上。在好教師眼裡,教職決不僅僅是賴以謀生的“飯碗”,還是可以奮鬥一生的“陣地”,可以奔跑一世的“征程”。好教師心目中最好的教案往往在醞釀中,最好的課往往是下一堂。好教師心中的最大驕傲必定是出色的學生。

  一個教師抱著傳道授業的一腔熱忱卻不懂得傳道之法、解惑之道,結果也只能是講臺上言者昏昏,課堂裡聽者茫茫。好教師在敬業愛教之餘,還必須善教,懂得教育的道理、方法,並努力施行。

  善教的老師明白身教重於言教,在教育中能以身作則。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傳授學生的,自己要先弄明白;要教導學生做的,自己要先做到。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行為的模範。教師的威信來自教師的榜樣作用。教師在學生面前的一次失範,足以毀滅他此前的全部教育成果。

  善教的教師不但能授之以魚,還會授之以漁。蘇格拉底提出,教師的任務在於激發學生的思維,使之主動尋求問題的答案,既獲得新知識,又學到如何獲得知識的本領。因此,善教的教師不僅重視學生一時的知識得失,更注重學生一生求知探索能力的培養。

  善教的教師善於研究學生。他們樂於與學生溝通,瞭解學生在想什麼。他們能勤於換位思考,努力去理解學生。他們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知道哪些內容必須講授,哪些內容可捨去,不會象掉書袋般一股腦將知識倒給學生;知道各個學生該如何要求,如何教育,如何評價,決不會用一根“尺子”量人。好教師可以是領航員,但決不能佔據水手的位置。好教師培養的是能獨立,善創造的現代人而不是隻會聽從指揮,重複前人的傀儡。

  善教的老師不僅授之以知,還能教之為人。只會教書,不顧育人的教師絕對稱不上“好教師”。《烈子湯問》記載了一個故事。神箭手飛衛教紀昌射箭,飛衛教之得法,“紀昌既盡衛之術,計天下之敵己者,一人而已;乃謀殺飛衛”,好在飛衛抵擋住了襲擊,並感動了紀昌,“二子泣而投弓,相拜於塗,請為父子”。撇開感人的大團圓結局,我更在意紀昌學成後露出的“狼子野心”,如不是師父技高一籌,後果可想而知,且品性不端者技藝越高,危害越大。所以,善教的教師必定注重學生的品行為人,甚至更重於學識技能。好教師關心學生整體生命的成長甚於一時學識的得失。好教師不止重視成績冊上數字的攀升,更在意學生潛力的培養、素質的提高、人格的完善。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時常要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鬆。”好教師應該是好學的。我們要求學生不斷學習,自身就先要熱愛學習。

  好教師的好學精神表現在他能與時俱進,跟著時代的步伐,更新自己的知識、觀念。當今時代發展迅速,思想知識日新月異,教師如不加強學習,積極自我更新,拿什麼來教學生?

  好教師的好學精神還表現在他能隨時擺正自己的位置,不恥於下問,不恥於承認短處,糾正錯誤。資訊時代的師生之間很難再嚴格區分誰為老師,誰是學生,很多領域,師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學生會超越老師。這是好事,不必介懷。對於偶爾在學生面前露出的“短”,好教師能坦然面對,與學生欣然交流——教師誰不希望“青勝於藍”呢?

  好教師的好學精神還在於他不僅致力於教育事業,而且熱衷於探索其他廣闊的領域。把全部生活侷限於講臺書桌的教師大概不容易成為好教師。好教師往往有自己個人的一片興趣天地——不必強求與職業相關。他們往往能全力工作,全面發展,精彩生活。

  好教師該是善學的。我們要教學生學習的方法,自身就先要善於學習。善學者才能善教。

  好教師的善學在於能廣泛尋找學習的土壤。他們眼界是開闊的,可以向前人學,向同事學,向學生學,甚至向失敗過的自己學。他們善於從生活中廣泛汲取學習的養料。他們的生活無時無處不在學習。站在高處的雄鷹必然能孕育翱翔天空的族群。

  好教師的善學又在於能從教育者的角度來探索學習的奧秘,能將自己的學習所得注入到教育事業中。他們無時無處不學,就必讓學生明白生活即學習的道理;他們循序漸進,就必教學生如何由淺入深;他們厚積薄發,就必使學生領會積少成多的意義。好教師的善學自然會在學生中領出一股善學之風。

  能做到愛教善教,好學善學,就是我心目中的好教師。

  教師,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簇擁的鮮花,在“三尺講臺、一塊黑板”的天地間用愛心點亮心靈,用精神塑造靈魂,用智慧鑄就文明。做個好教師,將是我輩長久的目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