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觀摩心得體會(通用5篇)
教師教學觀摩心得體會(通用5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教學觀摩心得體會(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教學觀摩心得體會1
10月18日,我有幸參加了曲靖市數學教學競賽觀摩活動。聆聽了來自各縣、各學校的教師的精彩授課,從他們的教學中我更深刻的體會了什麼是高效課堂、體會了教無定法、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各個教師的講解都非常生動,課堂氣氛活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尤其是富源縣勝景中學程丹丹教師講授的《平方根》一課,使我印象深刻。她的講解生動,構建了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讓我受益匪淺。
高效課堂,重要的是“高效”二字,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往往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過程,大家普遍都認為只要按照“高效”課堂的模式進行教學就能達到“高效”的目的。例如:小組討論,成為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教育教學中我們不能只認為說我已經做了,而是要把這一環節落到實處,看同學們是否真正討論了,還是流於形式,還是有同學借討論的機會抄襲。筆者認為:在討論這一環節教師要巡視指導,甚至還可以參與到其中,引導同學們的討論。在此環節中,參與本次競賽的大多數教師都做得很好。
其次,要達到“高效”的目的,還要切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讓每一位學生都“動”起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中只是引導者,課堂上的45分鐘的時間是屬於學生的。程丹丹教師不但講得生動,而且在這一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給參賽者以及觀摩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參加本次競賽的教師之所以能這麼成功,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
印象,我想: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這些教師的基本功是非常紮實的,教學素養很高,深入研讀教材。其次,駕馭課堂的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設計,形成自己穩定的教學風格。
總之,參加本次觀摩學習,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它使我深刻的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我感激學校給我這次觀摩學習的機會,因為透過觀摩學習使我得到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每一堂課都讓我受益匪淺,我也因此更加明確了自己以後的努力方向和奮鬥目標。
教師教學觀摩心得體會2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透過語言獲取資訊,幼兒的學習逐步超越個體的直接感知。可以語言領域教育對幼兒的重要性。本次縣優質課評選,就以語言領域為主。我有幸參加12月21日—23日為期三天的“2016年縣幼兒園青年教師教學觀摩評優活動”,完整觀摩了18節優秀的語言活動,觀看了各類語言活動的獨特設計,欣賞到組織者教學風采,感受了新的教育理念。
本次語言活動型別豐富,涉及文學活動、看圖講述、故事、早期閱讀等,各活動執教者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內容,進行了別具一格的活動設計,如情景創設、遊戲體驗、交流分享等,不管哪種活動型別,語言活動的特點沒有變,就是每個活動都離不開幼兒的傾聽與表達。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現就結合部分活動在幼兒的傾聽與表達方面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故事《和甘伯伯去遊河》
該活動以繪本《甘伯伯去遊河》為載體進行故事教學,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頭到尾圍繞“感受請求語言的多樣性”“指導遵守規則重要性”這兩點設計了“談話回顧,激發興趣”——“分段欣賞,感受語言多言表達”——“猜測思考,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故事表演,遷移提升相關經驗”等四大環節來開展活動。
活動要求幼兒有較好的傾聽習慣才能發現請求語言的多樣性,教師透過耐心引導、重複傾聽、提出要求等方法來解決。整個活動教師能以引導為主,激發幼兒認真傾聽,主動表達的慾望。如第一環節:幼兒熟悉的紙船匯入,引導幼兒回憶遊河的時需注意什麼安全事項?幼兒在自我經驗的基礎上紛紛表達看法,如“就像坐輪船一樣要做好,不能搖來搖去”“不能身體和頭一直往外探”……在大家的表述中理解了遊河的含義,很好的引出了故事。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對幼兒講話時,注意結合情境使用豐富的語言,以便於幼兒理解。在活動第二環節分段欣賞、理解故事中,教師提供的繪本圖片並不是色彩鮮亮的圖,不注意觀察容易容易忽略細節,此時,教師透過生動形象的故事配音,教師的角色語言模仿,在吸引幼兒認真傾聽的同時,很好的幫助理解圖片內容。而在整個故事理解中,教師總是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並使用啟發性提問:這幅圖你看到了什麼?你還看到了什麼?你聽到了什麼?如果你是小豬你會說什麼?……。這些問題充分激發幼兒回答慾望,拓展幼兒思路,幼兒享受著暢所欲言的快樂氛圍,有的說“甘伯伯,甘伯伯,我能一起坐船嗎?求求你了”“甘伯伯,我也想一起去遊河,可以去嗎?拜託拜託”。在幼兒聽——說——聽——說的過程中,很好的完成活動主要目標。在最後的遊戲體驗環節,幼兒將總結的新知識學以致用,在傾聽規則,表述遊戲中進行遊戲,語言能力進一步提升鞏固。真正做到了《指南》所說的:為幼兒創造說話的機會並體驗語言交往的樂趣。
二、看圖講述《虎口脫險》
在這個大班活動中,目標之一為:能清楚、連貫完整地講述圖片內容;能大膽想象角色間的對話、心理活動,豐富故事內容。教師能把握看圖講述要點,透過對圖的觀察、理解、想象、表述,獲得知識經驗,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活動中這方面貫穿在每個環節中,在活動開始匯入中教師出示圖片的引導語:“今天老師帶來了個有趣的故事,這是故事的開頭,這是故事的結尾,猜猜中間會發生什麼事?請你用完整的話來說說。”問題的丟擲和圖片的結合,馬上吸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也激發了幼兒主動猜測、講述的慾望,使匯入變得有效。接著教師透過提問: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故事裡說的了誰?發生了什麼事?結果怎樣?教師開放性的問題簡單而清晰,幼兒聽得清楚,並願意表述。如幼兒回答:“我覺得三隻小兔在森林裡捉迷藏,河裡有隻大象,它也很想參加”“我覺得來了只老虎,小兔們很害怕,都嚇到了。”……幼兒在第一次的圖片觀察、完整講述、集中傾聽中,幼兒初步認識圖片講述要講清楚時間、地點、人物、發生了什麼事。
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教師逐層提升講述難度、逐步突破講述重點。如引導幼兒創編角色對話,問“大象聽到了小兔們的求救聲,會怎麼回答”“三隻獲救的小兔會說什麼呢?”……讓幼兒繼續完整講述與傾聽、評價,幫助幼兒總結經驗:講述時加入小動物的對話,故事變得更有趣了。再如學習描述角色的表情:從哪裡看出這是一隻兇猛的老虎?兇猛的老虎看到三隻小兔心裡會怎麼想?……幼兒嘗試用恰當的詞語描述表情。在一次次的提升中,最終幼兒能用學會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加上角色心裡話、表情等來完整講述,講述能力得到了質的提高,從根本上幫助了幼兒總結講述經驗,為以後更好的運用於生活奠定了基礎。
以上是我在幼兒的傾聽與表達方面所結合的兩個教學活動談的一點看法。可見,要上好一節語言活動,離不開幼兒的傾聽與表達的培養。在這次現場觀摩的教學活動,每個活動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與設計,都有我們學習借鑑之處。希望以後能有更多機會參與到這種學習與交流中,在先進的教育理念中不斷碰撞,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提高聽課評課能力及教學活動指導能力,從而促進幼兒園教學質量水平的全面提高,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
教師教學觀摩心得體會3
4月25日,荊門市舉行了湖北省小學第十一屆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活動,我有幸觀摩了這個活動,課堂上教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更讓我在這十二堂課中,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第一,備課的精心和設計的新穎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我才認識到《女媧補天》這篇文章原來也可以這樣設計的,那精美的多媒體更讓我心動!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來服務語文的教學。
第二,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注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僅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學生自由暢談,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比如,何先成老師在《匆匆》中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歡的聲音。學生各抒己見,積極性很高,自己表達心中的感想。
第三,注重反覆朗讀
好文章是用來讀的,無論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老師都把朗讀當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徑,藉助朗讀反覆欣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比如:張老師在《匆匆》中讓學生反覆誦讀描寫環境的句子,在朗讀、點評、再讀的過程中體會語言的魅力,學生從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內涵。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到了課文中語言的描寫手法。
第四,注重有效地延伸,領悟其義
在拓展延伸這一部分,劉敏老師為大家出示了《黃鶴樓送別》這首詩歌,讓學生更加深刻透徹地體會到了離別也是美,只要我們有發現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靈,世間萬物一切皆美。課堂上只有教師的精心指導才能造就課堂深層次的延伸。
第五,就是老師所特有的魅力
比如說教師的語言。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在上課時,這些老師的語言魅力深深的折服了了我;尤其是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對學生回答問題或對其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時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評價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語文的'信心。老師和學生都是評價的一員,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能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為,改正自己的缺點,學生的這一過程是他們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而在這一環節,老師也都對學生的回答做出了相應、合理的評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的多維評價:“雖然你說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說的觀點很有創見,非常可貴,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說一遍”,“這個地方你再讀上一遍,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為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只要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聽了這些教師的課之後,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當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讓他們從小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慢慢地培養學生合作討論的方式,使自己的教育教學不斷地充實。同時,我也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提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使自己不斷成長。
教師教學觀摩心得體會4
盛夏7月,從導師手中接過記載著我5年寒窗博士畢業證書後,我帶著對導師的尊敬與崇拜,走上了教師這個嚮往已久的光榮崗位。
為了更好的是我們這些年輕教師儘快完成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換,熟悉業務,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學校安排了一系列的年輕教師培訓活動。其中以教師教學觀摩活動收益最甚。所謂教師教學觀摩活動就是安排年輕教師觀摩教學名師、學校禮聘的教師及經院系推薦的部分教學質量高的教師授課,言傳身教。
在學校的安排下,我觀摩的數學系施光燕老師、鄭斯寧老師、盧玉峰老師、蔣志剛老師教學課,受益匪淺。盧老師和蔣老師是優秀中青年教師的代表,兩位老師理論基礎紮實,授課有條有理,通俗易懂。鄭斯寧老師授課時聲音洪亮,使人精神為之一振;理論分析絲絲入扣,引人入勝。施光燕老師的《微積分》一直是我校的精品課程,施老師講課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由淺入深,理論聯絡實際,學生們感覺不到術語的晦澀難懂,而是沉浸在數學理論奇妙的世界中。透過觀摩,我深深體會到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獲得知識。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就此,我有如下幾點感想:
1。本身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提高表達藝術,力求用最通俗的語言闡述最深奧的理論。
人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學習創新,才能趕上時代潮流,才能同學生打成一片,實現互動。授課不僅要重視內容,也要重視形式。提高表達水平,加強溝通。否則傳道授業解惑就成了誤人子弟,就成了茶壺裡煮餃子有口倒不出。
2。創設情景,讓學生專心聽,積極動腦,主動發言,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歸納能力
課中遵循素質教育的觀念,不是把學生要掌握的知識直接告訴,而是根據內容創設開放性的問題。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本質是思維參與,教學就是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學中要加大學生思維空間以及創造空間,使學生能更加深層次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對於以後的教學,我初步有以下計劃:
1。記教學日記
教師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或教學結束之後,對自己教學得失可以進行總結反思,這種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從教學參與者看,可以反思教師的教學行為得失。主要涉及到的是教學方法的反思,如針對不同型別的知識(概念、原理等)是否採用了相應的方法,以及教學方法與教學目標的適合性,可以反思學生的學習行為得失,反思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從教學進行的步驟看,可以反思教學的匯入,教學各環節的銜接;從教學內容看,可以反思教學目標設定的合適性,教材內容重點、難點的處理,單元教學內容在學科體系中的位置等。
2。說課
說課是對備課的口頭說明,但它不同於備課,說課講備課的過程及其理由,而備課主要是指教學的內容和方法。說課教學反思方面具體體現在:教師在備完課乃至講完課之後,對自己處理教材內容的方式與理由做出說明,講出這些過程,就是講出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而這種策略的說明,也正是教師對自己處理教材方式方法的反思。事實上,說課總是講給同行聽的,同行聽後要提出建議與評比,這是一個很好且有效的教學反思途徑。並能形成反思群體,共同提高。
3。聽課與評課
聽課決不是簡單地評價別人之優劣,不是關注講課者將要講什麼,而是思考自己如何處理好同樣的內容,然後將講課者處理問題的方式與自己的預想處理方式相對照,以發現其中的出入。教師講課時並不總是能注意到自己教學上的得失,但若課後觀看自己的教學錄影,特別是與同行、專家教師一起,邊看邊評,則更能看出自己在教學中的長短。
4。徵求學生意見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後豐富教學的材料養分。所以潛心於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教師,往往會向學生徵詢對自己教學的反饋意見,層次好、中、差的學生會有他們不同的看法,學生的某些想法也許教師沒想到。透過對他們意見的徵詢,結合自己的思考,教師可以對自己的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進。這是教師對其教學進行反思的一個重要的渠道。
5。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
規範化的教學應在單元教學結束時,透過多種方式對自己的教學效果進行檢查。檢查的目的在於瞭解學生學習的效果,從而提出自己改進的建議,不論檢查什麼內容,都包含著對自己教學的反思。這種反思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的情況,學生學習中的得失表現,造成得失的原因,大部分學生在內容掌握上存在的一致性傾向,自己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6。總結和提煉教學經驗,寫再教設計
一個教師在自己漫長的教學生涯中,誰沒有教得得心應手的時候?誰沒有發現新大陸的時候?誰沒有精雕細刻的得意之作?誰沒有激情澎湃的創新靈感?但是這些別人無法領略的得意之作、成功之法,不及時的總結和積累,得不到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終歸會事過境遷而煙消雲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勤於積累,善於思考,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師教學觀摩心得體會5
參加了“20**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活動”,我聽得最多的兩個詞是教什麼和怎麼教。兩者相比,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
我們教語文有語文書,面對一篇篇課文,我們是教課文還是教語文?答案是教語文。閱讀教學教語言文字運用的方法,口語交際教學生提升口語交際的品質,習作教佈局謀篇,行文組句。其中閱讀教學教語言文字運用的方法是語文課的主要目標。就閱讀教學專家提出了兩個轉變:一是由講讀轉變為實踐,二是由課文的思想內容轉變為語言文字運用,也就是不能把教材內容當成我們語文課的教學內容。這讓我想起前些年經常會有老師在課上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中,然後學生整堂課從頭哭到尾,其實學生只是體會到了課文的思想內容,這是思品課的目標。而語文課應當把重點放在文中所表現出來的悲痛是用怎樣的語言,什麼樣的方法寫出來的。
怎麼教則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生活,學習興趣,學習的實效和學習的評價。在這裡特別注意的是要符合學生的實際,他們不是零起點因此要分成層次,哪些是學生已經會的不用教,哪些只需要點一點學生就能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我們重點教的。
“讀寫結合”教學反思
在《我是什麼》讀寫結合課上,我把指導的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體會例文中的寫作特點,明白文中使用第一人稱來敘述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知道要運用比喻、擬人等多種手法把文章寫具體、寫生動;二是以教師的下水文開啟學生的寫作思路,選擇生活中熟悉、喜愛的事物,透過小組互說、學生評議、老師點評等生生、師生互動讓學生願說、會說、樂說,寫出自己的童趣、童情。對於學生隨機出現的問題,我嘗試用各種形式的評價語既欣賞、激勵學生,也用委婉的語氣指出學生口頭表達的不足,收到良好的效果。